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501  2018-12-2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1]
2019高考二轮专练: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标“*”的为本考点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乌栖 曲①
李 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②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注] ①乌栖曲: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旧题。②银箭金壶:指铜壶滴漏,为古代计时工具。
1. 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两句通过具体描绘吴宫的豪华和宫廷生活的淫靡,勾画出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西施醉态朦胧的剪影。
B.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中的“未”和“欲”字,紧相呼应,微妙而传神地表现出吴王那种惋惜、遗憾的心理。
C. 结尾一句“东方渐高奈乐何”意味深长。这一句,既像是恨长夜之短的吴王所发出的欢乐难继、好梦不长的喟叹,又像是诗人对沉溺不醒的吴王敲响的警钟。诗就在这一问中陡然收煞,特别引人 注目,发人深省。
D. 这首诗在构思上有显著的特点,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写出吴宫淫逸生活中自旦至暮又自暮达旦的过程,在形式上也做了大胆的创新。
*2. 整首诗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3~4题。
长安月夜①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 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 ①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诗题有改动。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至湖北江陵。
3.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 “羁病”交代了作者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 而“无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
C. 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诗眼。
D. 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4. 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分别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
临江仙
牛希济
  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注]下,有路暗相连。
  [注] 罗浮山:号称道教的“第七洞天”,相传为葛洪炼丹处。
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飐”是风吹浪动之意,因湖面广阔,风吹浪动,似与天接,凸显湖面之广。
B. “一点凝烟”是词人在湖面上遥望君山的直观感觉,以此形成强烈对比,意在表现君山的娇小。
C. 上片的后三句描写君山的神秘朦胧,并展开想象,想象仙境景色奇丽,又非常自然地交代了作者游湖是在夜间。
D. 下片第一句写湖水宽阔,秋夜增寒,着一“冷”字,则天之为秋为夜、湖面之气温、词人之体肤心理感觉 都融于此字。
*6. 这首词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有关词句简要分析。(6分)




专项对点练(十六 )
1. A [解析] A项,“具体描绘吴宫的豪华和宫廷生活的淫靡”错,并没有具体描绘。


浏览完整试题2. ①对比(反衬):吴宫昏林暮 鸦的幽暗气氛与“吴王宫里醉西施”的纵情享乐情景形成鲜明对照,暗含乐极悲生的意蕴。②借古讽 今(用典):引用吴国因为吴王荒淫纵欲而亡国的典故来讽谏当时的唐玄宗。暗示吴国荒淫纵欲者的悲剧结局以及借吴宫荒淫来托讽唐玄宗的沉湎声色。③直 抒胸臆。“东方渐高奈乐何!”“高”是“皜”的假借字。东方已经发白,天就要亮了,寻欢作乐不能再继续下去了。④白描:“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运用白描的手法,勾画出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西施醉态朦胧的剪影。
[读懂诗歌]
   黄昏时分,乌鸦将栖之时,吴王夫差正在宫中与西施纵酒享乐。吴歌楚舞尚未结束,西边的山峰已经吞没了半轮红日。铜壶中的漏水滴了一夜,吴王宫中的欢宴还没有结束,吴王起身看了看将要坠入江波的秋月。天色将明,寻欢作乐难道还能再继续下去吗?
3. B [解析] B项,“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缺乏依据。
4. [答案] 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万人行乐”;而诗人却因“羁病”无心游玩而“一人愁”,显得格外孤单、愁苦。②第二首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诗 人以己心理推及“故人心”,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 江陵潮湿,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虚实结合,表现了元、白二人千里同思的深厚友情。
[解析] 解答本题时,考生要先辨别两首诗歌表现手法的不同,然后再各自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并指出运用该种手法的妙处。《长安月夜》主要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作者将“万人行乐”与“一人愁”对比,突出诗人的孤独、愁苦。《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主要运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诗歌中“实”的地方是诗人自己在中秋之夜想念远方好友,“虚”的地方是作者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该诗如果答“对写法”或“推己及人”也有道理。“对写法”是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上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显得更加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读懂诗歌]
  《长安月夜》:帝王都城车骑喧闹,羁旅病困无心追寻胜景游览。明月下,春风吹,十五夜 ,万人快乐我一人忧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今夜月色分外明朗,我独值禁中,寂寞难耐,对着月色在想念你;你远在两千里之外,想必也在赏月,也在想念着我。我担心今晚清冷的月光你看不到,因为江陵地势低下、空气潮湿,现在这时节江陵已是秋季,你我所处的地方不同,见到的月光也有可能不同啊。
5. B [解析] B. “意在表现君山的娇小”分析有误,应是反衬出湖面之广。
6. [答案] 虚实结合。上片实写眼前所见之洞庭湖与君山,后由君山展开想象,“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是对仙境的想象。下片先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后由洞庭湖联想到罗 浮山,表达了夜游洞庭湖的舒畅闲适,也表现了对仙境的向往。
[解析] 本词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为虚实结合。对于这种手法,要懂得在诗词中找“虚”的技巧。古诗词中,“虚”的描写有三种情况:过去发生的、未来发生的、作者想象的。本词中,作者由君山想象到“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这样的仙境,由洞庭湖联想到罗浮山,是虚写。本词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夜游洞庭湖的愉悦心情和对仙境的向往。
[读懂诗歌]
  洞庭碧波荡涤着万里晴空,远望君山,仿佛一点凝烟。山中的美景真是神仙居住的仙境,楼阁如玉砌,殿堂连珠影,镶嵌在月轮边上,与明月相映。平湖万顷凝着秋色的清冷,天边闪烁着时隐时现的晨星。经霜的橘子,颜色更鲜浓。听人传说,罗浮山下,有暗道与仙境相连。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9高考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