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587  2019-10-14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87]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第六单元综合测评
单元综合测评(六)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阅读理解(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当知学问都从活人做出,学问之背后则必然有其人之存在。但人不易知,各人与各人的天赋不同,智慧不同,境界不同,性格不同。如欧阳修与司马光,两人同是北宋大史学家,因其人之不同,而史学上之造诣与精神亦不同。诸位治史学,不懂得所谓史学家其人,试问如何做得一史学家?
读古人书,须能如面对亲觌,心知其人。懂得了古人,像活生生地在我面前,我才能走进此学术园地。此所谓“把臂入林”,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了解到古人之血脉精神,以及他们间学问之传统源流。自己才能参加进此队伍,随着向前。否则读书虽多,所得仅为一堆材料,只增长了自己一些意见。古人是古人,传统是传统,与我全不相干。如此般做学问,尔为尔,我为我,各自拿到一堆材料,各自发挥一套意见,在人与人间,则绝无关系,绝无内在精神之传递与贯彻,交流与影响。此种学问,其实全是假的,并非真学问。诸位今日治学,多蹈此弊,在学术传统上尚无知识可言,而尽忙着找材料,创意见,想自己出风头。那实在要不得!
讲学问则必讲其源流承接,此中有人与人之精神血脉,务要臻于“意气相投”之境,此是学问入门后之事。徒知读书,只如听说话。听人说话,却不知那说话的人。读人所著书,却不知那著书的人,如此则仅成为死学问,死知识,只是一堆材料。如欧阳永叔与王荆公,其文皆学自韩昌黎,但欧、王两家文字精神意趣各不同。我们读韩、欧、王三家文,应能分别出此三家之异在何处、同在何处。欧、王两家之学韩,各由何处入,又各由何处出。应能从此三家文字“想见其为人”。应使韩、欧、王三家之精神笑貌、意兴情趣,历历如在目前。虽在我口里说不出,却要在我心里深深确有此想象。又如读晚明三大儒著作,也须从其著作透过去了解其为人。于此三家之面目精神各不同处,须能活泼如呈现在我目前。当知学术有血脉,人物有个性,一家是一家,一人是一人。若不能明白分辨出,即证对彼无所知。学问到此境界,始能与古人神交于千载之上。否则交臂失之,当面不相识,只听人闲说话,哪里是学问!
我们的先一步是从别人之心来启发自己之心,此即上面所讲“从前人之功力来启发我之智慧”之一项。现在所讲则是要以自己之心来证发前人之心,即是“以自己之功力来体会前人之智慧”之一步。此一步工夫较难,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诸位当知,一本书之背后,有此一个人。一门学问之背后,有此一位专门名家之学者。学问倘至此步,始可谓懂得了做学问。到此已是“升堂”境界,已能神交古人,恰如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那是何等的欢乐愉快呀!上述第一步是“从师治学”,现在第二步是“升堂”了,乃是“从学得师”。如此,才能说有了师承,才不是跟着前人走,而是与前人同道而行。诸位今日一心只是要创造,却不在想从师受学,从学得师。也不是要与人同道,只是想前无古人,别创一格。如此用心,则决非所谓学问之道。
(摘编自钱穆《关于学问的智慧与功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做学问,不是研究学问,而是研究做学问的人,如果对做学问的人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心灵上的对接,便不是真学问。


浏览完整试题B.“把臂入林”是说阅读他人学问之书,还要去面见此人,感受此人。唯其如此,方能领略其学问的真谛。
C.单纯阅读书籍只会获得一堆材料,增加一些见识,难以让自己与他人的学问融汇,因此做学问时阅读的作用并不大。
D.以自己之心来证发前人之心,即是“以自己之功力来体会前人之智慧”,要想有此工夫,则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
D [A项,“不是研究学问,而是研究做学问的人”错,应是“既研究学问,又研究做学问的人”。B项,“还要去面见此人,感受此人”不当,应是“犹如面对写书人,真切感受其人”。C项,“因此做学问时阅读的作用并不大”强加因果,从文中“徒知读书……只是一堆材料”可知做学问时不能仅仅是读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通过欧阳修与司马光的比较论证,意在证明做学问的人在智慧、境界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其所做学问的差异。
B.作者阐述做学问达到“升堂”境界,就像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目的是论证古今之人的彼此尊重,注重礼节。
C.文中作者例证较多,如列举欧阳修、王安石都学习韩愈,但三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意在证明讲学问既讲源流承接,也应研究做学问人的不同。
D.首段指出治史学要懂史学家其人,接下来几段也主要从这个角度进行论述,读古人书要知古人,讲学问要懂源流等。
B [B项,表述不准确,要说明的不是“古今之人的彼此尊重,注重礼节”,而是一个人真正有了学问之后的精神愉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如果治学者不关注做学问的人,就会对古人的血脉精神了解不足,缺乏内在精神上的传递与交流。
B.“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作者如此言说的目的是要启示读者重视“把臂入林”精神的践行,最起码自身要感到心知其人。
C.做学问到达“从学得师”这一步,便能与古人神交,有了师承,与前人同道而行。这也是做学问需要追求的境界。
D.在学术传统上无知识,就忙着找材料,一心要创造,要出风头,只想显示个性,不想从师,作者认为这绝非做学问之道。
B [“最起码自身要感到心知其人”错误。属曲解文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
拿去主义
陈 诏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来”,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还没有考虑。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是礼仪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
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人意料。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中华儿女脸上增光。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但也应该承认,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
推出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当然必须顾及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不能反映当代中国的风貌,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绝不会报以青睐的。所以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正如一位来自美国的汉学家所说:“中国作家切不可费力去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要完全为中国读者而写,写出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更强烈的兴趣。”
“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发展自己的优势,努力攀登文化高峰,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优秀成果,贡献于全人类。
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与《拿来主义》都涉及“拿来”“拿去(或送去)”问题,两文中的“拿去(或送去)”实质相同。
B.作者认为,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说是互为补充,不可代替的。
C.文中引用了一位美国汉学家的话,这位美国汉学家希望中国作家的作品具有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这也印证了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D.中国的文学艺术家们既要奉行“拿来主义”,引进、吸收外来文化,又要创作出有中国自己民族特色的作品,贡献于全人类。
A [A项,两文中的“拿来”的实质相同,但鲁迅批评“送去”。]
5.“意识不强,也许还没有考虑”,作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怀疑其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②可能不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不太明白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③妄自菲薄,没有认识到中国文化内容丰富。


展开余下试题6.“‘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认为我们要强调“拿去主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文化交流是双向流程的关系,不能只是“拿来”。②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值得西方人“拿去”的东西。我们不能妄自菲薄。③中国当代文化艺术虽有成就,但与西方相比发展较慢,提倡“拿去主义”有助于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艰苦努力,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学 校
黄宗羲①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非谓班朝,布令,养老,恤孤,讯馘②,大师旅则会将士,大狱讼则期吏民,大祭祀则享始祖,行之自辟雍③也。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三代以下,天下之是非一出于朝廷。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擿以为非。簿书、期会、钱谷、戎狱,一切委之俗吏。时风众势之外,稍有人焉,便以为学校中无当于缓急之习气。而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往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
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其不仕者有刑,曰:“此率天下士大夫而背朝廷者也。”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
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宋诸生伏阙搥鼓,请起李纲④。三代遗风,惟此犹为相近。使当日之在朝廷者,以其所非是为非是,将见盗贼奸邪慑心于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论者乃目之为衰世之事,不知其所以亡者,收捕党人,编管⑤陈、欧,正坐破坏学校所致,而反咎学校之人乎!
(选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注】 ①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浙江宁波余姚人,曾为东林党人,是“复社”领导人之一。②讯馘:战争结束后,计检战功。③辟雍:本指周天子所设的太学。④李纲:字伯纪,北宋邵武人,曾因力主抗金被罢官。⑤编管:宋代官吏得罪谪放,编入当地户籍加以管束。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
B.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
C.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
D.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
B [“其始也……其继也……”陈述“开始”与“后来”的情形,应单独断开;“学校与朝廷无与”意思是“学校与朝廷没有关系”,因此可以排除A、D两项。“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意思是“朝廷跟学校事事相反。学校不但不能培养人才”,显然应在“朝廷与学校相反”后断开,排除C项。]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始祖”指得姓的祖先,也指有世系可考的最初的远祖。它还用于开国君主追尊的先祖庙号。
B.“朝廷”指封建社会(分封制)下,被王国、诸侯国拥戴为共主,共主建立的统治机构的总称。在这种统治制度下,共主通常被称为皇帝。
C.“书院”是中国古代各民族的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
D.“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C [“书院”是汉族民间教育机构。]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黄宗羲认为学校除了养士的职责外,更重要的任务是独立地评判政治是非。政策、措施及施政的是非不能由天子一人裁断,而应交由学校评议而定。
B.在“学校”篇中,黄宗羲对学校职能和作用的认识,摆脱了一般士大夫忠君思想的约束,使学校承担了重要的社会责任,显示了其思想的“革命性”。
C.黄宗羲引用东汉时太学兴盛和宋代诸生干预朝政的事例,既论证了学校应该具有议政功能,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所处“衰世”政治的影射与抨击。
D.黄宗羲关于学校职能的思想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只能是一种理想,但是他的让庶人议政的观点,对封建专制制度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B [B项的分析理解是错误的,文中的“君安而国可保也”,可看出黄宗羲思想的局限性。]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往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而真正具有才能的有学问的读书人,往往从民间自行崛起,与学校压根就没有什么关系。说到底,学校就连培养人才这一点作用也失掉了。
(2)东汉有太学生三万人,敢于发表正直深刻的言论,即使是面对豪强也从不隐瞒回避,朝廷的公卿大臣都畏惧他们的批评。
【参考译文】
学校是用来培养人才的。不过古代圣王设置学校的用意不止如此,还要让治理天下的手段都出自学校,这样设置学校的意图才能得到完全实现。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指朝廷会议、发布政令、尊养老人、抚恤孤儿、计检战功,以及出兵征伐之时检阅将士、审理重要案件时召集吏民、举行重要祭祀之时祭奠始祖等等,这些事情自古都要在璧雍举行。而且无论朝廷之上,还是民间之中,都要经过学校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大家都有诗书中所蕴含的那种宽厚的气象。天子认可的未必对,天子否定的未必错,因此天子也不敢以自己的态度来判断是非,而把判断是非的任务交给学校的公论。所以培养士人固然是学校的职责之一,但是学校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士人而设置的。
三代以后,天下事的是非对错完全由朝廷来判断。天子赞扬过的,大家就全都认为是对的;天子贬抑的,大家就全都指摘是错的。文书、限期、赋税、司法等等,全都交给庸俗的胥吏去处理。在这种风气之外,偶尔有稍具才干的人出现,也会认为学校这种地方不算什么要紧的事情。其实他们所说的学校,不过是为了科举考试而喧嚣争竞,一心想争取功名富贵之地,所以他们才能利用朝廷掌握的权势和利益改变了学校的本来意义,而真正具有才能的有学问的读书人,往往从民间自行崛起,与学校压根就没有什么关系。说到底,学校就连培养人才这一点作用也失掉了。


展开余下试题于是学校一变而为书院。可是,书院中人认为不对的,朝廷一定会认为是对的并且加以表彰;书院中认为正确的,朝廷一定会认为是错的并且加以羞辱。或者禁止所谓“伪学”,或者禁毁天下书院,都是用政治权力来与书院争胜。就连不肯出来做官的,朝廷也要施以刑罚,指责这些人:“这是带领天下的士大夫背叛朝廷。”开始的时候,学校与朝廷没有关系,后来,朝廷跟学校事事相反。学校不但不能培养人才,反而成了迫害人才的场所,这样的话,朝廷还要沿袭前代的名目而设立学校干什么呢?
东汉有太学生三万人,敢于发表正直深刻的言论,即使是面对豪强也从不隐瞒回避,朝廷的公卿大臣都畏惧他们的批评。宋代的太学生聚集到宫门之外,擂鼓上书,请求起用李纲。这两件事还算接近于三代的风气。如果当时在朝廷当政的那些人,认同太学生的是非判断,一定可以使盗贼奸邪们屈从于正气的权威!皇位得以安稳,国家能够保全。但是很多人却把东汉、宋代太学生做的这些事情看成是亡国的表现,却不知道国之所以灭亡,正是由于收捕党人、打压言论、拘禁异议人士、破坏学校追求真知真理造成的,怎么能责备学校的学生呢!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6分)
早 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 ①觉:醒来。
11.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了诗人早起后的所见所闻,看到晨光初照,屋室通明,听到衙门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
B.颔联里写小狗儿因为大地变得潮湿而爬到台阶上去睡觉,小鸟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美好天气的到来,催促着人们早早起床。本句对犬、鸟的传神刻画,紧扣了“早”字主旨。
C.“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这两句照应诗题。近来乡梦撩人愁思,于是作者借酒浇愁,不料饮酒过量,一夜昏睡暂时忘记了乡愁。本句用衬托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D.全篇无论是写自然景物还是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都笔致轻灵素淡,充满着情趣。节奏也是流畅、欢快的,字里行间,融注着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C [C项,“于是作者借酒浇愁”错误,从原诗来看,作者不是借酒浇愁,而是因为春宵的美好使诗人陶醉其中,从而“近来乡梦不多成”。]
12.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本诗颈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该题,首先要分析颈联的大致意思,然后考虑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即可。本诗颈联,“半销宿酒头仍重”一句,可以考虑作者为什么喝酒,是因为春天的到来使他感到愉悦;“新脱冬衣”“体乍轻”这些都是让人感觉舒服高兴的生活体验,因此作者的内心情感为“喜悦”。分别分析,意思对即可。
[答案] “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昨日因心情愉快开怀畅饮,饮酒甚多,到次日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轻之感;“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6分)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改任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但随即便因台臣王蔺的弹劾,免掉了他的职务,迫使他不得不回到上饶灵山之隈建成不久的带湖新居过退隐的生活。
1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两句,上句写景,下句言情,这两句领起全篇,确定了全篇的基调。
B.“儿童偷把长竿”的“偷”字写出了孩子们偷长竿的动作,没有写出孩子们的神态和心理。
C.“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反映了词人对词中嘴馋贪吃的小孩子们的爱护、欣赏的情感。
D.这首词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不雕琢,明白如家常语。
B [B项,“儿童偷把长竿”的“偷”字既写了词中偷长竿儿童的动作,也写出偷长竿儿童的神态和心理。]
1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诗歌一、二句表现了对闲居生活的满足及与世无争的思想情感,三、四句点明邻里关系和睦以及闲居生活的愉悦,后四句表现了对儿童偷枣的爱护之情。全词表现了词人被贬之后对闲适的隐居生活感到满足等多种情感。
[答案] ①闲居带湖的满足,表现与世无争的知足思想;②同邻里的关系融洽,共同分享欢乐的愉悦之情;③闲适之情,丰收的喜悦之情;④对儿童偷枣的爱护之情。
二、语言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9分)
(  )。如果不生在这个国度、亲历改革开放前后,是感受不到什么是千年未有的大变局的;如果不把改革开放造就的中国进行国际比较,是得不出世界历史坐标大翻转的结论的。这40年来,中国的改革走过了怎样风云激荡、________的历程,改革如何改变了中国、重塑了中国人的生活,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怎样的光明前景,为古老的中华民族注入了怎样的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用“史诗般的进步”予以描述,这真是极为贴切而富有意蕴的概括。
4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是新时代的中国,改革也已迈入了全面深化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说,“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这一点________。
“时代是出卷人”,改革由问题倒逼而生。时代潮流滔滔不息,新情况新问题________,没有________的解决方案,也不存在包治百病的药方。过去40年,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改革层次更广、力度更大、步伐更快,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不仅使社会更加和谐,而且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指数。然而,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我们要重整行装再出发,不自满、不停步、不懈怠,将改革进行到底。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改革层次更广、力度更大、步伐更快,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不仅使社会更加和谐,而且使人们的幸福指数更高。
B.改革层次更深、力度更大、步伐更快,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指数,而且使社会更加和谐。
C.改革层次更广、力度更大、步伐更快,解决了许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19-2020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