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613 2019-10-23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13]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素质检测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 班级:
题序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分歧(qí) 霎时(chà) 水波粼粼(lín)
B.瘫痪(huàn) 憔悴(qiáo) 絮絮叨叨(xì)
C.徘徊(huái) 攲斜(xī) 翻来覆去(fù)
D.烦闷(mèn) 匿笑(nì) 泼泼洒洒(p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沉寂 决别 笑嘻嘻 B.待弄 荫蔽 喜出望外
C.拆散 烂漫 各得其所 D.委屈 祷告 暴恕无常
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同学之间一定要和睦相处,相敬如宾。
B.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一分为二,不要因为人家有缺点,就认为人家一无是处。
C.听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D.表哥以为自己完全考不上大学,哪知高考时超常发挥,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真是喜出望外。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市区快速公交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B.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删去“大约”或者“左右”)
C.在那壮美的青藏高原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删去“在”和“上”)
D.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养成并且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将“并且”改为“和”)
5.下列加点词语词性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传单”为名词)
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绝”为介词)
C.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都”为副词)
D.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铺”为动词)
6.填空。(8分)
(1)《荷叶•母亲》中将母亲比作荷叶,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咏雪》)(1分)
(3)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诗人融情于景,表达离友人越远就越想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雪”是古今中外诗人常写的对象,请你写出两句带“雪”字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文后题目。(5分)
A.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B.小松树!/容我伴你罢,/山上白云深了!
上面两首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__________。她最有名的两部诗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真和______________是这些诗集的主题。
8.口语交际与综合运用。(6分)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正确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浏览完整试题
(1)开学时,老师把你安排与林芳同桌,你很想与她交朋友。于是你主动地走到她的面前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你很爱看书,七年级推荐的名著《西游记》你在小学就读过,请你给她介绍一下这本名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散步》,完成题目。(12分)
散 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决定走大路,委屈儿子来满足母亲的意愿,这表现了“我”怎样的品质?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出“我”的这种品质?(任意写一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换为括号里的词?为什么?(3分)
我的母亲又熬(度)过了一个严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画线的语句描写了母亲放眼小路所看到的景象。试想一下,母亲看到这些景物,心里会想些什么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4分)
心底藏着艺术家
奚 淞
父亲突然去世,我慌忙搭机飞返台北。
令我惊骇的是母亲:她身着未换洗的灰布丧服,花白而蓬乱的头发上,胡乱别着一朵不成形的白棉线花,看见我,枯黄的脸微颤,仅咧开嘴,显示了无言而深切的哀恸。
我在巴黎三年,任性地做自己艺术家的梦,不觉间,岁月竟来催讨所有积欠的债了。父亲去世后,母亲能健康而平安地活下去,应比一切都重要。
我从旧书摊买来一大堆内容轻快的杂志和小说给母亲,希望能转移她那郁结于心的哀伤。翻开书页,她的视线茫然滑开。我这才发现:她不只是失去了阅读的习惯,视力也坏到早该配老花眼镜了。我烹煮了一些肉类食物,笑闹着端到她面前,想引起她的食欲。母亲万般无奈地咬嚼两下,趁我转身,又偷偷把食物吐在碗里。我这才发现:她不只是因悲伤而忌肉食,她的牙齿早已缺损,并没有人催促她去装假牙。
谁想到一直照顾人的母亲,其实已经到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呢?
配眼镜、装假牙,母亲都顺从地做了。可是,更多的时候,母亲像是无事可做,只是一支烟接着一支烟地抽,从笼罩的烟雾里,追寻往事的踪影。
为逝者折纸钱的时候,母亲的手才又活了起来。银亮的冥纸,在她的手上灵巧地转动,瞬间成为平整的元宝,翻飞飘落在她膝间的竹篓里。
看母亲折纸钱的手,学美术的我有了新的狂想:为什么不让她学画画呢?趁着一股孩子般胡闹的狂劲,我把画架、画板、画纸、画夹和彩笔都准备好,一股脑儿地堆置在母亲面前。看到这一切郑重的装备,母亲呆了。
以后,好一段时日,我假装不在意,却偷偷观察母亲的动态。我看到她在画架前徘徊、犹疑,终于怯生生地拿起铅笔,试着在纸上轻淡地画了如花生米般大小的孩子,然后匆匆忙忙涂抹掉,生怕别人看见。
我没想到,真有这么一天,母亲会认真而着迷地画起画来呢。她从旧书里翻出一些过时的画片,以刺绣般的耐心,一笔一笔地临摹。
一天,母亲在房里独自大笑起来。许久没听到母亲笑声的我,惊奇地冲进房,只看她一边笑,一边遮掩画纸。
“画得好丑,难看死了。”母亲笑着说。
我看到了,画的是一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穿旗袍的女人,侧身站立在镂花的窗边。稚拙的线条擦了又改,直到那苗条的女郎天真地笑起来。原来,母亲临摹的是金嗓子歌后周璇的旧照。当周璇高歌《龙华的桃花》时,也正是父亲母亲在上海相识、相恋的年代!
从记忆深处寻到图像,母亲的郁结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她居然一张又一张地画起画来,起初画妇人、孩子,然后狂热地画起花来,黑白的画面上,开始添加颜色,由淡雅趋于绚烂。
看母亲蓬着花白的头发,鼻端架着老花眼镜,聚精会神地凑近艳丽的花朵细心描绘,有时竟连炉上煮着饭菜都忘了,我才知道:在母亲心底,也藏着一个从未被人注意过的艺术家呢!这艺术家是待子女长成、丈夫去世后,才被释放出来的。
展开余下试题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不同阶段的内心。(2分)
痛失丈夫的郁结哀伤→乍见绘画工具的吃惊讶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真描摹的酣畅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上下文,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我在巴黎三年,任性地做自己艺术家的梦,不觉间,岁月竟来催讨所有积欠的债了。(“积欠的债”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银亮的冥纸,在她的手上灵巧地转动,瞬间成为平整的元宝,翻飞飘落在她膝间的竹篓里。(结合语境,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开头处写母亲的头发“花白而蓬乱”,表现出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处表述为“蓬着花白的头发”,表现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首尾呼应,突显人物内心变化,突出文章主旨。(4分)
16.细细品读文章,谈谈你对题目《心底藏着艺术家》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恐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到任时,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太丘舍去____________
(2)则是无信____________
(3)及事讫____________
(4)先期一日____________
18.下列各组句子中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君/与家君/期日中 B.元方/入门/不顾
C.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D.遂/止于/野亭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伋恐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展示(50分)
21.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将《__________伴我同行》这个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莎士比亚说:“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美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没有什么能逃过他横扫的镰刀。”也有人说青春是场远行,是生命中最华美的乐章,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每一个音符都值得品味和珍藏。
请以“给力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鲜明,思路要清晰。②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③如选文题二,题目自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500左右。
第二单元检测卷答案
1.D(A.chà—shà;B.xì—xù;C.xī—qī)
2.C(A.决—诀;B.待—侍;D.恕—怒)
3.A(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使用对象错误)
4.D(应将“并且提高”删去,“提高”与“习惯”不可搭配)
5.B(“绝”是副词,用在否定词前面,意思是“绝对”)
6.(1)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4)示例:①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冰心(或谢婉莹) 繁星 春水 母爱 对自然的赞美
8.(1)示例:林芳,你好!我是××,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喜欢打乒乓球,是个球迷。我俩同桌,真是缘分,今后请多关照。(2)示例:《西游记》主要讲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9.本文主要写了初春时节,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生动地展示了这家人互敬互爱、相互体谅的真挚感情。
10.表现了“我”尊敬和孝顺母亲的品质。示例:母亲本不愿出来的……才应该多走走。
11.不能。因为对于老人来讲,寒冬是非常艰苦的,“熬”是忍受,艰苦支撑之意,流露出“我”对母亲平安过冬的庆幸。“度”比较平淡,且不能体现作者的感情。
12.示例:原来小路上的景色是如此迷人,怪不得孙子想走小路。小路虽然难走,但能和家人欣赏到这样的美景,也很好啊!
13.初试作画的犹豫羞怯 细心绘画的狂热投入
14.(1)照顾父母,让母亲健康平安地活下去(2分)。(2)表现出母亲为逝者折纸钱时手的灵巧(1分),表达了母亲对逝者的在意与思念(1分)。
15.衰老沧桑 心痛、内疚 虽年老丧夫却依旧热爱生活、追求艺术与生命的执着与活力 欣喜、敬佩
16.每个人心里都有梦想,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就会想去实现它(2分)。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让你无论何时何地都尽情尽兴地活着,热爱生活,并追寻生命中的意义,释放自己的能量(2分)。
17.(1)舍弃 (2)讲信用 (3)完毕 (4)约定的日期
18.C(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19.(1)友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2)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一宿,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
20.(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 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 (2)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做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乙译文】郭伋刚到任时,首次出巡,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从远方而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把他)送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部下官吏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原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一宿,等到约定日期才进城。郭伋做人就是这样。
21.略。
上一篇: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素质检测卷
下一篇: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2019-2020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