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76  2020-05-18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76]
福建省平潭县城南学校2020年春季返校复学诊断性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
城南学校2020年春季返校复学诊断性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姓名班 级 座 位
友情提示:所有的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内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
(4)卿今者才略,。(司马光《孙权劝学》)
(5),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6),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7),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
(9)《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市卫健局发布我市疫情情况通报,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抗击疫情。
B.疫情面前,请广大市民注意防护,不要恐慌,切忌不要造谣传谣。
C.对于感染源是不是动物以及可能有哪些动物等问题,目前还在调查中。
D.平潭实验区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8分)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甲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乙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跃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làn( )着一种热情。, ,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lán( )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⑴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挚( )痛 怪诞( )
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泛lànlán语
⑶根据文意,将“召唤”和“呼唤”分别填入甲、乙处的横线上。(2分)
甲:乙:
(4)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2分)
①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 ②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 ③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二、阅读(6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6分)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B.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
C.“龙钟”在这里是泪流纵横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D.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有矛盾。
5.“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个细节以平实的语言,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复杂心理?(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10题。(16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浏览完整试题【乙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邴原泣学》
(补充注释:1.少孤:幼时丧父。2、恻然:忧伤的样子。恻:忧伤。3、苟:如果,要是。4、徒:白白的,此处指不收费。)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童子何泣 何:
(2)欲书可耳 欲:
(3)但当涉猎 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
7.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B.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C.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D.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8.翻译句子。(4分)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2)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9.本文与《孙权劝学》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本文与《孙权劝学》分别给我们什么启示?就学习方面谈谈。(5分)
(三)阅读朱宜尧的《大地的馨香》,完成10-14题。(21分)
①我仿佛看到了那片绿海,微风拂过,摇曳着沙沙声响,阳光温暖,伴着书香。
②父亲说,读书和种地是一码事儿。那时,我的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③春寒料峭的二月,春风犹如一把剪刀,一夜间裁剪出了千树万树繁花开的气势,藏在树干里的嫩芽,偷偷地窥视着即将郁郁葱葱的春天。温柔的阳光夹杂在春风里,走到哪里,哪里一片勃勃生机。
④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空旷的田野,劳作的人们撒粪、有肥、播种,趁着春天的到来,把希望悄悄地植入大地。
⑤早晨,刚刚起床,昨夜还睡在身旁的父亲没了踪影。父亲年事已高,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还是一刻也不闲地从事着农事,近乎于乐此不疲。每天看着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又眼望日头在晚霞中隐没,父亲特喜爱这种“春风花草香”的农田生活。身子虽有劳累,却神采奕奕。我知道,父亲有自己的规划,劳作等同于健身,既不能太累,又得出点小汗,身子微微受热,即可。所以我不担心父亲。
⑥中午父亲回来,肩膀上搭着一块泛黄的毛巾,看上去气色红润,好像刚刚晨练结束。我早已备好了父亲最爱的龙井茶。父亲坐在我身旁,望着长势大好的玉米,脸上挂着粲然的微笑,喝一小口龙井,动作不急不缓地擦拭着额上细密的汗珠。
⑦父亲七十有三了,寸发雪白,好像一根也不缺,板板正正齐刷刷的样子,那古铜色的皮肤,经过阳光的沐浴,显得十分的硬朗与矍铄。
⑧我在初中读书时,不论学习有多紧张,父亲总是“不管不顾”,甚至“不近人情”地叫我一同下地。即便是我手掌扎满了黄豆英的刺儿,痒胀得钻心,也得照样劳作。春寒料峭也罢,烈日炎炎也好,我成了父亲的小跟班。那时的我,睡不醒,又极不情愿。
⑨劳作中,我经常回想,读书和种地怎么会是一码事呢?
⑩如今,我却能体谅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也会有一些好的事物与父亲分享了,父亲却一改他年轻时的做法,他起早做农事,从来不叫我,这倒让我有些愧疚。
⑪过了不惑之年,明晓了父亲所言。一年之际在于春,谚语说谷雨种大田,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万物皆如此。要抓住播种的最好时机,才更有利于一年的好收成;青春是用来读书的大好时光,要不辞辛苦读万卷书,要不负青春不负我,要有“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之恒心。一旦错过了,就不再来过。
⑫我和父亲一同劳作,让年少并无多少体力的我去体会劳作的艰辛与不易,感悟生命的本真,让我更加珍惜青春读书的好时光,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恩父亲,他不仅以种地的方式养育了我,还让我在最平常的劳作中,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
⑬父亲就是养育我的“大地”,那里有“大儿锄立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刺莲蓬”的喜乐福景;又有“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集钢细香”的诗情画意:更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股切希望、谆谆教诲和良苦用心。
⑭春天来了,阳光明媚而温暖,微风拂过的绿海,摇曳着沙沙声响,我似乎嗅到了大地的馨香,仿佛看到了寸发雪白的老父亲。
10.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⑤划线句子交代了“我”不担心父亲的原因。
B.第⑥加点字“不急不缓”写出了父亲年事已高,行动迟缓,动作显得呆滞。
C.第⑧插叙,叙述了“我”在初中读书时跟从父亲劳作的情景。
D. 第○14段环境描写,划线句“仿佛看到了寸发雪白的老父亲”表达了对父亲思念之情。
11.通读全文,说说标题“大地的馨香”有何含义? (3分)
12.赏析、品味下面句子。(6分)
(1)春寒料峭的二月,春风犹如一把剪刀,一夜间裁剪出了千树万树繁花开的气势,藏在树干里的嫩芽,偷偷地窥视着即将郁郁葱葱的春天。(从修辞角度赏析)
(2)父亲却一改他年轻时的做法,他起早做农事,从来不叫我,这倒让我有些愧疚。(“我”为什么会心生愧疚?)
13.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14.“父亲说,读书和种地是一码事儿。”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联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5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呵,中国心》,完成15—18题。(10分)
⑴朋友,当你听到《我的中国心》这支歌的时候,难道你不陶醉在那优美、深沉的旋律里?难道你不被歌曲所抒发的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愫所感染?难道你不因此而联想起许许多多有一颗中国心的炎黄子孙?
⑵“……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⑶在歌声中,我想起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他蹲在一边,看着一张图纸。我和几个伙伴在打排球。突然,球掉进了水沟里。“哎,这张纸给我擦球行吗?”“我才不呢!”我掏出一块巧克力,说:“你把纸给我,这巧克力就归你。”他望望巧克力,又望望地上的那张纸——哦,这时候我才看清那是一张中国地图。他摇摇头。我故意追问了一句:“你不想吃吗?”“想。”“那你怎么不给我?”他扑闪着大眼睛,认真地说:“爷爷说,不能出卖祖国。”


展开余下试题⑷热爱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共同感情。这种感情一代连着一代,缠绵不断。你看,这个幼小的心灵里,不是已经注进了真挚的爱国之情了么!
⑸呵,中国心!中国心!
⑹“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⑺记得报纸曾经报道这样一件事,在进攻被敌寇侵占的老阴山的途中,部队碰到敌人布下的雷区。因扫雷器出故障,无法前进,时间已非常紧迫,容不得半点迟疑!一位战士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放下枪支,从容地滚向雷区。顿时,雷声四起,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部队滚出了一条通向胜利的路,自己也走完了闪光的人生之路。
⑻祖国——难道还有比这更为神圣的字眼吗?为了她,多少人献出了勃发的青春,多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人的心里,祖国的位置永远高于一切,高于一切!
⑼呵,中国心,中国心!
⑽“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⑾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生命垂危的华侨,叫儿女们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精制的盒子。儿女们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等父亲用颤抖的手接过去,打开来,一看,原来是一撮黄土!一个家财万贯的企业家,为什么会看重这分文不值的黄土!这是他离开祖国时,含着热泪揣在怀里带走的。他用微弱的声音说:“当年,我为生计所迫离开了祖国,可我的心始终没有离开祖国啊!我每每望着这撮土,思念遥远的故土……终于,我的心愿得到了实现,祖国强大起来了!强大起来了!……可惜我已无法为她出力了,这是我终身的遗憾,……”他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毕生积累的一笔财产献给祖国;并要求儿女们回到故土去,建设祖国……
⑿这是什么时候?——他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这是什么地方?——远离祖国的地方。可他还是深深地眷恋着祖国、热爱祖国!这是一颗多么火热的赤子之心啊!
⒀呵,中国心,中国心!
⒁“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15.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运用排比和反问的句式,感情层层递进,引人深思,引出下文内容。
B、文章叙述了三个故事,分别按小孩、青年战士、老华侨的年龄顺序排列的。
C、第二个故事写的是青年战士为捍卫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生命而滚雷,与“……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这句歌词相照应。
D文中老华侨离开故土时带走的是一撮黄土,表达了老华侨对祖国、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16.本文的中心句是。(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
17.文中引用的歌词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4分)
内容:;
结构:。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2-24题。(10分)
【病毒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基于目前的流 行病学调查,其潜伏期 1-14 天,多为 3-7 天。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 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在 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需加强预防和隔离处理。

平潭教育系统防范新冠肺炎校园“三字经”
防疫情 有信心 齐努力 必定赢
教师篇
晨午检,要落实,健康卡要填报。细摸排,要跟进,有异常,早报告。勤开窗,常换气,教常识,齐防护。 学生篇
入校门,测体温,戴口罩,勤洗手。打喷嚏,要捂手,分餐饮,莫聚谈。多运动,强体质,若不适,即告知。 家长篇
外省回,主动报,多配合,督作息。均饮食,拒野味,居家住,保清洁。不传谣,少外出,有症状,早就医。
【疫情态势】

18. 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新冠肺炎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无感染者也可能成为易传染源。
B. 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需加强预防。
C.平潭教育系统防范新冠肺炎校园“三字经”明确各自责任,强调家校合作。
D.开学后,防范新冠肺炎,学生要勤健身、均饮食、讲卫生、莫聚谈。
19.结合【新闻筒报】,说说中国有信心赢得战“疫”的原因是什么?(4分)
20.从【疫情态势】看,2月份中国新增疑似病例的态势有什么特点?(3分)
(六)名著阅读(6分)
21.填空题。(3分)
(1)祥子到曹家拉包月,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曹先生并没有责怪他,曹家的女仆打圆场,劝祥子留下了。
(2)《骆驼祥子》中祥子买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了;最后一辆车因为置办丧事不得不卖掉了。
2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3分)
到了南长街口上,祥子乘着拐弯儿的机会,向后溜了一眼,那个人还跟着呢。他几乎忘了地上的雪,脚底下加了劲。直长而白亮的路,只有些冷冷的灯光,背后追着个侦探!…… 一气跑到北口,自行车还跟着呢!他进了小胡同,还跟着!出了胡同,还跟着!(《骆驼祥子》)
故事中一直跟着的“那个人”是谁?故事的结局是怎样?请简要写出。
三、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文学家鲁迅从一本粗拙的《山海经》读懂了保姆阿长的爱,女作家杨绛从老王临终前送来的香油鸡蛋读懂了老王的爱,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读懂身边的爱吗?请以“读懂身边的爱”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福建省平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