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85  2020-11-17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5]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峨山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
高一语文
出卷人:戴德生 审卷人:刘畅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①哲学家对读书的理解,往往不是关注读书的种类,或是读书的方法,而是关注读书的意义。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读书的意义,不仅要从个体的知识需要来理解,更重要的,是把读书作为人类历史性活动的实践来理解,从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需要来理解。文字和书写的发明,其重要性在于,从此人类的经验可以超越面对面的授受而广泛传递。于是,书成为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阅读、书写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超世代累积、传承、增长的最重要方式。“智山慧海传薪火”,知识与智慧的薪火相传,端赖于书写的文字,于是读书成为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古人早就重视读书。孔子的一生,既是教育者的一生,也是学习者的一生、读书人的一生。“韦编三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孔子热爱读书、勤奋读书的生动写照。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而“儒”最广义的所指,就是“读书人”。读书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受到高度尊敬,是中华文明崇尚读书的一种表现,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色。
③虽然读书也曾被一些人当作求取功名、财富的阶梯,但应看到,历经几千年的文化陶养,读书已成为多数读书人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读书本身就成为目的,成为享受。中国文化史上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恐怕指的就是读书之乐吧!颜回是孔子唯一认定的“好学”的弟子,所以,至少读书是这种孔颜之“乐”的重要部分。在当代读书人中,人文学者读书大概最接近于以“无功利”的美学态度读书,也比较接近以读书为乐的古风。
④现代人读书无非两种,读专业之书和读非专业之书。有一种说法,提倡“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以为,读非专业的书,大可“好读书,不求甚解”;而读专业的书,则切不可不求甚解。用司马迁的话说,应该“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不同的书要求不同的读法,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读书习惯,没有固定的模式。如果读中国文化的经典,这里我推荐宋代大儒朱熹的读书诀:“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朱熹在这里讲的主要是读经典之书的方法,也就是把读书作为修养自己心性的一种活动。这虽然是古代哲学家的读书观和读书法,但同样值得今人思考。
⑤读书与修身有着密切关系,修身的首要一条就是读书。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存在分歧。理学认为要成圣贤既要读书又要修身,脱离读书去修身或脱离修身去读书,都不可取;而心学则认为,要成圣贤,只要修身,增进心性修养就可以了,读书是没有用的。所以,人如何才能成为圣贤,是两条办法还是一条办法,就构成了从宋代到明代思想史的主要背景。现在看来,光读书并不能一定增益你的道德品质,但如果不读书,仅仅从事心性修养,那么道德发育程度也是有限的。因为如果对社会、人以及人际关系的认识不能建立在健全理性的基础上,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而要达到理性的自觉和明澈,就离不开读书。
⑥如果从中国思想史来看,读书跟“学习”亦有密切关系。中国思想有一个特点,就是“学习”和“读书”很早以前就成为中国文化中备受关注的问题,相关讨论也就变成中国思想史的一个传统。《论语》一上来就讲“学而时习之”,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孔子的思想体系,如果从伦理道德观念来讲,“仁”是最主要的,但若从整体上来讲,从后来的学术发展的争论来讲,其核心观念则是“学”。虽然孔子时代的“学”是“六艺”,但也得承认,在这种人文知识的学习中,读书是一个重要方面。


浏览完整试题⑦到了宋代,重视读书和学习的文化得到加强。朱子的出现把孔子的传统大大加强了,因为朱子讲“格物致知”,“格物”归根结底就是读书。从整体上来讲,朱子学这个庞大的体系,有一个基本的背景,就是学习。朱子的哲学就是为学习的精神、学习的必要性、在学习上下功夫的重要性做一个哲学论证。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中,从孔子到朱子,其主要基调是强调学习、强调读书。
⑧今天要建构学习型社会,就不能不追溯到我们自己的学习文化和读书传统。在这方面我们有先天的优势。其实在民间也是一样,明清以来,“读书人”在基层社会里都是很受尊重的。士大夫就是做官的读书人,所以“读书”和“读书人”在中国文化中很受重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读书的意义,不仅要从个体的知识需要来理解,更要从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需要来理解。
B.知识与智慧薪火相传端赖于书写的文字,于是读书成为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C.多数读书人以读书为“生活方式”,读书本身就成为目的,成为享受。
D.人文学者读书都是以“无功利”的美学态度读书,传承了以读书为乐的古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二段以孔子为例,论述了中国古人早就重视读书,热爱读书。
B.文章引用陶渊明的话和司马迁的话,说明了不同的书要求不同的读法,没有固定的模式。
C.文章运用讲道理、举例子、作对比等论证方式来论证古代哲学家的读书观和读书法。
D.文章从反面论证王阳明的心学观点:如果不读书,仅仅从事心性修养,道德发育程度也是有限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代大儒朱熹的读书诀是读各种书的最好方法,是把读书作为修养自己心性的一种活动。
B.只要读书,就能达到理性的自觉和明澈,对社会、人际关系就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C.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中,从孔子到朱子,其主要基调是强调读书、强调学习。
D.在建构学习型社会这方面我们有先天的优势,自古以来,“读书人”在民间都是很受尊重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为了规避种子遗传之间的杂交问题,钟扬每走50公里,才能采一个样;一个地方的两棵取样植物,至少相隔20米;一个物种,需要5000个优质的种子。夜以继日,殚精竭虑,一个夏天,他和学生们能采500个样。
如今,这些种子被精心保存在零下20摄氏度、湿度15%的冷库中,仿佛坐上了一艘驶向未来的时空飞船,将在80年到120年后,为那时的人们绽放生机。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占西藏植物的1/5。
这些年,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
初始援藏,钟扬想为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家底”。漫长科考道路上,他慢慢意识到,这片神奇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16年艰苦磨砺,钟扬帮助西藏大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申请到西藏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理学博士点,为藏族培养了第一位植物学博士,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不仅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的空白,更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功推向世界。
2017年9月25日凌晨5时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途中,钟扬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
钟扬的骨灰被他的学生庄严地撒入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奔腾不息的浪花会将他的骨灰送到青藏高原的每个角落,成为祖国山河的一部分,而他,永远也不会与这片深爱的土地分离。 (有删改)
材料二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近500块中英文展板上的文字都经他反复斟酌。上海自然博物馆图文项目负责人鲍其泂说,当初找到钟扬,没敢奢望他会接下这个要求高但回报少、时间紧却周期长的“烫手山芋”。没想到他二话不说就揽下了。每条不到200字的文稿,涉及天文、地质、生物、人文等学科,文字要求兼顾准确性、前沿性和可读性,通常一天只能讨论十几块图文。钟扬常和他们一字一句斟酌,他的50岁生日就是在自然博物馆的讨论会中度过的。
材料三
红树是一种适应海岸生活的植物,以往最北存活在浙江温州。一次钟扬提出,现在气温变暖了,也许上海也能种活。这是前人不曾有过的设想。上海的海岸线很脆弱,如果有红树,对于生态保护将大有裨益。钟扬在南汇投入了这项尝试。从小苗长大需要50年,成为红树林则要100年甚至更久,种树者自然看不到这一幕。但钟扬说,这是我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钟扬带领学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 000多万颗种子,为中国植物种子库丰富了种质资源。
B.在西藏大学,钟扬开创了全新的生态学科,培育了科研人才,将生物多样性研究推向世界。
C.钟扬积极参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建设,斟酌、讨论中英文展板上的图文,耗费了大量心力。
D.钟扬为保护上海脆弱海岸线而创造性地尝试种植的红树,是他希望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钟扬收集种子,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为人类建造种子的“诺亚方舟”,其意义不在当下,而在未来。
B.过去中国缺乏种子资源保护意识,在植物学研究中缺失话语权,这坚定了钟扬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决心。
C.青藏高原是植物学研究的空白地带,地理环境恶劣,科考道路艰辛,因此钟扬着力培植当地科研力量。
D.钟扬一生矢志报国,他去世后,学生们遵照他的愿望将其骨灰撒入雅鲁藏布江,让他与深爱的土地相融。


展开余下试题6.作为科学家,钟扬身上体现了哪些科学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纽约中央火车站询问亭上的时钟告诉人们,现在是差六分钟六点,高个儿的青年中尉仰起他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眯缝眼睛注视着这个确切时间。他心跳得浑身震动,再过六分钟,他就会看到十三个月以来一直在他的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的那个女子了。虽说他从未见过她一面,她写来的文字却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
  勃兰福特中尉尤其记得战斗最激烈的那一天,他的飞机被一群敌机团团围住了。
  他在信里向她坦白承认他时常感到害怕。就在这次战斗的头几天,他收到了她的复信:“你当然会害怕……勇敢的人都害怕的。下一次你怀疑自己的时候,我要你听着我向你朗诵的声音:对,纵使我走过死亡笼罩的幽谷,我也一点不害怕灾难,因为你同我在一起。”
  他记住了,这些话给了他新的力量。
  现在他可要听到她本人的说话声了。还过四分钟就六点了。
  一个年轻姑娘擦身而过,勃兰福特中尉心头一跳。她带着一朵花儿,不过那不是他们约定的红玫瑰。而且,她说过,她已经不年轻了。
  他想起他在训练营里念过的那本书:《人类的束缚》,整本书写满了女人的笔迹。他一直不相信,女人能这样温柔体贴地看透男人的心。她的名字就刻在藏书印记上:贺丽丝•梅妮尔。他弄到一册纽约市电话号码本,找到了她的住址。他写信给她,她复了信,翌日他就上船出国了,但是他们继续书信来往。
  十三个月里她都忠实地给他回信,没有接到他来信的时候,她还是写了来。现在呢,他相信了:他是爱她的,她也爱他。
  但是她拒绝了请她寄赠照片给他的要求,她说明:“要是你对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相貌就无关紧要。要是你想象我长得漂亮,我就会总是摆脱不了你不过心存侥幸的感觉。我憎恶这种爱情。要是你想象我长得不好看(你得承认这是更有可能的),那末我会老是害怕,害怕你之所以不断给我写信,不过是因为你孤零零的,没有别的选择罢了。不,别要求我给你照片。你到纽约来的时候,就会看到我,那时你再作决定吧。”
  再过一分钟就是六点了……猛吸一口香烟,勃兰福特中尉的心情更紧张了。
  一个年轻女子正朝他走来。她高高的个儿,婷婷玉立,淡黄色头发一卷卷的披在她纤柔的耳朵后边,眼睛象天空一样蓝,她的嘴唇和脸颊显得温文沉静。她身穿淡绿色衣服,象春天活泼轻盈地来到人间。
  他迎上前去,没注意到她并没戴什么玫瑰。看到他走来的时候,她唇上露出一丝挑逗的微笑。  “大兵,跟我争路走吗?”她喃喃地说。
  他朝她再走近一步,就看到贺丽丝•梅妮尔。
  她几乎正是站在这位姑娘后边,是一个早已年过四十的妇女。她就快变白的头发卷在一顶残旧的帽子下面。她身体长得过于丰满,一双肥厚的脚塞在低跟鞋里。但是,她带着一朵红玫瑰。  绿衣姑娘快步走开了。
  勃兰福特中尉觉得好象被劈开了两半似的,他追随那位姑娘的欲望有多么强烈啊,然而,对这个在精神上曾经真挚地陪伴过和激励过他的妇女,他的向往又是何等地深沉;她就站在那儿。他看得出来,她苍白、丰腴的脸是温柔贤惠的,她灰色的眼睛里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勃兰福特中尉当机立断,他手指抓紧那册用来让她辨认的《人类的束缚》。这不会是爱情,然而是可贵的东西,是他曾经感激过,而且必定永远感激的友谊……
  他挺直肩膀,行了个礼,把书本伸到这个妇女面前,然则就在他说话时候,他感到了失望的苦涩。
  “我是约翰•勃兰福特中尉,你呢--你是贺丽丝•梅妮尔小姐吧。见到你,我多高兴。我--可以请你吃顿饭吗?”
  她咧开嘴宽厚地微笑了。“我不明白这都是搞的什么,孩子。”她回答说:“穿绿衣裳的那位年轻小姐,她要求我把这朵玫瑰别在衣服上。她还说,要是你请我同你到什么地方去,我该告诉你,她在街那边的饭店里等你。她说这多少是个考验”。(选自《中外文摘》)
7.下列对文本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勃兰福特与女友在火车站约会的场面为主体同时将相关的人物、事情的起因交代清楚,使情节既简洁又富于变化。
B.从全文内容来看,小说将一个约会的事情反复的表述,让人觉得单调无趣。
C.小说在勃兰福特等待的过程中几次写到年轻女子,说明中尉以貌取人。
D.勃兰福特原本满怀憧憬的等待约会,结果看到是个中年妇女应约之后,果断的将“爱情”重新定位为“友谊”,说明爱情只在同龄人中产生。
8.小说三次写到“差六分钟六点”“ 四分钟就六点”“ 再过一分钟就是六点了”,这样写有什么意义。(6分)
9.请简要归纳小说中的勃兰福特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小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节选自《三国志•孙登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
B. 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
C. 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
D. 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户侯” ,泛指高官贵爵,其中的“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古代通常有五种爵位,从大到小依次是公、侯、子、伯、男。
B.“黄龙元年”,是以东吴君主孙权的年号纪年的。年号,是纪年的名称,多指帝王用的。历史上有些皇帝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有的一年要换几次。


展开余下试题C.“疏”,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臣僚上“疏”可以报告工作、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进谏等。
D.“谥”,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例如齐宣王的“宣”,楚庄王的“庄”;诸葛亮谥“忠武”,岳飞谥“武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登才华人品俱佳。他是孙权的长子,孙权欣赏他,授予他东中郎将,赐封万户候,册立为太子,追谥宣太子。
B.孙登感恩养母。徐氏是他的养母,虽地位低贱,但对孙登有养育之恩,徐氏派人送来的衣服,孙登必定沐浴后才穿上。父亲要立他为太子,他则坚决要求先立养母为皇后。
C.孙登忧国忧民。他临终上疏,提出治理政事要顺从民意,应与时俱进,要广泛采纳众人的意见,宽缓刑法,减轻赋税,调整停止一些劳役,以顺应民意。
D.孙登关爱百姓。他狩猎时,经常远远地避开良田,不去践踏庄稼。休息时,也是选择空闲之处。有人犯了错误,他不忍处罚,但常向身边的人提起此事,告诫他们不要犯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5分)
(2)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此诗前两句写出了夏雨的特点:来速疾,来势猛,雨脚不定。
B. 第三句中的“我”大吃一惊,因为滚滚乌云携带着骤雨,忽然泻到自己头上。
C. 诗人通过“遇雨”者表情的变化,先是“坐看”,继而“忽惊”,直接写出了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意料。
D. 这首诗咏夏雨,令人可喜可愕,富有生活情趣。
15. 古人讲究“炼字”,试赏析诗中 “衔”,“喷”的表达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杜甫在《登高》中高度概括自己晚年悲凉处境的两句是:“ , 。”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性格的句子是:“ , 。”
(3)《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第Ⅱ卷 表达题 (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阅读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 地把读者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最终却在争执中得以发散。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 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面前 ,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下惊诧莫名……我知道大师们在云霄中注视着后人,( );今人虽然平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蝴蝶。我们在较量中丰富了自己,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孤独,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同享美味;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 。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抚慰,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事。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
B.你如果不听,他就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
C.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
D.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3分)
A.千方百计 潜移默化 顶礼膜拜 窃窃私语
B.处心积虑 耳濡目染 奉若神明 窃窃私语
C.千方百计 耳濡目染 顶礼膜拜 窃窃私议
D.处心积虑 潜移默化 奉若神明 窃窃私议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们虽然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 B.他们虽然灿烂,但已经凝固
C.虽然他们灿烂,但已经凝固 D.虽然他们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
20.补写出下列文段中空缺的语句。(6分)
读书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 ②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疑问, ③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21.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请参考示例,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对所给内容进行批注。(5分)
示例:
读书批注卡
作者:苏轼
内容: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仔细研读,深入思考,才能品出其意蕴。
读书批注卡
作者:张潮
内容: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趋强盛。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有专家认为,2030年前后,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但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仍然“靠天吃饭”。与此同时,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拔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7%,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校园中的浪费现象也比较普遍。反对浪费,提倡节俭,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强盛与节俭”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信息;不少于800字。

峨山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都是”太过绝对,由原文“人文学者读书大概最接近于以‘无功利 ’的美学态度读书,也比较接近以读书为乐的古风”的“大概”“比较接近”看出是推测语气,并不是绝对语气。
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云南省峨山”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