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729  2020-11-20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29]
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基础)、第Ⅱ卷(能力)和第Ⅲ卷(写作)三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得分:____________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Ⅰ(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选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材料二
12月14日下午,《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供给侧”“蓝瘦,香菇”及“工匠精神”等入选。
纵观本年度,自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后,政府文件和媒体评论,专家所讲和百姓所议,乃至搜索引擎热词和商业广告语,“工匠精神”的热度几乎是全覆盖。
“工匠精神”一语流行,让人不禁感慨两点:一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从“实”的方面看,随着国内规模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崛起,中国制造愈来愈让人感到痛切的一点,便是相当一部分产品的品质不够高,款式不够美。可以说,公众苦品质久矣。而品质所系,恰在工匠精神。总理适时提出,当然切中人心,年度流行也就毫不奇怪了。


浏览完整试题从“虚”的方面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公众对公共管理以及政务服务等方方面面都有更高的期待和诉求,社会治理愈来愈要求精细化。政府对此也有所呼应。一个例子是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以工匠精神操作好全面推进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简称)这一减税利民的重大改革,另一个例子则是总理以上海两家小食店“点题”优化服务的工匠精神,要求带着对老百姓更多的感情进行市场监管。
第二点则是“上下同欲者胜”。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的宏观目标与微观市场主体之间,如果说需要一座桥梁的话,当下观之,工匠精神颇适合担当此角色。国务院今年以来就此发力,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推动一场品质革命,便是从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入手,带动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
作为评选者,《咬文嚼字》杂志是这样表述的: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工匠精神”。
由此观之,“工匠精神”的流行善莫大焉,它喻指着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心态的一种整体性提升。
(摘编自《“工匠精神”何以成为年度流行语?》)
1.下列对材料一论证方法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一段以企业家的话为评论话题,进而运用比喻论证论说非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工匠精神”。
B.第二段引用《说文》的解释,对“匠”的基本意义有所界定,借以阐释当代“匠”的特点。
C.第三段例说匠人典型的工作状况,再对比论证,以此廓清对于“工匠精神”的种种误解。
D.第四段论证层次拓展,深入阐释“工匠精神”及其作用,也体现了新闻评论的有的放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从事职业的人,其职业品质、专业精神并不相同。
B.坚守工匠精神要耐得住寂寞,同世界脱节,在方寸间用自己的技艺改变世界。
C.有相当一部分产品的品质不够高,款式不够美,让人们对中国制造愈感痛切。
D.“工匠精神”适合作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宏观目标与微观市场主体间的桥梁。
3.联系材料上下文,下列摘选的句子中加点词语所体现的逻辑关系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中的“没有……就没有”表明“心性”是“技术”的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中的“却”表示递进关系,说明论述层次是由浅入深。
C.“总理适时提出,当然切中人心,年度流行也就毫不奇怪了”中的“当然”表肯定,强调合于事理或情理,且无疑问。
D.“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中的“不仅”表示转折,暗示语意不再承前,将转向另一个新方向。
4.当今“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古诗文阅读Ⅰ(15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格律十分工整,通首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仗,比如“猿啸”对“鸟飞”,还句中自对,比如上句“天高”对“风急”,下句“沙白”对“渚清”,读来极富节奏感。
B.颔联典型地捕捉了夔州秋江的景物,诗句意境旷远。诗人仰望弥茫无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于俯仰间融入个人情感,而不着痕迹。
C.首联中的“哀”字为诗人营造的画面增添了哀感,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颈联的“悲秋”则是全诗的诗眼,藉此将诗人心境的沉痛表露无遗,读来倍感哀怨迷惘。
D.《登高》前两联采用描写的笔法,以写景为主,但景中含情;后两联采用叙述的笔法,以述说为主,但述中有情。全诗情与景交融相洽而诗意愈深,有无限悲凉之意。
6.前人评《登高》诗颈联“片言明百意”,“百意”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广纳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对权贵的蔑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 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现身但又盛情难却,致迟疑而出的心情矛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2分)
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喜爱和崇敬,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此整日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 )。
A.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B.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C.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
D.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
9.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3分)()
A.但我又莫名其妙地想问问谁,战地上会不会漏掉伤员。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B.美国学者唐•帕尔伯格在他的《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袁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


展开余下试题C.拟南芥,一种看起来细弱的草本植物,因为生长快、体型小、分布广、基因组小,常被植物学家比作“小白鼠”,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
D.参考相关活动提示,采访有关人物,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习俗等,并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其言语有的酣畅淋漓,有的则隐晦曲折。
B.1922年,梁启超在北大礼堂作了关于《老子》成书年代问题的学术讲演,下面坐着熙熙攘攘的学生。
C.“南京大屠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是刻骨铭心的痛,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段悲伤的历史。
D.人生的道路是一条螺旋上升的路径,只有昂首阔步,灵活弯转,不断向前,才能上升至理想的峰顶。
1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通过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等,往往摒弃议论,以凸显其新闻的客观色彩。
B.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用四言、五言、杂言等,形式多变化。
C.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律诗中二、四、六、八句句尾押韵,绝句中二、四句句尾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第Ⅱ卷
四、现代文阅读Ⅱ(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鸡毛
汪曾祺
她是一个住在西南联大里的校外人,她又的确是西南联大的一个组成部分。
昆明大西门外有片荒地,联大盖新校舍,出几个钱,零星的几户人家便搬迁了。文嫂也是这里的住户,她不搬。可她的两间破草屋戳在宿舍旁,不成样子。联大主事的以为人家不愿搬,不能逼人家走。跟她商量,把两间草房拆了,就近给她盖一间,质料比原来的好。她同意了,只要求再给她盖个鸡窝。
宿舍旁住着这样一户人家,学生们没觉得奇怪,都叫她文嫂。她管这些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老实,没文化,却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她的屋门是敞开着的。她的所作所为,都在天日之下,人人可以看到。她靠给学生洗衣物、缝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两棵半大的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大太阳的天气,常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缝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为避嫌疑,她从不送衣物到学生宿舍里去,让女儿隔着窗户喊:“张先生,取衣服!”“李先生,取被窝!”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青草里有虫儿种种活食,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集市去卖。蛋大,红润好看,卖得也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小块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她觉得这女婿人好。他跑贵州、重庆,每趟回来看老丈母,会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环境里,她不知道大学是什么,却隐约知道,这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尽管先生们现在并没有赚大钱、做大事、好像还越来越穷。
有个先生叫金昌焕,经济系的,算是例外。他独占宿舍北边一个凹字形单元。他怪异处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块肉。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铁丝上,领带、鞋袜、墨水瓶……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东西的下面。再穷的学生也得买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这些通告、启事总有空白处。他每天晚上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处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纸质大小、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也不顾文告是否过期。他每晚都开夜班,这伤神,需要补一补,就如期买了肉,切成大小相等的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用过鼎罐,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炉上炖熟,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功,打开坛盖,用一支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
到了四年级,他在聚兴诚银行里兼了职。晚上仍是开夜班,搜罗纸片,吃肉。自从当上了会计,他添了一样毛病,每天穿好衬衫,打好领带;又加一件衬衫,再打一条领带。同屋的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金先生不在乎,他要毕业了,在重庆找好了差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隔一个星期丢一只。文嫂到处找过,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大学里不合适,便一个人叨叨:“我的鸡呢?我的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她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有点傻了。但她和女儿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毕业,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就多了。有的先生临走收拾好行李,总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叫来文嫂,随她挑拣。然后她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同屋的朱先生叫文嫂过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点值得一拣的东西。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照样替金先生打扫,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哪,我寡妇无业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我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好像把一辈子所受的委屈、不幸、孤苦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
一九八一年六月六日
(选自《汪曾祺经典小说》,有删改)
1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汪曾祺晚年写《鸡毛》,所写是他早年就读西南联大的见闻,小说有对青年及其成长的历史性反思, 又有其深刻的现实性。
B.《鸡毛》通过再现两个人生轨迹并不相同的人物偶有的生活交集,写出了市井百姓生活的原味,并以此探触了真实的人性。
C.文嫂尊学生为先生,先生们不知悉文嫂的身世,金昌焕还偷吃她的鸡,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出西南联大有冷酷而另类的学生。
D.小说篇幅虽短小,却对挣扎于社会底层的文嫂、金昌焕的生活,以及他们经历苦难、消解苦难的方式有独到的洞察与理解。
13.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鸡毛》以笔记散文的格调讲述故事,作者信手拈来日常生活的细节,表现了人物最真实的性情及心理,一如行云流水,全无滞碍。


展开余下试题B.《鸡毛》里文嫂是串连全篇的人物,小说先刻画出文嫂勤苦持家且洁身自好的性格特点,再在强烈对比色彩中,引出金昌焕这号人物。
C.《鸡毛》用透亮笔调写文嫂的善;用暗讽手法写金昌焕的恶,厌憎他的抠门、损人利己,但肯定他的从不花钱买纸,并无揶揄的成分。
D.《鸡毛》看似并无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名为《鸡毛》仅在结尾处写三堆不同色的鸡毛,刚提及便收场,却是刻画人物最重要的一笔。
14.小说以“鸡毛”为标题有何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5.汪曾祺谈到他的创作,说:“文学应该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悲剧如《鸡毛》同样能“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请据此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五、古诗文阅读Ⅱ(3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会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乾道六年,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奏疏曰:“乞依广东摧锋、荆南神劲、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三衙、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诏委以规画,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庆元四年,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
B.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
C.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
D.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奉表即上表,进呈奏表。文中辛弃疾奉表归顺南宋,可见奉当有用手恭敬捧着的意思。
B.井邑指城镇或乡村;又称故里。语出《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C.缗钱是用绳穿连成串的钱;又专指以千文结扎成串的铜钱。汉代为计算税课的单位。
D.少师为官职名,是君主的辅弼之官。北周以后,历代多所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师。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弃疾疾恶如仇,能够不徇私情。与辛弃疾有交往的义端窃取了耿京的帅印逃跑,辛弃疾揣测义端必定会前往金营报告,就急忙追赶抓住了他,取了他的首级。
B.辛弃疾持论劲直,毫不迎合他人。他与皇帝一样,都有收复中原的愿望,在接受皇帝的问话时,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是因为他论述南北的形势,不迎合他人。
C.辛弃疾远见卓识,敢于献言献策。少数民族骚扰湖南时,他认为应当充实朝廷的武备,并上疏朝廷,希望组建“飞虎军”,让少数民族知道有军威,望风惧怕而降服。
D.辛弃疾坚毅果敢,有过人的胆识。修建飞虎营栅时他被弹劾,皇上下金字牌让他停止,他藏起金字牌,尽快完工后陈述本末,画图进献,消除了皇上的疑虑。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传中辛弃疾文武兼备,请简要说明。(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Ⅱ(本题共2小题,9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1~22题。
云 涛 石
黄庭坚
造物成形妙化工, 地形咫尺远连空。
蛟鼍①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
宴坐使人无俗气, 闲来当暑起清风。
诸山落木萧萧夜, 醉梦江湖一叶中。
【注】①鼍(tuó):扬子鳄。
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涛石》是一首咏物诗,所咏对象为案头清供,一块状似云涛的石头,诗人借咏云涛石,曲折表达了归隐山水的情怀。
B.全诗写了诗人观物的感受,重在直抒胸臆,故以赞叹云涛石是人间巧夺天工而成的一块奇石开篇,由此带动情感的抒发。
C.一个“妙”字为全诗的诗眼,诗人状物、写景、寄情,全由这个“妙”字而从容展开,构思奇特,咫尺间想见海阔天空。
D.诗人不拘一格,大胆着墨,把一块小石头写得恍如横无际涯的真山真水,如此出神入化的描写再现了云涛石的种种奇妙。
22.赏析尾联,诗人是怎样表现他对“云涛石”的喜爱的?(6分)
第Ⅲ卷
六、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70年前,历经2年零9个月的浴血奋战,我们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战后,一首《我的祖国》传唱至今,其中两章: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抚今追昔,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任选一章,提取中心观点,给那个时代的青年写一封信。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湖南师大附”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2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