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265 2020-12-03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5]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古诗词诵读》同步习题
《古诗词诵读》同步习题
一、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静女其姝”“静女其娈”这两句运用了“诗经六义”中的_________。
2.下面对诗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男主人公的口吻,生动地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
B.女主人公赠送给男主人公两样东西,而男主人公更喜欢彤管。
C.该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情人约会活动。
D.“搔首 踟蹰”这一细节描写表现男主人公老实、憨厚、痴情。
3.全诗如何塑造女主人公的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⑴姝:美好。⑵爱:隐蔽,躲藏。(3)贻:赠。(4)洵:实在:诚然。
4.下列对《静女》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第一人称“我”写男青年与恋人约会的情景,给人以真实感。
B.诗歌第一章写青年之真诚,第二章写青年之欢喜,第三章写青年之痴情。
C.诗歌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的、纯朴的恋情。
D.第三章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突出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5.《静女》一诗中男女青年的形象各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6.诗中写“涉江采芙蓉”,为何是采“芙蓉”,而不是其它?
7.这首诗最后一句说“忧伤以终老”,这里的“忧伤”具体包含了哪些情愫呢?试结合全诗作分析。
(四)根据《涉江采芙蓉》,完成下列题目。
8.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了素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联想。
B.诗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比和兴的手法。
C.“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自问自答,很自然地体现了诗歌的情感转变。
D.“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承“远道”而来,“还顾”有很强的动作性和画面感。
浏览完整试题
9.结合《涉江采芙蓉》的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情感。
(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0.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指美好的事物,词人却发出了“何时了”的诘问,可见囚禁的生活是极端悲苦的。
B.“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词人昔日的美好时光。
C.“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两句是实写,采用了对比手法。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愁”具体化。
11.《虞美人》有哪几个方面的对比?有何作用?
(六)根据《虞美人》,完成下列题目。
12.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作者是李煜,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史称南唐后主,词中描写的故国是指南唐故都金陵。
B.一个“又”字,将词人的万端愁情与春花秋月联系起来,国破家亡的苦痛未尽,历尽折磨。
C.词分上下片,“虞美人”是本词的题目,词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词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D.词人写出了沦为阶下因的苦痛哀思,将伶宫之词转为士大夫之词,将愁绪写得意脉相连,无尽无休。
13.《虞美人》的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各题。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4.请简要分析“忍顾鹊桥归路”的“忍”字的表达效果。
15.分析这首词的修辞特点。
(八)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注]①锦楼:乞巧节时,当时富贵人家在庭中所结的彩楼。
16.这两首词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
17.请说明两首词中都用到了什么典故,并分析两位作者用此典故的不同用意。
二、情景默写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静女》中点明女子和男子约会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写出了女子的活泼可爱,又写出男子的憨厚。
(3)《诗经•静女》中,男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静女所赠彤管的赞美。
(4)《诗经•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女子的外貌描写,写出了女子的娴静貌美。
(5)《诗经•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以初生黄草白而柔嫩的特点,突出了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6)《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三个意象,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清幽、高洁的意境。
(7)《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主人公全部忧思之由来。
(8)《涉江采芙蓉》中描绘出游子怀乡的感人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流露出分隔两地的痛苦与无奈,直接抒发了无尽忧伤之情。
(10)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以“春花秋月何时了”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出故国之思,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对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11)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词人面对永不消逝的自然万物,直接抒发亡国之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寄寓了词人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深沉感慨。
(1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词人愁思如水,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14)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绘了一幅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15)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秦观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爱情的真谛:只要二人彼此真诚相爱,即使天各一方,也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
上一篇: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泰山记》同步练习
下一篇: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模块复习检测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2020-2021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6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