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B. 中华文明中的“责任伦理”,是中国社会成为紧密联系的“共同体”的文化基础。 C. 国家分裂时,连接全国的经济网络仍在发挥作用,这是促成国家复合的直接原因。 D. 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和国家建设,应充分继承传统社会制度和家国共同体的理念。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以兰克的观点作为本文的理论起点,引出重建中国历史叙事的必要性。 B. 文章第三段论证了中国社会小农经济的根本功能是形成涵盖面极广的儒家文明圈。 C. 文章末段论及以西方视角审视中国历史时的局限性,彰显了立足中国的论证立场。 D. 文章从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为重建中国历史叙事提供启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了对中国过去所发生事情的完整而精确的了解,历史叙事就能符合中国的实际。 B. 中华民族共同体内个体之间的荣辱与共之感,也是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C. 重建中国历史叙事,增强家国认同感,需要认识到中国古代制度设计的合理之处。 D. 构建中国自己的历史叙事,对正确认识中国的当下与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项,“只要正确叙述中国的政治文明与政治实践,就能培育人民的政治认同”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历史叙事的重心就在于正确叙述中国的政治文明与政治实践,以揭示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培育人民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可知,“培育人民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是目的,“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不合文意。 B项,“是中国社会成为紧密联系的‘共同体’的文化基础”表述错误。根据文本“文化方面,中华文明具有‘以人为本’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责任伦理’”可知,题干与文无据,表述错误。 C项,“这是促成国家复合的直接原因”表述错误。根据文本“这一全国相互依赖的经济网络,即使在国家分裂时,还能发挥经济一体的功能”可知,文本没有说国家分裂时,连接全国的经济网络仍在发挥作用,这是促成国家复合的直接原因。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 B项,“文章第三段论证了中国社会小农经济的根本功能是形成涵盖面极广的儒家文明圈”表述错误。根据文本“经济方面,中国传统社会复杂的政治组织离不开已有数千年之久的小农经济。自汉代起,中国就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精耕细作的农业,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连接全国各地的经济网络,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在市场中进行交易,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形成涵盖面极广的儒家文明圈”可知,第三段主要论证了中国社会小农经济的作用。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A项,“有了对中国过去所发生事情的完整而精确的了解,历史叙事就能符合中国的实际”表述错误。根据文本“没有一种完整而精确的治理国家的知识,就没有政治,而这种知识必须建立在对过去时代所发生事情的了解之上;历史研究的重点必须是政治史,包括一个共同体有无能力造就复杂且稳定的政治组织,形成能够让大多数人服膺的政治文化等”可知,文本只是说“这种知识必须建立在对过去时代所发生事情的了解之上”,而题干表述过于绝对化。 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是火星探测活动的窗口期,中国将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一次性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从“东方红”到“天问”,在两弹一星、北斗导航、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等一系列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中国航天将开启迈向深空的新“长征”。 航天科技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进步最快、成效最明显的领域之一。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与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有密切关系,这种体制在需要高投入、高协调、高精准的航天领域尤其有竞争力。近年中国航天不拘一格用人才,青年人才挑大梁已蔚然成风,也是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秘诀”和保障。 在世界航天进入大发展时代,中国航天将不畏艰险挫折,继续追天揽月征程,共享和平美好太空。 (摘编自《从“东方红”到“天问”中国航天迈向深空新“长征”》等) 材料二: 当前,航天科技日趋成熟,将其转移转化为全社会皆可利用的商业技术,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让老百姓的生活更为便利,已成为全球趋势。我国的《航天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发展商业航天”“鼓励有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社会资源,研制发射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或星座,提供商业化运营服务”等目标。有关方面希望尽快出台《航天法》,明确商业航天的相关法律规定,促进商业航天的快速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细分领域对航天商业化应用提出了更为广泛的需求。国防大学教授谭凯家表示,在卫星导航应用方面,交通运输、农林水利、气象等行业领域都有更为可靠、更高精度、跨界融合的创新服务需求。在卫星遥感应用方面,测绘、海洋、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也需要更为精细、多样、高时效的观测。此外,在广播电视、通信、医疗、应急救灾等行业领域也需要更大容量、更广覆盖、更高安全的卫星通信应用。 在面向未来的太空经济时代,如何布局才能引领世界?快舟系列火箭总设计师梁纪秋认为,当务之急是打造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品牌,最根本的还在于软实力的提升。航天强国应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对太空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迅速拿出解决方案。 未来的太空经济“有着长远而持久的机遇”,其行业规模“将会成长至数万亿美元”,这是高盛集团对未来20年间全球太空经济的预测。对应到中国市场,有专家预测,在“十三五”期间就将有80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总量。 (摘编自《放眼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 材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