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86  2021-03-15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6]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收心考试语文试题
2021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收心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2021年2月22日上 午07:45-10:15 试卷满分: 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含蓄即含而不露、隐晦曲折之意,与诗歌创作中的浅平直露、一览无余、略无余蕴相反,它是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诗歌的含蓄包括两层内涵:一是题旨即内容上的含蓄,一些题旨,诗人不愿明言,不能明言或不敢明言,故意说得隐约含糊,让人捉摸不透,如李商隐的一些《无题》诗等;另一种是手法上的含蓄,诗人采用借代、暗示或象征等手法,造成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言已尽而意无穷。
含蓄的手法,早在先秦诗歌中就有运用,《诗经·蒹葭》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胧,“所谓伊人”的隐约,以及追求的具体内涵,都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最早提到“含蓄”一词的似在唐代,“含蓄” 成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大致起于中唐皎然的《诗式》,他在解释“辨析”十九字时,在诗学领域第一次提到“含蓄”:“思,气多含蓄曰思。”含蓄风格也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刘禹锡就深为“言不尽意”而苦恼。他说:“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视刀环歌》)对如何克服“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现象,他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诗者, 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董氏武陵集纪》)。 也就是说意境不在象内,诗人应该在诗歌中营造“象外之象”,这样才会“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的语言让人体会到了“言外之意”,也就不会再浮浅。
到了两宋,含蓄作为一个主要的批评标准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批评中去。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记载了梅尧臣的一段重要论述。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然后至也……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也……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现于言外乎?”
诗歌含蓄风格形成的原因与儒家“委婉蕴藉”的人文观有关,人们在日常交往和朝会、宴饮等场合中,常常以象征性的动作、隐喻性的语言和戏剧性的场面来传情达意,久而久之,形成了蕴藉的性格和对含蓄美的崇尚。其典型就是“春秋笔法”,它要求史笔遵循“微”“晦”“婉”的表现原则,追求人物褒貶的隐晦性,亦所谓“一字寓褒貶,微言含大义”。含蓄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都有这样的审美体验,即含而不露的事物总比浅露、单一的事物更能让人赏心悦目、启人深思,因为它可以唤起人们的审美注意和丰富的审美联想。“接天莲叶无穷碧”因然有气势,但“小荷才露尖尖角”更有情思;“风吹草低见牛羊”給人苍茫之感,而“草色遥看近却无”更有审美趣味。
一首诗是否达到了 “含蓄”的美学境界,关键要看其意象的营构能否离形得神。“言微旨远,以小写大”是诗歌创造含蓄美的重要手法。清刘熙载在《艺概》中云“以鸟鸣春,以虫写秋,此造物之借端托寓也。绝句中之小中见大似之”。寓大于小,于细微处蕴含宏旨精义,以使读者“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晚唐诗人杜牧的《乌衣巷》,全诗仅落笔于眼前的“野草花”“夕阳斜”“堂前燕”等细景小物上,反映的却是一个深刻而宏大的主旨:王朝的更替、权贵的兴衰,这是历史的趋势。烘云托月、以此写彼是营造含蓄境界的另一手法,韵味的浓郁,创作时往往力避正面突破、明言直抒,而是侧面迁回、出奇制胜,使之言见于“此”而意显于“彼”,收言短而情长之效。金圣叹说:“画云者,意不在云也。意不在云者,意固在于月也。此即‘烘云托月’之谓也。”(《增订金批西厢》)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中 国古典诗歌的显隐》)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地对他的学生说:“子欲无言。”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段赞美无言的话,本来从教育方面着想。但是要明了无言的意蕴,宜从美术观点去研究。
譬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画。这种相片和图画可以从两个观点去比较:第一,相片成图画,哪一个较“自然逼真”,不消说得,相片都可以包罗尽致,不会有丝毫错误。图画就不然,美术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还须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一部分,就连这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所以图画决不能如相片一样“自然逼真”。第二,我们再问,相片和图画所引起的美感哪一个浓厚,所发生的印象哪一个深刻,这也不消说,稍有美术口胃的人都觉得图画比相片美得多。
又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决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么?……”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都可以看见。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
同样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白香山在《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
以上是从各种艺术中信手拈来的几个实例。把这些个别的实例归纳在一起,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摘編自朱光潜《无言之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早在先秦诗歌中,含蓄手法就有运用,但“含蓄”一词真正作为一种美学形态和诗学概念,应该源于中唐时期皎然的专著《诗式》。
B.作者引用刘禹锡的“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是为了证明在唐代营造“象外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风格已成为诗人的一种创作追求。
C.遵循“微”“晦”“婉”的表现原则,追求人物褒贬隐晦性的“春秋笔法”与儒家“委婉蕴藉”的人文观有关。
D.创造含蓄境界的“烘云托月”手法,可以收到“言短情长”之效,它往往极力避免正面突破而行侧面迂回、寓大于小,收到出奇制胜之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二采用总分总的论证思路,孔子和弟子的对话原本是关乎教育的话题的,但以此引入显得自然贴切。
B.因为美术家把自己的人格加进去了,即使所画内容与实物不一致,不能“自然逼真”,但从艺术角度看,图画要比相片美得多.
C.材料二列举《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为了言明言不尽意的思想观点,在众多的艺术作品里,无言的含蓄往往比长篇大论更有文学趣味。
D.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艺术的美要给欣赏者更多的想象发挥空间,这样有助于美感的真切,更有助于艺术事业的推进。
3.以下诗词,不能反映材料一主旨的是(3分)
A.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
B.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 灵鼓瑟》〉
C.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史迹》 )
D.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的《近试 上张水部》)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 分)
5.请简要概括材料二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言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 (6 分) .
(二)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软萩粑
李骏
①软萩这种植物,在我们南方常见,不属于贵族。但它的生命力强,好像大地只要有沙土泥地,稍微有点雨露滋润,就能静静生长。像红安老乡一样,既不夸张,也不张扬。它的颜色不算艳丽,但也一眼可以入目,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穿了一件淡青色的衣裳,也有着掩饰不住的美丽。
②软萩的成长期似乎非常长。春天一过,它悄然生长,就像大别山中无数普通人的生命一样。它们安于现状,既不奢望外面的大富大贵,也不自贱于乡间小路的曲折。你看它,它不语;你不看它,它一样向往阳光。
③置身于无限生长的各类杂草里,外地人看不到软萩的光华。就如你今天怎么去看湖北省红安县,它在中国博大的版围上也仅是一个普通的县。但偏偏就是这个曾经只有四十八万人的小县,诞生了两任国家主席和两百多个将军。无数人啊,他们执着于自己的天地,孜孜以求之。这里的人不惹事,也不怕事,但他们如果惹事,那一定是天大的大事。你过你自认为美好的日子罢了,无须非要来观照别人的生活。每个人的日子,都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关。所以,这里有人进、有人出,还有人,永远只是思念却不回来,如我。


展开余下试题④记忆里,母亲总是带着我们,到田野里去采集软萩。我们蹲在地上,一点一点地采。母亲总是采其枝叶,留下其根。而我们却总是连根拔起。母亲说,留点根让它明年再长,不能贪多,不然明年就不茂盛。母亲的声音,在田野里温柔无比,那时候阳光高照,虽然我们一无所有,但有了她的声音,整个世界便在身边,已经觉得足够。采摘回来,自然要清洗。洗过之后,还要拿到一种叫“臼”的公用物上去舂。那臼利用的是杠杆原理,把粮食砸碎。
⑤软萩鲜艳的身子,在臼里,慢慢变成水汁般的菜泥。可怜的灰姑娘,虽不起眼地艳丽一时,却最后将生命奉献成了人类的乳汁。一切的植物与食物,都是上苍的恩赐,所以大地才生生不息。
⑥软萩舂得差不多了,母亲通常是拿糯米放在菜泥里。继续舂。最后,软萩服硬,与米一起抱团取暖,成为面团。
⑦记得那时的春天,油莱花开得鲜艳,悠长的梅雨季节还未到来,空气清新。大地丰饶,人间却经常是一穷二白。软萩耙,便成为那个时代最受人们欢迎的食物。
⑧和好了面,就是煎了,偶尔乡间也有蒸的。但蒸的没有煎的味道好。日子稍好一点,才用油煎。那时食用油的金贵,我儿子这一代人甚至包括我老婆这一代人体会不到,只有像我这样经历了乡间最匮乏食物的一代,才懂得有油吃的滋味。所以今天,我珍惜一切食物,虽不像西方人那样在餐前感谢上帝。画个十字。但也是非常虔诚的,绝不暴殄天物。
⑨经过了舂、揉、煎,软获杷就要出锅了。这时香味四溢开来,淡蓝色的软获粑,已吸引了我们全部的视线。软获把不是公主,它甚至连灰姑娘都算不上,但一样得到了大家的欢喜。过去穷时喜欢吃。后来大家富起来了还是喜欢吃。许多在外的人,回到家乡,能吃上一口软获粑,那是相当满足的。
⑩有一年,我忘了是谁给我带了几个,我儿子看着这颜色,不吃。我老婆也觉得怪怪的,不吃。我一个人吃得津津有味,吃一口还闭着眼睛,慢慢地品尝。在儿子与老婆眼里,我似乎是一个外星人。
⑪的确,我与他们原来不识,后来也就成了亲人,这是命。就像软萩,与米虽是同类,原来也不相识。却成为最好的合作伙伴。再如原来的同学们,在各自的奋斗中也好多年都失去了联系。但今天,通过微信,世界成为一体,我们叽叽喳喳,热热闹闹,比过去更像一家人。吃软萩耙,在今天,已成为一种念想。
⑫母亲于2003年离开了我们,老家便慢慢成为记忆。虽然老屋还在,但我们从此只是像过客一样偶尔光临。乡亲们还在,只是个个在时光中慢慢变老。姐姐后来嫁人,生了两个孩子。都在县城上学,直到都考上大学,他们也很少回乡下,软萩粑的故事,在他们眼里都是明日黄花。只有我,似乎还在固执地坚守着某些东西。
⑬那是当年与今天,我们能吃上软萩粑的幸福。
(选自《散文》2019第12期)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二、四段中的“红安老乡”“大别山中”“田野”等词语,后文又用“乡间”等字眼,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作者的故土情结,让文章透出了浓浓的乡土气息。
B.第四段中“母亲总是采其枝叶,留下其根”和“我们却总是连根拔起”的对比,写出了母亲教会我尊重自然的生活理念,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母亲也带给了作者许多人生感悟和生命启示。
C.文章通过“在儿子与老婆眼里,我似乎是一个外星人”这一情节,写出了作者和家人对软萩粑的不同态度,表达对人们忘记过去的不满。
D.文章结尾通过对老屋还在、母亲去世、乡亲变老、姐姐嫁人、外甥上大学等内容的叙写,表达作者的物是人非之感,读来让人共鸣。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赋予软萩以人的形象和情感,表现了软萩的性格特点。
B.文章第八段通过对“我珍惜一切食物,绝不暴殄天物”的描写,与“西方人在餐前感谢上帝,画个十字”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对食物的珍惜。
C.本文围绕软萩来行文,先介绍软萩的特征,再写采软萩、加工软萩、吃软萩粑的过程,最后写由此而带给作者的感悟:软荻既是本文写作对象,又是本文的线索。
D.文章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用词简洁鲜活,表达了作者对软荻粑独特的记忆和情感体验。
8.结合文章前三段,请简要概括软荻的特点。(4 分)
9.文章中说:“只有我,似乎还在固执地坚守着某些东西。”作者还在固执地坚守着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德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募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围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 名闻天下。令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战?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固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B.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C.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D.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B.我国古代纪年方法主要有四种,即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魏安釐王二十年采用的是第二种纪年方法。
C.平原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D.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凭证,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调发军队须持符验合,作为凭证。


展开余下试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窃符教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C.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平原君的激将法。
D.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议语。<8分)
(1)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4分)
(2)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4分)
14.如姬为什么要帮助无忌?她成功没有?请简婴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诗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B.颈联写诸葛亮一生的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报国忠心,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尾联的“英雄”既指诸葛亮,也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仰墓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笔垦酣畅淋漓,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16.本诗颔联中的“自”“空”二字用得极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 ”。
(2) 《赤壁赋》中,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侧面描写客人的箫声极具感染力来表达自己此刻内心感伤的两句是:“ ,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 , ”两句写人们社日的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与前面的“烽火扬州路”形成对照,表现国土沦丧的哀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意人生,不应该是空有其表的外壳,而要有“腹有诗书气白华”的内在,更要有“书卷多情似故人”的精神体验。为什么要读书?一位网友的回答有意思:看到美景时,其他人只会说“厉害了”,然后拍照发朋友圈,你却因为心头闪现的那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感动。诚如所言,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书籍不应是任人摆布的装饰品,也不该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品,而要成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日用品。
北宋诗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阅读,能够培植心性,让读者潜移默化地拥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度,在人群里显得卓尔不凡;阅读,可得良师诤友,一本好书就像一位导师,引领我们探求未知领域的奥妙,越发懂得“学然后知不足”的真谛;阅读,让心生安宁,与书相伴是闹中取静和灵魂自我放逐,稍有收获便会心生喜悦,犹若佛号入耳,觉得心安神宁,感恩知足。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划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天寒地冻之际,这边是多车连环追尾、行人纷纷滑倒、公交车难刹车;那边,洒水车变身制冰车,依然在道路上“辛勤”作业,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C.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D.文化图书科学校是当时中国唯一讲授图书馆学的高等学府,它拥有一个图书馆,叫作“公书林”。
19.下列各项中,与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① ),即依托数字化终端进行阅读。若说阅读的意义在于引导我们进入精神世界,感受古今作家的笔端雍容,那么,科技的发展则拓宽了阅读世界的入口。幼时读诗,不懂什么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5G时代可以用声音图像为诗句作注;青年读史,不解为何“上党从来天下脊”,通过3D电子地图,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得以立体呈现。这些,都应该归功于科技的进步,使我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知书中乾坤的博大之美。
不论是数字阅读还是传统阅读,其中不变的,( ② )。 阅读典籍,我们能触摸到前人的精神足印。同一本书,唐人读过,清人读过,我们也读过。就像一样的月光,笼罩过王昌龄诗中的龙城飞将,也陪伴过马致远笔下的天涯旅人。李密在访友路上把《汉书》挂在羊角上,“行且读”:苏舜钦以《汉书》佐酒,读至妙处,满饮一大杯。知晚了这些,今天在我们捧读《汉书》时,无论是通过纸墨还是电子屏摹,却能在触动心灵的一刻,思接千载,感受到光照过古人思想天空的同一轮明月。
对青少年来说,我们仍然要倡导多读纸质书。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视力,更是为了培养( ③ )。中国人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对于孩子来说,氤氲于纸墨之间的书香、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文气、跳跃在掌心指间的触感,共同营造出一方带着暖光的精神角落。中国古人读书,讲究体会气象、意韵、神态、风骨,这些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物,往往隐藏在书卷和书香中。民族的文化血脉,正是在这一缕书香中得以传承。
20.文中划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6分)



22.请分别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字。(5分)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材料一:近年来,中小学体育课被占用的现象数见不鲜:学校运动会上再难见强度稍高的运动项目:中国青少年的力量、連度、耐力等多项指标下滑,身体素质令人担忧不已。
材料二: 2019年 12月27日,云南省教育厅将中考体育的分值上调到100分。几乎同一时间,天津市教委将中考体育成绩从30分提高到40分。
材料三:体育于吾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湖北省新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