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10  2021-05-2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
河南逝师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艺术,包括戏剧、曲艺、舞蹈、音乐等姊妹艺术,都讲时代精神,花鸟画同样需讲时代精神。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的时代精神,就看你如何加以捕捉,并画出有新时代精神的中国花鸟画。
宋代花鸟画,反映的是当时升华了的艺术,讲究意境,讲究笔情墨趣。这种意境通过构思,反映出诗意,通过作品可以深刻地领悟到当时的气息与情境。如:《踏花归未马蹄香》,蝴蝶在马蹄的旁边追逐,而画面中没有一朵花,却使你感觉到马蹄在花丛中踏过带有香气的一种意境:《深山藏古寺》,没有直接画出古寺庙,但是通过小和尚在挑水可以想象寺庙就在不逃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要懂得诗情,才能写出画意。
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国出了很多大家,但现代如何体现出一种时代感,深入到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画家一定要面向生活、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深入到生活当中去,只有深入生活、植根生活,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作品,否则就只是表象。花鸟画家要深入生活,深入观察,要在实践当中去寻求创作素材,有了大量的素材,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有强大的支撑。
写生是画家与生活的对话,只有把花草当成老朋友,才能带着感情去看待它。我把牡丹当成老朋友,到山东菏泽、河南洛阳是见老友了,而不是单纯地去写生,是带着情怀去的。
当然,除了写生,观察也很重要。清代画家李晴江说:“触目模斜千万朵,赏心只需三两枝。”花岛画家主要是画近景,即折枝花卉,当然也有一些特别的。他们画得很仔细,一花一草的结构需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画得很轻松,若想得其精气神,必须对它了如指掌。
画的形也很重要,通过形体的刻画和描写,写出一种时代感。我们画梅兰竹菊不能停留在明清之前的模式,而要画出这个时代一花一草的精神,因为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们不仅是要体现“触目横斜”与“水清浅”的一种境界,更是要表现一片大好春光或烂漫秋色。否则你既无法达到古人的境界,也无法触及当下的时代精神。
花鸟画的时代精神就是要对生活有较深的理解、较深的情怀,然后不断地观察,写出它的生命之气。比如,徐青藤的芭蕉画,用水用得非常好,五百年了还是温淋淋的。此外,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与眼力很重要,要用高深的理念来指导创作。现在年轻人在选择给面上都愿意选择工笔画,因为工笔画相对来讲容易出效果,的确;画写意画非常难,要想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更是难上加难,黄宾虹说:“集大成而自创新格者为上,专学古人者为次之,不学古人而学当今者为次次之。”
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中国花鸟画,要从源头学起。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书入画,要学乎其上,广采博取,以表现新时代精神为目标,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拼搏,才能不断奋进。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何水法《花鸟画的时代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的时代精神,只有少数的艺术家和有限的艺术门类能反映时代精神。
B.宋代花鸟画讲究笔情墨趣和意境,而意境构思反映出诗意,通过画作的诗意领悟其画意。
C.梅兰竹菊是山水画的传统题材,深入研究古代画技,就能创作出有新时代气息的画作。
D.优秀的花鸟画家往往把花草当成感情深厚的老朋友,把写生看作是与生活的深层对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从文学及其姊妹艺术都讲时代精神谈起,引出“花鸟画也要讲时代精神”的观点。
B.以宋代画《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藏古寺》为例,说明优秀花鸟画应有的艺术特征。
C.文章主体部分既有一般理论分析,也有写生、观察、画形等创作方面的指导。
D.文章论证方法灵活,如倒数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论述生命之气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鸟画家主要是画近景,所以要观察的仔细,不放过一花一草,观察其结构,这样才能得其精神。
B.花鸟画家要体现“触目横斜”与“水清浅”的艺术境界,也要通过大好春光或烂漫秋色表现时代精神。
C.徐青藤画的芭蕉,五百年了还是湿淋淋的,用水用得恰到好处,所以仍然表现出芭蕉的生命之气。
D.现在年轻人在选择绘画上都愿意选择工笔画而不愿意选择写意画,主要原因是缺乏高深理论的指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涧溪春晓》是人民日报记者徐锦庚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文章报道了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脱贫致富的故事,在徐锦庚眼中,三涧溪就是中国乡村的缩影。文本展示的既是一位村官(高淑贞)的奋斗历程,也是一个村庄的治理故事。
记 者:您从何时开始有创作这部作品的计划?
徐锦庚:2019年9月,中国作协启动“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我领受的任务就是采写三涧溪。我对三涧溪并不陌生。我在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工作12年来一直关注这个老典型,多次安排记者去采写,还率分社党员骨干去参观学习。我最初的打算是,挖掘扶贫脱贫素材,讲好勤劳致富故事。然而,当我融入三涧溪,触摸其灵魂深处时,渐渐有了新的感知。
记 者:三涧溪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
徐锦庚:三涧溪曾经“阔”过。老铁匠马世昆在改革开放初期组建了钢铁冷断加工队,带领乡亲走南闯北,1979年为集体创收18万元,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在他的带领下,村里集体经济厚实,村民生活富裕,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村。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三涧溪陷入混乱,违法乱纪不断,村庄脏乱不堪,村支书像走马灯似的连年更换,村集体欠债严重,成了个烂摊子。
2004年,乡村女教师高淑贞临危受命,回到三涧溪担任村支书。15年来,她强班子,治村容,勇担当,敢亮剑,励精图治,奋发有为,敏锐把握机遇,顺势而为。三涧溪逐渐走出泥淖,再次脱贫致富,村集体净资产上亿元,人均收入2.8万元,还跻身全国先进行列,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先进单位”“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殊荣。2019年底,就在我采访时,三涧溪又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三涧溪的贫富交替有迹可循:过去贫穷,是因普遍贫困、苦无出路;脱贫致富,靠的是苦干苦熬,勤劳致富;后来返贫,乃因人心涣散;再后来脱贫攻坚,是受益于国家扶持、区域优势。自2003年以来,连续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皆关注“三农”,近年更是倾力扶持,多方力量叠加,乡村躬逢盛世。作为章丘的城郊村,三涧溪被征土地多、就业机会多,脱贫水到渠成。所以,三涧溪的脱贫攻坚有其鲜明特点:不仅由“穷”到“富”,更是由“乱”到“治”。换言之,其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提高治理能力、提升文明素养。鉴于此,我改变创作初衷,围绕八字着墨;成风化人,由乱到治。
记 者:报告文学写作也需要写好典型人物,高淑贞是怎样一个典型?
徐锦庚:雁飞千里靠头雁,要当好乡村领头雁,尤为不易。在乡村领头雁群体中,高淑贞是鲜明独特的“这一个”。
三涧溪是个大村,有3000多人,“苗不一样齐”,历史遗留问题多。但高淑贞总是以昂扬向上的姿态,遇到因难不躲,遇到障碍不绕,敢碰硬,不退缩,头拱地,往前冲。
高淑贞为了解决问题,能伸能屈,原则问题寸步不让,策略问题灵活机动。她深知,三涧溪由富返贫的症结是组织涣散、人心浮动。所以,她想办法把人拢起来,人尽其才。她说:“如果只盯着人的缺点,天下无可用之人;如果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到处是可用之人。对这些小年轻,你推一把,就是对手;你拉一把,就是朋友。”几句平实话语,道出用人精髓。
记 者:高淑贞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从中也体现出了她的担当作为。
徐锦庚:农村脱贫攻坚,关键在于领头雁担当作为。担当作为正是高淑贞的亮点。高淑贞先在娘家村,后在婆家村,一干二十年,清路障,拔穷根,换班子,摸家底,建公寓,盖澡堂,修学校……一桩桩,一件件,之所以能善作善成,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她躬身入局,担当作为,不怕跑断腿,不怕磨破嘴,始终激情洋滋,就像不知疲倦的陀螺,一个人带动一村人。
高淑贞干中学、学中干,境界逐步提高,从自发上升到自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成为信念。涉及村民利益,她总是一碗水端平,努力写好“公”字。脚跟站得正,说话有人听。她能一呼百应,威信就是这样建立的。高淑贞政治站位高,机遇意识强,不逞匹夫之勇,巧妙借力使力,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事半功倍。每年中央一号文件一出来,她先学深悟透,活学活用,从字里行间寻找村庄发展新机遇。正是高淑贞抢抓机遇,尽心尽责,谋事有基,成事有道,得到上级鼎力支持,才使村庄“一步跨十年”。
记 者:中国乡村急剧变化,处于多年未有之大变局,亟待新的治理方式。您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看到脱贫要面对哪些难点?
徐锦庚:过去,人们为生计疲于奔波时,文明素养容易被忽略。如何提升农民文明素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既是后脱贫时代面临的紧迫问题,也是现代农村的主要矛盾。乡村人民进入现代社会后,思想观念仍在缓慢转型中,“身子已住楼房,头脑还在平房”。同时,在乡村,矛盾纠纷由过去的家庭,邻里矛盾为主转变为经济纠纷居多,化解难度增大。另外,大批农村精英迁入城市,导致农村缺乏生机活力,治理人才短缺,治理主体弱化,村官素质下降,缺乏乡村治理能力。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徐锦庚:破译乡村治理的“密码”》,《文艺报》2020年11月1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领受了采写三涧溪的写作任务,将其命名为《涧溪春晓》,作品的成功于作者对三涧溪村的深入了解和长期关注。
B.目前,中国乡村急剧变化,正处于多年未有之大变局,村级管理亟待探索一套新的治理方式,三涧溪村的成功为此提供了借鉴。
C. 三涧溪村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富村,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思想陈旧,方法失误,村民再次陷入贫困。
D.徐锦庚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涧溪春晓》,独辟蹊径,把主题指向“后脱贫时代”的乡村治理,揭示了目前中国乡村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三涧溪村再次脱贫致富,有多方面的因素,当然,与其处在章丘的城郊,被征土地多,就业机会多也不无关系。
B.一个好的村干部,应该在干中学、学中干,逐步提高境界,敢碰硬,不退缩,既要坚持原则,也要有灵活的方法。
C.目前,农村的矛盾纠纷由过去的家庭、邻里矛盾转变为经济纠纷,矛盾错综复杂,涉及面广,化解难度增大。
D.怎样提升农民文明素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既是农村当前的主要矛盾,也是后脱贫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
6.三涧溪村再次成功脱贫致富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天堂信号 徐贵祥
杨教授站在讲台上,用不容置疑的手势在头顶上方舞动着。
突然,谭晓琪感到大腿外侧一阵颤栗,痒酥酥的。手机在振动。她把手机悄悄掏出来,低头看了一眼。短信是父亲发来的,只有两个字—我在。她等了一会儿,没有后续的文字跟上来。
“我在”,是什么意思呢?谭晓琪快速给父亲回了个短信:我在上课,一会儿聊。
父亲虽然是个中学校长,却没有校长的风度和气派。父亲和他身边的那些乡村干部和农民没有太大的区别,尽管曾经是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
听了一会儿课,谭晓琪发现自己还是不能全心全意,心里空落落的,于是又取出手机。父亲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来这么个半截子短信呢?难道,难道……倏然,一道火花像闪电一样在她脑海里划过,她连想也没想,就从课桌后面站了起来,飞也似的冲出教室。
这时候一个声音破门而出—“地震啦,紧急疏散!”
……
谭恒杰经历过地震,但是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地震。他也曾经担心过地震,并对这幢教学楼的质量忧心忡忡,他甚至已经在心里盘算过,等今年高考结束,如果还能保持全县升学率第一的成绩,他就向县教育局打报告,加固这幢教学楼。
第一波地震出现后,谭恒杰首先冲上教学楼,喝令师生放下手中的一切东西,立即疏散。他把几个钻在桌子下面的学生扯了出来,推到门外,并要求老师们做同样的事情。
他是在三层楼的拐弯处负伤的,当时他正指挥拥挤的学生疏散,防止被踩压,尤其要防止学生冲破栏杆造成跌伤。在最后一批学生从五楼滚下来之前,四楼的阳台开始倾斜,一块水泥板准确地砸在谭恒杰的肩上,他被砸趴下了。仰起头来他看见教导主任覃千秋,语文老师张洛亚和数学老师吴宗弘,每个人怀抱手推,带着七八个失魂落魄连路都走不动的学生,跌跌撞撞滚了下来。后面还有女教师林嘉平,眼镜已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正拽着两个学生往下摸索。
谭恒杰高声问了一句:“上面还有人没有?”
林嘉平说:“应该没有了,我喊了两遍。”
谭恒杰说:“好,不要慌张,快速通过,我在最后。”
谭恒杰这句话很起作用,学生们看着重新站起来的谭恒杰,心里稳定了不少,又有三个学生顺利地下到一楼,连滚带爬地脱离了险境。
天上响起了巨大的雷鸣,脚下的楼板在跳动,像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轻舟,在漂浮中移动。紧接着,天塌下来了,这个金玉其外的教学大楼于是匍匐在地。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谭恒杰苏醒了。他发现自己还活着。他试着活动了一下身子,看到有一丝光亮,凭借这丝光亮,他看见了身下的几个孩子,他们像麻雀一样蜷缩在他的怀里。他明白了,他们躲过了这天大的一动。谭恒杰定了定神问:“孩子们,知道发生什么了吗?”
半天没有人说话。过了好大一会儿,初三(2)班的金桦果说:“知道,地震了,我们被埋住了。”
谭恒杰一手撑着垮下来的天花板,挤出一丝笑客说:“孩子们,我们没有被埋,我们还活着。很快就会有人来牧我们。金桦果,你把我的手机掏出来。”
谭恒杰单手操作,似乎此时他的手指异常灵使,他拨了县教育局局长的号码,拔了镇长的号码,最后拔了女儿的号码,但是都没有拔通。他明白这是因为地震信号中断了。但是接着他又重新糊涂起来了,他要给女儿发短信—既然没有信号,短信又怎么能发得出去呢?他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刚刚书写了两个字“我在”,容不得多想,他当机立断按下了发送键。没过多久,他就惊喜地发现,手机屏幕上出现了反馈“已发送”。谭恒杰顿时泪流满面,喃喃地说:苍天有眼啊!我们有教了!
余震过后,谭恒杰开始冷静地观察,他们栖身的这个小小空间是由六块倒塌的楼板支撑起来的,面积不到两平方米。谭恒杰回忆,最初被他推进来的有七个孩子,而现在只剩下四个,金桦果、马羚、陶陶、金英赛,两个女孩,两个男孩。
陶陶说:“老师,我们会死吗?”
谭恒杰说:“我们不会死的。还得你们电视上看的抗洪抢险吗?有那么多解放军,他们现在肯定正在路上,拼命地往这边赶。我们要坚持住。”
谭恒杰他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读过海娃的故事,小兵张嘎的故事,少年雨来的故事。可惜这些故事在现在的教科书里已经见不到了。谭恒杰问:“孩子们,知道海娃的故事吗?”
孩子们都不做声。谭恒杰叹了一口气,然后就给他们讲起故事。讲完了,谭恒杰说:“孩子们,你们要是困,就打一会儿吨。也许你们会看见海娃、张嘎和雨来。”
……
谭晓琪在突然间产生了一丝恐惧,她的心在一瞬间坠落到无边黑暗的深渊里。她想到了一种结果,那是她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地的父亲谭恒杰还活着。
“快来人,又发现了活人!”
救援队终于又打开了一个洞穴,不,那不是洞穴,那是天堂。她终于看见了父亲的身影。父亲的形象让地惊讶,他像一张弯弓,双手举过头顶,呈F形抵在对面的一个墙角上,竭力地庇护着身下的孩子。
“爸爸!”地失声叫了起来,她仿佛看见父亲朝她缓慢地转过头来,艰难地向她笑了笑。她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儿晕了过去。恍然如梦,似梦非梦,难道父亲真的还活着?而且他是以那样的姿势活着。
(节选自徐贵祥《天堂的信号》,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既有对在地震中引导、疏散学生的教师群像的塑造,也有对用生命保护学生的谭校长的个人形象的描写。
B.文中运用了外貌描写、情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法全方位刻画,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C.小说最后一段,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谭晓琪的视觉展现谭恒杰校长的笑容和姿势,蕴含谭校长虽死犹生的深刻寓意。
D.小说开头和结尾两部分以谭晓琪为叙述对象,中间部分以谭恒杰为叙述对象,体现了小说多线并进的叙事特点。


展开余下试题8.请简要分析谭恒杰的形象特征。(6分)
9.小说的标题和正文均有“天堂”一词,请结合全文分析“天堂”的意蕴。(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10~13题。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暹少为书生,避地渤海,赵那公琛镇定州,辟为开府谘议。随琛往晋阳,高祖①与语说之,以兼丞相长史。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谓之曰丈夫相知岂在新旧军戎事重留守任切家弟年少未闲事宜凡百后事一以相属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暹亲遇日隆,好荐人士。言刑邵御宜任府僚,兼任机密。世宗常因以征邵,甚见亲重。言论之际,邵遂毁暹。世宗不悦,谓暹曰:“卿说子才之长,子才专言卿短,此痴人也。” 暹曰:“子才言暹短,暹说子才长,皆是实事不为嫌也。”
武定初,迁御史申尉。暹前后表弹尚书令司马于如及尚书元羡、雍州刺史慕容献,又弹太师咸阳王元坦、并州刺史可朱浑道元,罪状极笔,并免官,其余死黜者甚众。高祖书与邺下诸贵曰:“崔暹始居宪台,乃尔纠劾。咸阳王、司马令并是吾对门布衣之旧,尊贵亲昵,无过二人,同时获罪,吾不能救,诸君其慎之。”高祖如京师,群官迎于紫陌。高祖握暹手而劳之曰:“往前朝廷岂无法官,而天下贪婪,莫肯纠劾。中尉尽心为国,不避豪强,遂使远迩肃清,群公奉法。冲锋陷阵,大有其人,当宫正色,今始见之。”赐暹良马,使骑之以从,且行且语。退下拜,马惊走,高祖为拥之而授辔。
高祖崩,未发丧,世宗以暹为度支尚书,兼仆射,委以心腹之寄。暹忧国如家,以天下为已任。世宗车服过度,诛戮变常,言谈进止,或有亏失,暹每厉色极言,世宗亦为之止。有因数百,世宗尽欲诛之,每催文帐。暹故缓之,不以时进,世宗意释,竟以获免。显祖初嗣霸业,司马子如等挟旧怨,言暹罪重,谓宜罚之,显祖从之。及践祚,谮毁之者犹不息。帝乃令都督陈山提等搜暹家,甚贫匮,唯得高祖、世宗与暹书千余纸,多论军国大事。帝嗟赏之,寻迁太常卿。帝谓群臣曰:“崔太常清正,天下无双,卿等不及。”天保末,为右仆射。帝为左右曰:“崔暹谏我饮酒过多,然我饮酒何妨?”常山王私谓暹曰:“至尊或多醉,吾兄弟杜口,仆射独能犯颜,内外深相感愧。”十年,暹以疾卒,帝抚灵而哭。
(选自《北齐书·列传第二十二》,有删节)
【注】高祖,指东魏权臣高欢,他的次子(即文中的“显祖”,世宗之弟)篡位建立北齐后,追尊他为高祖神武皇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谓之曰/丈夫相知/岂在新旧/军戎事/重留守任切/家弟年少/未闲事宜/凡百后事/一以相属/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B.谓之曰/丈夫相知/岂在新旧/军戎事/重留守任切/家弟年少/未闲事/宜凡百后事/一以相属/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C.谓之曰/丈夫相知/岂在新旧/军戎事重/留守任切/家弟年少/未闲事宜/凡百后事/一以相属/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D.谓之日/丈夫相知/岂在新旧/军戎事重/留守任切/家弟年少/未闲事/宜凡百后事/一以相属/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汉代开始实行的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辟”,官府征召称“征”。
B.宪台,东汉改称汉御史府为宪台,后亦以称御史等官职,文中指后者。
C.紫陌,本意是大路的意思,古代指京师郊野的道路。
D.践祚,亦作“践胙”、“践阼”,指皇帝登基继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暹深受赏识,被委重任。高祖和他谈话而喜欢他,任命他兼任丞相长史;起兵将人洛阳,把崔暹留下来辅佐高琛主持后方的事务。
B.崔暹善荐他人,宽宏大量。他推荐那邵担任府僚兼管机密之事,刑邵却向世宗说崔暹的短处,世宗将此事告诉他,崔暹并不以为意。
C.崔暹直言进谏,心忧国家。世宗车服超过规定的制度,诛杀失常,言谈举止或有过失,崔暹常常神色严厉地直言规劝,世宗因此而改正。
D.崔暹执法严明,为官清正。做御史中尉时,他曾弹劾一批官吏;显祖曾派人到他家里搜查,发现他非常贫穷,只搜出写给高祖、世宗的书信千余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显祖初嗣霸业,司马子如等挟旧怨,言暹罪重,谓宜罚之。
(2)至尊或多醉,吾兄弟杜口,仆射独能犯颜,内外深相感愧。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古风五十九(其五十二) 李 白
青春流惊湍,朱明①骤回薄②。
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
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③。
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
【注】①朱明,夏天。②回薄,循环变化。③葵藿,野菜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头两句,直抒胸臆,“流”和“骤”表现了时间流逝和季节变换之快。
B.诗中三四句,从“不忍”“何托”两个词可见诗人托物寄兴感叹人生的深意。
C.第五六句的意思是,夏雨过后,兰蕙在风中凋谢,葵藿在秋露中枯萎。
D.本诗语言质朴,寄寓了诗人热爱自然、珍惜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
15.李白的这首《古风》明显地受到《离骚》的影响,请从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上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记载曾子的言论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接着把“任重”解释为“ ”,把“道远”解释为“ ”。
(2)韩愈《杂说》(四)中的“ , ”两句,以相马为喻说明了发现人才的人比人才更难得。
(3)《离骚》中表现诗人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情怀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英国兴起了利用狗儿进行心理治疗的新风潮。根据调查,年轻的狗主人喜欢利用狗儿进行一些重要的排练,比如求职、求婚等;此外,大部分狗主人都爱和狗儿谈心事、说秘密。基于这种新趋势和大需求,“狗医生” 。那些家无宠物而心有千千结者,现在大可敞开心怀,向“狗医生”,寻求心理慰藉了。“狗医生” ,道德操守好,( ),所以,求助者可以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举凡难以启齿的心事、秘密筹备的计划,甚至一些 的想法、一些古灵精怪的念头,通通都可以毫无保留地向“狗医生”一一倾诉。一旦纠结的心事掏得个干干净净,沉沉的压力和心理负荷当然也就得到了释放与舒缓。从治疗室走出来时,所有的忧伤、内疚、懊悔、痛苦、惧怕,都暂时转移给 的“狗医生”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应运而生 守口如瓶 荒诞不经 安之若素
B.如期而至 讳莫如深 子虚乌有 随遇而安
C.应运而生 讳莫如深 荒诞不经 随遇面安
D.如期而至 守口如瓶 子虚乌有 安之若素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且耐心十足,在聆听时绝对不会无礼反驳甚至随意打岔
B.因为耐心十足,在聆听时绝对不会随意打岔或无礼反驳
C.而且耐心十足,在聆听时绝对不会随意打岔或无礼反驳
D.因为耐心十足,在聆听时绝对不会无礼反驳甚至随意打岔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南逝师联”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