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32 2021-08-27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提升训练
第0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敕造 炽烈 叱咤风云 赤胆忠心
B.映衬 寒伧 称体裁衣 称兄道弟
C.诞辰 锻造 啖以重利 肆无忌惮
D.匮乏 溃脓 功亏一篑 振聋发聩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本题中,A项,全都读chì。其中“敕”指皇帝的命令;“叱咤风云”指大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威力、声势极大。B项,“寒伧”的“伧”应读chen,穷困不大方便;“称兄道弟”的“称”应读chēng;“映衬”的“衬”与“称体裁衣”的“称”应为chèn。C项,“锻造”的“锻”应读duàn,其余都为dàn;其中“啖以重利”意思是“用重利来引诱”。D项,“溃脓”的“溃”应读huì,溃烂化脓。其余为kuì。其中“功亏一篑”比喻事情最后由于松劲或缺少条件而没有成功。含惋惜之意。故选A项。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剥(bō)削 挣(zhēng)扎 不屈不挠(náo)
B.复辟(pì) 或(huò)者 辛亥(haì)革命
C.勉强(qiáng) 企(qǐ)图 英(yīng)勇事迹
D.警惕(cì) 侮(wǔ)辱 大肆(sì)屠 杀
【答案】A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对常用字的易错音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的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
A项,正确。
B项,“复辟(pì)”中的“辟(pì)”读音错误,应该为“辟(bì)”;“辛亥(haì)革命”中的“亥(haì)”读音错误,应该为“亥(hài)”。
C项,“勉强(qiáng)”中的“强(qiáng)”读音错误,应该为“强(qiǎng)”。
D项,“警惕(cì) ”中的“惕(cì) ”读音错误,应该为“惕(tì) ”。
故选A。
【点睛】
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字。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妥协(tuǒ) 撕毁(sī) 铁栅栏(zhà) 不屈不挠(ráo)
B.侵略(lüè) 剥削(xuē) 和稀泥(huò) 步履蹒跚(pán)
C.松懈(xiè) 挑剔(tì) 露马脚(lòu) 阴谋诡计(móu)
D.复辟(pì) 倔强(jiàng) 蒸馏水(liú) 兵不血刃(xuè)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A项,“挠”应读“náo”。
C项,“剔”应读“ti”。
D项,“辟”应读“bì”。
故选B。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国家发生危难时,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以大无畏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的决心从军报国、救亡图存。
②一些家长有着“神童”情结,认为孩子掌握越多逻辑性、记忆性的知识就越成功,但是揠苗助长容易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③从诞生之日起,该私塾便提倡因材施教,任何有志于学的社会下层百姓和民间士子,不分贫富,不论地域,均可入学。
浏览完整试题
④在浩如烟海的网店中,你要找到心仪的商品真的很难,因为每一个卖家都把自己的商品吹嘘得天花乱坠,而实际情况却相去甚远。
⑤犯罪事实败露之后,这个犯罪嫌疑人正要将证据塞入自己的口中,值班警察小李眼疾手快,立刻冲上去阻止了这一行为。
⑥房展会上,开发商费尽心思推销叫卖,而购房者似乎并不买账,只在一边作壁上观,问价格的多,现场下单的为数不多。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①视死如归: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使用正确。
②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使用正确。
③因材施教: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不合后文“不分贫富,不论地域,均可入学”的语境。
④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使用对象不当。
⑤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使用正确。
⑥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观看,比喻坐观成败,不给予帮助。句中没有交战双方,使用错误。
故选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显示,北京、浙江等地区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得到增强。
B.浙江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和研发,不断畅通信息路径,共享数据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C.最近他们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
D.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与平安银行跨界合作,共同打造“书香平安”文化社区,以主旋律、正能量的精品图书,服务广大读者。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A项,“据……显示”句式杂糅,可删去“据”;
B项,“应用、创新和研发”语序不当,可改为“研发、创新和应用”;
C项,“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成分残缺,可在“建立”前加上“完成”。
故选D。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钱不是省出来的,是赚出来的”,越来越多的________女性开始认为掌握“金钱游戏”规则和追求时尚生活同样重要。
②随着高考日益________,各学校纷纷把备考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心态调整上,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考试,树立高考必胜的信念。
③旧法当废,新法如何?我们期待新拆迁条例能走得更远,希望其能在________公民私人财产权的同时,也能够体现出约束权力的努力。
A.独力 临近 保证 B.独力 邻近 保障
C.独立 邻近 保证 D.独立 临近 保障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独立:不依靠他人,强调自主性。独力: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强调自己的力量。根据语境,①应该选用“独立”。邻近:位置接近;附近。多用于静态。临近:(时间、地区)靠近;接近。根据语境,②应该选用“临近”。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起保障作用的事物。保证:担保,担保做到;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作为担保的事物。根据语境,③应该选用“保障”。
故选D。
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红岩》中的江姐,不惧敌人的严刑拷打,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给读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②我们的军队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为敌人所屈服。
③虽然工作已经造成很大损失,但只要我们防微杜渐,及时补救,还是能顺利完成的。
④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VR、AR……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技术,都是致力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的优化。
⑤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讲究文从字顺,如果佶屈聱牙,没人看得懂,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⑥狂风挟裹着大雨,像瓢泼一样肆意倾倒在他的头上和身上,就在这风雨如晦的中午,他到了一座小火车站。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成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不可磨灭:表示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会消去。使用正确。
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②句语境强调气势大,可用“一往无前”。
防微杜渐:指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③句中已有“造成很大损失”,可用“亡羊补牢”。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使用正确。
佶屈聱牙:形容文词艰涩生僻、拗口难懂。
风雨如晦:意思是天色昏暗犹如晦日的夜晚。后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⑥句强调风雨之大,而不是“社会昏暗”或“局势动荡”,可用“风雨如磐”。
故选B。
8.下列各种语境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B.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C.请柬:小儿新婚之喜,为答谢您的厚爱,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携眷光临。
D.书信:毕业之后,垂念恩师。值此新春佳节,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
B项,“家严”,谦辞,向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C项,“府上”,敬辞,称对方的家;
D项,“垂念”,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
故选A。
【点睛】
语言得体运用看准对象要注意谦辞和敬辞,要注意禁忌语。讲话要讲究分寸,巧妙用语,日常场合亲切、自然,正式场合庄重、规范,娱乐场合幽默、活泼,悲伤场合低沉、哀婉。分清书面语和口语,口语亲切自然,书面语庄严、严谨。注意区分各种文体的不同的语言要求: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注意修饰语的使用。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歧义词。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贺辞热情洋溢。
展开余下试题
9.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
③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
④推动伟大祖国实现了史诗般的进步
⑤新中国七十年,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
⑥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⑤⑥②④③① B.①⑤②④③⑥ C.⑤②④③①⑥ D.①⑥⑤②④③
【答案】C
【详解】
本题是对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有主观和客观两种考查方式。做主观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试排时从同话题内容,时间、空间、逻辑推理,相同句式,代词,关联词语,起始句,总领句,总结句,标点的角度入手。而做客观排序题要结合以上思路,巧妙使用排除法。
通读六句话可知,⑤是做法,其余是效果,所以⑤应当是首句,排除BD。依据①“迎来了”,⑥“迎来了”可知①⑥应该相连。排除A。
故选C。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停留于观念,其价值的实现就无从谈起。因此,理念创新必须进入实践领域,将观念形态 为实物形态和服务形态,才能实现其价值意义,而文化消费则是实践层面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在逐步进入全面小康之后,精神文化消费必然成为人们普遍的需求。文化消费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市场行为,受到商业规律的 ,但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其特殊性是 的:文化产品所传递的审美趣味、价值理念,无时无刻不都在 地影响着消费者,塑造着人们的精神乃至灵魂。在这个意义上,对文化消费的考察,就远不能仅仅局限于从一般商品消费行为去着眼。事实上,( )。精神文化消费的高品位,显示的既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更是一个民族审美品味、精神风貌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这种力量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转化 制约 显而易见 潜移默化
B.转变 制约 显而易见 耳濡目染
C.转变 限制 不言而喻 耳濡目染
D.转化 限制 不言而喻 潜移默化
1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物质富足之后需要进行精神文化消费,这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
B.精神文化消费是物质富足之后的需要,不仅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而且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
C.精神文化消费不仅是物质富足之后的需要,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
D.物质富足是前提,之后还要着眼精神文化消费,这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前景,而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水平。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神文化消费的品位,既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显示,更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
B.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费,既是一个国家强大经济实力的显现,更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
C.精神文化消费的高品位,显示的既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更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
D.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费,既是一个民族审美高品味、精神风貌良好的显示,更是一个国家强大经济实力的体现,是比硬实力更有意义的精神价值与力量。
【答案】
10.A
11.C
12.B
【分析】
10.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
第一空,转变:由一种情况变到另一种情况。转化:指事物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方面变化。此处强调创新理念通过“实物形态和服务形态”来承载,不是情况的变化,而是矛盾双方的变化,故应为“转化”。
第二空,制约:一事物的存在、变化是另一事物存在、变化的先决条件。限制:不让超过的界限;局限在范围内。此处强调商业规律对文化消费的制约关系,不强调界限,故应为“制约”。
第三空,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显而易见: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此处二者均可。
第四空,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此处对象是文化产品,应用“潜移默化”。
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根据文段的对象“精神文化消费”和末句的“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顺序可确定答案。
故选C。
1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品味”不能做下面句子主语,递进关系应先“经济实力”后“精神审美”,还要注意一面对两面的关系。
故选B。
【点睛】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 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
展开余下试题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中国 70 年,是一部 、开拓创新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 ”的英雄气概,创造了“无边光景一时新”的历史巨变。(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轮番登场,各种主义思潮纷纷亮相。多少轰轰烈烈,多少慷慨悲歌,多少 ,依然未能改变江山飘摇、神州陆沉的悲惨命运。诸路皆走不通了,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辛探索, 找到了一条新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出实现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在纪念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庄严时刻,再写历史新篇章,也将不变的深情与信仰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爱你,中国!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推陈出新 气吞万里如虎 前赴后继 最终
B.革故鼎新 气吞万里如虎 前仆后继 最终
C.推陈出新 敢教日月换新天 前仆后继 终于
D.革故鼎新 敢教日月换新天 前赴后继 终于
1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幅最新最美的画卷背后,历史逻辑更深层地闪耀着
B.更深层的历史逻辑,在这幅最新最美的画卷背后闪耀着
C.在这幅最新最美的画卷背后,闪耀着更深层的历史逻辑
D.更深层的历史逻辑,闪耀在这幅最新最美的画卷背后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正确,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庄严时刻,再写历史新篇章,也将不变的深情与信仰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爱你,中国!
B.在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庄严时刻,历史再写新篇章,也将不变的深情与信仰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爱你,中国!
C.在纪念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庄严时刻,历史再写新篇章,也将不变的深情与信仰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爱你,中国!
D.在纪念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庄严时刻,再写历史新篇章,也将不变的深情与信仰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爱你,中国!
【答案】
13.D
14.C
15.B
【解析】
1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革故鼎新”,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文段指的“新中国 70年”的历史,用“革故鼎新”正确。“气吞万里如虎”语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描写刘裕克复中原时威猛的气势。“敢教日月换新天”语出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侧重表达中国发生了开天辟地的新变化。据文意,后者妥当。“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后面的跟上去。“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前者用来形容不断往前,后者用来形容不怕牺牲。文段侧重表达革命者为改变国家命运不断探索,用“前赴后继”正确。“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最终”,最后,末了。前者表示希望出现的结果,后者表示一般的结果,据文意可知“终于”更妥当。
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后通读整段文本,抓关键词语,注意上下句的衔接,话题的统一等。“画卷”承前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巨变”,“历史逻辑”启后“诸路皆走不通了,……终于找到了一条新路”,这样排除 B 和 D。A 项“更深层次”是“历史逻辑”的定语。
故选 C。
15.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纪念”是对已经不存在的或过去的人和事物,新中国成立至今一直存在,应搭配“庆祝”才正确。排除C、D。二是缺主语,“再写历史”调整成“历史再写”。此外,末句的“我爱你,中国”是对前文“深情与信仰”的解释和说明,用破折号合适;冒号通常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排除A。
故选B。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节选)
毛泽东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还在向前发展,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决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他们还要作最后的挣扎。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掌握这个武器。在国际上,我们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
上一篇:
《长征胜利万岁》课前预习练(10分钟)
下一篇:
《长征胜利万岁》基础训练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中国人民站”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