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中宁一中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①勤俭节约思想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绵延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人具有标识性的美德。 ②对勤俭节约思想进行伦理溯源,有助于厘清勤俭节约的内涵特质和精神本质。 ③原始初民运用简易的工具对自然进行有限开发,所得物资有限,为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存,必须以“勤”开源,以“俭”节流。故而,勤俭节约最初属于生存论层面,是对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要求。勤俭节约从生存论层面转变为思想价值层面且获得较高的道德地位,成为修身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归于先贤的伦理论述和精神提升。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家强调无为而治,知足不争,认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对物质的过度欲望必然成为生存的负担,唯有“去甚,去奢,去泰”,才能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则从正面提出“俭近仁”的伦理要求,将节俭视为重要的美德,强调通过克制对物质的欲望,完成个体人格的自我提升。后人对先秦伦理中“俭”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三国时诸葛亮所著《诫子书》中的“俭以养德”流传甚广:“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司马光专门为其子司马康撰写了《训俭示康》,强调“德者皆由俭来也”。节俭不断与美德相连,使“节俭”不再是个体行为层面的特殊事件,而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层面,成为价值理念和文化认同。 ④勤俭节约作为道德精神在微观上有助于个体的善,也作为伦理规范在中观、宏观上引领家庭和国家的善,是持家和安邦的共同价值要求。以“勤俭节约”来修身、齐家从而治国、平天下,是历来家训家规家风中的重要内容。对子孙后代强调勤俭,意在通过勤劳来开源并创造劳动成果,通过节俭保存家庭实力。更为重要的是,希望子孙后代认同勤劳能创造价值的正确劳动观,从而践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道德意志,通过每个成员的努力,使家庭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在家国一体的伦理文化作用下,“克勤克俭”的思想从家庭层面进一步扩展到国家层面,强调“足国之道,节用裕用,而善藏有余”的安邦之道。墨子的《节用》《节葬》《非乐》是专门论述勤俭节约的重要文章,强调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运行,都是“俭节则昌,淫逸则亡”。 ⑤“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国无俭必亡”,“俭以养德”的道德劝诫与“俭以养廉”的伦理规定双向推进,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俭文化”。千百年来,勤俭节约成为中国人品德修养的重要内核、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繁荣的基本保障,最终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 (摘编自刘霞《新时代的勤俭节约教育:伦理意蕴与路径选择》)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原始初民起,勤俭节约思想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国人具有标识性的美德。 B. 勤俭节约既关乎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与家门的盛衰和国家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C. 诸葛亮和司马光都很注重培养后代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并为此专门撰写了文章。 D.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知足不争,强调摒弃欲望,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浏览完整试题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对勤俭节约思想进行了伦理溯源,并从道德精神和伦理规范两个方面深入展开论述。 B. 文章第二段以时间为序,梳理了勤俭节约思想在伦理型文化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C. 文章对勤俭节约思想的论述,正反结合,详略得当,突出了它对于治国安邦的特别价值。 D. 文章大量引用古人关于勤俭节约的言论,涉及儒道墨等不同流派,材料丰富,论证有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没有先贤的伦理论述和精神提升,勤俭节约很难从生存论层面上升到思想价值层面,并获得较高道德地位。 B. “克勤克俭”思想能从家庭层面扩展到国家层面,与中华民族家国一体的伦理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C. 儒家提出的“俭近仁”的主张,使“节俭”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层面,并且成为价值理念和文化认同。 D. 勤俭节约思想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在新时代既要继承又要发展,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 17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越发展。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北京总调度高健:对接机构锁紧完成,交会对接正常完成,后续工作按正常飞控计划实施。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摘自2021年6月13日《中国之声》) 材料二: 德国电视一台和二台对中国将三名航天员成功送入太空进行循环报道。德国电视一台报道说,中国近年对太空研究投入大量资金。未来俄罗斯与美国合作的国际空间站按计划不再运作后,中国可能将是世界上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以色列丝绸之路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利奥尔·瓦罗纳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城又迈出了一大步,是中国让全世界印象深刻的又一重要成就。中国和以色列在航天科技创新和太空探索开发领域存在着广阔的合作前景,期待中以未来能更好地携手合作。 土耳其《共和国报》报道称:“近半年来,中国从月球带回土壤样品,成功在火着陆。此次发射是中国时隔五年之后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标志着中国航天的能力和安全。” (摘自2021年06月1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拥抱空间站时代,自信的足音最有力。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中国载人航天一路走来,证明了中国科技的自立自强,增强了中国人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自信。“我们会完成好每一次出舱任务,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脸上自信的微笑,无疑是最好的注脚。 实现飞天梦超,执着坚守最珍贵。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飞行,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再到太空生活三个月之久,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无数人在执着坚守、默默付出。对航天员来说,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艰苦的训练,而在于初心不变、激情不改。 探索浩瀚宇宙,担当最动容。探索宇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在“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牵引下,中国空间站代表着人类向太空不断探索的勇敢与执着,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 (摘自2021年6月18日《人民日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射载人火箭、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我国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战略。 B. 在未来,俄罗斯国际空间站与美国国际空间站按计划不再运作后,中国可能将是世界上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C.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脸上自信的微笑,豪迈的话语,都表明了中国人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自信。 D. 土耳其《共和国报》报道称:“此次发射是中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标志着中国航天的能力和安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人飞船,引发外媒广泛关注与好评,其中以色列更是明确表达了和中国合作的意向。 B. 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有了新突破终于实现了国人千家百年来的载人飞天的梦想。 C.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成熟与完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无数执着坚守默默付出的航天人。 D. 探索宇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在向太空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将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 6.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航天事业的成熟发展对于中国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出 警 弋舟 那天在所里做笔录,报案人是个姑娘,说是“心爱的”电动车被盗了。刚写好,又接到社区的电话,说他们晚上有个群众活动,可能参与的人比较多,需要我们帮助维持秩序。 那天晚上社区的活动就是广场舞表演,实际上围观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他们高估了自己的风头。过去看了看情况,安排几个保安维持秩序,我独自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巡逻,而同事小吕去了片区。因为又有人报警说邻居在家里制毒,我没怎么考虑就把这案子交给了小吕。 在小吕心目中,警察就该是神探,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这情绪我也有过。直到今天,我也不太跟妻子说我每天都忙活些什么。我不做英雄梦了,但希望我妻子还接着做,那样回了家,我才可以心安理得地喊累。所以有时候遇着邻里纠纷之类的事儿,我都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 开始小吕挺兴奋的,像是张网以待,翘望已久,终于来了条大鱼。涉案的小区是教师新村,里面住的都是教师。报案人是位退休多年的小学校长,信誓旦旦地说,以他所掌握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完全能够通过阳台上飘来的怪味儿做出判断。他的邻居也是一对教师,两口子带着个十多岁的孩子,女主人倒还真是个教化学的。可查来查去,一点儿证据都没有。小吕不太甘心,加上老校长半年报了五十多次警,这个案子就成了小吕的心事。他不觉得我们就只能维持秩序、追回一辆“心爱的”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