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25 2021-11-18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5]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3.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教学难点】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知识链接】
1.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2.简介背景: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
3.圆明园:万园之园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又称“圆明三园”,共占地350公顷,周长10公里多。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历经6代皇帝的扩充修葺,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宏大富丽、幽静奇美的离宫御苑,被誉为“万园之园”。园内有楼殿亭阁、桥榭轩馆140多座,藏有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和极其珍贵的文献典籍、书法绘画精品不计其数。“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开始焚烧举世闻名的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的一天,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
第一课时
【课堂前测】(5分钟)
1.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字。
珐琅( ) 朱lù( ) 晨xī( ) 瞥( )见
箱箧( ) 惊hài(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独一无二:
②眼花缭乱:
③不可名状:
④荡然无存:
⑤富丽堂皇:
⑥丰功伟绩:
【课堂探究】(25分钟)
任务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任务二:再读课文,圈点勾画你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品析句意。
【巩固练习】(10分钟)
《》15页
第二课时
浏览完整试题
【课堂前测】(5分钟)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脂粉(zh ĭ) 予以(yǔ ) 恍若( huáng) 眼花缭乱(liáo )
B. 晨曦( xī) 缀满(zhuì ) 赞誉( yù) 富丽堂皇 (huáng )
C. 惊骇(hài ) 劫掠(jīng ) 野蛮(mán ) 丰功伟绩(jì )
D. 瞥见( bì) 箱箧(qiè ) 珐琅(láng ) 荡然无存(dàng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琉离 依稀 神殿 独一无二 B. 朱鹭 剪影 分享 干干净净
C. 几乎 结晶 角落 不可明状 D. 绸段 惊骇 彻底 双重旗号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里,头晕目眩的霓虹灯、通宵达旦的夜生活、琳琅满目的超级市场体现着这里的繁华。
B.他们向北行,心头仿佛袭来一缕不可名状的落寞之感。
C.这是一栋独一无二的别墅,里面更是富丽堂皇,外面好像世外桃源一样
D.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的,同学们站在烈士纪念碑前饮水思源,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4.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 )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5.请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1)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______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______荡然无存。( )
(2)那儿________有艺术珍品,________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
A.却…… 所以就 B.不仅仅…… 还 C.也……以至于 D.不仅…… 也
【课堂探究】(25分钟)
任务一: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雨果用哪些词语称呼、评价圆明园?
2.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
任务二:精读课文,思考问题。
阅读5---10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2. 文中的两个强盗都作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
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4.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5.“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的回到了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
6.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7.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任务三:通读课文,思考问题 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巩固练习】(10分钟) 《》16页
第三课时 见《》课时作业(七)
上一篇: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我看》测试题
下一篇: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2021-2022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