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90  2022-10-10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0]
202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专题05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考点解读
“文章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作者 、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的发展,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分析文章结构”,就是分析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所谓“要点”“中心”,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它们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归纳内容要点”,是指针对阅读材料的整体内容或部分内容,用几句或一句简明的话扼要地表达出来,它是一种提炼和综合的过程,即在正确理解有关内容的本质后进行提炼说明。它侧重考查考生对语段乃至整个文本进行总结与把握的能力。“概括中心意思”,是把文章内容、主旨进行具体化的阐发或概括,是一种“化零为整”的归纳整理过程。文章的中心意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二是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它侧重考查考生能否着眼文本整体驾驭文本,通过理清文本内部的相互关系来抓住文本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高考论述类文本常考考点,可单独设题,也可将该考点与概括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结合起来考查,呈现一种综合命题趋势。
备注:标注★的题目考查的是“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这一考点。
典例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题。
什么叫做美感经验呢?这就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有时你整日为俗事奔走,偶然间偷得一刻余闲,翻翻名画家的册页,或是在案头抽出一卷诗、一部小说或是一本戏曲来消遣,一转瞬间你就跟着作者到另一世界里去。你陪着王维领略“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的滋味。武松过冈杀虎时,你提心吊胆地挂念他的结局;他成功了,你也和他感到同样的快慰。秦舞阳见着秦始皇变色时,你心里和荆轲一样焦急;秦始皇绕柱而走时,你心里又和他一样失望。人世的悲欢得失都是一场热闹戏。这些境界,或得诸自然,或来自艺术,种类千差万别,都是“美感经验”。美学的最大任务就在分析这种美感经验。
无论是艺术或是自然,如果一件事物叫你觉得美,它一定能在你心眼中现出一种具体的境界,或是一幅新鲜的图画,而这种境界或图画必定在霎时中霸占住你的意识全部,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领略它,以至于把它以外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这种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形象是直觉的对象,属于物;直觉是心知物的活动,属于我。心知物的活动除直觉以外,还有知觉和概念。物可以呈现于心者除形象以外,还有许多与它相关的事项,如实质、成因、效用、价值等等。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而不是知觉和概念;物所以呈现于心者是它的形象本身,而不是与它有关系的事项,如实质、成因、效用、价值等等意义。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很可以应用到美感经验上去。学是经验知识,道是直觉形象本身的可能性。对于一件事物所知的愈多,愈不易专注在它的形象本身,愈难直觉它,愈难引起真正纯粹的美感。美感的态度就是损学而益道的态度。
美感经验是一种极端的聚精会神的心理状态。全部精神都聚会在一个对象上面,所以该意象就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美感经验就是凝神的境界。在凝神的境界中,我们不但忘却欣赏对象以外的世界,并且忘记我们自己的存在。纯粹的直觉中都没有自觉,自觉起于物与我的区分,忘记这种区分才能达到凝神的境界。我们在上文把美感经验中的我和物分开来说,只是为解释便当起见,其实美感经验的特征就在物我两忘,我们只有在注意不专一的时候,才能很鲜明地察觉我和物是两件事。如果心中只有一个意象,我们便不觉得我是我,物是物,把整个的心灵寄托在那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于是我和物便打成一气了。


浏览完整试题物我两忘的结果是物我同一。观赏者在兴高采烈之际,无暇区别物我,于是我的生命和物的生命往复交流,在无意之中我以我的性格灌输到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总而言之,在美感经验中,我和物的界限完全消灭,我没入大自然,大自然也没入我,我和大自然打成一气,在一块生展,在一块震颤。
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这里所谓“形象”并非天生自在一成不变的,在那里让我们用直觉去领会它,象一块石头在地上让人一伸手即拾起似的。它是观赏者的性格和情趣的返照。观赏者的性格和情趣随人随时随地不同,直觉所得的形象也因而千变万化。我们在上文说“直觉属于我,形象属于物”,原是一种粗浅的说法。严格地说,直觉除形象之外别无所见,形象除直觉之外也别无其他心理活动可见出。有形象必有直觉,有直觉也必有形象。直觉是突然间心里见到一个形象或意象,其实就是创造,形象便是创造成的艺术。因此,我们说美感经验是形象的直觉,就无异于说它是艺术的创造。
(选自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 美感经验的分析》,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形象是直觉的对象,属于我;直觉是心知物的活动,属于物。
B.美学的任务就在分析美感经验。
C.美感的态度就是要减损经验知识而增加直觉形象的态度。
D.只要忘记物与我的区分就能达到凝神的境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件事物叫你觉得美,在你心眼中现出一种具体的境界,或是一幅新鲜的图画,并且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这种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
B.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除直觉以外,还有知觉和概念。
C.美感经验要求我们做到物我两忘。
D.如果心中只有一个意象,我没入大自然,大自然也没入我,于是我和物便打成一气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美感经验的一项是( )
A.观赏一棵古松时,我们把自己心中的清风亮节的气概移注到松,同时又把松的苍劲的姿态吸收于我。
B.在风和日暖的时节,眼前尽是娇红嫩绿,你对着这灿烂浓郁的世界,心旷神怡,忘怀一切,心中恍然如有所悟。
C.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D.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述美感经验的特征。
★5.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
真题在线
(2020•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展开余下试题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名师点睛
一、分析文章结构的三方面要求
1.能够分析段内的结构层次;
2.能够分析全篇的结构层次;
3.能够在把握结构层次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进行归纳整理。
二、弱项分析及对策
弱项:对文章整体的篇章结构和段内的结构层次把握不准。
对策:对文章结构与思路的把握有赖于对文章的细致阅读,尤其是解题前的通读全文 。
三、解题思路
1.从文体特征、大致内容、观点材料入手。一般的论述文往往由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我们读完一篇文章,就要大致搞清楚在开头的引论部分作者提出了什么论题,中间的本论部分用了哪些材料,结尾如何收束、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从各小段内容入手,弄清每一段的意思同样地,分析一个段落的层次也是这样,可以通过分析这一段落中每句话的意思,分析段落的结构和思路。我们也可以从理清材料与材料之间、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入手。本论部分各分段,根据所用材料的性质、 角度,我们应分清它们是并列结构关系、对照结构关系、还是递进结构关系.引论、本论、结论三者之间,也可根据观点和材料的性质、角度,去分清是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还是破立式结构(先破后立、先立后破、边破边立、破中有立等)。
2.从能体现结构思路的标志性词语入手。有些论述文,为了表达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上下文内容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考生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1)关联词.不同的关联词表达不同的关系,由此入手便于我们更快地理清结构和思路。如表并列的“和”“并且”“以及”,表递进的“而且”“甚至”,表转折的“然而”“但是”“不过”“其实”“与其相反”等。(2)顺序词。顺序词能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握各个语段的中心句或反复强调的内容,不少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直接表达或反复强调的。我们只要把握住直接表述的中心句或反复强调的内容,也就把握住了作者的观点。其次,我们应特别注意文本的开头段和文本的结尾,以及文本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再次,论述类文章常运用到下列各类句子,如果我们能及时找出,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清结构、理清思路。如:起统属作用的领起句、总起句,起总结作用的小结句,起启承作用的过渡句,以及前后呼应的句子等。
考点通关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阅历与读书
赵迎辉
①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正如歌德所说的:“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培根认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④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或走过,或听过,或看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⑤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摘编自《学习时报》2013 年10 月28 日)
1.下列对文章中“阅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B.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
2.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
★3.请简述文章②~④段的论述思路。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与雕琢
①所谓自然之美,是指作品清新而无雕琢气。
②汤惠休论谢灵运与颜延年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又《南史》载:“颜之问鲍照,己与谢灵运优劣。照曰:‘谢公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如铺锦列秀,亦雕绘满眼’。延年终身病之。”
③雕琢章句是六朝文学创作的普遍趋向,钟嵘针对时弊,提倡艺术表现上的“自然英旨”。钟嶸认为,当时创作违反“自然”的艺术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良倾向,一是用事用典,一是宫商声病。这里要谈的是关于用事用典如何有损于自然美的问题。
④刘宋直至齐梁,写文章作诗盛行用典故,甚至发展到把一个人腹内装典故的多寡视为学问多少深浅的标志。为了矫正时弊,钟嵘提出“直寻”的主张,要求诗人到现实生活中观察社会,摄取创作的资料营养。
⑤“直寻”说出了艺术美的思想内容来自生活。“直寻”是诗人面向生活,从中汲取素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生活。就以颜延年来说,当他面向自然景物时,写出的诗句便有声有色,既真实又清新自然。陶渊明是一位在艺术表现上最有自然之美的诗人,比起谢灵运写景更高一筹,陶诗的自然之美,当然有作者天衣无缝的技巧,但何尝不得助于他对田园生活的深刻体会?非“直寻”,依赖用事用典作诗,从根本上说是违反了文艺再现生活的原则。舍源逐流,颠倒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写出的东西,怎会不轻者受拘束,有伤“真美”,重者“殆同书钞”呢!


展开余下试题⑥从文艺表现形式说,自然之美的形式离不开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文艺既然不是生活的原始照搬,就存在着物化的技巧问题。尽管艺术家们都反对雕琢气,可是实际上任何艺术创作都是既雕且琢的,包括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包括“芙蓉出水”的谢灵运的诗篇,包括苏东坡“行云流水”似的文章,包括近人潘天寿盖上“不雕”印章的画,等等。我以为,古今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雕琢之事概莫能外,只是高明者雕而无痕,拙逊者“雕绘满眼”而已。
⑦作为自然之美,在表现上是一番创新,而非袭陈言。陆机《文赋》云:“谢朝花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说出了根本。前一句是(甲),后一句是(乙),试想哪篇脍炙人口的诗给读者以自然之美的享受而不是独出心裁的创造呢?没有。有人以艺术家的才气如何来划分,认为才气横溢的人如李白、苏轼,纵手成文,全无琢痕。这只能是一个方面的因素。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晚年又精心研究诗律,可谓在艺术表现上一向用功的诗人。但他的诗予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同样达到天衣无缝。从上述诸多诗人的创作中我们看到艺术美的形成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创新。
1.第⑤段的“舍源逐流”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文中内容和你对诗人的了解,下列哪句是谢灵运诗歌中的句子?( )
A.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B.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C.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圭。 D.嗟余怨行役,三陟穷晨暮。
3.文中第⑦段甲、乙两处空应填写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甲:独出心裁,乙:言之有物 B.甲:务去陈言,乙:言之有物
C.甲:言之有物,乙:独出心裁 D.甲:务去陈言,乙:独出心裁
4.第⑦段中举杜甫为例,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分析。
★5.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已成为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宝贵财富,对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汉字铭刻着中华民族久远的文化记忆。早在史前时期,中华先民就在岩石、器物上摹画契刻图画符号,孕育了文字的雏形。我国许多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陆续发现了带有刻画符号的考古器物,如贾湖遗址的龟甲、半坡遗址的陶钵、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的陶尊,这些符号虽尚不能系统记录语言,但已是我们抵近先民世界的文化“密码”,闪现着中华文明的曙光。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源头和中华文化根脉。目前出土的甲骨文献大多是晚商王室于占卜活动中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记述文辞,反映了当时社会语言生活的一个方面。甲骨文无疑是殷商语言生活中最为典型的文化标本,它历经数千年岁月冲蚀,依然能以其独特的形态、简练的文辞、宏大的体量,确证中国古史关于先商早商的历史叙述,展现先民早期社会的生活图景,留存着中华民族久远而清晰的文化记忆。
汉字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创造了稳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语言生活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统一六国后,以秦国文字为标准实行“书同文”制度,文字统一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社会俗用的隶书开启了汉字隶变楷化的规范之路。秦汉以来汉字的形体样式基本定型,文书行政之制大体确立,汉字成为大一统格局的文化支撑。汉字还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力量,几千年来,汉字体系前后相继、未曾断裂,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到计算机处理的现代汉字,其方块样态、线条构形、表意原理一脉相通。
汉字见证并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汉字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随着中国疆域扩大、民族交流加深,汉字很早就从中原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我国境内一些少数民族起初没有自己的文字,汉字是他们借以交流和记事的工具。秦汉时期,北方匈奴族“无文书簿领”,其信函印玺都使用汉字。唐宋时期,契丹、党项、女真等民族起初习用汉字,后仿照汉字于10至12世纪创制了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留存下来一批民族语言文献。这些比照汉字形貌特征和构造原理创造的文字被称为“汉字系文字”,共同组成一个“汉字大家族”。直到现在,有些汉字系的民族文字还在民间使用,如壮族的方块壮字、白族的传统白文,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汉字见证并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树立在拉萨大昭寺的唐蕃会盟碑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了汉藏两族“叶同如一”的团结情意。13世纪初,元朝政府规定,“凡施用文字,因用汉楷及畏吾字以达本朝之言”。
规范汉字是经过整理、由国家发布、在全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字,是法律规定的国家通用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
(节选自刘翠霞《汉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半坡遗址的陶钵刻画符号的考古器物,尚不能记录语言文字,但接近早期的文化“密码”。
B.汉字成为大一统格局的文化支撑,主要依赖于隶书发生变化和文书行政之制大体确立。
C.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开始无本民族文字,随着民族往来不断增加,采用汉字交流和记事。
D.法律规定的国家通用文字,必须要有在全国通用、经过整理、由国家发布等一系列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三个角度论证了汉字对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
B.文章以考古材料、古代文献作论据,论证汉字为中华文化传承创造稳定条件。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首先亮明观点,然后向纵深深入,最后总述并加以强调。
D.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历史发展情况的分析,也有现实生活的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已发现的成熟文字系统殷商甲骨文,让今人得以顺利了解商代的历史、生活图景。
B.秦朝实施“书同文”制度,改变“文字异形”局面,在汉字文化发展上是重要转折。
C.因为汉字有超越时空的稳定力量,所以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许多方面都一脉相通。
D.会盟碑汉藏文字,元朝政府规定用汉楷,足见民族统一历史进程中汉字起重要作用。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3高考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