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62  2022-10-24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2]
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检测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峥嵘/诤言 橘子/诡谲 尽管/层林尽染
B. 百舸/荆轲 提携/镌刻 鹰击长空/义愤填膺
C. 寥廓/谬误 沁园春/分泌 安步当车/当之无愧
D. 阻遏/拜谒 曾经/曾祖 稠人广众/鸟声啁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zhēng/zhèng,jú/jué,jǐn/jìn。各不相同。
B.gě/kē,xié/juān,yīng/yīng。不完全相同。
C.liáo/miù,qìn/mì,dàng/dāng。各不相同。
D.è/yè,céng/zēng,chóu/zhōu。各不相同。
故选B。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漫江碧透 轻歌慢舞 火势蔓延 漫无边际
B. 苛政如虎 百舸争流 道路坎坷 沉疴痼疾
C. 苍茫大地 苍海桑田 天下苍生 满目疮痍
D. 鱼翔浅底 安祥自在 材料翔实 吉祥如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轻歌慢舞”的“慢”应写作“曼”。
C.“苍海桑田”的“苍”应写作“沧”。
D.“安祥自在”的“祥”应写作“详”;“材料翔实”的“翔”应写作“详”。
故选B。
3.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朗读节奏划分的能力。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激扬文字”和“指点江山”都是动宾结构,“指点江山”在动宾之间停顿,则“激扬文字”也应在动宾之间停顿。掌握古文化知识,做好停顿。比如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若遇到这些情况要做停顿。“万户”指一万户;万家;官名。“侯”是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所以D项的正确停顿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故选D。
【点睛】诗歌朗读节奏划分可根据以下原则:
1.语义单位划分法,如词或词组;
2.成分划分法,主谓宾,定状补;
3.助词依附法,即将表时、动态的助词划在前面的修饰成分内;
4.诵读检验法,节奏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意旨和情感,一旦划分影响表达则无价值。因此,划分节奏后诵读一下,看是否影响表达。
4.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 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D.“比喻”错误,应该是借代。“万户侯”与“大军阀”等是同类事物,不能形成比喻。意思是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运用借代手法,表现了“同学少年”对“万户侯”的鄙夷之情。
故选D。
5.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 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浏览完整试题C.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年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兼诗人赫塔•米勒的作品多以二战为背景,反映的是峥嵘岁月中罗马尼亚裔德国人的生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成语含义及用法的能力。
A项,修饰对象不当。“风华正茂”指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形容年轻有为、才华横溢。不能用来修饰“学习和生活的故事”。
B项,望文生义。“指点江山”指评论国家大事,语境是品评自然风景。
C项,张冠李戴。“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不能用来称呼“小伙子”。
D项,使用恰当。“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故选D。
6.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的卓有成效的打假行为让那些制假贩假者如坐针毡。
B. 在强调环保的同时却对当下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这很说明问题,它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迫在眉睫。
C. 陈寅恪先生的讲课风格严谨平实,言必有据,有些史料相当冷僻,文史知识贫乏的学生听课不知所云。
D. 家庭教育不能越俎代庖,取代学校教育,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上。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正确。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语境是说打假行为让制假贩假者心神不宁。
B.正确。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已到眼前,急迫得就像逼近了眉毛和睫毛一样。语境是说对当下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的态度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非常急迫。
C.错误。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形容语言混乱或空洞,使人听不懂。使用对象错误。
D.正确。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后多比喻越出自己的职责范围,去替别人处理事情。语境是说家庭教育不能取代学校教育。
故选C。
7. 名篇名句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2)《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3)《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书生意气 ②. 挥斥方遒 ③. 携来百侣曾游 ④.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⑤. 漫江碧透 ⑥. 百舸争流 ⑦. 鹰击长空 ⑧. 鱼翔浅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意、遒、携、峥嵘、稠、碧、舸、鹰、翔。
二、现代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I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已经从依靠户籍制度建立的定居型社会转变成要素自由流动的迁居型社会,从依靠血缘、地缘的熟人社会转变成业缘化的生人社会,从低流动、被动流动的乡土中国转变成高流动、全方位、多元化、主动流动的迁徙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3.76亿,较2010年增长了69.73%。其中,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较2010年增加了1.16亿人,增长了85.70%;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较2010年增加了3896万人,增长了45.37%。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看出,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常态化的迁移流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空间位置,更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方式、内在文化乃至社会治理理念。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的改变是确定无疑的。
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随着部分追求经济动机的农村人口离开熟悉的亲属网络、职业网络以及乡土网络流动到城市中,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村庄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衰退。接受城市文明的流动人口的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逐渐向城市人口靠近,且随着流动人口的代际传递,传统的农耕文明、“乡愁本色”逐渐褪去,而留守农村的人口仍然遵循着传统的乡土交往习俗。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社区人口的户籍化转变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混居,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与此同时,在社区居民的逐渐陌生人化过程中,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行为方式等也存在差别,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
几千年来,农民被土地束缚,世代定居于乡村,形成了天然的稳定性以及自我延续的静文化。“安土重迁”的习俗不仅支配着个体的生活与社会交往,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在吸引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自由流动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迁徙中国的大规模、高水平、主动的人口流动,实际上伴随着静文化的退化以及动文化的建构。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农民冲破土地的限制,告别了过密化的农业,血缘、亲缘关系形成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由此瓦解了传统意义上乡土中国的乡村社会共同体与文化基础,导致根植于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方式的静文化逐渐退场;另一方面,随着人口流动规模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较多到巨大,流动原因趋于多元化,社会主体、社会空间、社会网络以及社会关系不再受限,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
乡土中国的社会治理理念具有浓厚的乡土伦理,以乡村为基,历代相习、积久而成。首先,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乡村秩序在村落中自然形成并依靠礼俗规则加以维持和延续;其次,乡土伦理具有习得性,无须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乡土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习惯、礼仪等变化缓慢,世代积累的经验足以维持和保障社会秩序,因此乡土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松绑,人口的空间位置变化导致社会交往的异质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文化观念的动态化,这种转变打破了熟人社会的秩序。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契约关系代替伦理关系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理性化、法治化、公共性是迁徙中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文明的支撑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以法治为基础。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段成荣《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转型日益凸显,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村落依然还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但是聚居在村落的人们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费孝通先生在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的分析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这充分体现了“志在富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的建设。后乡土社会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频繁地四处流动,更换职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主体需求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结构性问题;最后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重视教育的投资。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建设新农村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乡土社会农村的建设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国家问题,也并非单纯的农民问题,更不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问题,所以只依靠任何一方单纯的努力都是不够的,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建设新结构、新主体和新功能的新农村这一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摘编自朱珠《浅析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社会已变为迁居型社会,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
B. 一部分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村庄的向心力在不断减弱。
C. 工业化、城镇化吸引农民从农村不断流向城市,这使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
D.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 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
9.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如今中国社会呈现出高流动、主动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
B. 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
C. 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和习得性,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
D. 费孝通先生以民为本,志在富民,他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进行分析概括,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
10.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一项是( )
A. 农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B. 农民依靠土地、以农业为主的生计模式已转换为“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
C. 村民的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的两栖生活。
D. 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由此农村社会产生了“礼物流动”的习俗。
11. 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答案】8. C 9. C 10. D
11. ①人们的人际交往发生异质化,不仅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在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②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③乡土中国的礼治社会向现在的法治社会转变,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说法错误,从材料一第一段“2020年……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可知,原文是对中国流动人口进行比较,并没有对农民流动人口进行比较。
B.“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三段原文是“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
D.“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说法错误,材料二第一段原文是“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原文“无须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可知,人们还是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只不过不用专门学习。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材料二第二段“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的建设。后乡土社会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频繁地四处流动,更换职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主体需求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结构性问题;最后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重视教育的投资”提到了后乡土社会的特点,最关键的是“新农村建设”,因此分析可知,A、B、C三项都是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体现。
D.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礼物流动”习俗的产生,这都体现了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并不是对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体现。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第三段“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可知,人们的人际交往发生异质化,不仅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在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
从第四段“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可知,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
从最后一段“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可知,乡土中国的礼治社会向现在的法治社会转变,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
现代文阅读II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眼下中国诗歌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生存困境,无疑是社会大众整体上对新诗所持的淡漠乃至排斥的态度。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以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变化导致的必然结果。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创作主体的变化。诗歌要有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面对中国当代诗歌不景气的现实,诗歌的创作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诗歌创作需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
长期以来,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很多诗人的创作与社会变化、现实生活渐行渐远。重提和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并不是要给诗歌设定规矩和限制。任何诗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担起责任和道义,他的写作应该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认识现实就是认识自己。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化,更需要用心去勘探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现实不是空泛而虚假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油盐酱醋,而是我们生命与精神向外延展的重要基地。诚然,从文学概念上讲,直接进入现实不太好把握,需要沉淀和发酵。但就诗歌而言,需要及时敏感地介入现实。诗人在承担个体精神的基础上,要研究怎样才能够与社会和时代进行沟通和融入,在现实中找到自己。这种沟通和融入就是对现实的介入,只有真正的介入,才有真正的现实书写。诗人不能在现实面前束手无策,丧失进入的能力。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梁平《让诗歌回归现实》)
材料二:
新世纪诗歌为什么需要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一个诗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更是一个诗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之源。语言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质的书写符号,本身就是记录时代、书写现实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切近时代、观照自身的情感纽带,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密切相关,更因其澄澈优美之特性,承担着发现、记录和引领的使命。古人说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应该也是我们当代诗歌所应当努力的方向。其次,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优秀作品的应有之义和内在特征,更是一部作品的实践场域和素材源泉。诗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所体现的复杂深邃的生命体验和深刻永恒的现实关怀,在于体察时代、观照现实,发现和传播时代之精神、高尚之人格与生活之美好。为了保证自己身份和书写的有效性,我们需要紧扣时代脉搏,紧扣当代现实,才能既保证其成立,又保证其有意义。
我们如何有意识地培养这样的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关于新世纪诗歌的写作姿态和文本立场,我认为写诗就是自我的修炼,诗人应当培养关心时代、关切人民的精神品质和责任担当。诗人抒写时代、体察时代,才可能在当代时空中拓展语言空间的充盈性,其作品也才会具有更加深切的现实影响力和生命纵深感。我们应该主动地深入现实、深入人民,真正用脚步去丈量大地,而不是一个人坐在书房勾勒想象。其次,关于新世纪诗歌对于时代关系和现实经验的处理,我认为诗人要对此保持某种“随意而警醒”的“凝视”。这段话的前半句来自张枣:“作为诗人,最理想的状态是,混迹在人群中,内心随意而警醒。”后半句来自朵渔:“一个诗人与他的时代不能过分契合,又不能过分脱节,而是要保持一种‘凝视’关系。”这都告诉我们在处理与时代的关系时,既要深入时代和现代内部,去摸索和体察其内部的细微之处,同时又要能跳出其外,有距离地审视这个时代。只有这样包含着接纳与对抗、切近与疏离的审视,我们才既能保持审慎而清醒的认知,又能达到诗歌写作必要的美学与思想的高度,写出切入这个时代的诗篇。
(摘编自童作焉《新世纪诗歌写作的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
材料三:
新诗的精神重建不是口号,而是呼唤我们诗坛曾有的但已经缺失了的精神内涵。诗歌有了精神,有了内涵,才会有新的面貌。在当下困顿的诗坛重提现实主义精神,其目的就是为新诗重建找一条道路,使得新诗重建变为现实。
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精神不同于现实主义。后者是一种创作方法,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认为文学要忠实地反映现实,强调的是冷静、客观地模仿现实世界,要“按生活本来的面貌反映生活”;而前者更强调一种姿态——批判、介入、关怀现实和责任的承担。因此,二者不在一个层面上,后者指的是一种创作方法,前者指向的是创作的精神和态度。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属于叙事文学,而现实主义精神属于一切文学和艺术。无论何种表现方式的文学都离不开现实主义精神,现实主义精神是一种独立的理性批判精神,既不媚雅又不媚俗。现实主义精神不一定必须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可以用暗示、反讽、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现实主义精神是超越一切创作方式的,它的具体写作方式可以是现实主义,也可以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等。无论何种表现方式的作品,都必须以现实主义精神为精髓,诗歌也莫能例外。目前诗坛的困境与现实主义精神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中国新诗要二次复兴,走出目前的低谷,必须进行精神重建,而笔者认为现实主义精神就是其精神重建的方向。现实主义精神不是歌功颂德,而是要做到社会的关怀性与诗歌的独立性相结合。写作失去了独立性,也就丧失了现实主义精神。
(摘编自令狐兆鹏《中国新诗重建的方向:现实主义精神》)
1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需要及时介入现实,但作为文学概念的一种,诗歌进入现实需要沉淀,以至于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
B. 语言承担的使命是发现、记录和引领,诗人运用语言进行创作,创作的内容必须是关于当前的时代和生活的。
C. 材料二从“为什么”的角度进一步阐明材料一的观点,并指出诗人要增强深入现实、关心时代和人民的主动性。
D. 针对材料二的观点,材料三有不同意见,其提出的“现实主义精神”概念与材料二中“现实关怀”的概念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13.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优秀的诗人要清楚现实的表面变化和内在演进,并及时介入;没有真正的介入,就没有真正的现实书写。
B. 紧扣时代脉搏和当代现实,才能将复杂深邃的生命体验和深刻永恒的现实关怀表现出来,成就伟大的诗歌。
C. 现实主义精神比现实主义更强调积极介入的姿态,因此当代诗歌创作需要的是现实主义精神而不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D. 我们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引导诗人走向当代诗歌的精神重建,但这并不否定诗人主体和诗歌创作的独立性。
14.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写什么’和‘怎么写’,一个是写作立场和态度问题,一个是写作技术问题。要考虑‘怎么写’,更要考虑‘写什么’。”
B. “诗歌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能够通过诗歌使心灵安静,抵抗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增强社会认同,这体现了诗歌具有社会稳定功能。”
C. “坚守古典诗歌的传统,坚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坚守革命文学的传统,面对传统的坚守姿态,中国诗坛没有缺席。”
D. “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力的语言,拒绝粗鄙低俗的诱惑,拒绝官腔套话的侵蚀,更能呈现诗人文化修养的成色。”
15. 诗歌回归现实能否改变目前诗坛的困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2. C 13. C 14. A
15. 【示例一】能改变。①诗歌回归现实能使诗人融入社会和时代,从而使诗歌内容包含生命体验和现实关怀,拓展诗歌语言空间。②内容和语言的改变可使诗歌具有影响力,达到必要的美学与思想的高度,切入时代,赢得读者。
【示例二】不一定。①诗歌回归现实仅仅使诗歌创作有了重建的方向,但真正介入现实还需要诗人正确处理时代关系和现实经验,兼顾社会的关怀性与诗歌独立性。②走出困境不仅需要方向,还需要诗人具有对时代和生活理解与把握的能力。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诗歌进入现实需要沉淀,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石家”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