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段成荣《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形态转变业已形成》)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转型日益凸显,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村落依然还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但是聚居在村落的人们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乡土性本质特征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必须加快步伐。 费孝通先生在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的分析和高度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这充分体现了“志在富民”“以民为本”的思想。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的建设。后乡土社会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频繁地四处流动,更换职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主体需求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结构性问题;最后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重视教育的投资。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建设新农村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后乡土社会农村的建设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国家问题,也并非单纯的农民问题,更不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问题,所以只依靠任何一方单纯的努力都是不够的,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建设新结构、新主体和新功能的新农村这一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摘编自朱珠《浅析中国的新农村建设》)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社会已变为迁居型社会,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 B. 一部分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村庄的向心力在不断减弱。 C. 工业化、城镇化吸引农民从农村不断流向城市,这使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不断松散。 D.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 冲击下,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 9.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如今中国社会呈现出高流动、主动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参与度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 B. 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地位差异较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以情感联系为主转向以市场交换为主。 C. 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伦理具有内生性和习得性,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 D. 费孝通先生以民为本,志在富民,他对农村社会乡土特征进行分析概括,提出了关于农村发展模式的理论。 10.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一项是( ) A. 农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 B. 农民依靠土地、以农业为主的生计模式已转换为“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 C. 村民的生活方式从单一的村落生活迈向“乡—城”的两栖生活。 D. 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由此农村社会产生了“礼物流动”的习俗。 11. 在由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 【答案】8. C 9. C 10. D 11. ①人们的人际交往发生异质化,不仅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在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②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③乡土中国的礼治社会向现在的法治社会转变,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2020年中国农民省内流动人口数量比跨省流动人口数量多”说法错误,从材料一第一段“2020年……省内流动人口为2.51亿……跨省流动人口为1.25亿……”可知,原文是对中国流动人口进行比较,并没有对农民流动人口进行比较。 B.“外出的农民与村庄断绝了联系”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三段原文是“外出的农民与村庄之间的联系削弱”。 D.“乡土社会的结构已经消失”说法错误,材料二第一段原文是“这意味着在乡土结构依然留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观念都已经受到现代化的渗透,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性的特征”。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村落的人们不需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就可以自觉遵守”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原文“无须专门学习,村民便可以在日常交往中学习并遵守”可知,人们还是要学习这些乡土伦理,只不过不用专门学习。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材料二第二段“只有以农民需求为导向进行新农村建设才为真正的建设。后乡土社会里,大量农民涌入城市,频繁地四处流动,更换职业,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主体需求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其次要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结构性问题;最后要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投入,尤其重视教育的投资”提到了后乡土社会的特点,最关键的是“新农村建设”,因此分析可知,A、B、C三项都是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体现。 D.在农村人与人交往讲求礼尚往来,“礼物流动”习俗的产生,这都体现了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并不是对中国社会从乡土性进入后乡土性的体现。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第三段“迁徙转变必然导致人际交往的异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农民之间不再具有共同的身份、进行共同的生活或劳动,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其次,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同样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可知,人们的人际交往发生异质化,不仅农民内部之间出现了分化,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也在经历着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过程。 从第四段“使得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可知,中国传统的静文化发生转型,自由流动的文化观念逐渐取代传统的静文化观念。 从最后一段“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可知,乡土中国的礼治社会向现在的法治社会转变,传统礼治的约束力日趋弱化,走向式微,法治成为迁徙中国的秩序主导。 现代文阅读II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眼下中国诗歌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生存困境,无疑是社会大众整体上对新诗所持的淡漠乃至排斥的态度。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以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变化导致的必然结果。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创作主体的变化。诗歌要有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面对中国当代诗歌不景气的现实,诗歌的创作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诗歌创作需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 长期以来,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很多诗人的创作与社会变化、现实生活渐行渐远。重提和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并不是要给诗歌设定规矩和限制。任何诗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担起责任和道义,他的写作应该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认识现实就是认识自己。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化,更需要用心去勘探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现实不是空泛而虚假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油盐酱醋,而是我们生命与精神向外延展的重要基地。诚然,从文学概念上讲,直接进入现实不太好把握,需要沉淀和发酵。但就诗歌而言,需要及时敏感地介入现实。诗人在承担个体精神的基础上,要研究怎样才能够与社会和时代进行沟通和融入,在现实中找到自己。这种沟通和融入就是对现实的介入,只有真正的介入,才有真正的现实书写。诗人不能在现实面前束手无策,丧失进入的能力。
展开余下试题(摘编自梁平《让诗歌回归现实》) 材料二: 新世纪诗歌为什么需要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一个诗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更是一个诗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之源。语言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质的书写符号,本身就是记录时代、书写现实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切近时代、观照自身的情感纽带,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密切相关,更因其澄澈优美之特性,承担着发现、记录和引领的使命。古人说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应该也是我们当代诗歌所应当努力的方向。其次,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优秀作品的应有之义和内在特征,更是一部作品的实践场域和素材源泉。诗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所体现的复杂深邃的生命体验和深刻永恒的现实关怀,在于体察时代、观照现实,发现和传播时代之精神、高尚之人格与生活之美好。为了保证自己身份和书写的有效性,我们需要紧扣时代脉搏,紧扣当代现实,才能既保证其成立,又保证其有意义。 我们如何有意识地培养这样的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关于新世纪诗歌的写作姿态和文本立场,我认为写诗就是自我的修炼,诗人应当培养关心时代、关切人民的精神品质和责任担当。诗人抒写时代、体察时代,才可能在当代时空中拓展语言空间的充盈性,其作品也才会具有更加深切的现实影响力和生命纵深感。我们应该主动地深入现实、深入人民,真正用脚步去丈量大地,而不是一个人坐在书房勾勒想象。其次,关于新世纪诗歌对于时代关系和现实经验的处理,我认为诗人要对此保持某种“随意而警醒”的“凝视”。这段话的前半句来自张枣:“作为诗人,最理想的状态是,混迹在人群中,内心随意而警醒。”后半句来自朵渔:“一个诗人与他的时代不能过分契合,又不能过分脱节,而是要保持一种‘凝视’关系。”这都告诉我们在处理与时代的关系时,既要深入时代和现代内部,去摸索和体察其内部的细微之处,同时又要能跳出其外,有距离地审视这个时代。只有这样包含着接纳与对抗、切近与疏离的审视,我们才既能保持审慎而清醒的认知,又能达到诗歌写作必要的美学与思想的高度,写出切入这个时代的诗篇。 (摘编自童作焉《新世纪诗歌写作的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 材料三: 新诗的精神重建不是口号,而是呼唤我们诗坛曾有的但已经缺失了的精神内涵。诗歌有了精神,有了内涵,才会有新的面貌。在当下困顿的诗坛重提现实主义精神,其目的就是为新诗重建找一条道路,使得新诗重建变为现实。 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精神不同于现实主义。后者是一种创作方法,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认为文学要忠实地反映现实,强调的是冷静、客观地模仿现实世界,要“按生活本来的面貌反映生活”;而前者更强调一种姿态——批判、介入、关怀现实和责任的承担。因此,二者不在一个层面上,后者指的是一种创作方法,前者指向的是创作的精神和态度。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属于叙事文学,而现实主义精神属于一切文学和艺术。无论何种表现方式的文学都离不开现实主义精神,现实主义精神是一种独立的理性批判精神,既不媚雅又不媚俗。现实主义精神不一定必须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可以用暗示、反讽、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现实主义精神是超越一切创作方式的,它的具体写作方式可以是现实主义,也可以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等。无论何种表现方式的作品,都必须以现实主义精神为精髓,诗歌也莫能例外。目前诗坛的困境与现实主义精神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中国新诗要二次复兴,走出目前的低谷,必须进行精神重建,而笔者认为现实主义精神就是其精神重建的方向。现实主义精神不是歌功颂德,而是要做到社会的关怀性与诗歌的独立性相结合。写作失去了独立性,也就丧失了现实主义精神。 (摘编自令狐兆鹏《中国新诗重建的方向:现实主义精神》) 1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需要及时介入现实,但作为文学概念的一种,诗歌进入现实需要沉淀,以至于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 B. 语言承担的使命是发现、记录和引领,诗人运用语言进行创作,创作的内容必须是关于当前的时代和生活的。 C. 材料二从“为什么”的角度进一步阐明材料一的观点,并指出诗人要增强深入现实、关心时代和人民的主动性。 D. 针对材料二的观点,材料三有不同意见,其提出的“现实主义精神”概念与材料二中“现实关怀”的概念具有本质上的不同。 13.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优秀的诗人要清楚现实的表面变化和内在演进,并及时介入;没有真正的介入,就没有真正的现实书写。 B. 紧扣时代脉搏和当代现实,才能将复杂深邃的生命体验和深刻永恒的现实关怀表现出来,成就伟大的诗歌。 C. 现实主义精神比现实主义更强调积极介入的姿态,因此当代诗歌创作需要的是现实主义精神而不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D. 我们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引导诗人走向当代诗歌的精神重建,但这并不否定诗人主体和诗歌创作的独立性。 14.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写什么’和‘怎么写’,一个是写作立场和态度问题,一个是写作技术问题。要考虑‘怎么写’,更要考虑‘写什么’。” B. “诗歌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能够通过诗歌使心灵安静,抵抗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增强社会认同,这体现了诗歌具有社会稳定功能。” C. “坚守古典诗歌的传统,坚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坚守革命文学的传统,面对传统的坚守姿态,中国诗坛没有缺席。” D. “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力的语言,拒绝粗鄙低俗的诱惑,拒绝官腔套话的侵蚀,更能呈现诗人文化修养的成色。” 15. 诗歌回归现实能否改变目前诗坛的困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2. C 13. C 14. A 15. 【示例一】能改变。①诗歌回归现实能使诗人融入社会和时代,从而使诗歌内容包含生命体验和现实关怀,拓展诗歌语言空间。②内容和语言的改变可使诗歌具有影响力,达到必要的美学与思想的高度,切入时代,赢得读者。 【示例二】不一定。①诗歌回归现实仅仅使诗歌创作有了重建的方向,但真正介入现实还需要诗人正确处理时代关系和现实经验,兼顾社会的关怀性与诗歌独立性。②走出困境不仅需要方向,还需要诗人具有对时代和生活理解与把握的能力。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诗歌进入现实需要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