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55  2022-11-04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5]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丽”在中国美学史上是一个相当开放的审美范畴,用以评物、品人或鉴赏文艺作品的形式美感和艺术风格,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贯穿中国古典美学的整个历程。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诞生,大多建立在人对自然与人事的直观体验基础上,是人对客观现象的感官经验的审美升华。“丽”作为美学范畴的确立,经历了一条由“评物”“品人”到“赏文”的美学历程。
“丽”之本意是旅(俗字写作“侣”)行,即两两并驾而行。许慎《说文解字》说:“丽,旅行也。鹿之性,见食急则必旅行。从鹿丽声。”所以“丽”又有偶对之意。由于“丽”指一物附着于另一物,故又引申为人或事物形式的美好。如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云:“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战国以后,“美好”“华丽”之义作为“丽”的核心义项逐渐固定下来,而“偶对”“附着”等义也包含在“丽”的核心义项中。
“丽”作为审美范畴运用于文艺批评领域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亡征第十五》曰:“喜淫刑而不周于法,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韩非子强调文学的功用性,认为过分追求文辞的华丽是亡国的征兆。此处韩非子的目的虽不在于进行文学批评,但“丽”客观上已进入文艺批评领域。
两汉时期,由于文士的独立存在,辞赋的兴起,文章概念内涵的日趋专一化,文学“丽”的特征和审美情趣也被揭示出来。此时“丽”在文艺批评领域的运用更为频繁,人们多用“巨丽”“壮丽”“弘丽”“侈丽”等词汇来评价汉赋的辞丽。汉代文人对汉赋的丽美特征的自觉追求和一群以“丽”为骨干的子范畴的高频使用说明了“‘丽’作为审美特征和审美情趣得到普遍认同,构成了时代的审美风潮……昭示着文学开始用美来规定自身。同时也标志着‘丽’本身作为一个美感形态已经形成”。
汉魏六朝时期,“丽”范畴逐渐走向成熟和兴盛,并成为六朝美学的外在形态,确立了它在中国美学范畴中的核心地位。“丽”范畴的能产性和衍生性得到了空前的扩大,派生出众多以“丽”为核心的审美范畴,如“绮丽”“清丽”“雅丽”“艳丽”“遒丽”“靡丽”“巧丽”等,预示了“丽”作为文学批评的审美范畴愈益活跃的前景。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丽”范畴处于较高位置,并在其自身的历史流变中积淀了深厚的美学内涵,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层面:文辞之丽、情思之丽和生命之丽。
文辞之丽是“丽”范畴的最基本特征,它是“丽”的表层内涵,古典文论中用“丽”多取此义。如《汉书•艺文志》:“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此“丽”即指文辞的华丽,但因西汉诸家之赋多缺乏真情实感,故其文侈丽,实为文病。情思之丽是“丽”范畴的深层内涵,它决定着文辞之丽的成败。《文心雕龙•情采》:“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作家之文只有本乎真情,发乎性灵,其文才能美丽自然。故北宋范温《潜溪诗眼》云:“巧丽者发之于平淡,奇伟有余者行之于简易。”文辞的巧丽正是情感自然而然流露的结果,虽看似平淡却丽美无比。然而,无论是文辞之丽还是情思之丽,都是人的生命之丽的外化。生命之丽才是文学艺术具有审美价值,并得以长久流传的内在根源。


浏览完整试题在中国文化中,生命之丽的状态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状态,它是古代士人阶层的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这种自由状态可以从艺术和人生两个方面显现出来:就艺术而言,它表现为对一切艺术法则的摈弃,在情景交融、主客冥一的艺术意境中感受主体心灵的净化,体验宇宙生气之跃动,这正是中国艺术之“丽”的中核;就人生而言,它表现为对一切名教伦理的解构,在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心灵世界中寻求个体精神的解放,领悟万物生命之自由,这正是中国文化之“丽”的内质。综合上述对“丽”的审美内涵的分析,一言以蔽之,“丽”正是生命力之自由的感性显现。
(摘编自胡碟《古典美学范畴中的“丽”》)
材料二:
陈寅恪先生说陶渊明不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第一流”,而且“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他对个人与社会、有限与永恒、存在与意义的把捉,并不是经由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来自心灵的深微体悟,因而,他的诗文所呈现的也不是一种精深严谨的思想体系,而是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一种洒落的生命境界。
清人钟秀论陶首标“洒落”,“洒落”二字的确道出了陶渊明生命境界的主要特征,南宋陈模早已称道过陶的“胸次洒落”,稍晚于钟秀的毛庆蕃也对陶的“素怀洒落,逸气流行”赞叹不已。晋人用“洒落”一词来描绘树叶的摇落飘零,后来人们又用“洒落”来形容人自然脱俗的仪表风度。就现存的文献看,以“洒落”来形容人的内在心灵或精神状态最有名的例子当是黄庭坚的《濂溪诗序》:“春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洒落”在这儿主要指一种澄明、淡泊而又高远的境界。《饮酒》之五就是他洒落胸次的生动展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东坡题跋》卷二《题渊明饮酒诗后》评“采菊”二句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望”属有意——好像诗人自性亏欠而求助于外,特地在寻求美景的刺激;“见”则无心——诗人的自得之趣存乎一心,丝毫不关乎见不见南山,既随意而采东篱的秋菊,亦无心而见远处的南山,这是生命自身的嬉戏与自娱,是精神无拘无束的自由与洒脱。诗中的境由心起而不是心由境生,是“胸有元气,自然流出”,是因有自得之乐而采菊见山,不必有待于采菊见山才获自得之乐。只见南山耸秀,秋菊迎风,山气飘拂,夕鸟飞还,顿时一片化机,天真自露,与天地同流,与万物归一,这是诗人生命存在的自由洒落,也是他本真存在的澄明朗现。
(摘编自戴建业《洒落与忧勤——论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及其文化底蕴》)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 一项是( )
A. “丽”作为用以评品人、物或鉴赏文艺作品的古典美学审美范畴,大多建立在人对自然与人事关联的直观体验基础上。
B. “丽”运用于文艺批评领域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就强调,只要拥有绮丽的情思就拥有绮丽的文辞。
C. 文人自觉追求汉赋的丽美特征,频繁使用“巨丽”“壮丽”“弘丽”等词语,说明在汉代“丽”作为审美特征和审美情趣得到普遍认同。
D. 清人钟秀首次使用“洒落”评论陶渊明,道出了陶渊明生命境界的主要特征,即一种澄明、淡泊而又高远的境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虚构了子虚先生向乌有先生夸耀楚国的地大物博、乌有先生以齐国的大海名山傲视子虚的故事。文章辞藻丰富,描写工丽。
B. 庄子在《五石之瓠》中借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向惠子阐述了关于“无用”和“有用”的观点。文章曲委表达,宛而有致,极富说理的趣味,追求文辞之丽。
C.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所写不过一间小屋,所记无非一些身边琐事和日常话语,却饱含深情。这种情感自然而然流露的文章看似平淡却丽美无比,可谓巧丽。
D.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抒写自己回归田园、重返自然的欢愉,也透露出对自我与世俗、生命与自然的思考。这体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命之丽。
3.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 C 2. B
3. ①先总说“丽”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审美范畴。②接着分析“丽”字的含义演变。然后阐述“丽”的历史流变。③最后阐述“丽”的三层美学内涵,并指出生命之丽是文学艺术得以长久流传的内在根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建立在人对自然与人事关联的直观体验基础上”错误。原文是“建立在人对自然与人事的直观体验基础上”。
B.“只要拥有绮丽的情思就拥有绮丽的文辞”错误,原文是“韩非子强调文学的功用性,认为过分追求文辞的华丽是亡国的征兆”,并没有强调这一观点。
D.“清人钟秀首次使用”错误,原文“清人钟秀论陶首标‘洒落’”,“首标”指把“洒落”作为首要特征,且后文说南宋的陈模早已用“胸次洒落”称道过陶渊明,非清人钟秀首次使用。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追求文辞之丽”错误,庄子的《五石之瓠》重在表现哲理,并未追求文辞之丽。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丽’……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贯穿中国古典美学的整个历程”总述“丽”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审美范畴;
第三段“‘丽’之本意是……又有偶对之意……故又引申为人或事物形式的美好”先分析“丽”字的含义演变;
第四至六段“‘丽’作为审美范畴运用于文艺批评领域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两汉时期,由于文士的独立存在……”“汉魏六朝时期……”,阐述“丽”的历史流变。
第七至九段“‘丽’范畴处于较高位置,并在其自身的历史流变中积淀了深厚的美学内涵,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层面:文辞之丽、情思之丽和生命之丽”“生命之丽才是文学艺术具有审美价值,并得以长久流传的内在根源”,阐述“丽”的三层美学内涵,并指出生命之丽是文学艺术得以长久流传的内在根源。


展开余下试题(二)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波】布鲁诺•舒尔茨
①昏黄无聊的冬日到来了。锈红色的大地被一层破破烂烂的白雪桌布覆盖着。这块桌布根本不够大,在许多地方,棕色或黑色的木瓦板屋顶露了出来,有如一艘艘小船,在那下面藏着被烟熏黑了的阁楼——它们像是炭化的大教堂,密布着肋骨似的椽子、檩条和支架,如同冬日狂风那黑暗的肺。每个清晨,我们都会看到一些夜里新长出来的烟囱和通风口,它们是被夜晚的狂风鼓胀起来的恶魔的风管。清扫烟囱的人无法摆脱乌鸦——它们在黄昏时候站在教堂前大树的枝丫上,有如活生生的黑色叶子。破晓时分,它们成群结队飞起——像是大块的煤烟和一片片煤灰。它们在空中曼妙地飞舞,闪烁不定的叫声染黑了混浊灰黄的清晨光线。日子因为寒冷无聊而变得坚硬,像是一块去年的面包。我们用钝了的刀切下来一小块食用,没有什么胃口,慵懒,昏昏欲睡。
②父亲已经足不出户。他和现实生活的俗事渐行渐远。每当母亲出于关心或者担忧,试图和他提起关于生意的事,关于付清最近一次月结的费用,他总是心不在焉地听着,一脸茫然,心神不宁,脸上的肌肉不住抽动。有时候,他会突然用一个警告的手势打断她,跑到房间的角落,把耳朵贴到地板的缝隙上,伸出十指,抬起双手(以表示这项研究的极端重要性),竖耳倾听。那时候,我们还不明白这些古怪举止那令人难过的根源,不明白那些在他内心深处酝酿累积的情结。
③母亲对他没有任何影响力,不过,他倒是对阿德拉极为尊崇,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他赋予她所有的举动以深沉的象征意义。当女孩以她年轻大胆的姿势拿着长扫帚扫过地板,他几乎无法承受眼前这一幕。这时他会泪如泉涌,发出一串咯咯的笑声,而他的身体则狂喜地不住颤抖。他对挠痒的敏感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只要阿德拉向他伸出手指,比出挠痒的动作,他就像受惊的动物一样狂奔过所有的房间,乒乒乓乓关上身后的门,最后扑倒在最远那个房间的床上,浑身因为大笑而痉挛——光是在脑子里想象这个他无法抵抗的画面,他就已经狂笑到不能自已。正因如此,阿德拉对父亲的影响力可说是无远弗届。
④在这段时期,我们第一次注意到父亲对动物有着巨大的热情。
⑤这件事是从孵鸟蛋开始的。
⑥克服重重困难,砸下大笔银子,父亲从汉堡、荷兰、非洲的动物观察站搞来一堆受精的鸟蛋,把它们交给比利时的巨型母鸡去孵。看着这些奇形怪状的雏鸟孵化出来,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无比诱人。它们不只形状奇怪,颜色也怪异无比。看到这些怪物,你实在不会产生那种想要照顾它们的念头。父亲穿着绿色围裙穿梭在架子间,就像一个走在种满了仙人掌的冷床旁边的园丁。他从空无中变出这些瞎眼的、鼓动着生命的水泡。这些行动笨拙的大肚子对于外在世界的认识只有食物而已。这些生命的肿瘤摸着黑,往有光线的方向移动。几个星期后,当这些盲眼的花苞绽放开来,迎向光亮,房间里充满了彩色的喧哗和闪烁不定的啾鸣。这群新客站在窗帘轨上,靠在衣柜的带状装饰上。它们在有许多把手的吊灯上筑巢,住进锡制枝丫和阿拉伯花纹的深处。
⑦喂食的时候,它们在地板上聚成一块五彩缤纷、波浪起伏的花圃,像是一张有生命的地毯,当有人不经意地闯进去,这块地毯就瓦解、四散开去,变成动态的花,在空中拍打,最后栖息在房间上方。我特别记得一只兀鹰,这只巨鸟有着赤裸的脖子,皱巴巴的脸上布满了肿瘤。它像一个清瘦的禁欲主义者和藏传佛教僧人,一举一动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尊贵,以它高贵家族那铁一般的纪律过活。从侧面看,这有如一尊石像的巨鸟就像是父亲的兄长。他们都有着同样的躯壳、肌腱和皱巴巴的坚硬皮肤,同样干瘪、多骨的脸庞,同样起茧、深邃的眼窝,甚至连父亲修长有力、瘦骨嶙峋、指甲浑圆的手掌,也和兀鹰的爪子有点类似。看着它那样沉睡着,我实在无法抗拒这样的想象:在我面前是一具木乃伊,是父亲的干尸。我想母亲也注意到了这诡异的相似性,虽然我们从没谈论过这件事。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兀鹰和父亲共用一个夜壶。
⑧不满于只是孵化更多新品种,父亲在阁楼上为鸟儿们举行了婚礼,他充当媒人,把美丽娇羞地等待新郎的新娘们拴在阁楼的缝隙和洞穴里。他完成了这项壮举——把我们家的屋顶,那巨大的覆满木瓦板的拱形屋顶变成了真正的鸟类客栈,它们的诺亚方舟,所有长了翅膀的生物都不远万里前来驻足。甚至在这个鸟类家园倒闭很久以后,世界上的鸟儿还长久维持着这项从我们家学到的习俗。在春天的迁徙中,成群的鹤、鹈鹕、孔雀和其他各式各样的鸟儿会从天空中一拥而下,飞到我们的屋顶上。
⑨在短暂的荣光后,这场盛会出现了一个令人沮丧的转折。很快地,我们就不得不让父亲搬到阁楼下那两间房里去——那儿本来是放旧物的储藏室。我们一大早就可以听到那里传来鸟儿混乱的尖叫,这两个木头共鸣箱在屋顶的回音共振下,充满了震天价响的咕咕叽叽的鸣叫,喀喀拍打翅膀的声音,还有各种噪声。父亲一连好几个礼拜都不见踪影,只有偶尔才会下楼来到公寓里,这时我们注意到他好像是缩小了一点,变瘦了,两只眼睛覆上一层白雾般的眼翳。有时候他会忘我地从椅子上跳起来,鸟儿振翅一样挥动双手,发出一连串咕咕声。然后,他会尴尬地和我们一起笑着,试图用玩笑话把这件事带过。
⑩有一天在我们大扫除的时候,阿德拉突然出现在父亲的鸟类王国。她站在门边,绝望地闻着充斥房间的恶臭,看着黏在地板、桌子和家具上成堆的鸟粪。她很快做出了决定,打开窗户,挥舞着手中那根长扫帚,把一整个房间的鸟儿搅动了起来。一大片羽毛和翅膀组成的可怕云团伴随着尖叫腾空而起,在那风暴的中心,阿德拉像是酒神愤怒的女祭司,挥着酒神杖,跳着毁灭之舞。父亲和那些鸟儿一起挥舞双臂,惊恐万分地试图飞到空中去。慢慢地,那片翅膀的云团越来越稀疏,最后,战场上只剩下筋疲力尽、喘个不停的阿德拉,还有父亲,带着忧虑和羞愧的神情,准备好以任何形式去投降。
⑪过了一会儿,父亲走下楼,走出了自己的领土——他是一个被击溃的人,一位刚刚失去了自己宝座和王国的、被流放的国王。
(林蔚昀译,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父亲的妻子,母亲没有任何影响力,且对父亲的行为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连一句劝阻的话都没有,这是一种很荒谬的亲属关系。
B. 父亲对阿德拉极为尊崇,阿德拉拥有超越于母亲的摆布父亲的能力,小说通过这样一种扭曲的主仆关系来达到作者书写的讽刺效果。
C. 父亲对工作及家庭开支这一类琐碎繁杂的事表现出避而远之、漠不关心的态度,表现出父亲的自私、冷酷和不负责任。
D. 《鸟》是舒尔茨系列小说里人物变形的一个前奏曲,可以将《鸟》的主旨看作是一种不愿与人为伴而想要与动物朝夕相处的诉求。
5.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创设了故事发展的背景,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大量比喻修辞的运用新奇而阴冷。
B. “我”作为小说的叙述者、父亲儿子的视角,在文中对超出日常生活范畴的父亲的所有行为的描写都显得很自然,能够同情并慢慢接受父亲的做法。
C. 父亲的鸟类王国短暂存在过,父亲拥有的难得的快乐,让小说氛围在成人世界的无聊阴冷中不乏孩子般的暖意与温情。
D. 小说的情节如散文诗般舒卷自如,也没有出现人物之间的对话,它的出色在于使我们沉浸于叙述空间之中,感受荒芜的世界中父亲的忧伤。


展开余下试题6. 有人这样评价布鲁诺•舒尔茨的《鸟》:“大量灰暗和冰冷的日常物件的喻体或形容词,让人感受到渴望和温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 第②段末尾写道:“那时候,我们还不明白这些古怪举止那令人难过的根源,不明白那些在他内心深处酝酿累积的情结。”对于这句话的意思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A
6. ①把阁楼比作冬日狂风黑暗的肺(冬日狂风黑暗自有一种灰暗和冰冷感),将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化,在语义上带来一种新奇感和鲜活感,让人感受到冬日沉闷无聊中对活力的渴望;
②乌鸦在空中曼妙地飞舞,“曼妙”一词轻盈而富有美感,和“染黑了混浊灰黄的清晨光线”的灰暗形成鲜明对照,包含若对美好与自由的渴望(与温情);
③兀鹰赤裸着脖子,皱巴巴的脸上布满肿瘤,“皱巴巴”“肿瘤”这样丑陋而具有灰暗感的生物却有一种不可动摇的高贵,兀鹰的高贵同时也隐喻着父亲灵魂的高贵,这种高贵是对自由的渴望,是无聊乏味中对现实逃遁的温情;
④ “这些生命的肿瘤摸着黑,往有光线的方向移动”,“肿瘤”一词给人以灰暗和冰冷感,但“摸着黑”“往有光线的方向移动”则写出这些刚孵化出的雏鸟对于生命、对于光明的渴望与温情。
7. ①父亲的“这些古怪举止”既指父亲将耳朵贴到地板的缝隙上,伸出十指,抬起双手,竖耳倾听的古怪行为;又指父亲后来在阁楼上养鸟,对鸟有着巨大热情,与现实中人们正常的行为模式相左的怪诞行为;
②“令人难过的根源”和“内心深处酝酿累积的情结”本质上是父亲内心巨大孤独感的折射,因为孤独,才会不满和逃避现实人类世界,向往自由快乐的鸟类世界;
③“那时候,我们还不明白”是指我们那时候并不理解父亲的做法,如今隔着时间,拉开距离来看,我才逐渐理解父亲内心的忧伤、荒芜与孤独。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表现出父亲的自私、冷酷和不负责任”中“冷酷”分析错误。父亲与母亲的疏远,以及父亲对家庭生活琐事的漠不关心固然能体现父亲的自私和不负责任,但体现不出父亲的冷酷。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说法错误,开篇的环境描写创设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导引了人物出场,但并没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对于“大量灰暗和冰冷的日常物件的喻体或形容词,让人感受到渴望和温情”评价,可以从文中以下内容可以看出:
第①段中“在那下面藏着被烟熏黑了的阁楼——它们像是炭化的大教堂,密布着肋骨似的椽子、檫条和支架,如同冬日狂风那黑暗的肺”,将阁楼比作冬日狂风黑暗的肺,“黑暗的肺”给人一种病态的感觉,以之作为喻体具有灰暗冰冷的意味,但将阁楼比喻为动物的器官,同时也赋予无生命的阁楼以生命化,这种对生命跳动的渴望是沉闷冰冷中的一种温情。
第①段中“清扫烟囱的人无法摆脱乌鸦……它们在空中曼妙地飞舞,闪烁不定的叫声染黑了混浊灰黄的清晨光线”,“清晨光线”本来给人一种美好的管局,但作者加上“染黑了混浊灰黄的”这一修饰语,立刻让这一物象显出灰暗阴冷的特性,而作者却偏偏用“曼妙”形容乌鸦的起飞,赋予乌鸦一种欢快的特性,与“清晨光线”的灰暗阴冷形成对照,同时“曼妙地飞舞”的轻盈优美亦带着对美与自由的渴望。
第⑥段中“这些生命的肿瘤摸着黑,往有光线的方向移动。”“肿瘤”给人以绝望的灰暗阴冷之感,但“生命”“摸着黑”“往有光线的方向移动”则显示出生命的活力与对光明渴望的温情,二者对照鲜明。
第⑦段“我特别记得一只鹰,这只巨鸟有着赤裸的脖子,皱巴巴的脸上布满了肿瘤。它像一个清瘦的禁欲主义者和藏传佛教僧人,一举一动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尊贵,以它高贵家族那铁一般的纪律过活。”“肿瘤”给人一种恶心的感觉,此处用 “皱巴巴”“肿瘤”来形容兀鹰的形貌,这就创造了一个灰暗而令人生厌的形象,显示出比喻的灰暗和冰冷。但后文却说兀鹰却有着“不可动摇的高贵”,这里有极强的隐喻色彩,用父亲与鹰的相似隐喻父亲追寻自由心灵的高贵,体现出“我”对父亲温情。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那时候,我们还不明白这些古怪举止那令人难过的根源”,父亲趴在地板上竖耳倾听以及父亲后来在阁楼上养鸟的行为让家人不解与震惊,这样古怪的举止根源在干父亲对动物的喜爱,尤其是鸟类,沉浸在鸟类世界中的父亲自然会用接近鸟类的思维来行动,有违一般人的行为便充满怪诞。
父亲“古怪举止令人难过的根源”“内心深处酝酿累积的情结”,揭示出父亲内心深处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根源”与“情结”实则折射出父亲内心巨大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让父亲不愿与人相处,而愿与动物相处。在父亲的鸟类王国中他是国王,他有着自己的乐趣与心灵的自由,鸟类世界中的他没有现实的沉闷、乏味与无聊。
“那时候,我们还不明白”,是指当时我们并不理解父亲的做法和内心,我对父亲也仅出于一个孩子的懵懂与好奇,随着我的渐渐长大,隔着时空,拉开距离看父亲从前的怪诞行为,我对父亲便多了一份悲悯与同情,多了一份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石晋篡唐
后唐潞王清泰元年。帝①与石敬瑭皆以勇力善斗,事明宗为左右,然心竞,素不相悦。帝即位,敬瑭不得已入朝。山陵既毕,不敢言归。时敬瑭久疾羸瘠,太后及魏国公主②屡为之言;而凤翔旧将佐多劝帝留之惟韩李二人以为赵延寿在汴不宜猜忌敬瑭帝亦见其骨立不以为虞乃复以为河东节度使。
二年夏六月,河东节度使、北面总管石敬瑭既还镇,阴为自全之计,多于宾客前自称羸瘠不堪为帅,冀朝廷不忌。然秋七月乙巳,帝以武宁节度使张敬达为北面行营副总管,将兵屯代州,以分石敬瑭之权。
清泰三年三月,石敬瑭尽收其货之在洛阳及诸道者归晋阳,托言以助军费,人皆知其有异志。唐主夜与近臣从容语曰:“石郎于朕至亲,无可疑者,但流言不息,万一失欢,何以解之?”皆不对。端明殿学士、给事中李崧退谓吕琦曰:“吾辈受恩深厚,岂得自同众人,一概观望邪!计将安出?”琦曰:“河东若有异谋,必结契丹为援。契丹母以赞华在中国,屡求和亲,但求荝剌未获,故和未成耳。今诚归荝剌等与之和,岁以礼币约直十余万缗遗之,彼必欢然承命。如此,则河东虽欲陆梁③,无能为矣。”崧曰:“此吾志也,然钱谷皆出三司,宜更与张相谋之。”遂告张延朗。延朗曰:“如学士计,不惟可以制河东,亦省边费之什九,计无便于此者。若主上听从,但责办于老夫,请于库财之外捃拾以供之。”他夕,二人密言于帝,帝大喜,称其忠,二人私草遗丹书以俟命。久之,帝以其谋告枢密直学士薛文遇,文遇对曰:“以天子之尊,屈身奉夷狄,不亦辱乎?又,虏若循故事求尚公主,何以拒之?”帝意遂变。一日,急召崧、琦至后楼,盛怒。自是群臣不敢复言和亲之策。丁已,以琦为御史中丞,盖疏之也。初,石敬瑭欲尝唐主之意,累表自陈羸疾,乞解兵柄,移他镇。帝与执政议从其请,移镇郓州。房暠、李崧、吕琦等皆力谏,以为不可,帝犹豫久之。后与薛文遇议。文遇曰:“兹事断自圣志,群臣各为身谋,安肯尽言!以臣观之,河东移亦反,不移亦反,在旦暮耳,不若先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名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