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单从社会思潮角度,当然也可以部分解释这两代作家的艺术革新的成败利弊,但很难真正体现“小说革新”的特点。因而我选择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作为影响于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文化因素来重点论述。中国小说主潮实际是由宋元话本发展起来的章回小说。白话利于叙事、描写乃至抒情,可章回小说脱不掉说书人外衣,作家就只能拟想自己是在对着听众讲故事。即使只是拟想的,那么作家就只好讲故事,而且只能以说书人口吻连贯讲述以情节为中心的故事。自觉把写作对象定为“读者”而不是“听众”,这是晚清才开始的。报纸、杂志的出版,使小说可以“朝脱稿而夕印行”,甚至下章还没动笔,上章已印成铅字与读者见面。书籍的大量印行,使作家不再谋求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而是直接迅速地跟读者对话。由拟想中讲故事到明确地写小说,这一转变使作家得以认真考虑“写——读”这一传播方式可以容纳的各种技巧。说书人口吻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了:连贯叙述也不再是别无选择的选择了;同样,小说也不一定非以情节为结构中心不可了。中国小说这一传播方式的转变一从口头化到书面化,无疑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摘编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导言》)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由中国文学结构的边缘向中心移动,这一移位促使中国小说在短时间内获得独立品格,并取得突出成就。 B. 作者勾勒两代作家共同完成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运动轨迹,以简化西洋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 C. 关注个人内心生活、现代人思维、作家主体意识与小说叙事技巧的紧密关联,是学习西方小说叙事模式的前提。 D. 晚清作家和“五四”作家在小说艺术革新中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这展现出文学运动既有简单化也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阐述了西方小说的启迪和传统文学的转化,二者是同一转变过程的不同方面。 B. 小说的表现技巧不能脱离思想内容而孤立存在,对此晚清作家有清醒而准确的认知。 C. 晚清报纸、杂志出版周期的缩短和书籍的大量印行,深刻影响小说叙事模式的演变。 D. 写作对象定位发生转变,中国小说呈现出书面化倾向,突破了传统叙事模式的限制。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小说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一项是( ) A.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多次使用笑话、轶闻来叙述主人公九死一生的遭遇。 B. 刘鹗《老残游记》引游记入小说,以旅行者游历踪迹贯穿情节发展始终,进行叙事。 C. 鲁迅《狂人日记》以日记体形式展示狂人错乱的心理状态,揭露礼教“吃人”本质。 D. 鲁迅《祝福》根据叙述者“我”的感受重新剪辑情节时间,叙写祥林嫂的悲剧故事。 【答案】1. A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以简化西洋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错误,选项因果倒置。由原文第二段表述“我有意把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简化为西洋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在‘挑战——应战’的模式中理解中国小说形式的嬗变,以便详细勾勒晚清作家和‘五四’作家共同完成的转变的运动轨迹”可知,“简化西洋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过程”是因,“勾勒两代作家共同完成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运动轨迹”是果。 C.“是学习西方小说叙事模式的前提”错误,无中生有。由原文“殊不知抛开对个人内心生活的关注而学第一人称叙事,抛开现代人思维的跳跃与作家主体意识的强化而学叙述时间的变形,一切都成了变换‘布局’之类的小把戏”可知,原文只是说抛开这些会学不好西方小说叙事模式,但不能体现这些是“前提”。 D.“这展现出文学运动既有简单化也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说法错误。从文中第三段“……中国小说叙事模式演变的过程也就成了中国作家逐步掌握西洋小说技巧的过程。这未免把复杂的文学运动简单化了。晚清作家的根本缺陷是受社会思潮影响而无力突破‘中体西用’的格局,幻想接受新技巧而保留旧道德……”可知,“晚清作家和‘五四’作家在小说艺术革新中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展现了文学运动中复杂性的一面。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对此晚清作家有清醒而准确的认知”错误。从文中第三段“晚清作家的根本缺陷是受社会思潮影响而无力突破‘中体西用’的格局,幻想接受新技巧而保留旧道德……”可以看出,对于“小说的表现技巧不能脱离思想内容而孤立存在”这一事实晚清作家是没有清醒而准确认知的。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根据文章第二段“在引笑话、轶闻、答问、游记、日记、书信等形式入小说以及借鉴‘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的过程中,有意无意中部分转变了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 可知,中国小说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是:在引笑话、轶闻、答问、游记、日记、书信等形式入小说以及借鉴“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的过程中,有意无意中部分转变了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 A.选项中“使用笑话、轶闻来叙述主人公九死一生的遭遇”属于中国小说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B.选项中“引游记入小说”属于中国小说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C. 选项中“以日记体形式展示狂人错乱的心理状态”属于中国小说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D.选项中“根据叙述者‘我’的感受重新剪辑情节时间,叙写祥林嫂的悲剧故事”属于“把西方小说的‘内容’和‘形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接受”,不属于中国小说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国家发改委传来好消息:秋粮增产已成定局,2021年全年粮食生产将再创新高,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在多地受到严重旱涝灾害影响背景下,这一成绩尤为来之不易。粮食能连年丰收增产,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正加速向农业各产业全面推进机械化。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如果没有农业机械化,很难想象我们的饭碗如何端得稳。 不过,只有机械化还不够,还无法把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中彻底解放出来,如果做农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农业生产就仍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困境。要让农民成为令人向往、有吸引力的职业,还需要智能化,给农机插上科技的翅膀,给农业增加更多科技含量。
展开余下试题机械化和智能化差别何在?以水果采摘为例,从树上采摘,放到筐里,收集入库,这些是简单劳动。机械化可以处理这些情况,不用人搭梯子爬到树上去,高处、矮处的果子,机械手全都能采到。但是遇到复杂一点的问题,机械手就无能为力了,比如哪个果子成熟了可以采摘,采下来的果子如何按大小、颜色分类等,都需要进行思考和判断,需要人来分拣,这些是复杂劳动。对人而言,这也是重复、枯燥的工作。要把人从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高级的劳动,就需要智能化。比如运用视觉识别系统,这就不再是简单的机械化能驾驭的领域。 机械化和智能化结合,正是未来农业包括农机装备发展的方向。当采收环节实现机械化后,能不能把机械化和智能化贯穿到“耕、种、管、收、运”的生产全链条?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农业装备生产和使用大国,但存在高端装备产业国产化、自主化水平较低的问题,这依然是制约发展的短板。 新技术、新装备的使用,也催生了大量新型农民。随着传统农业近年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新岗位在农村生根发芽。君不见,手机已成新农具,直播已是新农活。农民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能给田里补水施肥,腾出了更多时间从事其他工作。有人回家乡做起“飞手”,通过无人机技术为农田实施喷灌,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植物保护效率;还有人走出田间地头摸索电商门路,售卖特色农产品。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正在走上乡村振兴的历史舞台。 (康朴/文,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11月19日文章《给农机插上科技的翅膀》) 材料二 当农业机械足够智能,未来农民这一职业也许会像现在的“码农”一样,成为21世纪最时髦的职业。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农业人口减少,我国农业生产必将经历“机器换人”的过程。根据《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一2025)》,到2025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75%以上。 2004年,我国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这之后的十年被称为中国农机制造业的“黄金十年”。2016年,我国2300多家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的总产值近4500亿元,生产规模跃居世界首位。但是,国际市场数据显示,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全球前三大农机企业2015年的收入达619亿美元,与我国230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收入相当。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机领域自主创新投入少、与发达国家差距大,重要产品和工艺技术几乎全靠引进,产业利润极低,技术处于跟跑阶段。但美国第三代农机2016年才起步,和我们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第三代农机即智能农机,技术体系包括无人驾驶、高精度定位、大功率电机控制、路径规划技术、电子控制芯片、大数据分析系统等。由于门槛较高,目前市场进入者不多。 智能化、定制化是未来农机发展的方向。农业生产同气候、土壤、水质、作物品种等息息相关,农机创新体系不能简单依靠引进。尤其是我国地形复杂,农机产品更需要多样性开发、个性化定制。在我国农机芯片和操作系统完全依赖进口的大背景下,2018年,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研发出了国内首款智能农机定制芯片——“神农1号”芯片,以及被喻为“拖拉机安卓系统”的“珊瑚”操作系统等。都说“懂芯片的不懂农业,懂农业的不懂芯片”,计算所和中国一拖集团的合作,成功打破了这一魔咒。我们要建立中国人自主可控的农机创新体系,用核心技术摆脱农机产业低附加值的窘境。 (陈欢欢/文,摘编自《中国科学报》2019年6月6日文章《智能农机:让农民变“码农”》)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21年我国受严重旱涝灾害影响的地区,粮食仍能丰收增产,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B. 随着传统农业近年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加快,农机有了科技 助力,新型农民有望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 C. 全球前三大农机企业2015年的年收入与我国230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收入相当,我国农机领域利润极低,技术尚处于跟跑阶段。 D. “神农I号”芯片及拖拉机“珊瑚”操作系统的研发成功,打破了“懂芯片的不懂农业,懂农业的不懂芯片”这一魔咒。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型农民正在走上乡村振兴的历史舞台,这使得农民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工作,手机已成新农具,直播已是新农活。 B. 中国2016年农机生产规模跃居世界首位,虽然高端装备产业国产化、自主化水平较低,但未来中国农机装备产业潜藏无限机遇。 C. 当前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已经改变了我国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现实,农民这一职业已变为时髦的职业。 D. 随着《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的实施,到2025年,中国必将用核心技术摆脱农机产业低附加值的窘境。 6. 《人民日报》之《两会快评》栏目在畅谈“乡村振兴”时说:“未来的农民将不是 ‘一般人’。要想当农民,门槛很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门槛”的理解。 【答案】4. A 5. B 6. ①文化(知识)门槛:要懂得使用机械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断技术、新装备。②理念门槛: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策略。③思维门槛:要有创新、创业的前瞻眼光。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 .“受严重旱涝灾害影响的地区,粮食仍能丰收增产”不合逻辑。材料一“秋粮增产已成定局,2021年全年粮食生产将再创新高,连续七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在多地受到严重旱涝灾害影响背景下,这一成绩尤为来之不易”,“粮食能连年丰收增产”是就整个国家而言,不是指“受严重旱涝灾害影响的地区”。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 能力。 A .“这使得……”因果倒置。“技术、新装备的使用”及农民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工作”等,是“新型农民正在走上乡村振兴的历史舞台”的原因。 C.“已经改变了……时髦 职业”已然未然,材料二中“当农业机械足够智能………时髦的职业”的表述只是一种设想。 D.“必将”说法绝对。材料二最后一句是“我们要建立中国人自主可控的农机创新体系,用核心技术摆脱农机产业低附加值的窘境”。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粮食能连年丰收增产,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正加速向农业各产业全面推进机械化”,第二段“要让农民成为令人向往、有吸引力的职业,还需要智能化,给农机插上科技的翅膀,给农业增加更多科技含量”,第三段“要把人从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高级的劳动,就需要智能化。比如运用视觉识别系统,这就不再是简单的机械化能驾驭的领域”,第四段“机械化和智能化结合,正是未来农业包括农机装备发展的方向”,可概括出文化(知识)门槛:要懂得使用机械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断技术、新装备。 材料一最后一段“还有人走出田间地头摸索电商门路,售卖特色农产品。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正在走上乡村振兴的历史舞台”,可概括出理念门槛:要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策略。 材料二第三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机领域自主创新投入少、与发达国家差距大,重要产品和工艺技术几乎全靠引进,产业利润极低,技术处于跟跑阶段”,最后一段“我们要建立中国人自主可控的农机创新体系,用核心技术摆脱农机产业低附加值的窘境”,可概括出思维门槛:要有创新、创业的前瞻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