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30  2022-11-29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答题卡上对应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意义非同一般,关键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的解读来自学术界,视角总体上也离不开三个维度,即力量之变、时局之变以及中国的定位。
人类社会任何一次称得上“大变局”的历史现象,几乎都发端于物资力量对比的变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即是生产力革命。某种程度上说,谁主导了世界生产力,谁就能推动力量之变。进入 21 世纪后,力量的平衡在西方与非西方国家之间发生了明显变化。世界首次面临“力量中心”从西方国家向非西方国家转移。在这轮“力量之变”中,最突出的变量是中国因素。尽管如此,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即将结束时,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东西方的力量天平并没有完全改变,充其量只能说在逼近力量均衡的临界点。
时局之变是事实,但如何变还未可知。用某些学者的话说,如今的世界秩序正在进入“无人区”。一方面,西方主导世界秩序的能力出现式微,但意愿却一点都没有降低;另一方面,非西方国家参与国际治理的意愿在增强,但却在能力上还没有达到与西方势均力敌的程度。随着东西方力量的天平进一步向非西方倾斜,“问题”只会变得越来越尖锐。按常理说,西方只有通过改革,在现有体系中更多地吸纳非西方国家的诉求,才可能维持世界秩序的平稳运行。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方更倾向于循着历史的惯性,凭借历史积累的优势,延续西方的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世界,对时局之变的回应,远不如历史上它们“创造”世界秩序时那样包容和理性。而另一方面,非西方国家不会坐等“被塑造”。世界秩序进入“无人区”,也意味着时局之变中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来说,中国如何定位都尤为关键。从中国自身角度看,如何在大变局中把握和创造机遇、化解潜在的风险,是中国不得不面临的核心问题。从世界角度看,大变局中最大的变量就是中国,没有之一。用已故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话说,中国是“史上最大规模的参与者”。这样量级的参与者,处于大变局中的世界无法忽视其存在和诉求。
中国如何定位自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同时也会影响未来世界秩序演变的结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定位不会是静态的,而是一个中国与世界关系演化的过程。这个演化过程对中国来说,具体而言就是如何看待机遇与挑战的问题。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高度重叠,中国的机遇挑战并存,重要的是要“化危为机”,让中国赢得更好的发展。
某种程度上说,把中国的定位认知为一个演化的过程,本身就超越了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权力竞争的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天然带有的开放、理性与包容因素,是对目前西方政治中“非理性”现象的正面回应。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雷墨《何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材料二:
日前,美国百名中国通学者与美国退役军官、情报人员相继发表联名公开信。前者指出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反对遏制中国;后者认为中国是威胁,鼓励美国政府坚持对抗中国。
观点截然相反的两封信恰恰反映了世界面临大变局时对中国角色投注的特别关切。北京观察家认为,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承压受力面相对较大的国家,中国如何应变、特别是如何不变,是考察其在世界变局中作用的重要指标。
在世界乱局变局仍在持续、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在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坚持“和”“合”理念,一方面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全球共同开放的推动者,将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机遇,释放更大红利;另一方面,通过倡导多边主义、维护共同安全、力促合作共赢、推动开放包容、秉持公平正义,为世界稳定增添了新信心,为国际合作开辟了新前景。
(摘编自朱方芳《“百年大变局”下中国的应变与不变》)
材料三:
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做“国际社会的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做架桥者而不是挖沟者”。这既是中国的“知”,更是中国的“行”。
向内看,应对大变局,关键要办好自己的事。面对世界经济的“微妙时刻”,中国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现代治理能力。
向外看,在全球化遭遇逆风之际,中国开启新一轮对外开放,积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面对气候变化严峻挑战,中国始终坚守可持续发展承诺。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进博会、世园会、文明对话……从思想理念,到机制建构,再到务实合作,中国方案、中国作为,契合新世纪的全球需要,正在凝聚起越来越多国际新共识。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越织越牢固,国际“朋友圈”越建越红火,聚集的“人气”越来越旺。
(摘编自新华网《在世界大变局中奋进新时代》)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材料一提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新概念,只有从力量、时局及定位的角度去解读才全面。
B. 因为中国是大变局中最大的变量,所以如何把握和创造机遇、化解潜在风险是中国面临的核心问题。
C. 材料二中指出,美国学者发表公开信,认为中国是美国的威胁,美国政府应该坚持与中国进行对抗。
D.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丝路基金等具体实践,是对材料二中“和”“合”理念的生动诠释。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国内部对中国的态度呈现矛盾状态,这从侧面证明了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受到了世界的关注。
B.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天然带有的开放、理性与包容因素,体现了中国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C. 近年中美两国贸易战的频繁爆发,体现了东方不愿坐等“被塑造”和西方想“延续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D. 在未来世界秩序演变的过程中,中国要正确定位机遇与挑战,在“变”中“化危为机”,以赢得更好发展。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早在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占比已为16%,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工业制造品世界占比增加到40%。
B. 欧洲国家正在联合行动,寻求破局,酝酿制定产业战略,避免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电池等新兴技术领域掉队。
C. 已与中国签署合作文件的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中,西方发达国家和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赫然在列。
D. 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大潮中,中国逐步实现弯道超车,推动高质量发展进入新天地。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应如何定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D 2. A 3. A
4. 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结构。首先点明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三个维度——力量之变、时局之变和中国定位,然后从“力量之变中的中国因素”“时局之变的事实”“中国如何定位自己”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思路清晰。 运用多种论述方法。理论阐述、对比举例、引用名言,多种方法并用,增强了论证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使语言更有说服力。
5. ①在大变局中把握和创造机遇、化解潜在的风险,“化危为机”,让中国赢得更好的发展。 ②在变局中,中国应坚持“和”“合”理念。(答“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答“中国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务实合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织牢全球伙伴关系网”也可。) ③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答向内看……向外看……这部分内容也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只有从力量、时局及定位的角度去解读才全面”说法绝对,材料一“视角总体上也离不开三个维度,即力量之变、时局之变以及中国的定位”是说“总体上”“离不开”。
B.“中国是大变局中最大的变量”是从世界角度看,“如何把握和创造机遇、化解潜在风险是中国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从中国自身角度看,角度不同,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C.“美国学者发表公开信,认为中国是美国的威胁”错,结合材料二“美国百名中国通学者与美国退役军官、情报人员相继发表联名公开信。前者指出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反对遏制中国;后者认为中国是威胁”可知,是美国退役军官、情报人员认为中国是美国的威胁,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美国内部对中国的态度呈现矛盾状态,这从侧面证明了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错,材料二说“观点截然相反的两封信恰恰反映了世界面临大变局时对中国角色投注的特别关切”,而“中国坚持‘和’‘合’理念,一方面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选项混淆了不同信息,二者之间不存在证明关系。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观点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如何定位自己。


展开余下试题A.中国经济总量世界占比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工业制造品世界占比增加,体现了中国在世界的定位。
B.是说欧洲国家联合行动,寻求破局的情况,与材料一观点无关。
C.是说西方国家与中国合作的情况,与材料一观点无关。
D.是说中国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情况,与材料一观点无关。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
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结构。第一段“‘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的解读来自学术界,视角总体上也离不开三个维度,即力量之变、时局之变以及中国的定位”首先点明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三个维度——力量之变、时局之变和中国定位;接下来,第二至六段“世界首次面临‘力量中心’从西方国家向非西方国家转移。在这轮‘力量之变’中,最突出的变量是中国因素”“时局之变是事实,但如何变还未可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来说,中国如何定位都尤为关键”“中国如何定位自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同时也会影响未来世界秩序演变的结果”从“力量之变中的中国因素”“时局之变的事实”“中国如何定位自己”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思路清晰。
运用多种论述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即是生产力革命。某种程度上说,谁主导了世界生产力,谁就能推动力量之变”是理论阐述,“一方面,西方主导世界秩序的能力出现式微,但意愿却一点都没有降低;另一方面,非西方国家参与国际治理的意愿在增强,但却在能力上还没有达到与西方势均力敌的程度”是对比论证,“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是举例论证,“用某些学者的话说,如今的世界秩序正在进入‘无人区’”“用已故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话说,中国是‘史上最大规模的参与者’”是引用名言,多种方法并用,增强了论证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使语言更有说服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高度重叠,中国的机遇挑战并存,重要的是要‘化危为机’,让中国赢得更好的发展”可知,在大变局中把握和创造机遇、化解潜在的风险,“化危为机”,让中国赢得更好的发展。
结合材料二“在世界乱局变局仍在持续、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在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坚持‘和’‘合’理念,一方面向世界表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全球共同开放的推动者,将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机遇,释放更大红利;另一方面,通过倡导多边主义、维护共同安全、力促合作共赢、推动开放包容、秉持公平正义,为世界稳定增添了新信心,为国际合作开辟了新前景”可知,在变局中,中国应坚持“和”“合”理念。
结合材料三“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向内看,应对大变局,关键要办好自己的事”“向外看,在全球化遭遇逆风之际,中国开启新一轮对外开放,积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可知,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答向内看……向外看……这部分内容也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八岁的李响
蔡楠
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来添乱,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说话含混不清。我讨厌他这一点,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怕他蹦来跳去的,要是摔坏了,我可没时间送他去医院。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
于是我想赶他走。我泡上一杯茶给他端过去,他却轻飘飘地躲开我,像个气球一样飘到了窗户前。我赶紧关严了窗户,我怕他飘出去。
我把茶水送到了他的嘴边,喝点茶吧,喝了茶哪里来的你就回哪里去,我明天还出门呢!李响把一杯茶喝光了。喝完茶,他不蹦不跳了,稳稳当当地站在了那里。
我知道,茶水冲掉了这些年堵在他喉咙里的东西,他的声道开始通畅了。我拿出一把宜兴紫砂陶壶,又拿出一罐好茶给他,你可以走了。
李响没有要走的意思,他把东西扒拉到一边,我不是来要东西的,我想跟你出门,去南泥湾!
我吃了一惊,他怎么会知道我要去南泥湾?我赶紧去扶他,怕他说胡话犯病啥的。我把座椅搬出来,放到他的屁股底下。他却不坐,腰板挺直了盯着我,李游,你说,到底带我去不?
我去是有项目做,你去干什么?
我给你当向导,我熟悉那里,我在那里打过仗!李响一字一顿地说。
快别说你打仗的事了,你当年是偷着跑出去的,瞒着父母,连新婚十天的媳妇都瞒着。知道李直为什么讨厌你吗?就是因为当年你偷着跑了。
我那不是偷着跑,是当兵抗日去了,李响争辩着,贺龙在冀中打了齐会战役,大获全胜,队需要补充兵员,我就跟上队伍走了——
那你打仗了吗?打了,不过……李响这回坐下了,他的眼神有些黯淡,我跟上队伍走的第三天,就在石家庄附近的陈庄和鬼子打了一仗。可还没冲锋,我的腿就中了一枪。后来腿瘸了,我就当了炊事员。
我扑哧一声,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那后来呢?
后来我参加了百团大战,跟着部队去了晋西北,再后来就去了延安。李响的眼神突然有光芒,我是跟着部队一瘸一拐地来到延安的。那时候,我和战友们都觉得这回有仗要打了,我们得保卫延安啊!可是……上级却让我们去南泥湾种地。
你是说,你去南泥湾开过荒?怎么这些年没听你说过呢?我觉得李响的话有点离谱。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没种过地!再说了,你和李直哪里关心过我啊?
李响说得对,我和李直确实不大关心他。他不满十八岁就扔下媳妇偷着跑了,李直出生的时候都不知道他爹是谁。李直和娘在动乱的时光里能熬过来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关心他?
你们不关心我,可我惦记你们!李响叹了口气,原来我想打完鬼子就回来,后来我又想等南泥湾的地种好了再回来,可南泥湾很难缠啊……
你就别找理由了,你根本没想过回来!我怼着李响。别……别瞎说,我李响不是那种人。那时候的南泥湾,确实难缠,天寒地冻,荒无人烟。部队开拔到那里,没吃没穿没住的地儿,我当炊事员还不知道吗?红米饭南瓜汤,那是后来才有的。挖野菜也当粮,可大冬天的到哪里去挖野菜?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去开荒了……
我不说话了。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把李响的包裹送回来,里面确实有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只剩了个破片片。
见我不说话,李响来劲了,你相信我说的是真的吧?带我去吧!
我凑近李响,把他抱住了。他的身体很轻,我知道我抱住的不单是李响,还有李响的故事。我决定带李响走,不乘飞机了,我要亲自开车去。
李响跟着我来到了南泥湾镇,却蒙了。他怎么也找不到开过荒的地方在哪里了。他不吭声,任由我给他当向导。
我开着导航,带他去了三五九旅旅部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党徽广场、稻香门广场,还带他去了南泥湾风景区,参观了南泥湾特有的民宿……
看,我就在这里开过荒,在这里住过!李响在一个被改造成农家院的窑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来。
我知道,我应该办我的大事了。我走进窑洞,一群人早已等在那里。那是南泥湾开发区的领导。我从电脑包里拿了一份签好字的合同,说,这是我们公司引进的石墨烯技术,现在我把它无偿献给南泥湾,用上这种材料,窑洞加热快,也非常环保。再有,我的公司想捐赠一批环保充电车,方便旅游,第一批已经在路上了……


展开余下试题办完这件大事,我回头再找李响,却看不见他的踪影了。
这下我急坏了,弄丢了李响,我没法向我的父亲李直交代,他正在家辛苦地帮我带孩子。
我猜到李响去了哪里。我急匆匆赶到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前,果然看到李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确切地说,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纪念碑里。
我听到了导游的讲解: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他用铁铲和镢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我的眼泪急速地涌了出来,我大声喊道,爷爷,你的孙子来看你了——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比较讨厌李响”,是因为李响说话时有些含混不清,还总爱蹦来跳去,我担心他摔坏了。
B. 李响说:“我在那里打过仗!”他在南泥湾打的不是枪林弹雨的仗,而是与自然之间的对抗。
C. 李响瞒着家人出去当兵,中途一直也没回过家,但是曾经托县上的干部送回个包裹来。
D. 我受到爷爷事迹的感召,也想为南泥湾献一份力,所以这次带来技术,还准备捐赠环保车。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我比较讨厌李响”“李直比我更讨厌他”为开端,目的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是作者设置的悬念。
B. 小说构思巧妙,以后来人的视角写一个死去的人物的事迹,却又让后来人与死去的人同一个时空出现,新鲜而不落俗套。
C. 小说中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化,李响是个十八岁的青年,他的话语里充满了青年人豪气冲天的干劲,但有时也显幼稚。
D. 小说卒章显志,最后的呼喊声里既揭示出祖孙三代的关系,也表明我了解到李响的事迹后,内心充满敬仰与骄傲。
8. 这篇小说多处使用了伏笔,请结合文本,选取两处进行分析,并简单说说这种手法的好处。
9.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李响,也有人认为主人公是“我”,你支持哪种观点?为什么?
【答案】6. B 7. C
8. (1)开头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为后文李直父子不关心李响等情节埋下伏笔,李响偷偷离家,李直出生的时候不知道爹是谁,是后文对开头“李直讨厌李响”的原因的解释,前后形成照应。
(2)李响抱怨李直他们不关心自己,为后文李游一直不知道李响的事迹埋下伏笔,后文导游的讲解印证了前文李响说的去南泥湾开过荒的话语,前后形成照应。
(3)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使小说结构紧凑,情节发展合理,能沟通内在联系,也有助于塑造人物,表达主题。

9. 支持李响是主人公。因为:
(1)小说题目是“十八岁的李响”,表明主要人物就是李响。
(2)李响这个人物贯穿小说始终,而且小说主要介绍的就是李响的事迹,可以说主要情节都是围绕李响展开的。
(3)小说通过塑造李响这个革命战争年代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服从党的安排,积极投入到各种革命运动中去的英雄形象,表达革命先烈舍小家顾大家、为了革命胜利不怕流血牺牲、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
支持“我”是主人公。因为:
(1)我贯穿小说始终,李响的主要事迹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介绍出来的。
(2)我去南泥湾是小说情节的最重要一环,是我带着李响去的,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我”起主要作用。我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我去南泥湾是为了送技术,还打算赠送一些节能车,有助于突出新时代愿意为革命老区的新发展献上自己一份力量的主题。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是因为李响说话时有些含混不清,还总爱蹦来跳去,我担心他摔坏了”错,原文信息是“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来添乱,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说话含混不清。我讨厌他这一点,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怕他蹦来跳去的,要是摔坏了,我可没时间送他去医院”,可见选项原因提取不全,还有“我”忙,李响的突然到来会“添乱”这一点。
C.“但是曾经托县上的干部送回个包裹来”错,原文信息是“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把李响的包裹送回来,里面确实有一把铁铲”,可见并非李响“托”,结合后文“我急匆匆赶到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前,……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纪念碑里”“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他用铁铲和镢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分析,应该是误以为牺牲,即累倒后相关人员送回“遗物”,由县上干部送到家里来。
D.“我受到爷爷事迹的感召……”错,“我”去南泥湾并非受爷爷事迹感召,到了南泥湾后才获悉爷爷的事迹,另外所谓的捐献,都是公司的名义,并非“我”个人。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李响是个十八岁的青年,他的话语里充满了青年人豪气冲天的干劲”错,文中“我”眼里的李响并非十八岁,而是年迈的老人,有属于这个年龄段的任性、幼稚、认真。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物象的作用的能力。
第一处伏笔的设置在第一自然段“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与后文情节“快别说你打仗的事了,你当年是偷着跑出去的,瞒着父母,连新婚十天的媳妇都瞒着。知道李直为什么讨厌你吗?就是因为当年你偷着跑了”“我那不是偷着跑,是当兵抗日去了,李响争辩着,贺龙在冀中打了齐会战役,大获全胜,队需要补充兵员,我就跟上队伍走了——”“我不说话了。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把李响的包裹送回来,里面确实有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只剩了个破片片”紧相照应,得出答案(1)。
第二处伏笔:你是说,你去南泥湾开过荒?怎么这些年没听你说过呢?我觉得李响的话有点离谱。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没种过地!再说了,你和李直哪里关心过我啊?
与后文“你们不关心我,可我惦记你们!李响叹了口气,原来我想打完鬼子就回来,后来我又想等南泥湾的地种好了再回来,可南泥湾很难缠啊……”“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去开荒了”“看,我就在这里开过荒,在这里住过!李响在一个被改造成农家院的窑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来”“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他用铁铲和矍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这些情节相照应得出答案(2)。
综合以上信息可得出答案(3)文中多处设置伏笔,前有埋伏后有照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完整,行文富有波澜,张弛有度,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中心突出,立意鲜明。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的能力。
(1)从题目和开头结尾看,都指向了“李响”,“十八岁的李响”“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他用铁铲和镢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
(2)情节方面,通过祖孙对话讲述了李响的革命经历,如“快别说你打仗的事了,你当年是瞒着父母偷着跑出去的,连新婚十天的媳妇都瞒着”“我那不是偷着跑,是当兵抗日去了。贺龙在冀中打了齐会战斗,大获全胜,部队需要补充兵员,我就跟上队伍走了”“我跟上队伍走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济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