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48  2022-11-29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
天津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八校联考试卷
高三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33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3周年。四十多年_______,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辛勤汗水,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四十多年开放包容,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做出自己的贡献。四十多年来,中国从__________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的生活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的面貌发生了_______的变化,四十多年来,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了二百多倍,累计吸引外资超过了两万多亿美元,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四十多年来,( )。
回望历史,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临摹;放眼天下,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颐指气使的教师爷。我们只有不忘改革开放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从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出新的辉煌。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励精图治 一无所有 排山倒海 锻造
B. 励精图治 一无所有 翻天覆地 创造
C. 发愤图强 一穷二白 翻天覆地 创造
D. 发愤图强 一穷二白 排山倒海 锻造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仅发展了自己,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B. 中国不仅造福了世界,也发展了自己
C. 中国不仅造福了世界,更发展了自己 D. 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回望历史,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放眼天下,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临摹。
B. 回望历史,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复制;放眼天下,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
C. 放眼天下,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临摹;回望历史,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
D. 回望历史,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放眼天下,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复制。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励精图治”指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发愤图强”指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励精图治”一般用于个人,根据后文“中国人民”,用“发愤图强”更合适。
第二空,“一无所有”指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根据语境,此处用于表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状况,用“一穷二白”更合适。
第三空,“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声势大。“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此处强调中国的面貌变化巨大,用“翻天覆地”更合适。
第四空,“锻造”指将高温或常温的金属,用锤击或压床加压的方式,使金属物件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并改变它的物理性质的加工法。“创造”指建立、想出或做出从未有过的事物。根据后文“新的辉煌”可知,应选“创造”。


浏览完整试题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由前文“四十多年来,中国……四十多年来,中国……”可知,此处以“中国”开头,与前文句式一致,排除A项;
根据逻辑关系,应先说“自己”再说“世界”,故排除B、C两项。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
第一处是搭配不当,“道路”与“临摹”不搭配,可将“临摹”改为“复制”;
第二处是语序不当,“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属于“历史,”应跟在“回望历史”后面;“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属于当下,应跟在“放眼天下”后面。
全部修改正确的是D项。
故选D。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医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成药服务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摘编自2017年1月中国报告网)
材料二:
2017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2011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于“不治之症”,中医却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目前已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高质量中医药中心已有10个。
(摘编自2017年2月《人民日报》)
材料三:


(摘自前瞻研究院数据)
材料四:
随着中医药文化日渐融入大众生活,传统的中医药和现代科技、当代文化潮流“深情相拥”刮起阵阵“国潮风”。
近日,中医药动漫形象“灸童”在京亮相。这位可爱的中医药“小学徒”身着传统服饰,梳着发髻,身体上有针灸穴位的标记,腰间挎着的葫芦彰显出中医药有机天然的特点,体现出中医药文化天人合一的内在精髓。
设计动漫“代言人”是创新传播方式推广中医药文化的新尝试。其实,早在几年前,有关部门和地方就开始探索以新潮形式表达传统的中医药,来普及中医药文化理念和中医药基础知识。
从2018年11月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播密切合作,共同开发了青少年中医药健康文化系列漫画产品,在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团团健康小课堂”栏目持续推出。在此基础上,2020年又推出科普图书《漫话中医之团团健康小课堂》
“图书+新媒体”的传播路径,让传播量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来自“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的数据显示,“团团健康小课堂”篇均阅读量超10万人次,累计阅读量超两千万人次。
从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悬壶岭南》《本草中国2》,到中医药动画片《本草药灵》和中医药动画短片《手指的魔法》……优秀的中医药视频和动漫文创作品近年不断涌现,在国内频频掀起“中医热”
除了传播方式很“前卫”,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就连远在太空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也享受到了科技感十足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近日发布的视频显示,科研人员为航天员准备了放松理疗的工具——便携式穴位刺激装置。这套装置充电后即可使用,针对不同身体部位还有专门设计,为航天员在轨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抓住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大局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强化中医药文化内涵阐释,丰富传播形式,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
(摘编自2022年2月新华社评论)
4. 下面不属于中医药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
B. 中成药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
C. 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
D. 在西医看来属于“不治之症”,中医却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 传奇,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5. 结合材料三图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1-2019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增长率有波动。
B. 2014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2019年增长至24758亿元,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较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C. 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重7年间增加了1个百分点,表明中医类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D. 2011-2017年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数呈现逐年递增长趋势,说明中医类医护人员技术精湛。
6. 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药产业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因而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B. 中医药动漫形象“灸童”的问世,是创新传播方式推广中医药文化的新尝试。
C. 远在太空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享受到了科技感十足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再一次印证了中医药文化“前卫”的传播方式。
D. 只要抓住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有利时机,强化中医药文化内涵阐释,丰富传播形式,中医药文化就可以更好地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
【答案】4. C 5. D 6. B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概括信息的能力。
C.“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 经济产业链”论述的是中医药的发展情况,不属于原因。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
D.“说明中医类医护人员技术精湛”错误,人数的增多可以看出人们对中医类医疗机构的认可,不能直接看出“中医类医护人员技术精湛”。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
A.“因而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强加因果,由材料一“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可以看出,二者并没有因果关系。


展开余下试题C.“再一次印证了中医药文化‘前卫’的传播方式”错误,由材料四“除了传播方式很‘前卫’,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就连远在太空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也享受到了科技感十足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可知,印证的是“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
D.“只要……就”表述绝对,原文是“抓住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大局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强化中医药文化内涵阐释,丰富传播形式,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
故选B。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取材于司马迁《史记》)
(2)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最得意处,在为上郡太守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然此固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口出,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取材于黄淳耀《史记评论》)
(3)太史公言:“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乐从广而苦程不识。”司马温公【1】则曰:“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二者皆一偏之论也。以武定天下者,有将兵,有将将。为将者,有攻有守,有将众,有将寡。不识之正行伍,击刁斗,治军簿,守兵之将也。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束伍严整,斥候详密,将众之道也。刁斗不警,文书省约,将寡之道也。严谨以攻,则敌窥见其进止而无功。简易以守,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将众以简易,则指臂不相使而易溃。将寡以严谨,则拘牵自困而取败。故广与不识,各得其一长。
(取材于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释:【1】司马温公,即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7.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士吏治军簿至明 治:办理
B. 然虏卒犯之 卒:士兵
C. 然此固裨将之器也 固:本来
D. 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 传:记载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B. 士卒亦乐从广而苦程不识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C. 虽无功犹不败 齐国虽褊小
D. 不识之正行伍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B.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C.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D.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10.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肯定李广的一组是( )
①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②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③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 ④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⑤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 ⑥刁斗不警,文书省约,将寡之道也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①⑤⑥
1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通过程不识的语言、匈奴的畏惧和士兵的态度,侧面肯定了李广作为一个将领的才略。
B. 黄淳耀认为李广不是大将之材,只是因为淮南王谋反,只忌惮卫青与汲黯,没有听说害怕李广。
C. 王夫之认为司马迁和司马光对于李广与程不时的看法都是一面之词。他认为将领有不同的类型,李广属于将寡之将、攻兵之将,李广和程不时各有其长。
D. 三篇文章观点各不相同,但都通过对比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其中王夫之的观点兼及两面,更加辩证。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2)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3)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
13. 黄淳耀认为“李广非大将才也”,你赞同这一看法吗?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加以说明。
【答案】7. B 8. B 9. C 10. D 11. B
12. (1)程不识以前和李广都是凭借边郡太守的身份统率军队屯守(边疆)。
(2)士卒也大多以跟从李广为乐而以跟从程不识为苦。
(3)那么敌方就会利用他们的漏洞来攻打他们。
13. 示例1:不赞同。①他虽然治军简易,行军没有部队编制和行阵部署,但却能服众,部队凝聚力强,士兵们都愿意为他去死;②他能够逐利乘便,把握战机;并且勇猛善战,能凭借一百骑兵抵抗匈奴数千骑兵,以少胜多,可见足智多谋;③李广作战指挥灵活,擅长进攻。
示例2:赞同。①他缺乏对军队的必要约束,遇到突然袭击,无法抵御外敌;②他作战因利乘便,缺乏大局观,难以统筹应对大敌;③他无法统领大军,不注重防守,带兵策略有欠缺,不值得效仿。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
B.“然虏卒犯之”的意思是:可是(如果遇到)匈奴突然袭击他。卒,同“猝”,突然。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
A.以,介词,从。句意:(武帝)就把李广(从)上郡太守任上(调回京城)担任未央宫卫尉。/以,介词,用。句意:我用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
B.而,连词,表转折。句意:士兵们也大都愿意跟随李广而以程不识(的苛求)为苦。/而,连词,表转折。句意:使天下的人民,嘴上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
C.虽,连词,即使。句意:即使无功也不至于失败。/虽,连词,虽然。句意:齐国虽然偏僻狭小。
D.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程不识严格要求部队的编制。/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句意:被敲打时铿锵作响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等到出关攻打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部队的编制和行阵的部署,靠近水草充足的地方扎营,休息时人人(都可以)自由行动,(夜间)不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幕府简省公文簿册的事情,但也(会)远远地(派出)哨兵(侦察敌情),(队伍)不曾遇到什么危险。
“部伍行阵”是“无”的宾语,“就善水草”是“屯”的状语,所以应在“部伍行阵”后断句,排除AD。
“远”是形容词作动词,意思是“远远地派出”,其宾语是“斥候”,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展开余下试题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作者观点的能力。
③意为:用这样的姿态利用便捷追逐小利(还)可以,遇到大规模敌人就(会)覆灭了。再结合(2)的首句“李广非大将才也”可见,这不是在肯定“李广”。
④意为:司马迁因为(自己内心孤愤)的缘故,陈述李广(的事迹)脱口而出,而记载卫青却像不值一钱,然而从行文中阅读,卫青和李广的优劣始终是无法掩盖的。可见“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是在肯定“卫青”。
所以③④不符合要求。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只是因为淮南王谋反,只忌惮卫青与汲黯,没有听说害怕李广”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可见“只是因为”说法错误。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故”,以前;“以”,凭借;“将”,统率。
(2)得分点:“乐”,以……为乐;“苦”,以……为苦。
(3)得分点:“乘”,利用;“相薄”,攻打他们。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考生作答时,首先表明自己观点。可赞同也可不赞同,但要做到有理有据。
如果不赞同:
原文说“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反映他治军简易,但是没有出过问题;
“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士兵多乐从李广”说明在遇到打战时,士兵都愿意为他效死命,军队凝聚力战斗力很强;
原文说“为上郡太守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然此固裨将之器也”,他作战勇猛,以弱胜强,足智多谋;
原文说“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他作战指挥富有变化,擅长进攻。
如果赞同:
原文说“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他治军简易,但是若遇到突袭,无法抵抗;
原文说“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他作战因利乘便,缺乏大局观,难以统筹应对大敌;
原文说“若夫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他不足以统帅大军;
“简易以守,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防守不利,敌人就会利用他们的漏洞来攻打他们。
参考译文:
(1)汉景帝死了,武帝登基。大臣们都认为李广是名将,(武帝)就把李广(从)上郡太守任上(调回京城)担任未央宫卫尉,同时程不识也担任长乐宫卫尉。程不识以前和李广都是凭借边郡太守的身份统率军队屯守(边疆)。等到出关攻打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部队的编制和行阵的部署,靠近水草充足的地方扎营,休息时人人(都可以)自由行动,(夜间)不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幕府简省公文簿册的事情,但也(会)远远地(派出)哨兵(侦察敌情),(队伍)不曾遇到什么危险。程不识严格要求部队的编制和行伍营阵的部署,(夜间)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军中办事人员办理公文簿册的事十分齐备详明,部队得不到休息,但是也(从来)不曾碰到什么危险。程不识说:“李广治军十分简便易行,可是(如果遇到)匈奴突然袭击他,(他)就没有用来制止的办法了。然而他的士兵只是放松快乐,都愿意为他去死。我治军虽然烦琐,可是匈奴也不能侵犯我。”这一时期,汉朝边境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但是匈奴害怕李广的韬略,士兵们也大都愿意跟随李广而以程不识(的苛求)为苦。
(取材于司马迁《史记》)
(2)李广并没有大将的才能,行军没有部队的编制和行阵的部署,人人(都可以)自由行动,用这样的姿态利用便捷追逐小利(还)可以,遇到大规模敌人就(会)覆灭了。太史公叙述李广最称心得意的地方,是在(李广)做上郡太守时凭借一百骑兵抵抗匈奴数千骑兵,射死了对方的将领,解下马鞍无拘无束地躺(在地上),然而这本来是副将的才能啊。至于庄严的军阵、整齐的军旗,进攻如怒风疾雨,后退如高山大岳,李广难道能做到吗?淮南王谋反的时候,只害怕卫青和汲黯却没听说提及李广。司马迁因为(自己内心孤愤)的缘故,陈述李广(的事迹)脱口而出,而记载卫青却像不值一钱,然而从行文中阅读,卫青和李广的优劣始终是无法掩盖的。
(取材于黄淳耀《史记评论》)
(3)太史公说:“匈奴人害怕李广的韬略,士兵们也愿意跟随从李广而以程不识(的苛求)为苦。”司马光却说:“(如果)效法程不识(的做法),即使无功也不至于失败;(如果)仿效李广(的做法),那么很少有不败亡的。”两个人的说法都是偏于一面的观点。用武力平定天下的,有人(善于)统兵,有人(善于)统将。做将军的,有(善于)进攻的有(善于)防守的,有人(善于)统率大部队,有人(善于)统率小部队。程不识严格要求部队的编制,(夜间)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军中办事人员)办理公文簿册的事(十分齐备详明),(这是善于)防守部队的大将。李广(治军)简便易行,人人能自由行动,(这是善于)进攻部队的大将。约束部队纪律严明,侦察详细周密,这是统率大部队的法则。不敲刁斗不警戒,简省军中文书,这是统率小部队的方法。(如果)队伍整齐严谨地去进攻敌人,那么会因敌方察觉到他们的动静而无功返回。如果简易地防守,那么敌方就会利用他们的漏洞来攻打他们。用简易的办法统率大部队,就会像手指和臂膀不能相互使动那样(指挥不灵)因而容易溃败。用严谨的作风统率小部队,就会被拘泥牵制自己陷入困境因而遭受失败。所以李广和程不识各有一长处。
(取材于王夫之《读通鉴论》)
第Ⅱ卷(117分)
四、(25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倦夜①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②!
①据前人考证,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这时杜甫寓居在成都西郊浣花草堂。②徂:过去,逝去。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竹”“野”二字,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凉”字渲染出一派秋气。
B. “重露成涓滴”紧扣第一句“竹”这个意象。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中,在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滴滴答答滚落下来。
C. 本诗前六句写景,由近及远,虚实结合,最后两句抒情,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
D. 诗中虽只写“夜”不写“倦”,但是诗中情与景、物与我妙合无垠,寓情于景,味之无尽。
15.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6. 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14. C 15. 颈联描绘了一幅秋夜破晓前的景色。暗飞自照的流萤,相呼结伴的水鸟,衬托出诗人的孤寂心情。
16. ①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安的担忧,报国无门的感伤,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②前六句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通过对秋夜里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含蓄地道出了“倦”意。后两句直抒胸臆,告诉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天津市八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