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二: 这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民法典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民商事领域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为民商事活动提供了更为明确的行为规则和基本遵循,进一步健全了我国现代产权制度、合同制度等,充分调动民事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法治力量。 编纂民法典,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对保护网络虚拟财产作出规定、细化网络侵权责任、明确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规则……民法典全面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充分反映人民意愿,聚焦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加强了对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保护,形成更加规范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 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绿色发展等基本原则,实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和现代民事法律规范的融合,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注入强大的道德力量。通过民法典的施行,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必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社会根基。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以民法典的编纂和颁行为契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编自新华社《法治建设的里程碑——在民法典通过之际》)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法治”和“人治”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是不同的。法治并不排除人的因素,其讲究“人依法而治”。 B. 乡土社会不是“无法无天”“无需规律”的,它有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C. 维持法律、道德和礼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维持的,道德是靠社会舆论所维持的,礼是靠传统和个人习惯来维持的。 D.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故礼治也会随之失去有效性。 2. 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法典确定了我国民商事领域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为民商事活动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则。 B. 为了全面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充分反映人民意愿,所以民法典重点关注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C. 民法典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注人强大的道德力量,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了社会根基。 D. 编纂和颁行民法典,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乡土社会礼治范畴的一项是( ) A. 窥宫者膑,拾遗者刖。 B. 《论语·学而》中,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C. 苏秦潦倒归家时备受冷遇,苏秦长叹:“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 D. 未做过大夫的曾子在弥留之际发现自己躺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就命儿子把席子换掉。 4.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论语》,这一思想对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 与礼治相比,民法典的进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依据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B 2. D 3. A 4.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政策和指令引导民众,用刑法规范民众,民众虽会避免犯罪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引导民众,用礼教规范民众,民众有羞耻心并能规范自己。这体现了儒家的法治、德治、礼治方面的大智慧。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依法治国,但礼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我们可从传统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吸取经验和智慧,辩证地看待礼治和法治两者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5. ①从目的来看:民法典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维护的是人民的权益;礼治是为了维持乡土社会规范的传统秩序。②从特点来看:民法典是治国之重器,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有利于营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法治力量;礼治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不靠外在权力推行,依靠传统和个人习惯来维持。③从立法思想来看:民法典是为了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礼治并不是指文质彬彬,也可能是野蛮和残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