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72  2022-12-04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2]
广东省河源市河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河源中学2023届10月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不论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认为“无政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浏览完整试题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二:
这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性立法,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民法典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民商事领域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为民商事活动提供了更为明确的行为规则和基本遵循,进一步健全了我国现代产权制度、合同制度等,充分调动民事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法治力量。
编纂民法典,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对保护网络虚拟财产作出规定、细化网络侵权责任、明确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规则……民法典全面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充分反映人民意愿,聚焦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加强了对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保护,形成更加规范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
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绿色发展等基本原则,实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和现代民事法律规范的融合,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注入强大的道德力量。通过民法典的施行,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必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社会根基。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以民法典的编纂和颁行为契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编自新华社《法治建设的里程碑——在民法典通过之际》)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法治”和“人治”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是不同的。法治并不排除人的因素,其讲究“人依法而治”。
B. 乡土社会不是“无法无天”“无需规律”的,它有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治而治”的社会。
C. 维持法律、道德和礼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维持的,道德是靠社会舆论所维持的,礼是靠传统和个人习惯来维持的。
D.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故礼治也会随之失去有效性。
2. 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法典确定了我国民商事领域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为民商事活动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则。
B. 为了全面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充分反映人民意愿,所以民法典重点关注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C. 民法典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注人强大的道德力量,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了社会根基。
D. 编纂和颁行民法典,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乡土社会礼治范畴的一项是( )
A. 窥宫者膑,拾遗者刖。
B. 《论语·学而》中,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C. 苏秦潦倒归家时备受冷遇,苏秦长叹:“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
D. 未做过大夫的曾子在弥留之际发现自己躺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就命儿子把席子换掉。
4.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论语》,这一思想对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 与礼治相比,民法典的进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依据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B 2. D 3. A
4.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政策和指令引导民众,用刑法规范民众,民众虽会避免犯罪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引导民众,用礼教规范民众,民众有羞耻心并能规范自己。这体现了儒家的法治、德治、礼治方面的大智慧。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依法治国,但礼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我们可从传统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吸取经验和智慧,辩证地看待礼治和法治两者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5. ①从目的来看:民法典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维护的是人民的权益;礼治是为了维持乡土社会规范的传统秩序。②从特点来看:民法典是治国之重器,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有利于营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法治力量;礼治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不靠外在权力推行,依靠传统和个人习惯来维持。③从立法思想来看:民法典是为了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礼治并不是指文质彬彬,也可能是野蛮和残忍的。


展开余下试题【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乡土社会”错,张冠李戴。原文是“‘无政府’决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为而治’的社会”,是“无政府”,而选项说的是“乡土社会”。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确定了”“明确”以偏概全,原文是“民法典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民商事领域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为民商事活动提供了更为明确的行为规则和基本遵循”,句中程度词“完善了”和“更为明确”与选项中“确定了”“明确”有程度上的差异。
B.强加因果,原文“民法典全面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充分反映人民意愿,聚焦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两句不是因果关系。
C.未然变已然,原文“通过民法典的施行,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必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人人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社会根基”。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材料一观点是“礼治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窥宫者膑,拾遗者刖”属于法治。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论语·为政》,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政策和指令引导民众,用刑法规范民众,民众虽会避免犯罪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引导民众,用礼教规范民众,民众有羞耻心并能规范自己。这体现了儒家的法治、德治、礼治方面的大智慧。教导人民要懂得法律,懂得守法,懂得刑罚对人的约束。然而这一切都是以法为标准,老百姓没有在内心上导正,遇到不明事理,难免心里不服,做了不好的事,难免被刑罚处罚,但是内心不会有羞耻心,只会感到自己所受不平。道之以德,就是以德来教导民众或者以德来引导民众。为政者以德化导人心,百姓才会归正,有德的人,会以礼来约束自己不犯过,而且会以犯过为羞耻,这样人心就被导正,这样才是儒家办政治的方法。
要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当然要重视依法治国,但也不可忽视传统“礼治”的作用。材料一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可见“礼治”不同于“法治”的外部施压,而是一种主动服膺,并养成习惯。我们可从传统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吸取经验和智慧,辩证地看待礼治和法治两者之间的关系,让“礼治”作为“法治”的有益补充,积极推进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目的来看:材料二“编纂民法典,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全面加强了对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保护,形成更加规范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可见民法典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维护的是人民的权益;材料一“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可见礼治是为了维持乡土社会规范的传统秩序。
从特点来看:材料二“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营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法治力量”“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以民法典的编纂和颁行为契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可见民法典是治国之重器,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有利于营造更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法治力量;材料一“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可见礼治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不靠外在权力推行,依靠传统和个人习惯来维持。
从立法思想来看:材料二“通过民法典的施行,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必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可见民法典是为了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材料一“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可见礼治并不是指文质彬彬,也可能是野蛮和残忍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足迹
王愿坚
山背后突然腾起了雪雾,冷风推送着浓黑的乌云疾速飞来,遮得天昏地暗;风吹起的积雪,夹着大片雪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远处的山峰,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雪帘雾障里,前面队伍刚踩出来的路又模糊不清了。
指导员曾昭良深深吸了口气,搀着病号又吃力地向前走去。
路,越来越难走了。曾昭良觉得自己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几倍,眼前迸散起一串串金星。两腿好像被积雪吸住了,足有千斤重,每挪一步都要积攒浑身的力气。特别难耐的是胸口,好像塞进了大团棉花,透不出气来。这时候,要是能够坐下来歇歇该有多好;可是不行。山顶空气稀薄,在身体衰弱又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只要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一步,两步……尽管走得很慢,雪路却终于一尺一尺地移到身后去了。约莫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奋斗,两个红军战士终于走完了这段艰难的路。
可就在这一瞬间,曾昭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只见在这不大的雪坪上,东一个、西一个地坐着好几个红军战士——他们已精疲力竭了。
曾昭良的心像被揪了一把,又紧又疼,他忙扶着病号站好,指着下山的路,嘱咐几句;然后踉跄地向一个坐着的战士走去,但已经迟了——那个同志的胸口已经和胸前的手榴弹一样冰冷。他把手榴弹袋取下来挂在肩上,又挪向旁边一个年轻的司号员。可是,就在他刚刚抓住小司号员肩膀的时候,那个被他扶上山来的病号却噗地坐下了。
曾昭良焦急地跺了跺脚:“怎么办?”
像是回答他的问话似的,一只手伸了过来,挽住了小司号员的另一只胳膊。
曾昭良抹去眼角上的雪水,定睛看了看来人。这人穿一身普通的红军单军衣,只是面容有些特别:连鬓的胡须上挂着冰碴,堆着白雪,浓眉上沾满了雪花,看上去简直是神话里的老人。那双眼睛,那么和善、亲切又充满智慧——这是一双熟悉的眼睛,可是到底在哪里见过,曾昭良却想不起来了。
那人深深地喘息着,显然也在积攒着力气。过了一小会儿,才点头示意:“来!使劲!”


展开余下试题两人一齐用力,把小司号员搀了起来。
那人爱抚地扬起袖子,掸了掸司号员脸上、头上的积雪,然后转身,向着山顶上的人们说道:“同志们,革命,需要我们往前走哇!”
声音不高,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顿时,坐下来的人们一齐向这人望过来,那一双双眼睛里都闪出兴奋和喜悦的光彩。人们低声传告着什么,有的在努力站起来,有的已经在别人的帮助下站了起来。人们肩起了枪,挽起了臂膀,结成了一条人的长链,缓缓地向着山下移动了。
一个警卫员模样的人,扶着一个炊事员来到那人身边,低声说:“走吧,您身体不好。”那人轻轻拂去警卫员的手,没有应声。他默默地望望山后,又望望曾昭良。突然,他把一只手搭到曾昭良的肩头上,问道:
“是党员吗?”
“是。”曾昭良回答。
“累了吧?”
曾昭良望着那双亲切的眼睛,点了点头。
“是啊,困难!”那人深深地喘了口气,“可是,要是不困难,要你,要我,要我们这些共产党员干什么?”他手抚胸前,喘息了几下,又向曾昭良靠近了些,压低的声音里透着关切,“同志!—你看见了,这里需要留下一个人。”
“是,需要。”曾昭良应了声,思索着这话里的意思。
那人伸手摸了摸曾昭良身上的衣服,然后摸着自己身上,又打量着周围的人。曾昭良明白了:他大概是想给我找一点御寒的东西。
但是警卫员连忙打开皮包,把纸和铅笔递过来。
那人笑了笑,拿起铅笔,向着手上哈了口热气,然后飞快地写着:“不要停下,继续前进!”
曾昭良完全明白了自己的任务。他庄严地立正,问道:“这命令是……”那人微微一笑,在命令的后面签上了三个大字。曾昭良看着这个所有红军战士都衷心敬爱的名字,浑身的血液都热起来了。
“是!周副主席!”曾昭良激动地接过命令,举手敬礼,并且庄产地复诵着:“不要停下,继续前进!”
“同志!”周副主席点了点头,“我们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他紧紧地握住了曾昭良的手,“好,你带走一批之后,把任务交给下十个同志。”
说罢,他搀起了小司号员,向前走去。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关切地嘱咐道:“同志,记住!千万不能停下啊!”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描写了一位坚毅慈祥、与战士同呼吸共命运党的领导人形象;那双智慧亲切的眼睛与下文战士们听到声音很受鼓舞相呼应。
B. “深深地喘息着,显然也在积攒着力气”体现了环境的艰苦,表明人物身体不适,也表现出了周副主席在困境中的坚强不屈的特点。
C. 曾昭良刚刚抓住小司号员肩膀,那个被他扶上山来的病号又坐下了,这让他左右为难,陷入焦急状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引出了主要人物周副主席。
D. “不要停下”“千万不能停下啊”,小说写周副主席反复叮咛曾昭良,突出了曾昭良临危受命勇担当的革命精神。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对大风雪的描写,如“遮得天昏地暗”“劈头盖脸地打下来”等,用词准确生动,凸显环境的恶劣,有力地烘托了英雄形象。
B. 小说通过正面描写刻画周副主席的眼睛“那么和善、亲切又充满智慧”,表达出作者对他的崇敬和景仰之情。
C. 小说以“搀起了小司号员,向前走去”、再次叮嘱曾昭良不要停下,运用动作、语言描写,使周副主席的形象更加丰满。
D. “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这一细节既体现了命令的重要性,也暗示出周副主席对曾昭良的身体极其担心,怕他无法完成任务。
8. 文章第三段为什么细致刻画曾昭良带着病号爬雪山时的痛苦感受?请结合文章简要赏析。
9. 曾昭良和周副主席两个主要人物,哪一个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6. D 7. D
8. ①与文章开篇环境描写相呼应,表现自然环境恶劣。②以曾昭良的极大痛苦,反衬他的善良无私、顽强拼搏、关爱同志的革命精神风貌。③以曾昭良的痛苦感受,类推到周副主席的感受,进一步衬托周副主席的高大形象。④以人物的痛苦感受,与他们的行为形成对比,从而表现忠于革命、忠于信仰的主题。
9. 示例一:曾昭良是主人公。理由:①从情节而言,从前到后,小说的主要部分都在写曾昭良。而周副主席到后面才出现。②从人物形象而言,小说对曾昭良的描写最为细致生动,形象十分鲜明。③从主旨而言,曾昭良是普通战士,他更能代表整个红军队伍,他身上更能体现出红军的坚忍的革命精神。
示例二:周副主席是主人公。理由:①从情节而言,周副主席虽在后面才出现,但涉及他的情节是小说的关键情节,因为周副主席的出现,情节才得以向前发展。②从人物形象而言,周副主席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小说对他做了更为多层次的刻画,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③从主旨而言,周副主席的行动和语言,都无疑更能体现红军的卓越品质和革命精神。④曾昭良的形象虽然很突出,但他是执行周副主席命令的人,是周副主席革命精神的受感染者,其重要性显然不及周副主席。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品内容,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
D.“突出了曾昭良临危受命勇担当的革命精神”有误。这里应是突出周副主席关爱同志、与战士同呼吸共命运的品质。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D.“对曾昭良的身体极其担心,怕他无法完成任务”理解错误。如果对他的身体极其担心,就不会安排给他这样的任务。其实,周副主席是想到嘱托他一句,此处细节为我们刻画了一位慈祥、与战士同呼吸共命运的党的领导人形象,并非对他担心。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重要文段作用的能力。
做此题,学生可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思想展开,(1)在故事情节发展上,第三段描写和小说开头对大风雪的描写,如“遮得天昏地暗”、“劈头盖脸地打下来”等,相呼应,凸显环境的恶劣,有力地烘托(反衬)了英雄形象。表现他们坚定的意志及不屈服的精神。
(2)在人物刻画上:人物身体对环境的不适不仅表现环境的艰苦,更主要突出他们行动上并没有倒下,而是与环境作斗争,这样的描写更加反衬出曾昭良在困境中的坚强不屈的特点。而我们伟大的周总理也在感同身受这种恶劣的环境,与士兵们共同经历雪的洗礼,从而更加凸显了周副主席的高大无私形象。
(3)主旨上:侧面表现红军战士和领导人忠于革命、忠于信仰的主题。与战士同呼吸共命运的主题思想。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主要人物的探究能力。
这类题目答案不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解答这类题首先明确立场观点。比如“我认为……”;然后用充足的理由加以证明。判断一篇小说谁是主人公,一般从四方面考虑:用墨(字数)多少或内容的侧重而言,多的往往是主要人物;侧重的是主要人物;形象塑造上是否性格特征鲜明突出;情节安排上是否均有涉及;中心思想或者主旨大意是否息息相关。
具体而言,(1)若认为周总理是主要人物,考生要找出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周总理有关言行举止的描写,这些描写体现了周总理什么样的精神品格。如本文主要记了周总理帮助曾昭良搀起了即将坐下的小司令员;鼓励战士们“革命,需要我们往前走”;决定山顶的雪坪上需要留人;写下命令并签名,要求共产党员要出现在关口;搀扶战士,继续前进。从周总理做的事情可以看出他坚定的意志及不屈的精神,和爱士兵,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描写了一位坚毅慈祥、与战士同呼吸共命运的党的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广东省河源”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