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材料三: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儒、道长期共存,形成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是因为其在发展进程中,互相竞争,互相吸收。 B. 法、阴阳、名三家后来灭绝,是因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他们本身却不吸儒、道思想。 C. 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 D. 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决定了后世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它关注社会现实;而道家则不同,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 如果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容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合一。 C. 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其实,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D. 材料三第一段运用设问提出论点,指出复兴中国梦需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3. 材料一中说儒道两家“处处相反”,以下不属于其“处处相反”依据的一项是(3分) A. 儒家的人生观是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是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B.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C. 儒家崇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从容中道,主张凡事要合理、合时、合情;道家崇尚质朴无华、超然自得、少私寡欲,主张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 D. 儒家致力于构建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体系;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 4. 材料二在论证时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 5.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回顾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沧桑历史,到处都可寻觅到这两种类型的影子,请你各举一例来证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雪莲花儿开 乔正芳 ①当军区文工团慰问演出队即将出发的时候,杨灿灿背着背包气喘吁吁追上来。她昨夜似乎没有睡好,眼泡红肿,面色憔悴。 ②新任队长蒋小妮看了看她,说,老队长,这次演出你就别出去了,你这几天就要转业回川了。 ③杨灿灿咬了咬牙,说,正是因为我马上要转业回川了,机会难得,所以这次演出我一定要去! ④队友们都了解老队长的个性,互相看了眼,没有再提出异议。 ⑤她们这次慰问演出的边防哨所,大多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雪山之上,山势陡峭,道路艰险,特别是最后一站的月牙巅,常年积雪覆盖,平均气温在零下二十几度,是一座据说连鸟儿也无法飞越的“孤岛”。 ⑥杨灿灿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登上这个哨所时的情景:由于海拔高,山风特别大,几间平房四角都用钢丝绳缀着硕大的石头。战士们每天巡逻都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处处怪石嶙峋、险情暗伏。如果赶上天气不好,那就更加艰险。由于严寒干燥、环境恶劣,大雪封山时蔬菜不能及时补给,战士们个个皮肤粗糙,嘴唇干裂。看见她们前来慰问演出,战士们高兴得像过节一般。 ⑦这些可爱的大男孩,他们争相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苹果大枣以及各种宝贝,招待这些勇敢的女客人。有个看上去十八九岁的小战士,还特意用烧开的雪水泡了老家寄来的绿茶。那场面,让已为人母的杨灿灿好生感动。她紧紧地握着小战士皴裂的双手,流下了热泪。小战士很不好意思,反倒不停地安慰她,没事的,真的!我们都已习惯了。再说戍守边疆、保家卫国,也是我们每个男儿义不容辞的责任! ⑧今天,她们这群被称为“高原上的百灵鸟”的文艺女兵们再一次登上了这个海拔4000米的雪山哨所。看到她们,战士们激动得欢呼雀跃,纷纷跑进屋,捧出平时舍不得吃的果子,他们用高压锅煮了米饭并开了几个香喷喷的肉罐头。 ⑨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说笑着,新队长蒋小妮问,战友们,你们最喜欢看我们表演什么节目呢?”
展开余下试题⑩一个战士说,我喜欢听《烛光里的妈妈》;另一个说:“我喜欢听《我的祖国》,那高亢雄壮的旋律,每次听都让人热血沸腾。 ⑪一个戴眼镜的战士说,我喜欢看古典舞,那衣袂飘飘的女子,柔美曼妙,有着无法言传的美! ⑫别胡说,老班长急忙打断他的话,你忘了这是在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气温零下二十度呢! ⑬这个战士自觉失言,不禁红了脸。 ⑭吃完饭,战士们集体站到了外面,腾出宿舍给女兵们作化妆间。 ⑮演出开始了。哨所前的冰地上,霎时暖意洋洋,战士们围成一圈,凝神观看着。 ⑯首先上场的是蒋小妮,她唱的是《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清澈嘹亮的歌声,飘荡在雪山之巅,飘荡在战士们的心里。接着是吴丽红、袁圆…… ⑰轮到她们的老队长杨灿灿上场了!战士们齐齐回过头,满怀期待的目光望过来——忽见眼前一亮,一团白光闪耀,天地澄明,万物安静。一位素衣女子,衣袂翩跹,如月华初上、光彩盈盈;她旋转腰肢,裙裾飞扬,清风细细,枝叶扶摇,俨然一株乍开的雪莲,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慢慢打开…… ⑱所有的人全都睁大了眼睛:天哪,这个杨灿灿,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雪山上,在包裹着棉衣棉裤还嫌冷的哨所前,她竟然光着脚丫,身上只穿了一件绸纱! ⑲战士们愣了愣,继而掌声雷动。 ⑳杨灿灿面色恬静,随着音乐,挥舞水袖,旋转,拧倾,屈伸,俯仰,将一株雪莲花的生长画面徐徐打开——新芽初萌,喜逢甘霖,枝叶舒展,搏击风雪,傲然盛开! ㉑战士们哭了,无声的泪水顺着鼻翼淌进了嘴巴,在心里涌起了滔天的巨浪。班长默默脱下身上的棉大衣,小心地铺在了旋转着的杨灿灿的脚边;所有的战士们全都脱下了棉大衣,恭敬地放在了这株圣洁的雪莲边…… ㉒风静止了,雪静止了,整个天地都静止了——齐齐看一株最美的雪莲在海拔四千米的冰山上粲然盛开! ㉓新队长蒋小妮呜咽着,使劲擦去流到下巴的泪水。只有她知道,就在前天,杨灿灿六岁的儿子,因为得了严重的高原心脏病,已经在四川某医院病逝了。 (原载《小说月刊》2019年第4期,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队友们都了解老队长的个性,互相看了眼,没有再提出异议”可以看出杨灿灿性格比较执拗,这一点从后文她在零下二十度的雪山上穿绸纱跳舞的情节中可以得到印证。 B.文中“戴眼镜的战士”是一个次要人物,但也是一个推动情节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人物。 C.杨灿灿回忆以前登上雪山哨所的情景,是一段插叙,交代了哨所恶劣的自然环境,也突出了坚守哨所的这一群可爱的军人的形象。 D.小说注重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如通过文中战士们喜欢的歌曲可以看出他们对家国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支撑着他们在雪山上坚守。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注重细节描写,如文中“杨灿灿咬了咬牙”“她紧紧握着小战士皴裂的双手”“几间平房四角都用钢丝绳缀着硕大的石头”都属于细节描写。 B.文中插叙杨灿灿回忆以前登上雪山哨所的情景,将两次雪山演出的情景放在一起,丰富了文章内容,也加快了文章的叙述节奏。 C.本文语言具有诗化风格,如对杨灿灿舞姿的描写,运用二字词语和四字短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杨灿灿的曼妙舞姿,音韵和谐,富有诗意。 D.第⑥段写看到文工团来慰问演出“战士们高兴得像过节一般”,第⑦段写一个看上去十八九岁的小战士用雪水泡茶的情节,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刻画了一群可爱可敬的战士的形象。 8.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4分) 9.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甲】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诗》云:“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春秋》之义,有正春者无乱秋,有正君者无危国。《易》曰:“建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故君子贵建本而重立始。 【乙】周召公年十九,见正而冠,冠则可以为方伯诸侯矣。人之幼稚童蒙之时,非求师正本,无以立身全性。夫幼者必愚,愚者妄行;愚者妄行,不能保身。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质性同伦,而学问者智。是故砥砺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诗书德言,非我也,而可以厉心。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知,以分别理,是故处身则全,立身不殆,士苟欲深明博察,以垂荣名,而不好问讯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躯也?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干将虽利,非人力不能自断焉;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水积成川,则蛟龙生焉;土积成山,则豫樟生焉;学积成圣,则富贵尊显至焉。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台庙之榱,非一木之枝;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也。故曰: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中庸》曰:“好问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积小之能大者,其惟仲尼乎!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才者也,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论交合友,所以相致也。《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注],此之谓也。 (摘选自刘向《说苑•建本》) [注]切、磋、琢、磨是古代加工玉、石、骨、象牙器的基本工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 B.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 C.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 D.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春秋》,儒家六经之一,相传由孔子根据鲁国史官记录加以整理而成,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史书。 B. 冠,即加冠,表示成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冠者五六人”的“冠者”就是指成年人。 C. 干将,此指古代宝剑名。相传干将、莫邪善铸剑,曾铸干将、莫邪雄雌二剑献给吴王。后干将、莫邪代指利剑。 D. 千金,即千斤金,秦汉时金多指黄铜。后人常借“千金”来形容贵重,如“一诺千金”“一言千金”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君子崇尚建立根本,重视确立良好的开始。建立了根本,诸事就能有条不紊;开始失误一点,后来就会相差千里。 B. 学习是成名立身的根本,它可以医治人们的愚昧,因此,人在小的时候,一定要勤于学习,以修养自己的心性。 C. 询问是增长智慧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喜欢向他人求教,就不能够深明道理,即使他才华再高,也难以成为圣人。 D. 积累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学识积累多了就能超出众人;只要能够做到积小成大,就能成为像孔子那样的圣人。 13.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4分) (2)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五石之瓠》)(4分) 14. 【乙】文结尾引用《诗经》中的话,意在说明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展开余下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登余干古县城① 刘长卿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②,朝来暮去弋阳溪。 【注】①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诗人从岭南贬所北归途经余干时。②陵谷变,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诗中强烈指责周幽王荒淫昏庸,造成陵谷灾变。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句从空间着笔,远望孤城仿佛与白云齐平,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余干古县城之高。 B. 诗歌第二句从时间的角度极言其“古”,写古城似乎亿万年以来就一直这样荒凉。 C. 三、四句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凄清的氛围,官署淹没荒草中,夜闻鸦啼,极其衰败。 D. 第五句写站在城头眺望,平旷的沙地无边无际,在诗人的视野里形成迷人的美景。 16. 本诗尾联用了多种手法来表达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习近平曾借用《论语》十二章中的两句话“ , ”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期望和要求,认为青年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要有强烈的使命担当意识。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吃和住,而应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称得上“好学”。 (3)《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君子要约束自我,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先王之礼,这样才能达到儒家所说的“仁”的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强调任何人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 (5)《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告诉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规律。 (6)《老子》四章中用房屋为例来说明“有”和“无”的辩证统一、相互依存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当其无,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成为儒家对后世的遗嘱。国人中,即使有人不通文墨,甚至 ,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而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由此,儒家的遗嘱,也就变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要遗嘱。 其实,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一辈子下来,不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其十余年奔走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却并无成效。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齐家”也成了一种自嘲。最后,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因此,他真正实践了可让别人 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修身”本是他规划的起点,没想到,竟变成了终点。不错,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因为与人人有关,所以能够代代感应,成为有效遗嘱。 “做君子、不做小人”,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它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见贤思齐,产生对 的向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身”、锻铸人格的过程,而“即时打造、批量生产”的“君子”,肯定 。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目不识丁 依赖 高山仰止 名不副实 B. 不学无术 依赖 高山景行 盛名难副 C. 目不识丁 信赖 高山景行 名不副实 D. 不学无术 信赖 高山仰止 盛名难副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实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B. 不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C.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做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D. 不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自己没有实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东西方文化不同,艺术的表现也不同。一般来说,东方艺术重主观, ① 。表现在绘画上,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而中国画重神韵,重意境。 中国画通常 ② 。这看起来是以题材为标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和思想,即中国画概括了自然和人生三个方面: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水画表现的是 ③ ,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的和谐相处。中国画的分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 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十里蛙声,如何入画?潺潺山泉,如何表达?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终于画成了一幅经典之作: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看过此画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21.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②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礼记》) ③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 ④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 ⑤让他们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毛泽东) ⑥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电影《长津湖》) 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年级单元检测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 A (B.“而他们本身却不吸收儒、道思想”于文无据。文中只提到“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并没有提到法、阴阳、名三家是否吸收儒、道思想。C.“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错误。根据材料二“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可知孔子讲“合而不同”,道家讲和则生万物。D.“殷周之际出现的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错误。根据材料三“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可知“神本向人本转移”和“人道主义思潮”二者都属于“人文转向”,“人文转向”和“人道主义”之间不是并列关系。) 2.C (C.“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错误。根据材料二“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可知,我们一般习惯于认为“国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