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50  2022-12-17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
2023年浙江新高考语文模拟卷8(逐题解析)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浙江专用)
黄金卷08
(本卷共 23 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摘编自袁行霈《<大家小书>序言》)
材料二:
每有青年问我以攻治词学的途径,辄要求其先熟读、读懂一定数量的历代词家的名作,向其推荐九部书,今欣悉嘉莹教授大作《名篇词例选说》即将问世,喜见我所推荐的治词基本读物有了重要的补充,使此书目由九部增为十部,可称十全十美了。
说诗固已难,说词则尤难。嘉莹教授说词,着重传达词的兴发感动之作用,曾在《迦陵论词丛稿•后叙》中云:“对于诗歌这种以兴发感动之作用为生命的美文,我们在对之加以评说时……应该透过自己的感受把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传达出来,使读者能得到生生不已的感动。”此《名篇词例选说》收文十二篇,评说词三十二阕,可视为嘉莹教授实现其所持的评说诗歌之主张的范例。
对于词这一文体之感发质素的接受与辨析,嘉莹教授独具灵心慧悟,对一些内涵深曲、意象空灵之作的评说,辄能探触其词心,进入其词境,发其幽情,得其微旨。在《灵谿词说˙前言》中,嘉莹教授自述:“我自幼即耽读古典诗词,此虽由家庭环境之薰习,然亦出于一己之天性。当时每读历代之名篇佳什,总常常会引起心中一种感发不能自已之情。”正因有此“感发不能自已之情”,故其感也深,其思也微,得以深入作品的世界。加以嘉莹教授数十年来始终致力于诗词的讲授与研究,又曾长期在海外执教,广研西方文论,故其积也厚,其识也广,每能远绍旁搜,就作品的诸多方面作兼有深度与广度的阐述。收入本编的说词著作,可说是:既凭其禀赋上的灵心慧悟,对所评说的作品之兴发感动的作用,以特有的敏锐感受及观照入微的辨析能力发人之所未发;又凭其学养上的厚积广识,就作品涉及的问题作了通古今中外而观之的比照与融会,对作品中某些微妙的语词及生僻的典故,也作了详尽的解说。其品赏之精微、论证之周密,自非时下一般诗词鉴赏之作所可望其项背。


浏览完整试题我一向还认为,诗词的理论研究应与诗词的创作实践两相结合。现今不少评说诗词者不一定从事诗词的创作,因而其对诗词作品的评说常有与作品隔一层之憾。嘉莹教授幼承家学,十一岁即开笔写词,进入大学后开始写曲,以后在其投入教学与研究的数十年中始终不废诗词的写作。从其《迦陵诗词稿》一编,可见其这方面的造诣之深。《选说》之所说,既是从词的理论研究者的精思,也是从词的创作实践者的体验展开其评说的。
此书收入“大家小书”丛刊中。书中,精义时见,妙旨纷陈,使人应接不暇。览读后,未暇深研熟思,草成此浅陋的短文,对全书内容的评价,深愧挂一而漏万。
(摘编自陈邦言《<名篇词例选说>题言》)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书”是就篇幅而言,而且是就今天的印刷条件和方便携带与阅读而言的,若是放在孔子时代,这些小书的篇幅一点不算小。
B. 科技类图书时效性较强,过时则无人问津,而这套人文类“大家小书”虽然都是挖掘性过往的出版,但肯定会让读者常读常新。
C. 说词者应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生命体验,如此才能探触词人之心,得其微旨,再传达给读者,使其得到生生不已的感动。
D. 叶嘉莹教授长于说词,《名篇词例选说》即是其说词作品选集,材料二是陈邦言为其所作书序,此书又收入“大家小书”丛书。
2. 根据材料一和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品价值之有无,并不看当时是否畅销,唯一的评判标准是经得起时间的淘洗。
B. 材料二中加点的“质素”的意思是特征;“远绍旁搜”中“绍”的意思是继承。
C. 凡评说诗词者,如果不亲自创作诗词,纵有高深的理论研究,也说不好诗词。
D. 就像这套“大家小书”丛书一样,凡好的著作一定是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具的。
3. 不可作为材料二中划线句“我一向还认为,诗词的理论研究应与诗词的创作实践两相结合”这个主张的例证的一项是( )(3分)
A. 叶嘉莹在论及韦庄词时,曾写过一首绝句:“谁家陌上堪相许,从嫁甘拼一世休。终古挚情能似此,楚骚九死谊相侔”。
B. 清代文学家赵翼写过一首《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 杜甫曾经写过《戏为六绝句》,其二云:“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D. 相传《诗经》为孔子所编订,对于这部经典,孔子如此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 在《<名篇词例选说>题言》中,作者认为叶嘉莹说词很成功的原因有哪些?(3分)
5. 书店或出版方要给《大家小书》系列丛书拟一段推介语,你觉得它的哪些特点应该着重介绍?(5分)
【答案】1. B 2. B 3. D
4. 自身禀赋,读词常引起感发不能自已之情;
学养上的厚积广识;
有亲身的写作实践。 5. 学术大家写的;给普通人读的;方便阅读和携带;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具;人文社科类;传统文化结晶;给读者阅读的乐趣;增添社会文化色彩和学习氛围。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虽然都是挖掘性过往的出版,但肯定会让读者常读常新”说法错误。从材料一第三段“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可知,“大家小书”不全是过往著作的挖掘性出版,也约请了现在的著名学者新写书;“肯定”表述绝对化。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并不看当时是否畅销,唯一的评判标准是经得起时间的淘洗”说法错误。当时就畅销的作品也会有很大价值。
C.“如果不亲自创作诗词,纵有高深的理论研究,也说不好诗词”说法绝对。从材料二第四段“现今不少评说诗词者不一定从事诗词的创作,因而其对诗词作品的评说常有与作品隔一层之憾”可知,是说不少词评家因为不创作而有隔,并非全部。
D.“凡好的著作一定是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具的”以偏概全。“大家小书”兼具了学术性和普及性,但好的学术著作不一定都有普及性。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孔子论诗,但他不是诗人,选项里只提到了“编订”,所以孔子不存在创作的问题,故不能作为论据支持“我一向还认为,诗词的理论研究应与诗词的创作实践两相结合”这个主张。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对于作者认为叶嘉莹说词很成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首先,从材料二第三段“对于词这一文体之感发质素的接受与辨析,嘉莹教授独具灵心慧悟,对一些内涵深曲、意象空灵之作的评说,辄能探触其词心,进入其词境,发其幽情,得其微旨”“正因有此‘感发不能自已之情’,故其感也深,其思也微,得以深入作品的世界”可以总结出:叶嘉莹自身禀赋高,读词常引起感发不能自已之情。
其次,从材料二第三段“加以嘉莹教授数十年来始终致力于诗词的讲授与研究,又曾长期在海外执教,广研西方文论,故其积也厚,其识也广,每能远绍旁搜,就作品的诸多方面作兼有深度与广度的阐述”可以总结出:叶嘉莹学养上的厚积广识。
最后,从材料二第四段“嘉莹教授幼承家学,十一岁即开笔写词,进入大学后开始写曲,以后在其投入教学与研究的数十年中始终不废诗词的写作。从其《迦陵诗词稿》一编,可见其这方面的造诣之深”可以总结出:叶嘉莹有亲身的写作实践。
【5题详解】


展开余下试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一第一段“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可总结出:此套丛书是学术大家写的,给普通人读的。
从材料一最后一段“‘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可以总结出:方便阅读和携带。
从材料一第三段“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可以总结出来,“大家小书”丛书是人文社科类丛书,是传统文化结晶,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从材料一第二段“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可以总结出:这套丛书能给读者阅读的乐趣。
从材料一最后一段“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可以总结出:这套丛书可以增添社会文化色彩和学习氛围。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雪的回忆
穆木天
(一)
雨雪霏霏,令我怀忆起我的故乡来。
居在上海,每年固然都冒过几次严寒,可是,总觉得像是没有冬天似的。至少,在江南,冬天是令人不感兴趣的。雪地冰天,没出过山海关的人,总不会尝过那种风味罢。一片皑白,山上,原野上,树木上,房屋上,都是雪。你想象一下好啦,在铅灰色的天空之下,皑白的地面,是如何地一望无边呀。一望是洁白的,是平滑的。
雪!雪夜!雪所笼罩着的平原,雪在上边飞飘着的大野,广漠地,寂静地,在展开着。在雪中,散布着稀稀的人家,好像人们都是鼾睡在自己的安乐窝里。
儿时,我叹美着这种雪的世界。现在这种雪的世界,又在我的想象中重现出来了。过去的一幕一幕,荡漾地,在我的眼前渡了过去。
雨雪霏霏,令我怀忆起我的故乡来。
(二)
雪!潆潆的雪,下着。院里又铺上了一层棉絮。
这一年冬天,我们的院子里,好像比往常热闹得多了。我们是住在里边的小院里,外边是一个大的院子。现在,马嘶声,人的往来声,车声,唱歌声,打油的锤声,在外边的院子里交响着。颓废的破大院,顿时,呈出了新兴的气象。
父亲是忙忙碌碌的,从站上跑到家里,从家又跑到站上。一车一车的黄豆,每天,被运进来又被运出去。据说父亲在站上是做“老客”。一个先生,是麻脸的,教我读书。可是,有时,他也去帮父亲去打大豆的麻包。外院里,是好几辆车在卸载装载,人,往来如梭地,工作着。
雪霏霏地下着。麻脸先生,划着苏州码子,记着豆包的分量。雪霏霏地下着。秃尾巴狗在院里跑着,飞快地,在雪里轻轻地留下了爪印。外院的东院是仓子,是马厩,是油房。人往来地运豆子。鸽子,咕噜咕噜地叫着,啄着豆子吃。各个人都在忙着。
晚上,工作完了,父亲同麻脸先生总是谈着行情,商量着“作存”好还是“作空”好。我呢,总是跑到油房里去。那里,是又暖烘,又热闹。马拉着油碾子,转着。豆子被压扁,从碾盘上落到下边槽子里,出了一种香的油气。同着碾子的人打了招呼,进了去。顺着窄路,走到里边的房子里,则又是一个世界了。油匠们欢天喜地地,笑谈着。我是欢喜他们的,他们也欢喜我。我上了高高的垫着厚板的炕上,坐着,躺着,看着他们在作工,一只手操起了大油匠刘金城所爱看的《小八义》。
我看着他们怎么蒸豆批,怎么打包,怎么上柞,怎么锤打。那是非常地有趣味的。扬着锤子梆梆地打着,当时,令我想到呼延庆打擂。而等待着油倾盆如注地淌下来,随后,打开洋草的包皮,新鲜的豆饼出了柞,我是感到无限满足的。有时,我是抓一块碎豆饼吃的。卸了油垛,油匠们又是讲起张家姑娘长和李家媳妇短来了。听够了,我则看我的《小八义》,很晚的才回到房中睡觉。
潆潆的雪下着。院里又铺上了一层棉絮。
(三)
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大地上好像披了丧衣。这一座古城,像是包围在雪的沉默中了。
这是我离开吉林城的那个冬季。因为当时感到那也许是一个永别,所以,那一年的雪,在我以为,是最值得怀恋的。从卧室听着外边往来的车,咯吱咯吱地,压踏在雪上,是如何令人愁恼呀!在黎明,在暗夜,我,不眠地,倾听着风雪交加中的响动,是如何地孤独寂寥呀!我曾在雪后步过那座古城的街上,可是满目凄凉,市面萧条得很。我也曾在晴日踏着雪,访过那些城外的村落,可是,田夫野老都是说一年比一年困苦了。
在北山上建了白白的水塔,在松花江上架上了钢铁的江桥。可是,北山麓上,仍然是小的草房在杂沓着,江桥边上,依然是山东哥们在卖花生米。农村社会没落了。好些商店,也是一个挨着一个地关上了门。
夜间,不寝时,听着外边的声籁,我总是翻来覆去地,想着。吉敦、吉海接轨的问题,农村破产的情状,南满铁路陆续地在开会的消息,是不绝地在我脑子里萦回着。有时,关灯独坐,望着街道上的灯光照在白雪上,颜色惨白的,四外,死一般地,寂静着,感到是会有“死”要降到这座古城上边似的。在被雪所包围着的沉默中,无为地,生活着,心中是极度地空虚的。有时,如雪落在城上似地,泪是落在我的心上了。
雪停了,又是一个广大无边的白色的宇宙。我们,三四个人,在围炉杂谈之后,决定了到江南野外里跑一跑。天低着,四外,是空廓,寂寥。白色、铅色的线与面,构成了整个的水墨画一般的宇宙。
赶柴车的,走着。拾粪的孩子,走着。农夫们,时时,在过路。但都是漠不相关似的。
我们,在田间的道上,巡回地,走着。有时,脚步声引出来几声狗吠。但,我们走开,狗吠也随着止住了。
有江桥如长蛇似地跨在江上,像我们的血一天一天地被它吸去。江北岸的满铁公所,好像越发高傲地在俯瞰松花江。它那种姿态,令人感到,是战胜者在示威。天主堂的钟声哀婉地震响着。是招人赴晚祷呢,还是古城将死的吊钟呢?声音,是凄怆而轻脆的。
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包在雪中的古城,吐出来死的唏嘘了。
(四)
雨雪霏霏,令我怀忆起我的故乡来。
现在,故乡里,还是依然地下着大雪罢。可是,我呢,则是飘零到大江南。和我同样地流离到各处的人,真不知有多少哟。可是,他们同我同样,也怕会看不见故乡的美丽的雪景了罢。
在故乡呢,大概山川还是依然存在罢!有人从东北来,告诉我东北的农村的荒废。在故乡的大野里,在白雪的围抱中,我仿佛看见了到处是死亡,到处都是饥饿。在白雪上,洒着鲜红的血,是抗日义勇军的,是老百姓的。我只是茫然地想象着那种猩红的血,洒在洁白的雪上,在山上,在平原上,在河滨上,洒在一切的上边。
雨雪霏霏,令我怀忆起我的故乡来。
(有删改)
6.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开篇点题,作者由眼前的雪怀忆起故乡,用优美的文笔描写山海关以外的雪景,把一个辽阔、纯净的雪世界鲜明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B. 作者在第二部分营造的那个淳朴、和谐的农村图景与后半部分作者眼中的那个千疮百孔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出时局的凄惨,也表现了时光的易逝。
C. 散文后半部分笔锋突变,雪在我眼里成了“丧衣”“死亡”“饥饿”,我的情感也由“愁恼”到“空虚”再到“茫然”,笔调一步步低沉,情感也一步步沉重。
D. 本文是对雪的怀忆,是对故乡的怀忆,更是对故乡今昔变化的一种感叹和抒怀。在这种感叹和抒怀中表现出压抑的痛楚,以及对侵略者的谴责。


展开余下试题7. 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叙述、描写细腻生动,抒情真挚感人,议论振聋发聩。
B.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叙写童年雪夜热闹的往事,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展现人情的温暖与美好。
C. 文章第三部分,作者在描写江桥和满铁公所时,运用了比喻和比拟手法,将自己对时局的一腔悲愤蕴含其中。
D. 作者擅长意境营造,将平静舒缓的琐事描写及对故乡满目疮痍的社会现状的叙说置于皑皑白雪的情境中,情深切切。
8. 分析“雪”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6分)
9. 本文作者穆木天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他的散文是诗化的散文,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答案】6. B 7. A
8. ①“雪”反复出现,串联了全文,为所有的人物活动和作者的所见所感提供了背景。②“雪”反复出现,成为思念故乡、怀念童年、慨叹现实的情感载体。③“雪”反复出现,营造了一种冷寂、萧瑟的意境,让沉重的悲叹更深切浓郁。
9. ①作者选用了核心意象“雪”,赋予其浓郁的象征意味,营造了诗歌一般的唯美意境。②全文多用短句,如“天低着,四外;是空廓,寂寥”,充满了诗的韵律。③作者不断使用反复的手法,如“雨雪霏霏,令我怀忆起我的故乡来”,使文章具有一咏三叹的回环之美。④情感丰富而含蓄,抒情意味浓郁。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也表现了时光的易逝”错。第二部分前半部分作者营造的淳朴和谐的农村图景与后半部分作者眼中的那个千疮百孔的社会形成对比,反衬出时局的凄惨,并没有表现时光易逝。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文章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议论振聋发聩”错,文章主要采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并没有鲜明的议论性的语句,更谈不上“振聋发聩”。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重要物象的作用的能力。
(1)在结构上,“雪”反复出现,串联了全文,为所有的人物活动和作者的所见所感提供了背景。
第(一)部分开篇“雨雪霏霏,令我怀忆起我的故乡来”点题,作者由眼前的雪怀忆起故乡来;由第(二)部分“雪!潆潆的雪,下着。院里又铺上了一层棉絮……雪霏霏地下着。麻脸先生,划着苏州码子,记着豆包的分量。雪霏霏地下着。秃尾巴狗在院里跑着,飞快地,在雪里轻轻地留下了爪印……”,第(三)部分“从卧室听着外边往来的车,咯吱咯吱地,压踏在雪上,是如何令人愁恼呀!在黎明,在暗夜,我,不眠地,倾听着风雪交加中的响动,是如何地孤独寂寥呀!我曾在雪后步过那座古城的街上,可是满目凄凉,市面萧条得很。我也曾在晴日踏着雪,访过那些城外的村落,可是,田夫野老都是说一年比一年困苦了”“在被雪所包围着的沉默中,无为地,生活着,心中是极度地空虚的。有时,如雪落在城上似地,泪是落在我的心上了”“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包在雪中的古城,吐出来死的唏嘘了”,第(四)部分“现在,故乡里,还是依然地下着大雪罢。可是,我呢,则是飘零到大江南。和我同样地流离到各处的人,真不知有多少哟。可是,他们同我同样,也怕会看不见故乡的美丽的雪景了罢”分析,“雪”反复出现,串联了全文,为所有的人物活动和作者的所见所感提供了背景。
(2)在情感抒发上,“雪”反复出现,成为思念故乡、怀念童年、慨叹现实的情感载体。
“雪!潆潆的雪,下着。院里又铺上了一层棉絮。这一年冬天,我们的院子里,好像比往常热闹得多了。……颓废的破大院,顿时,呈出了新兴的气象”“雪霏霏地下着……我呢,总是跑到油房里去。那里,是又暖烘,又热闹。马拉着油碾子,转着。豆子被压扁,从碾盘上落到下边槽子里,出了一种香的油气。同着碾子的人打了招呼,进了去。顺着窄路,走到里边的房子里,则又是一个世界了……我上了高高的垫着厚板的炕上,坐着,躺着,看着他们在作工,一只手操起了大油匠刘金城所爱看的《小八义》。我看着他们怎么蒸豆批,怎么打包,怎么上柞,怎么锤打。……听够了,我则看我的《小八义》,很晚的才回到房中睡觉。潆潆的雪下着。院里又铺上了一层棉絮”“我曾在雪后步过那座古城的街上,可是满目凄凉,市面萧条得很。我也曾在晴日踏着雪,访过那些城外的村落,可是,田夫野老都是说一年比一年困苦了”“雨雪霏霏,令我怀忆起我的故乡来。现在,故乡里,还是依然地下着大雪罢。……雨雪霏霏,令我怀忆起我的故乡来”分析,“雪”成为“我”思念故乡、怀念童年、慨叹现实的情感载体。
(3)在意境的营造上,“雪”反复出现,营造了一种冷寂、萧瑟的意境,让沉重的悲叹更深切浓郁。作者笔下的“雪”是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我”的天真无邪、东北大哥的豪爽开朗,还是老祖母的安静祥和、油匠们的忙里偷闲,都是在雪的场景中发生的,他们与“雪”是息息相关,呼吸与共的:即使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的伤神与落泪也是因雪而发、因雪而感的。同时作者在前一部分营造的那个与世隔绝,不受尘俗干扰的淳朴、恬静、和谐的农村图景与后半部分作者眼中的那个由于帝国主义的践踏而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社会现状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前后的对比更反衬出时局的凄惨与悲哀,让读者沉重的悲叹更深切浓郁。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特色的能力。
(1)由“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大地上好像披了丧衣。这一座古城,像是包围在雪的沉默中了”“在黎明,在暗夜,我,不眠地,倾听着风雪交加中的响动,是如何地孤独寂寥呀!我曾在雪后步过那座古城的街上,可是满目凄凉,市面萧条得很。我也曾在晴日踏着雪,访过那些城外的村落,可是,田夫野老都是说一年比一年困苦了”“望着街道上的灯光照在白雪上,颜色惨白的,四外,死一般地,寂静着,感到是会有‘死’要降到这座古城上边似的。在被雪所包围着的沉默中,无为地,生活着,心中是极度地空虚的。有时,如雪落在城上似地,泪是落在我的心上了”“雪下了又停,停了又下。包在雪中的古城,吐出来死的唏嘘了”“在白雪的围抱中,我仿佛看见了到处是死亡,到处都是饥饿。在白雪上,洒着鲜红的血,是抗日义勇军的,是老百姓的”可知:作者选用了核心意象“雪”,赋予其浓郁的象征意味,营造了诗歌一般的唯美意境。
(2)由“一片皑白,山上,原野上,树木上,房屋上,都是雪”“雪在上边飞飘着的大野,广漠地,寂静地,在展开着”“马嘶声,人的往来声,车声,唱歌声,打油的锤声,在外边的院子里交响着。颓废的破大院,顿时,呈出了新兴的气象”“天低着,四外;是空廓,寂寥”“赶柴车的,走着。拾粪的孩子,走着。农夫们,时时,在过路。但都是漠不相关似的”“我们,在田间的道上,巡回地,走着。有时,脚步声引出来几声狗吠。但,我们走开,狗吠也随着止住了”可知:全文多用短句,充满了诗的韵律。
(3)由“雨雪霏霏,令我怀忆起我的故乡来”“雪!潆潆的雪,下着。院里又铺上了一层棉絮”“潆潆的雪下着。院里又铺上了一层棉絮”可知:作者不断使用反复的手法,如使文章具有一咏三叹的回环之美。
(4)有“在故乡的大野里,在白雪的围抱中,我仿佛看见了到处是死亡,到处都是饥饿。在白雪上,洒着鲜红的血,是抗日义勇军的,是老百姓的。我只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3年浙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