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66 2022-12-27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6]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育才卓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遂宁卓同教育高中部高2022年下期半期考试
高2021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浏览完整试题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 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C. 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D. 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 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 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 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B. 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 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 杜甫之前 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错误,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可知,原文说的是“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错误,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二段“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截取,尽其所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可见杜甫七言律诗上并不谨守传统。
C.“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错误,曲解文意。从第三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和“被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急的方式,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定。
D.“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错误,无中生有。原文第一段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人。
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4月29日,椰风林语间,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伴随着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和耀目的蓝白色火焰,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和号送入近地轨道。天和号是中国空间站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舱段——核心舱。至此,中国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大幕正式拉开。
说起空间站,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国际空间站,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由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16国联合,先后经历12年建造完成。空间站工程具有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受到各航天大国的高度重视。然而,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大门,并未向中国敞开,我们走上了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中国空间站是百吨量级的,在总体规模上不及国际空间站,这主要是在建设思路上符合中国国情,综合当前需求和耗费等因素的结果。建成和运营近地载人空间站,将使我国成为独立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科学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的国家。
(摘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天宫,不再遥远》,《中国青年报》2021年4月)
材料二:
中国空间站名为“天宫”,这个极具中国韵味的名字,蕴含了希望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得更为舒适的愿望,更寄寓着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浪漫情怀和不懈探索的精神。
“天宫”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组成,它运行在高度340公里至450公里的近圆轨道,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们在地球上可以通过观测设备一睹其“芳容”。
中国空间站建造
工作阶段 具体工作内容
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 发射试验核心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推进剂补加、 机械臂在轨组装建造、航天员出舱活动等关键技术进行飞行验证和评估,对核心舱功能和长期驻留功能进行考核。
组装建造阶段 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并与核心舱在轨交会对接,完成空间站建造,同步开展科学技术实验。
运营阶段 航天员乘组将分批进驻空间站工作,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探索活动。
中国空间站具备一系列先进技术。在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方面采用物化再生生保技术。包括电解制氧、再生式二氧化碳去除、冷凝水收集与处理、尿液收集与处理等,实现资源再生利用,大幅减少水资源和氧气的上行补给量,减轻货运飞船的运输“负担”。空间站配置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和视频监视系统,提高了航天员工作生活的通信保障和对整站状态的感知能力。在“天宫”里,航天员使用“手机”便可以了解各设备信息并进行操控,甚至与地面上的家人们通话。
(摘编自包为民《天宫空间站,太空闪耀中国智慧》,《人民日报》2021年9月)
材料三:
NSR:首批三位航天员已经进入“天和”核心舱一个多月了,他们开始参与实验工作了吗?
高铭:首批航天员已经辅助开展了一些测试试验,例如高微重力实验柜实验装置的测试。我们在核心舱中安排了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和高微重力实验柜,未来航天员还将参与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的样品更换,以及高微重力实验项目的更多科学实验。
展开余下试题
NSR:我国空间站会接收外国的航天员吗?
高铭:原则上是可以的。我国的载人航天一直都保持着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愿意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目前,已经有一些国家表达了这方面的需求,希望能在我们的空间站上继续进行空间科学研究。
NSR:对于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高铭: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已经有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我们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工程组织管理和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我认为在未来我们要更加注重科学问题导向,工程实现的过程要更加符合科学规律,以更好地获取科学成果。空间站已经到了应用的阶段,空间科学研究的价值和引领作用也会越来越得到重视。
(摘编自《NSR对中国载人航天空间应用系统总指挥高铭的访谈》2021年7月)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空间站最重要的舱段天和核心舱送入近地轨道,拉开了我国在轨组装建造空间站的序幕。
B. 空间站工程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国走上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
C. 相比于在轨运行的由十六国联合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我国空间站在总体规模上尚有差距,但更符合自身发展实际及综合需求。
D. “天宫”空间站寄托了中国人的浪漫情怀和科学探索精神,它的三个舱体被命名为“天和”“问天”和“梦天”,极具中国韵味。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宫”空间站的组装建造,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具有自主研发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开展近地科技实验、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的国家。
B. 发射核心舱、载人飞船与货运飞船等工作之后,首批航天员完成了对空间站关键技术的验证并开展科学实验,这标志我国空间站正式建成运营。
C. “天宫”空间站采用电解制氧、尿液收集与处理等先进的物化再生生保技术,实现了站内资源再生利用,缓解了空间站氧气和水资源的补给压力。
D. 为了体现设计者对航天员的人文关怀,“天宫”里特意配备无线移动通讯网络和视频监视系统,航天员可以使用移动电话和地面上的家人通话。
6. “天宫”空间站的建造与运营过程,给我国科技发展带来哪些成功经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C
6. (1)关键技术自主与技术创新。
(2)遵循科学规律与科学规划。
(3)坚持对外开放与合作共赢。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因此,我国走上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错,由原文“然而,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大门,并未向中国敞开,我们走上了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可知,我国走上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的原因是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大门,并未向中国敞开。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表明我国已经成为……”错,原文“将使我国成为……的国家”,选项混淆了已然和未然。
B.“完成了对空间站关键技术的验证并开展科学实验”错,材料三“首批航天员已经辅助开展了一些测试试验”“未来航天员还将参与……更多科学实验”是说“辅助开展”“未来将参与”,可见还没有开展科学实验;“这标志我国空间站正式建成运营”错,材料一是说“中国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大幕正式拉开”,可见并未建成运营。
D.“为了体现设计者对航天员的人文关怀”错,材料二“提高了航天员工作生活的通信保障和对整站状态的感知能力”才是目的。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大门,并未向中国敞开,我们走上了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建成和运营近地载人空间站,将使我国成为独立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科学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的国家”,材料二“中国空间站具备一系列先进技术”,概括出:关键技术自主与技术创新。
结合材料二,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分为三个工作阶段“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组装建造阶段”“运营阶段”,材料三“我们要更加注重科学问题导向,工程实现的过程要更加符合科学规律,以更好地获取科学成果”,概括出:遵循科学规律与科学规划。
结合材料三“我国的载人航天一直都保持着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愿意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概括出:坚持对外开放与合作共赢。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宝玉叹气说道:“不过为那些事,问他做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里。”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宝玉略动一动,便咬着牙叫“嗳哟”,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了下来。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夹纱被替宝玉盖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捱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想着,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说了出来。
宝玉原来还不知道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因又拉上薛蟠,唯恐宝钗沉心,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们不可混猜度。” 宝钗听说,便知道是怕他多心,用话相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的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是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可见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但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 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己疑心,更觉比先畅快了。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说道:“明儿再来看你,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袭人赶着送出院外,说:“姑娘倒费心了。改日宝二爷好了,亲自来谢。”宝钗回头笑道:“有什么谢处。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说着,一面去了。
展开余下试题
袭人抽身回来,心内着实感激宝钗。进来见宝玉沉思默默似睡非睡的模样,因而退出房外,自去栉沐。……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只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节选内容主要写的是宝玉被其父贾政暴打后袭人、宝钗、黛玉三人的表现,作者对这三人均运用了外貌神态、语言、心理和行动描写,人物形象鲜明。
B. 文章通过写宝玉恍恍惚惚中梦见蒋玉菡、金钏儿、林黛玉等人,既写出了贾宝玉挨打后伤情之重,也暗示了贾宝玉挨打的原因。看似不起眼的闲笔,实则是很高明的设计。
C. “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既表现宝玉誓死不向贾政屈服的决心和勇气,也可看出他在宝钗、黛玉之间感情无法选择而无奈。
D. 林黛玉哭了半天之后,仅仅向贾宝玉说了一句话:“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这句话虽短,但意味深长,里面包含着沉痛、体贴、哀怨,同时也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委屈。
8. 黛玉为什么要选择在黄昏时候去探望宝玉,而且还是悄悄的来悄悄的走?这表现出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
9. 宝钗探望宝玉时,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寥寥数语,但包含了许多言外之意,试加以分析概括。
【答案】7. D 8. 原因:①避开大批探望者,是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也是想和宝玉说几句心里话;②已哭了大半天广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怕被别人取笑。
性格特征:①对宝玉爱之深切;②处事小心谨慎。
9. ①对贾政的毒打不完全赞同,也决不反对,认为是宝玉自己不听劝告造成的,有责备宝玉的意思;②劝宝玉改弦易辙,回到封建统治者所倡导的“正途”上来;③不由自主流露出对宝玉的爱,但却用“我们”代称,把自己隐没在众多的同情者之中,急切之中又有矜持。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及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A项,“作者对这三人均运用了外貌神态、语言、心理和行动描写”错误,对袭人并没有运用外貌神态描写。
B项,“写宝玉恍恍惚惚中梦见蒋玉菡、金钏儿、林黛玉等人”错误。结合“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分析,不是梦见黛玉,而是真的看到了黛玉,以为在梦中。
C项,“也可看出他在宝钗、黛玉之间感情无法选择而无奈”错误。此处无法看出他是在宝钗、黛玉之间感情无法选择而无奈,而是对知己的推心之言。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以及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的能力。
要求分析黛玉选择在黄昏时候去探望宝玉,而且还是悄悄的来悄悄的走的原因以及由此表现黛玉的性格,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的情节以及黛玉的身份地位作答。选择黄昏是为了“避开大批探望者,是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也是想和宝玉说几句心里话”,结合前文“已哭了大半天广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怕被别人取笑。然后结合黛玉在贾府的处境可见,黛玉情感细腻,对宝玉爱之深切;担心被别人看见说闲话,做事情谨小慎微,处处小心谨慎。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此话在宝玉挨打之后,宝钗探望所说,应该承接上面的情节,“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认为是宝玉自己不听劝告造成的,有责备宝玉的意思。说明“到今日”的原因是不听话,也就是不听封建统治者所倡导的,其中对其挨打有赞成的成分,同时劝其听话。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看出关心,流露出对宝玉的爱意,但又用“我们”隐藏,又有矜持的成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
上一篇:
浙江省北斗星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联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标签:
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四川省遂宁”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