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6  2023-04-26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21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作家生活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能不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作家的风格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表现出民族性。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从写作的风格来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或一个西班牙人,就像从他面孔的轮廓、他的发音和他的行动举止来认出他的国籍一样容易。意大利语的柔和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家的资质中去;词藻的华丽、隐喻的运用、风格的庄严,通常标志着西班牙作家的特点;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幽默的风格。要看出各相邻民族鉴赏趣味的差别,你必须考虑到他们不同的风格。
在好的文学译作中,也能看出作家的风格所表现出的民族性特点。尽管一个民族的语言转换合成另一民族的语言,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原作的民族特点,这是因为民族风格不仅见诸作品的语言,而且体现在一切方面,如题材、主题、气质和韵味,以及作品所包含的民族精神。
优秀作家的文学风格能典型表现其民族风格。普希金说:“气候、政体、信仰,赋予每一个民族以特别的面貌,这面貌多多少少反映在诗歌的镜子里。……这儿有着思想和感情的方式,有着只属于某一民族所有的无数风俗、迷信和习惯。”普希金本人就是俄罗斯文学的民族风格的代表,“在他身上,俄国大自然、俄国精神、俄国语言、俄国性格反映得这样明朗,这样净美,正像风景反映在光学玻璃的凸面上一样”。“他一开始就是民族的,因为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穿的无袖长衫,而在于表现民族精神本身。诗人甚至描写完全生疏的世界,只要他是用含有自己的民族要素的眼睛来看它,用整个民族的眼睛来看它,只有诗人这样感受和说话,使他的同胞们看来,似乎就是他们自己在感受和说话,他在这时候也可能是民族的。如果必须讲到构成普希金属性,以别与其他诗人的优点,那么,那就是在于描写的无限敏捷和以少数特征勾画整个对象的不平凡的艺术”。坚持文学的民族性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鲁迅认为,要注意摆脱两重桎梏,一重是“古国的青年的迟暮之感”,“世界的时代思潮早已六面袭来,而自己还拘禁在三千年陈的桎梏里”,另一重是对外国的顶礼膜拜:“然而现在外面的许多艺术界众人,已经对自然反叛,将自然割裂、改造了。而文艺史界中人,则舍了用惯的向来以为是‘永久’的旧尺,另以各时代各民族的固有的尺,来量各时代各民族的艺术,于是向埃及坟中的绘画赞叹,对黑人刀柄上的雕刻,点头,这往往使我们误解,以为要再回到旧日的桎梏里。”他认为陶元庆的辉煌是“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有中国向来的灵魂——要字面免得流于玄虚,则就是民族性”。
其实,正如茅盾所说:“鲁迅的作品即使是形式上最和外国小说接近的,也依然有它对自己的民族形式。这就是他的文学语言。也就是这个民族形式构成了鲁迅作品的个人风格。”鲁迅本人就是新文学以来最具有民族性,同时又最具有世界性的伟大作家。鲁迅是把民族和世界、传统和现代结合得最好的作家,是最懂得“国民性”的弱点,并在予以鞭挞的同时,高扬民族精神的作家。无论是文学内容还是在文学形式上,优秀的作家都有伟大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个性风格。


浏览完整试题(摘选自童庆炳《文学风格与民族》)
材料二:
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诗经》中很多诗句运用文学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诗经》涉及玉的篇目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不变节,永葆本色。翻看上下几千年的文学作品,赞美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的篇章随处可见。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需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
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总能形成并升华为坚韧的民族意志。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陷图圆,决不屈服,视死如归。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也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
中国文学不仅对个人品行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识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
(摘选自《人民日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家的作品风格受民族文化传统影响必然会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而表现出民族性。
B. 伏尔泰以类比的手法说明即使是相邻民族作家的作品风格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民族风格。
C. 作家在文学民族风格问题上不能抱残守缺和顶礼膜拜,应像陶元庆一样一心求新求异。
D. 经过《诗经》等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而形成的高尚人格往往经得起挫折磨难和威逼利诱。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不同民族风格的作品被译成其他语言,但读者都能从译作中感受到原作的民族特点。
B. 普希金能够成为俄罗斯文学民族风格代表的原因在于他描写的敏捷和不平凡的勾画艺术。
C. 材料一引用茅盾的话意在强调鲁迅作品具有懂得“国民性”并区别于外国小说的个性风格。
D. 岳飞《满江红》、文天祥《正气歌》中表现出的个体精神,已经凝聚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意志。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精神,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就写到了女娲补天神话。
B.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将地方特色根植于中国农村风土人情,描写抗战时期解放区一对青年男女追求婚烟自由的故事。
C. 老舍的《茶馆》不仅语言上具有个性化的京味风格,还借鉴西方的艺术形式,在话剧基础上融入了戏曲艺术的一些特点。
D. 曹禺的《雷雨》在刻画人物时避免了脸谱化和扁平化,用多个细节充分展现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性,取得巨大成功。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 C 2. D 3. D
4. 首先提出“作家的风格能表现民族性”的观点,并引用伏尔泰的话和列举“好的译作”的事例加以论证;然后引用普希金的话并对其作品进行评价,论证了优秀作家的文学风格能典型表现其民族风格;最后引用鲁迅的话,指出坚持文学的民族性需要注意的问题。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 理解和分析能力。
C.“应像陶元庆一样一心求新求异”说法错误,从材料一原文“他认为陶元庆的辉煌是‘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有中国向来的灵魂——要字面免得流于玄虚,则就是民族性’”可知,陶元庆在标新立异的同时,坚持了原有的民族性,而非“一心求新求异”。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但读者都能从译作中感受到原作的民族特点”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三段原文为“在好的文学译作中,也能看出作家的风格所表现出的民族性特点”,范围扩大。
B.“原因在于他描写的敏捷和不平凡的勾画艺术”说法错误,原因是他的作品表现出俄罗斯的民族精神。
C.“意在强调……个性风格”说法错误。茅盾是强调“民族形式构成了鲁迅作品的个人风格。”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
材料一论证的是:作家的风格能表现出民族性。
A.神话故事中蕴含民族精神,对文学风格产生影响。
B.题材有着反封建的传统和作家高扬民族追求自由精神的思想。
C.在艺术形式上借鉴并创新,但“具有个性化的京味风格”“融入戏曲艺术的一些特点”,仍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
D.强调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没体现出“文学风格”与“民族”的关系。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共六段,前三段为一层,第一段作者开门见山,首先提出“作家的风格能表现民族性”的观点。
接着第二段引用伏尔泰的话来论证这一观点,“从写作的风格来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或一个西班牙人,就像从他面孔的轮廓、他的发音和他的行动举止来认出他的国籍一样容易”。
第三段则是通过“在好的文学译作中,也能看出作家的风格所表现出的民族性特点”这一方面来论证观点。
第四段为一层,此处引用普希金的话并对其作品进行评价,“气候、政体、信仰,赋予每一个民族以特别的面貌,这面貌多多少少反映在诗歌的镜子里。……这儿有着思想和感情的方式,有着只属于某一民族所有的无数风俗、迷信和习惯。”“普希金本人就是俄罗斯文学的民族风格的代表”“那就是在于描写的无限敏捷和以少数特征勾画整个对象的不平凡的艺术”,通过这些内容,作者论证了“优秀作家的文学风格能典型表现其民族风格”这一观点。最有提出“坚持文学的民族性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这一问题。


展开余下试题最后,第五、六段为一层,作者引用鲁迅的话回答了上面的问题,“鲁迅认为,要注意摆脱两重桎梏,一重是‘古国的青年的迟暮之感’,‘世界的时代思潮早已六面袭来,而自己还拘禁在三千年陈的桎梏里’,另一重是对外国的顶礼膜拜……”,指出坚持文学的民族性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麦海
徐广慧
老张来的时候,麦子都高过觅食的喜鹊了。麦田像是绿色的海,从天的那边,铺到天的这边。那老张,肩膀上挎着一个布书包,书包里放着写日记的本子。
老张走在大街上,像个谜语。老张走路一晃一晃的。见人就说,吃了呗? 干什么去呀?见到岁数大的,他就喊大爷大娘、叔叔婶子,见到岁数小的,他就喊哥哥姐姐。大家被他问得一蒙一蒙的,瞪着眼睛看着他,心里嘀咕:这人谁啊,俺不认识你啊。
那个自称老张的人是谁呢?慢慢地,村里的人就都知道了。老张是市委办公室派下来的驻村干部。来福村的扶贫工作队一共三个人,老张是队长,在来福村任第一书记。
您的梦想是什么?老张挨家挨户,问遍了村子里的每一个人。
呃,梦想,这个……梦想嘛……
被问的人看看天,陷入了沉思。也有的人装作挠痒痒,一把捂住了自己的鼻子,担心自己笑出声来。
老张还是问。老张像个小学生一样,把老百姓说的话都记到了他的小本本上。他像是追风筝一样,追着村子里的人,非要弄清他们的脑袋里到底装着什么。
老李是个有梦想的人。谈起梦想来,老李眼睛湿乎乎的。老李说,专员啊,俺从小的梦想就是把门前的这条路修修。真的,这也是俺爹小时候的梦想,现在俺爹没啦,俺也到了半百的年纪啦,这梦想还没实现。老李媳妇的嘴快,老李的话还没说完,老李媳妇就说,哎哟,专员,今儿个我把这话儿撂这儿,您要是真能把门前的这条路修了,我马素芬就在来福村大街上倒着走。
行!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这个月我找人规划一下,下个月就动工。老张一拍大腿,整个人像弹簧一样,从杌子上跳了起来。
老百姓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老张在跟领导道别的时候,说出了这句话,声音不大还有点儿发颤,但很清楚。
红房子、黄土地、白杨树、绿麦子,是老张梦境的依靠。老张在工作前,每年的春夏之交,都会回到家乡,穿着布底鞋,到麦海里走一走。他喜欢麦子。麦子幼年时是绿色的,等到结了穗,灌满浆,就变为了黄绿色。阳光一照,一照,再一照,就又变成了金黄色。一行行,一片片,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海像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大油饼,铺满了整个田野。路过的人,没走几步,浑身上下,就都变成了香的。没有一棵麦子背叛过大地,哪怕是遗落在路边的,也会被拾麦穗的手收进粮仓。
老张拿着他的小本本说,包括进村的那一段,要是从东到西都修通,差不多有三公里。沙子、石子、水泥、沥青这些材料咱们自个儿买,机械和人工费都算进去,水稳一平八十五,油面一吨二百九,一吨可以铺五公分油面八平左右,我估计两百万应该够了。支书的脑袋垂了下去,两个委员趴下身子,眼睛死死地盯着地皮。
老张拿着他的小本本说,修路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资金问题,是清理路面的障碍物。最东边,是一个三四亩大四五米深的大坑,坑里和坑沿上长满了碗口粗的毛白杨。坑东边,依次是李袖中家的柴火垛、王二傻家的猪圈、老南瓜家的两棵梨树、麻花家的牛棚。坑西边是一个坍塌的断桥,断桥西边是刘金钟家的鸡窝、老李家的药铺、二黑家的老枣树、王又年家的榆树、三奶奶家的菜地、一根筋家的厕所、甄挺香家的车库……光障碍物,老张就在小本本上记了十几页。哪一个障碍物是谁家的,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占了公共的地点,那一家有几口人,都多少岁,都是干什么的,有了事儿家里谁做主,谁好说话,谁不好说话,老张都记得清清楚楚。要想修路,首先得把路面上的障碍物清走。这个好办呀?不好办。老张琢磨了半天,把这事交给了马素芬。
哎哟喂,马素芬,叫她给别人家做工作,她自己哩,她家的那个药铺子别看只有一间屋,那可是她的命根子。他们一大家子,全凭着卖农药挣钱哩!她舍得把自己的药铺子拆了吗?她要是舍得,我立马把我们家的车库推平。这话是谁说的,街南的甄挺香说的。这话很快传到了马素芬的耳朵里。人们想,好啦,这下事儿闹大了,炮捻儿点着了,光等着看烟火,听响声了。大家屏住呼吸,捂好了耳朵,却没有见到一点儿火星,更是没有听到一点儿动静。要知道,在这之前,这俩女人是不说话的。现在俩人隔空对话,可把村里的人稀罕坏了。甄挺香说,她的药铺子拆了,我的车库立马拆,我不叫公家动手,我自己就把这活儿干了。马素芬说,好,沙地里拔萝卜,来他个干净利索的。人们睡了一晚,醒来后发现马素芬家药辅子的房顶不知哪儿去了,光剩下个屋茬子。那些红红绿绿的瓶子也不知去了哪里。
儿子开着挖掘机拆车库时,甄挺香也出来了,脖子里系着一条丝巾。丝巾是彩色的,紫、蓝、黄、绿、红……你所能想到的颜色,在她的丝巾上几乎都能找到。真是美呢,听说那条丝巾是老张的媳妇来看老张时送给她的,那丝巾像是一只彩色的蝴蝶,把甄挺香的脸衬托得好看极了。天空湛蓝湛蓝的,飘着几朵洁白的云。太阳干净得像是婴儿的脸。没有风,空气暖洋洋的。
转眼间,一条明晃晃的柏油路一直延伸到麦田里。麦到小满日夜黄。金黄的麦穗,像是一条条自带发光体的小鱼,在麦海里自由自在游着。那个下午,老张嗅着麦香,向麦海深处走去,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棵会行走的麦子。
一阵风吹过,麦浪翻滚。
(选自《人民文学》2021年09期,有删改)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张走在大街上,像个谜语”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老张初到来福村时对村里情况的不熟悉。
B. 老张在跟领导道别时的声音特点,既表明了他对理想的坚定,也表明了他对扶贫工作的开展没有把握。
C. 修路是老李家两代人的梦想,老李媳妇激将老张的话,既含有怀疑也含有期盼,同时为下文拆药铺做铺垫。
D. 甄挺香之所以会痛快地将自家车库拆掉,是因为与马素芬的“隔空对话”刺激了她,她不肯比别人落后。
6.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老张来了”开头,并且单独成段,既醒目突出,有强调的意味,也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小说中的描写生动形象,如“麦海像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大油饼”,所写之景如在眼前,有较强的画面感、镜头感。
C. 小说情节设置不以曲折跌宕取胜,而是重点勾勒村民们的各色形象,有利于展现来福村的风貌,增加作品真实感。
D. 小说详写老张对修路所需资金、路面上需要清理的障碍物及各家情况的记录内容,侧面刻画了老张的细心、严谨。
7. 小说标题“麦海”有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5. C 6. D
7. ①现实生活中的麦海是像绿色海洋的麦田,是老张刚到来福村时看到的景色;②记忆中的麦海是老张家乡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景色变化、充满诗意;③麦海象征着出身农村的老张不忘本、反哺农村的责任心与使命感;④麦海象征着丰收与希望,象征着扶贫工作下,新农村建设开创出的美好局面。


展开余下试题【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写出老张初到来福村时对村里情况的不熟悉”错误,“像个谜语”是从村民的角度说的,此句表面上写老张,其实是写村民对他身份的猜测。
B.“也表明了他对扶贫工作的开展没有把握”错误,“声音不大还有点儿发颤”应是因即将开展的扶贫工作而激动。
D.“是因为与马素芬的‘隔空对话’刺激了她,她不肯比别人落后”错误,原因除了与马素芬的“隔空对话”之外,还有老张细致的工作——让妻子送丝巾等。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侧面刻画”错误,“老张拿着他的小本本说,包括进村的那一段,要是从东到西都修通,差不多有三公里……老张拿着他的小本本说,修路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资金问题,是清理路面的障碍物……”,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属于正面描写。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意蕴的能力。
“麦海”的浅层含义是指来福村真正的麦田。“老张来的时候,麦子都高过觅食的喜鹊了。麦田像是绿色的海,从天的那边,铺到天的这边”,麦田像是绿色的海,从天的那边,铺到天的这边,现实生活中的“麦海”是像绿色海洋的麦田;老张来的时候,麦子都高过觅食的喜鹊了,“麦海”是老张刚到来福村时看到的景色。
“麦海”还是老张记忆中家乡的麦田。“麦子幼年时是绿色的,等到结了穗,灌满浆,就变为了黄绿色。阳光一照,一照,再一照,就又变成了金黄色”,记忆中的麦海是老张家乡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麦子幼年时是绿色的,灌满浆后就变成了黄绿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又变成了金黄色,颜色的变化,使小说更具画面感和意境美,充满诗意。
“麦海”的深层含义指农村出身的老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老百姓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老张在跟领导道别的时候,说出了这句话,声音不大还有点儿发颤,但很清楚。红房子、黄土地、白杨树、绿麦子,是老张梦境的依靠。老张在工作前,每年的春夏之交,都会回到家乡,穿着布底鞋,到麦海里走一走。他喜欢麦子”,老张喜欢麦子,每年都会回到家乡,到麦海里走一走。在被麦海包围的来福村他挨家挨户的询问,把老百姓的梦想当作自己的梦想,愿意为乡村幸福生活而努力,表现了老张对麦海、对乡村深沉的爱。麦海象征着出身农村的老张不忘本、反哺农村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麦海”还有象征意义。“转眼间,一条明晃晃的柏油路一直延伸到麦田里。麦到小满日夜黄。金黄的麦穗,像是一条条自带发光体的小鱼,在麦海里自由自在游着。那个下午,老张嗅着麦香,向麦海深处走去,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棵会行走的麦子。一阵风吹过,麦浪翻滚”,柏油路一直延伸到麦田里,金黄的麦穗像是一条条自带发光体的小鱼,在麦海里自由自在游着。柏油路的修建,象征着来福村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扶贫攻坚工作将会取得胜利。而麦海象征着丰收与希望,象征着扶贫工作下,新农村建设开创出的美好局面。
二、古诗文阅读(50分)
(一)课内古诗文知识(本题共4小题,12分)
8.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吝惜,舍不得
B.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恤:顾念,忧虑
C. 洎牧以谗诛 洎:及,等到
D.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冲:前进,进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冲”,谦虚。句意: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
故选D。
9. 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戍卒叫,函谷举
B.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C.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距关,毋内诸侯
D. 范增数目项王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A.“举”,举起。句意: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
“举”,被攻占。句意: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
B.“复”,恢复。句意: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可以明白了。
“复”,此处应理解“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句意:复道飞跨天空中,不是雨后刚晴,怎么出现了彩虹?
C.“内”,通“纳”,使……进入。句意: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
“内”,通“纳”,使……进入。句意: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
D.“数”,多次。句意: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
“数”,天数,命运。句意: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
故选C。
10. 下列句式的结构特点,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D.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保民而王,莫能御之也”。句意:爱护百姓,推行王道,就没有谁能够阻挡他。
B.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
C.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老百姓之所以没有受到爱护,是因为君主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
D.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即使想对您强行罗嗦几句,最终也一定不会被您理解。
故选A。
11.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政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B. “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这些成语都出自《鸿门宴》。
C. 冠者,成年人。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童子,指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D.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有“亚圣”之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游刃有余”不是出自《鸿门宴》,最早出自于战国时期庄子的《庄子•养生主》。游刃有余,指肢解牛体时能对准骨节间的空隙下刀,刀刃运行于空隙之间还有回旋的余地;形容技艺熟练,做事轻松利落。
故选B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文本一:
(李)广子三人,曰当户、椒、敢,为郎。当户有遗腹子名陵。
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善射,爱士卒。天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
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黑龙江省大”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