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7  2023-11-13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
辽宁省鞍山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6届高一年级
语 文 科 试 卷
命题人、校对人:高一语文备课组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玩梗”仅仅是一种年轻人的语言游戏吗?
南帆
什么是“梗”?这是一个什么“梗”?两种询问方式立即显示出询问者语言身份的差异。一种询问来自网络语言外部,询问者不得其门而入,网络领域的奇特方言如同令人困惑的屏障;另一种询问发生于网络语言内部,询问者已经熟悉“梗”制造的表意方式。
所谓“梗”, 可能是一个 。比如夏洛特烦恼是一个“梗”;考试不理想时, 一首凉凉送给自己是一个“梗”;《灌篮高手》之中“教练我想打篮球”是一个“梗”;“萧敬腾去沙漠下雨”也是一个“梗”……
许多时候,网络语言成为划分一个文化部落的标记。网络空间的流行语如同一套特殊的服饰,网络语言共同体热衷于维护某种独特的风格。在某些场合适当穿插网络用语,可以显得自己“接地气”或者“亲民”。“梗”是众多叙述之间形成的笑点与包袱。这些桥段或者话语在网络空间的持续传递之中伴随强烈的喜剧效果,笑的声音滚雪球一般地扩大。
“梗”的另一个特征即是被频繁引用。这很快令人想到一个熟悉的概念:典故。相对固定的含义与后续表述的反复征引,“梗”在很大程度上近似“典故”之义。赋诗行文,引经据典——引用传统典籍之中的人物、故事,唤起相近的联想、既定的气氛或者佐证某种观念,典故充当了古今作者交换思想的语言中转站。《文心雕龙》所谓“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典故的引用是诗文常见的修辞策略,数量繁多的典故显示出作者的渊博与活跃的视野,不同文本之间的典故穿插形成特殊的“互文”关系。典故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隔阂,而重新将相距遥远的文本联结在一起。
“梗”的内容、风格与典故还是存在重大差异。从经典、字典、典籍、典礼,到典范、典雅、典藏、典型,“典”往往包含普遍肯定的法则、标准。因此,典故不仅指传统典籍之中的人物、故事,而且,相当多的典故提供了众所周知的正面榜样与价值观念,或者包含一个失败的案例以及沉痛的教训。换言之,并非过往的人物、故事均有资格充当典故,广泛流传的典故构成了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引经据典不仅显现为文采斐然,也不仅构筑一个彼此激荡的“互文”网络,而且隐含了文化传统内部的深刻对话。
相对地说,“梗”无法承担这种对话。“梗”可以提供一种谈资,一种助兴的点缀,一种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修辞效果。绝大多数“梗”无法尾随经典纳入文化传统,典故则成为文化观念的传承或者启迪。相对于“梗”的嬉皮笑脸,典故则更显得一本正经。比如一个主播的口头禅“芜湖,起飞”,或者来自表情包的“小丑竟是我自己”等,很难想象这些“梗”可能世……代相传,演变为严肃的典故。而另一方面,诸如“刻舟求剑”“投鼠忌器”这些典故就似乎缺乏“梗”所具有的玩笑气息, 因此,许多“梗”不可能获得典故的待遇,正如更多的典故不可能行使“梗”的功能。尽管没有正式的规定,但目前多数人仍然觉得悲剧乃至正剧的桥段均不宜成为“梗”。
典故与“梗”均源于读者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甚至充满偶然。但是,典故与“梗”的孵化语境远为不同。典故来自传统典籍某些内容的反复引用,引用者多为饱学之士。引用不仅证明某些思想观念赢得的普遍认可,同时表现出引用者拥有广博的学识。古代的某些饱学之士甚至有意炫耀自己的学识,号称赋诗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古人曾经将过多的典故铺陈比拟为“祭獭”。总之,典故如同一个个扣子钉在众多文本连缀而成的文化谱系之中。相对而言,“梗”带有明显的日常口语风格,大众的语言狂欢成为“造梗”的基本动力,笑声是孵化“梗”的必要添加剂。眉飞色舞的复述,别出心裁的误读,无事生非的重点阐释,夸张的自嘲或者装俊、卖萌,这些策略广泛掺杂于后续的引用之中,有助于“梗”的集聚与成熟。


浏览完整试题许多时候,“梗”的形成恰恰是狡黠地利用了典故,某些人“造梗”的目的是提高点击率,获取更多的流量,另一些人“造梗”的目的是带动某种商标,一个著名的“梗”肯定有助于商标的广泛传播。多数年轻人仅仅追求乐趣,他们将大量剩余精力投放于这种语言游戏,“评论梗”“弹幕梗”“身高梗”“撞脸梗”层出不穷。其实,许多“梗”仿佛远非那么有趣,只是一个小小的语言转折而已。
当下,我们又该如何正视以“梗”为代表的网络文化的广泛影响力?对于年轻人而言,“梗”更是一种新型表意方式,它与网络空间的全部文化景观连为一体。上一代人的批评和贬损很难收效,他们似乎与来自网络空间的年轻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时区,彼此之间的兴趣、价值判断乃至表述和笑点相距甚远,来自网络空间的语言狂欢节犹如意义不明的喧哗。
稍稍意外的是,来自网络的各种文化愈来愈强盛,似乎也在谋求一种“正典”的形式,并且力图验明正身,步入学术殿堂,赢得一席显赫的位置。一旦时机成熟,亚文化也将迅速放弃无厘头风格,转而遵循学院设置的学科模式,网络流传的“梗百科”显然承袭了辞典的编纂。学术界已经察觉这个迹象,许多学院正在将网络文化纳入正式课程,并且积极发表学术论文。
(选自《探索与争鸣》2021 9,有删改)
1. 下列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狡黠(xié) 嬉(xī)皮笑脸
B. 掺(cān) 杂 言简意赅(gāi)
C. 编纂(zhuàn) 一本正经(jīng)
D. 气氛(fēn) 文采斐(fěi)然
2. 下列最不适合填入第二段空缺处的一项是 ( )
A. 成语故事 B. 谐音混搭 C. 角色形象 D. 巧妙回复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梗”作为网络空间的流行语,热衷于维护其独特的风格。
B. 许多人认为悲剧乃至正剧的桥段不太适合成为“梗”。
C. “梗”源于读者的再生产,因此其被年轻人频繁引用。
D. “梗”在网络空间的持续传递之中伴随一定的喜剧效果。
4. 以下对“典故”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所有 “典”都包含着普遍肯定的标准和法则。
B. 典故来源于读者的再生产,即对传统典籍某些内容的反复引用。
C. 典故具有被频繁引用的特征,在日常口语中广泛传播。
D. 所有过往的人物、故事都可以充当典故,它们构成了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
5. 下列关于本文论述思路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本文按照人们认知事物规律来展开阐述,论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次清晰。
B. 在阐释“什么是梗”时,作者举出实例,选取日常生活场景,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C. 本文围绕“梗”,按照“概念特征一来源与形成一内容风格—如何正视”的顺序展开阐述。
D. 在论述事物特征的过程中,作者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梗”与“典故”的区别。
6. 下列依据文意作出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年轻人往往追求某些语言游戏的乐趣,而出现了各种“梗”。
B. 典故被引用既证明其得到普通认可,也表现引用者的学识。
C. “造梗”需要大众的语言狂欢,没有笑声就无法产生“梗”。
D. 饱学之士们为了炫耀学识,所以赋诗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7. “梗”与典故有什么区别?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1. D 2. A 3. C 4. B 5. C 6. D
7. ①语言范畴和概念不同:“典故”是诗文常见的修辞策略,是传统典籍之中的人物和故事;“梗”是在网络空间形成的笑点与包袱。
②内容不同:“典故”引经据典不仅显现为文采斐然,也不仅构筑一个彼此激荡的“互文”网络,而且隐含了文化传统内部的深刻对话;“梗”无法承担这种对话。
③风格不同:“典故”正经,严肃;“梗”,随意,自由。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狡黠”的“黠”应读作“xiá”。
B.“掺杂”的“掺”应读作“chān”。
C.“编纂”的“纂”应读作“zuǎn”。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义和内容的能力。
此题需要结合后语境的内容分析,给“梗”作可能性注解,比如“夏洛特烦恼”“考试不理想时,一首凉凉”“《灌篮高手》之中‘教练我想打篮球’”“萧敬腾去沙漠下雨”……,其间有角色形象,有巧妙回复,有谐音混搭,但没有成语故事。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因此其被年轻人频繁引用”错,相关信息如下:题目为“‘玩梗’仅仅是一种年轻人的语言游戏吗?”原文“‘梗’的另一个特征即是被频繁引用”,原文信息“‘典故’与‘梗’均源于读者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甚至充满偶然”,原文信息“多数年轻人仅仅追求乐趣,他们将大量剩余精力投放于这种语言游戏”,原文信息“对于年轻人而言,‘梗’更是一种新型表意方式与网络空间的全部文化景观连为一体”。可见选项强加因果逻辑,“源于读者的再生产”与“被年轻人频繁引用”无因果关系。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都包含着普遍肯定的标准和法则”错误,由原文“‘典’往往包含普遍肯定的法则、标准。”可知,选项说法绝对化。
C.“典故具有被频繁引用的特征,在日常口语中广泛传播”错误,由原文“典故如同一个个扣子钉在众多文本连缀而成的文化谱系之中。相对而言,‘梗’带有明显的日常口语风格……”可知,这是“梗”的特点,此项张冠李戴。
D.“……都可以充当典故”错误,由原文“换言之,并非过往的人物、故事均有资格充当典故,广泛流传的典故构成了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可知,并非都能充当典故,广泛流传的能构成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展开余下试题C.“‘……来源与形成—内容风格……’”的顺序展开阐述”错。第⑤⑥段“‘梗’的内容、风格与典故还是存在重大差异”中心内容为“内容风格”,第⑦⑧“典故与‘梗’均源于读者的再生产”“许多时候,‘梗’的形成恰恰是狡黠地利用了典故……”论述来源与形成,可见选项顺序颠倒。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意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D.“饱学之士们为了炫耀学识,所以……”,错。原文信息是“古代的某些饱学之士甚至有意炫耀自己的学识,号称赋诗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可见选项表述绝对,强加逻辑关系。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由原文“‘梗’是众多叙述之间形成的笑点与包袱。这些桥段或者话语在网络空间的持续传递之中伴随强烈的喜剧效果,笑的声音滚雪球一般地扩大”和“典故的引用是诗文常见的修辞策略,数量繁多的典故显示出作者的渊博与活跃的视野,不同文本之间的典故穿插形成特殊的‘互文’关系。典故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隔阂,而重新将相距遥远的文本联结在一起”可知,两者语言范畴和概念不同。
由原文“广泛流传的典故构成了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引经据典不仅显现为文采斐然,也不仅构筑一个彼此激荡的‘互文’网络,而且隐含了文化传统内部的深刻对话”和“对地说,‘梗’无法承担这种对话。‘梗’可以提供一种谈资,一种助兴的点缀,一种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修辞效果。绝大多数‘梗’无法尾随经典纳入文化传统,典故则成为文化观念的传承或者启迪”可知,“典故”引经据典不仅显现为文采斐然,也不仅构筑一个彼此激荡的“互文”网络,而且隐含了文化传统内部的深刻对话;“梗”无法承担这种对话。
由原文“相对于‘梗’的嬉皮笑脸,典故则更显得一本正经”和“演变为严肃的典故”可知,“典故”正经,严肃;“梗”,随意,自由。
二、文言文阅读(35分)
(一)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冰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文本二: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与《师说》中“好古文,不拘于时”中的“于”意思相同。
B. 则, 与《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中的“则”意思不同。
C. 而,与《师说》中“惑而不从师”中的“而”都表示并列关系。
D. 假,意为赠送,与《劝学》“假舟楫者”中的“假”意思不同。
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符合,与成语“中规中矩”中的“中”意思不相同。
B. 金,可指黄金,也可泛指金属,这里指金属制的刀斧等。
C. 弗之怠,与《师说》中“句读之不知”都是宾语前置句。
D. 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这里指柳贯、黄溍等人。
10. 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一连用比喻,层层推进,论述了学习的重大意义,形象生动,逻辑性很强。
B. “木受绳则直”中“木”和“绳”分别喻指学生和老师,点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一句中,“日”字有力呼应了开篇观点“学不可以已”。
D. 文本二现身说法,宋濂用自己早年勤苦学习、虚心求教的经历勉励马生潜心向学。
【答案】8. B 9. A 10. B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意思相同”错误。“于”:介词,比。/介词,被。句意:却比水还要寒冷。/“喜欢古文,不被时俗拘束。
B.正确。“则”:那么。/却。句意: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
C.“都表示并列关系”错误。“而”:转折连词,却。/假设连词,如果。句意:却比水还要寒冷。/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
D.“假,意为赠送”错误。“假”:借给。/借助。句意: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借助舟船的人。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能力。
A.“意思不相同”错误。“中”:符合,合乎。句意: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言行举止合乎礼节、法度。
B.正确。
C.正确。“弗之怠”,“弗怠之”,句意:不敢有所怠慢。/“句读之不知”,“不知句读”,句意:不知句子(如何)断句。
D.正确。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分别喻指学生和老师,点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错误,《劝学》用“木受绳则直”来比喻说明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故选B。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斧锯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节选自荀子《劝学》)
文本二: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 技
蒲松龄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诸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①,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 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较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少年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②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


展开余下试题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注】①颠倒一身:翻来复去只我一个人表演。②颃颉(xié háng):相持不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李饱啖之 啖:吃,意动用法。
B. 请一角低昂 低昂:高下。
C. 若尔,不必较手足 尔:这样。
D. 孟浪迕客,幸勿罪 迕:冒犯。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字,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古代男子20岁成年时取字。
B. 少林,即嵩山少林寺,武术博大精深,自成流派,称少林派。
C. 罔,与《论语》“学而不思则罔”一句中的“罔”意思相同。
D. 适,用作动词,与成语“削足适履”中的“适”意思不同。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李喜,馆之客舍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①僧问:“汝益乎?”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 ①诩诩然骄人而立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D. ①固诘之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B. 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C. 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D. 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李超自认为学艺已成,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时想找出他 破绽以打败他。为了警戒李超,憨和尚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
B. 本文情节曲折跌宕,重点是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C. 本文写的两次角斗,前后照应,呈现出一种层递关系。这两次中,李超前次遭脚踢,后次被掌削;前次摔得轻,后次摔得重。
D. 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几处关于“笑”的描写,表现出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耐人品味。
16.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
(2)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少年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17. 得知李超是憨和尚的弟子后,女尼“愿拜下风”,但后来为什么还是出手打伤了李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1. A 12. C
13. C 14. D
15. A 16. (1) 一连说了三遍,围观的人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敢答应。
(2) 但见她斯文瘦弱,有些看不起她,加上年轻好胜,一心想打败尼姑,以取一时的名声。
17. ①尼姑不同意,大家在旁边怂恿他们比武。
②不久,李超飞起一脚,尼姑并起五指朝他大腿一削。
③李超一再请求。
④李超见她斯文瘦弱,有些看不起她,加上年轻好胜,一心想打败尼姑,以取一时的名声。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啖”,让……吃,使动用法;句意:李超让他饱吃一顿。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C.“意思相同”错误。“没有/迷茫”;句意:竟一直没有遇到对手/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D.正确。“动词,到,往/适应”句意:一次,李超偶然来到历下这地方。/指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①“之”,代词,他;句意:请他住在家里。②“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B.①“益”,进步,增益;句意:你觉得自己进步了吗?②“益”,更加;句意:因此圣人更加地圣明,愚人更加地愚笨。
C.①“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意:露出骄傲的神色站在那里。②“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意: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
D.①“固”,坚持;句意:尼姑坚持追问。②“固”,本来;句意:他们懂得的道理本来就在我的前面。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一年后,和尚又来了,李超给他讲述了这段往事。和尚吃惊地说:“你太鲁莽了,惹她干什么?幸亏你事先把我的名字告诉了她,不然,你的双腿恐怕早就断了。”
“后年余”为句子的时间状语,应在“余”后面断开,排除C;
“僧”的谓语为“复来”,所以应在“来”后面断开,排除AB。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为了警戒李超”错误。由原文“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可知,文中并没有说憨和尚是为了警戒李超。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如是”,像这样;“顾”,看;“迄”,最终。
(2)“以……故”,因为……的缘故;“易”,轻视;“败”,使……败;“要”,博取。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李请之再四”“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可知,李超一再请求。
由原文“尼不可。众怂恿之”可知,尼姑不同意,大家在旁边怂恿他们比武。
由原文“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少年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可知,李超见她斯文瘦弱,有些看不起她,加上年轻好胜,一心想打败尼姑,以取一时的名声。
由原文“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可知,不久,李超飞起一脚,尼姑并起五指朝他大腿一削。
参考译文:
武技
蒲松龄
李超,字魁吾,淄西边邑人。为人性格豪爽,喜欢施舍。有一天,有个和尚偶然到他这里来化缘,李超让他饱吃一顿,和尚十分感激,就对他说:“我是少林寺的和尚,会一点武艺,我想传授给你。”李超心中不禁大喜,请他住在家里,供给他衣食,早晚向他学习武艺。过了三个月,李超的武艺已很精湛,便得意洋洋起来。和尚问他:“你觉得自己进步了吗?”李超轻松地答道:“我觉得进步了,师父,只要您所能的,我已全部学会了。”和尚笑着让李超试一试武艺。李超便马上脱掉衣服,朝手心吐了口唾沫,跳跃起来像猿猴一样飞行,落下来像鸟一样轻盈,腾跃了一阵子,露出骄傲的神色站在那里。和尚又笑了,说:“可以了。你既然把我的本领都学会了,那不妨让我们来较量一下武艺高低。”李超痛快地答应了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辽宁省鞍山”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