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  2023-11-20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
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与妻子王弗曾度过了一段十分美好的时光。每当苏轼读书时,王弗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二人可以说是伉俪情深,相濡以沫。
B. 古时玉门关是丝绸之路通往北道的咽喉要隘。这里曾经驼铃悠悠,人喊马嘶,使者往来,商队络绎不绝,一派繁荣景象。
C. 大卫•科波菲小时工作的货行老鼠横行,地板和楼梯都已经腐烂,到处是污垢和腐臭。这样的环境真是差强人意。
D. 康辉朗诵的《春江花月夜》极富感染力,观众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无不拍手称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相濡以沫:形容人在困难处境中用微薄的力量来互相救助。与选项中“苏轼与妻子王弗曾度过了一段十分美好的时光”这一语境不相符。
B.人喊马嘶:人喊叫,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语境用来形容“使者往来,商队络绎不绝”的繁荣景象,正确。
C.差强人意:形容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选项中描述的工作环境恶劣,并不使人满意。
D.拍手称快:拍着手说痛快。多用来形容正义伸张、公愤消除时大家高兴满意的样子。不能用来形容观众们看到精彩表演鼓掌称赞。
故选B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以及国民文化自信的日益增强,在文化创意领域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年轻态表达的“国潮”风格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受到年轻人青睐。
B. 新征程上,青年科技人才凭借学习动力强、知识更新快、成长空间大等优势,国家将对这些人才给予重点培养,使他们迅速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
C. 据了解,此次非遗展吸引了383名非遗传承人和330项非遗项目,且通过多样的呈现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打造出了一个完美的非遗宣传推广平台和文化成果。
D. 有专业音乐评论人评价,如果把刀郎的《罗刹海市》仅仅看作是某些所谓“恩怨”的回击,不仅是对中国音乐发展的一种误解,更是把刀郎作为音乐创作者本人看低。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B.结构混乱。“青年科技人才……”缺少谓语,句子没有表述完整,下一句就将主语换为“国家”,中途易辙;
C.搭配不当,“打造出了一个完美的非遗宣传推广平台和文化成果”中“打造”和“成果”不搭配,应为“展示成果”。
D.成分残缺,“仅仅看作是某些所谓‘恩怨’的回击”,缺少介词“对”,应为“仅仅看作是对某些所谓恩怨的回击”;语序不当,“不仅是对中国音乐发展的一种误解,更是把刀郎作为音乐创作者本人看低”,应为“不仅是把刀郎作为音乐创作者本人看低,更是对中国音乐发展的一种误解”。
故选A。


浏览完整试题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大学之道》)
客得之,以说吴王 (《五石之瓠》)
B.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之道》)
不贵难得之货 (《老子》四章)
C.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论语》十二章)
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五石之瓠》)
D. 见贤思齐焉 (《论语》十二章)
其坚不能自举也 (《五石之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使动用法,使……端正,可译成“端正”;句意: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说”,同“悦”,使动用法,使……愉悦,译成“取悦”;句意:游客得到药方,来取悦吴王。
B.“明”,使动用法,使……明,译成“彰明”;句意:大学的宗旨在于显明光明正大的品德。
“贵”,意动用法,以……为贵,译成“看重”;句意:不把稀有的东西看得珍贵。
C.“礼”,名词作动词,符合礼仪规定;句意:违反礼的事不看,违反礼的事不听。
“树”,名词作动词,种植;句意: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
D.“贤”,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句意:见到有德行的人就要向他学习,让自己的行为向他看齐。
“坚”,形容词作名词,坚硬的程度;句意:它的坚固程度却承受不了水的压力。
故选B。
4. 下列选项中,特殊句式类型一致的一项是( )
A.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五石之瓠》)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兼爱》)
B.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大学之道》)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赤壁赋》)
C. 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十二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老子》四章)
D.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五石之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宋有善为不龟手之药人。句意: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药物的人。/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事业的人。
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句意:古代想在天下彰明美德的人。/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这不是曹操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
C.都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分别为“于事敏而于言慎”“合抱之木,于毫末生”。句意: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粗大的树木都是由小树苗长成的。
D.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句意: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省略句、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及表述为:以(之)盛水浆,其坚不能举自也。句意:但我用葫芦瓢去盛水,却发现葫芦瓢无法承受水的压力。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国人心中也构想着不同的李白。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游子,还是“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鲜衣少年,还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的酒后诗仙,每一句都能勾勒出这位盛唐传奇人物的剪影。因此,想讲好李白的故事,并不容易。
最近上映的国产动漫《长安三万里》的火爆出圈,似乎成功地做到了。不同以往主人公式的讲述方式,这部电影以大唐边塞诗人高适的视角,用旁观者力求客观的身份,追忆式地铺开他与李白跨越数十年的友谊与交往,为观众展现一个有血有肉、立体鲜活的文人形象。但是,电影想表现的绝非单单是诗人的生平经历,在168分钟的时间里,时代洪流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大唐诗史和想象建构的结合,万里诗卷和独属中国人浪漫情怀的碰撞,跃然于屏幕,在每一位观影者心中埋下一粒“长安”的种子。
影视作品为求创新灵动,往往无法完全避免会出现有悖史实之处。尽管《长安三万里》在零星细节的处理上有不符合李白等人实际背景的地方,但无论从审美、典故还是历史背景上已力求真实还原。在将基于史实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和想象建构的浪漫主义色彩结合的同时,影片多处埋下细微的历史伏笔,展现了创作团队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创作素养。
在人物造型上,中老年李白的建模大体遵照《唐名臣像册》中的李白相,而在船上纵情歌舞的舞姬婉罗姑娘脸上的桃花妆则借鉴了《簪花仕女图》中的唐代妆容,展示出唐代中晚期妇女审美的流行趋向。
在剧情设计上,岐王府设宴颇具看点。席间,王维与李龟年的相遇其实暗指王维曾作诗《江上赠李龟年》,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而少年杜甫的出现也是《江南逢李龟年》中“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的典故借用。实际上,杜甫写这首诗时已是安史之乱之后,岐王府昔日繁华不见。此时二人在江南的落魄重逢,也是对世道衰落的追忆。
在有限的篇幅中,影片还是较完美地呈现了基本遵循史实的主要事件,在不破坏真实性的情况下,又以戏剧性的人物塑造和艺术感、科技感十足的画面制作,发挥想象,将历史人物以影像化和立体声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厚重历史与趣味演绎相结合。
因此,国产动漫要拍的是中国人,是中国文化,是中国审美,也是延绵千年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自信。
(摘编自吉嘉洁《长安三万里:一封写给中国人的浪漫“情书”》)
材料二:
《长安三万里》的逆袭,是近年来国潮动画崛起的一个缩影。2015年被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近年来国潮动画崛起的开端。当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在怀疑声中一路收获超过9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国产动画影史票房冠军。2019年7月,《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第5天,累计票房已超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9.56亿元成为国产动画电影新晋票房冠军。最终,《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当年众多国内外动画电影中杀出重围,牢牢占据动画影史票房榜首。
有业内人士这么解释《长安三万里》的成功:作为暑期档爆款电影,它吃尽亲子观影红利,并且充分聚焦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通过“文化”持续破圈。许多观众好奇于《长安三万里》里角色腿短身长的形象。于洲解释,这是因为制作采取了唐风造型,参照了唐代绘画和唐俑雕塑,就连很多片中的马都有原型设计。


展开余下试题“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用现代观念和技术手段呈现中国美学、讲好中国故事。”上半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速达介绍国潮动画《中国奇谭》时如是说。
近年来受欢迎的国潮动画一直在探索当下动画片的中国风格。谈及近年来国潮动画崛起的强劲势头,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教授贾云鹏表示,这让国人重新“温习”了以《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动画高峰时期的作品。视觉方面,国潮动画的人物造型力求表达中式神韵,拥有或唯美或个性的五官特征,身着充满中国文化符号的服饰装备,彰显独特的本土特性;场景方面,影片的背景由中式建筑等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构建了富含中国特色的视觉奇观;画面氛围方面,创作者格外重视意境美和人文自然和谐气质的表达。这些特征,无疑是对“中国学派”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中国动画应该坚持的艺术创作重点。
“从近几年国产动画创作来看,国产动画依靠中国独有的文化积淀,从神话故事中起源,与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内心活动、情感诉求、价值观念等多个层面有了深度融合。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曾说。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可供动画电影创作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只要影片的切入点有独特之处,表达方式上能与观众形成互动、与现代价值观相匹配,就会有市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
(摘编自邓崎凡《国潮动画崛起的密码正在被破译》)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安三万里》采用了高适这样一个完全客观的旁观者身份,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立体鲜活的李白,讲好了李白的故事。
B. 近年来国潮动漫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格外重视意境美和人文自然和谐气质的表达,这体现了他们对视觉方面的创作追求。
C. 观众们普遍地认为《长安三万里》的成功得益于它吃尽亲子观影红利,以及它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
D. 动画电影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灵感,《长安三万里》中的很多形象都独具特色,带有明显的唐代风格。
6.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作为盛唐的传奇人物,他的形象在国人的心中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这是李白的故事不容易被讲好的重要原因。
B.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是近年来国潮动画崛起的开端,当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一路收获超过9亿元的票房成绩。
C. 《长安三万里》中,岐王府设宴的剧情十分精彩,既有观众熟知的诗人,又有观众耳熟能详的诗篇,但这一情节有悖史实之处。
D. 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用现代观念和技术手段呈现中国美学、讲好中国故事,《长安三万里》和《中国奇谭》都做到了这一点。
7.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材料二第4段论据的一项是( )
A. 《中国奇谭》人物造型颇有看点,如红面獠牙源自京剧脸谱艺术,男子头戴簪花则是兴起于唐代。
B. 中国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主人公椿的住所唯美神秘,其创作灵感来源于福建的客家土楼。
C. 在国漫电影《新封神榜•杨戬》中,敦煌飞天舞、水墨太极图和瀛洲仙岛这三个场景制作精美。
D. 国潮动漫《长生殿》以唐玄宗、杨玉环二人的故事为背景,以简洁明了的大面积铺色构造整个画面。
8. 《长安三万里》的火爆出圈是近年来国潮动漫崛起的一个缩影。请结合两则材料谈一谈国潮动漫崛起的密码是什么。
【答案】5. D 6. C 7. D
8. ①取材上,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题材、寻找灵感。
②创作上有独特的切入点,与当下观众的多个层面形成深度的融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借助技术手段呈现中国美学和中国文化,呈现出艺术感与科技感十足的画面,坚持以视觉、场景、画面氛围等特征为艺术创作重点。
④创作者有尊重历史的素养,力求将历史与趣味演绎相结合。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高适这样一个完全客观的旁观者身份”错误,原文是“力求客观”。
B.“这体现了他们对视觉方面的创作追求”错误。“格外重视意境美和人文自然和谐气质的表达”是创作者对画面氛围的创作追求。
C.“观众们普遍地认为”错误。原文为“有业内人士这么解释《长安三万里》的成功”,并不是观众认为。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又有观众耳熟能详的诗篇”错误。剧情设计上,岐王府设宴让王维与李龟年的相遇、杜甫出现是根据《江上赠李龟年》《江南逢李龟年》,而不是出现这两首诗篇。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材料二第4段的论点是:近年来受欢迎的国潮动画一直在探索当下动画片的中国风格。(视觉方面,国潮动画的人物造型力求表达中式神韵,拥有或唯美或个性的五官特征,身着充满中国文化符号的服饰装备,彰显独特的本土特性;场景方面,影片的背景由中式建筑等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构建了富含中国特色的视觉奇观;画面氛围方面,创作者格外重视意境美和人文自然和谐气质的表达。)
D.“以唐玄宗、杨玉环二人的故事为背景,以简洁明了的大面积铺色构造整个画面”不能印证《长生殿》属于中国的动画风格和特征。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充分聚焦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通过‘文化’持续破圈”可知,取材上,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题材、寻找灵感。
由“不同以往主人公式的讲述方式,这部电影以大唐边塞诗人高适的视角,用旁观者力求客观的身份,追忆式地铺开他与李白跨越数十年的友谊与交往,为观众展现一个有血有肉、立体鲜活的文人形象”“国产动画依靠中国独有的文化积淀,从神话故事中起源,与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内心活动、情感诉求、价值观念等多个层面有了深度融合。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知,创作上有独特的切入点,与当下观众的多个层面形成深度的融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由“在有限的篇幅中,影片还是较完美地呈现了基本遵循史实的主要事件,在不破坏真实性的情况下,又以戏剧性的人物塑造和艺术感、科技感十足的画面制作”“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用现代观念和技术手段呈现中国美学、讲好中国故事”可知,借助技术手段呈现中国美学和中国文化,呈现出艺术感与科技感十足的画面,坚持以视觉、场景、画面氛围等特征为艺术创作重点。
由“无论从审美、典故还是历史背景上已力求真实还原。在将基于史实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和想象建构的浪漫主义色彩结合的同时,影片多处埋下细微的历史伏笔,展现了创作团队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创作素养”“发挥想象,将历史人物以影像化和立体声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厚重历史与趣味演绎相结合”可知,创作者有尊重历史的素养,力求将历史与趣味演绎相结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落石巨
段爱松
父亲跟我说过,雨水和石头,一直在争斗。原来是石头占了上风,但后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也不知道是不是天神格蒙更喜好雨水,后来雨水完全占据了上风,它们在山林间下呀下,长年累月不断地淋,再坚硬的岩石也给淋泡松了,随时可能垮掉下来。
让父亲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常年穿梭在落石频发的山崖小径。甚至有一次,他眼睁睁看到,这个穿军装的青年要不是闪躲得快,差点就被一块从山上滚落的大石头砸中。


展开余下试题这个青年的故事在我们族人中传得很多。我的父亲也有过和他同行的经历。我的父亲甚至告诉过我,天神格蒙在梦中启示,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中间,有一块神石,这块石头和所有的石头不同在于,它是活的,会移动,还会自行闯入到族人的梦境中。碰巧的是,这块神石的汉字发音,和他的名字是一样的。
这个青年叫枝柱。
瓦拉夺是我们族群最远也是最难进去的村寨,到达村寨,往往已经过了几周,甚至是几个月。那里的病痛死亡之事,传到我的父亲这里。我的父亲常为此焦虑,埋怨自己没有尽到南木萨①的职责。不过,自从开水田穿军装的人们来了之后,这样的不幸事情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会定期去送医送药。我的父亲不但看到过,而且这次还准备和枝柱一起进去。
由于事情紧急连续赶路,大家又饥又渴又累,便找了一处山泉水,就着干粮,算是吃饭了。但是就在这短短几分钟后,发生了一件让人惊异的事。
枝柱走着走着,感觉到手脚疼痛酥麻,开始以为是走累了,可是疼痛感越来越重,他不得不停下来查看。
“哎呀,不好!”枝柱大叫一声,只见十多只蚂蟥紧紧地吸附在枝柱的手脚上,同行的小战士伸手就要去捏蚂蟥。
我的父亲急忙阻拦。枝柱似乎也有经验,抬起左手对小战士说:“碰到这种情况切不可硬拉扯,如果硬来,很有可能把蚂蟥的身体拉断,那么蚂蟥的吸盘仍然会留在人体内,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感染。”
小战士的神情有些迷茫,我的父亲朝枝柱点头称赞。
我的父亲找了些枯木,在路边燃起一堆火,等到木头烧成火炭时,他将火炭对准枝柱身上的蚂蟥烫了过去。
蚂蟥受到高温刺激,一只只掉落下来。枝柱一直咬着牙,强忍着被烫伤的痛苦,不吭一声。小战士气愤急了,每烫落一只,就使劲踩踏上几脚。
蚂蟥被清除,枝柱心情一下子明朗了许多,步子也迈得更快了。
救人如救火,时间可不会等人。瓦拉夺村子里,从缅甸嫁过来的妇女妮娜,正经历着一场生死考验。她分娩时难产,所以才赶紧叫人到外面求助于父亲,和在附近执勤的边防战士枝柱。
赶到妮娜家时,天色已晚。妮娜脸色苍白,躺在粗麻破布铺成的地铺上,血迹斑斑,正痛苦地呻吟着。
我的父亲和枝柱几乎同时做出了同样的决定,立刻将妮娜转移到二十公里外的乡卫生所。此时天已经黑了,枝柱将包里的手电筒拿给父亲,请他照亮道路。他和随队的小战士立刻扛起妮娜,向着乡卫生所出发了。
还没走出一里地,飘起了小雨,道路越发崎岖烂滑。枝柱和小战士争分夺秒,一路小跑。衣裤被荆棘刮破撕裂,手脚也被划伤出血,这些都顾不上了,黑夜中两个晃动的身影,就像两个正拼尽全力和死神抗争搏斗的勇士,在高黎贡山中,宛如天神格蒙在我的父亲梦境里安放的那块会活动的“神石”。由于抢救及时,妮娜在医生的帮助下,顺利产下一名男婴。枝柱和小战士都很兴奋,我的父亲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通常像妮娜这样的情况,在以前,只有等死,而现在,这块族人世代生息繁衍的土地,正悄然发生着巨变。
虽然妮娜产下了男婴,但由于失血过多,已经休克。医生十分着急,乡卫生院没有备用血浆,而且现场没有妮娜亲属,如果不能马上给她输血,恐怕性命难保。
“我是O型血,抽我的!”正当大家急得团团转时,一个疲惫却坚定的声音响起。
大家一看,是枝柱。
“绝对不行。极度疲劳的状态,怎么能抽血,这不要人命吗?”医生制止道。
“医生,救人要紧,顾不了那么多了,你看能抽多少抽多少,即使是有危险,用我的命换回两条命,也值了!”枝柱支撑着站起来,语气斩钉截铁,让在场的每个人深受震动。
枝柱的一再坚持,打动了医生,但医生无论如何也只答应抽取两百毫升。看着鲜红的血液一滴滴流进妮娜的血管,枝柱脸上露出了疲惫却安心的笑容。有一种喜悦贯穿了他的内心,他也说不清楚那究竟是什么,作为一名边防军人,他身上的军装,就是对这块土地最深情的言语。
一天,小战士找到了我的父亲,他哽咽着说,前几天枝柱带着他们又去帮独龙族孤寡老人孟腊打柴火。打柴火时碰到雨夹雪,在担当力卡山山腰往回走的时候,雨开始下大了,不断有石块混杂水流滚落。枝柱为了救他,被一大坨石头砸中,连人带柴火坠下了悬崖,和那块落石一起翻滚进独龙江。
我的父亲又回想起枝柱坚持抽血救孕妇时憔悴而坚定的神色,那神色和他梦境中的“神石”是一样的。
我的父亲说,后来他再没有梦到过“神石”,但他梦到过枝柱,梦到过枝柱身上的雨水,梦到过雨水中的军装闪闪发亮。
(有删改)
【注】①南木萨,是独龙族 一种巫师,从事祭鬼治病、占卜和预言吉凶等活动。对族民有一定的佑护作用,社会地位较高。
9.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写到雨水与石头的争斗,既让故事笼罩在一种神秘的异族文化之中,也对下文的情节有所暗示。
B. 通过对枝柱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展现了一个乐观、坚韧、有担当、舍身忘我的解放军战士形象。
C. 对于枝柱的死,文中并未进行正面描写,而是通过小战士转述让读者知晓,这样的叙述显得灵活自然。
D. 在小说中“我”是故事的讲述者、参与者、亲历者,使故事更具真实性,容易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10. 对于小说结尾的画线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结尾连用三个“梦到过”,运用反复与夸张手法,目的是强调枝柱对父亲的影响之深,增强了感染力。
B. 结尾通过父亲梦境的变化,表明枝柱已经成为独龙族新的“神石”,成为独龙族百姓的精神依靠。
C. “枝柱身上的雨水”“雨水中的军装闪闪发亮”与开头“雨水和石头”斗争相呼应,暗示父亲思想的转变。
D. “雨水中的军装闪闪发亮”,这一细节意蕴丰富,既是枝柱的人性光辉,也象征着解放军战士的精神之光。
11. 文中用不少笔墨写到了小战士,试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作用。
12. 小说标题“雨落石巨”形象而有意蕴,试结合全篇简要分析。
【答案】9. D 10. A
11. ①人物形象上,侧面衬托枝柱形象。比如在“吸蚂蟥”这一情节中,用小战士的毛躁、慌张衬托枝柱的冷静、坚韧。
②情节结构上,使情节更加合理。比如借小战士之口交代了枝柱的结局,让情节结构完整。
③主题表现上,小战士配合主人公枝柱共同凸显人民解放军带领独龙族百姓改天换地的时代精神。
12. ①雨水与石头代表独龙族身处的恶劣自然环境,也反应他们面对自然曾经的无奈;
②雨水代表着生活的苦难,石头象征战士枝柱的坚韧品格;
③雨水代表着独龙族的传统意识,石头象征人民解放军改天换地的时代精神。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参与者、亲历者”错误。“我”只是转述者,并没有参与和亲历故事。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A.“运用反复与夸张手法”错误,应为“反复与排比”。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艺术形象的能力。
从人物形象上看,由“枝柱大叫一声,只见十多只蚂蟥紧紧地吸附在枝柱的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唐山”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