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2  2023-11-20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庄子尤为强调精神的自由,因此《庄子》开篇便是《逍遥游》。他生逢乱世,生活穷困潦倒,却洒脱地鄙弃权势名利,坚拒楚相之职,竭力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自由。在他看来,顺从天道,自然而为,不为物累,方能旷达处世,泰然逍遥。所以《庄子•逍遥游》里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顺应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游于无穷的境域,便无须依赖外物。 然而,世人总有“机心”,心为俗物所羁绊,便难以达到真正的逍遥自由。 如《庄子•养生主》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在庄子看来,以有限的生命去追寻无穷的知识和利益,也是一种“机心”,这恰恰是为利益所累。 如何能“不物于物”,达到逍遥的境界?庄子提出了“心斋”这样一种返璞归真的人生修行方式,即去除求名斗智的心念,消除由生理激起的贪欲,使心境达于空明之境。具体怎么才能返璞归真,庄子又强调,“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即当做到不为人工而毁灭天然,不为世故而毁灭性命,不为贪得而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去。
与逍遥的心态相辅相成的是齐物论。齐物论包括齐物之论、齐同物论,以及齐物我等层面,希望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庄子•齐物论》言:“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在庄子看来,成心,即成见,是引发是非争执的原因。但是各派所见,其实只是一家之偏见,是非曲直其实并没有共同的标准。 同时,万物相齐,地位平等。庄子认为世间万物本无美丑、高低、大小、尊卑之别,“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即一切事物无所谓完成与毁坏,其实都复归一个整体,所有分别都是人们刻意区分出来的。 因此,庄子强调“丧我”,即去除成见、打破自我中心。在他看来,圣人便不执着于是非争论,而依顺自然均衡之理,亦能以平等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之别。对待是非观念、万事万物如此,对待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亦如此。 同样,死生亦是自然的规律,能做到“相忘以生,无所终穷”,方是超然于物外。 因此,庄子妻子去世后,庄子不仅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看似不近人情,实则坦然面对、顺从生老病死之定律。正如他所强调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任其自然。
(摘编自孙欣《〈庄子〉:旷达逍遥,天人合一》)
材料二:
《庄子》文本,虽也运用矛盾对立的逻辑思辨说理,如“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齐物论》)之类,且这种说理方法直接影响了汉晋佛经翻译,但其基本特点则是寓哲理于形象描述之中,创造了一个充满童真的文本世界。


浏览完整试题《庄子》文本创造了几个世界:一是恢诡的现象世界。庄子笔下的现象并非客观世界的描述,而是主观认知的呈现。如《秋水》中,河伯见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认为天下之美尽在于己而洋洋自得;直至顺流东行,到达北海,向东而视,浑灏无涯,顿时黯然失色,于是望洋向若而叹,引出反躬自省的冷静说理。其说理路径,以神话人物为叙事核心,通过恢宏奇诡的现象描述,在宇宙规律上揭示“道”,在生命意义上揭示“真”,强调“达于理”“明于权”而进乎“道”,“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而回归生命本真。在《庄子》文本中,现象世界永远只是作为认知对象而存在。
二是缪悠的神人世界。庄子创造了种种不同人物,如“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道,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天下》),但是“凡此四名,一人耳,所自言之异”(郭象注),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基本一致,皆非世间至善至德、智行超卓的圣人,而是超越时空、绝灭烟火的世外神人。《逍遥游》为了说明唯有消解“有待”,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人生境界,才能真正获得自由逍遥,特别虚拟了一个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世界。神人也,虽“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恍如人间美女,冰清玉洁,轻盈柔美,但“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方外与种种“有待”的方内现象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缪悠的神人描述,凸显顺乎自然、超绝现实以游乎无穷的“无待”逍遥之境。
三是虚拟的历史世界。庄子笔下的历史并非历史真实的叙说,而是将人物、事件悬置于虚拟的历史情境中,蕴涵特殊的哲学意义。《德充符》通过虚构发生于刖足者王骀、申屠嘉、叔山无趾与孔子、子产之间的系列故事,说明身残者遗形弃智,道德充实,恪守本心,体证大道,而健全者则心系形骸,意存荣辱,鄙吝多欲,丧失本心。在虚构的历史世界中,通过精神与形体的错位对比,强调“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凸显内在生命的充实圆满。 雨果《巴黎圣母院》所塑造的卡西莫多就闪烁着王骀之流的身影,或许正是庄学的文学表达。
《庄子》说理,几乎都是以虚构情节、人物对话为桥接手段,通过想象、象征、夸饰、奇诡的叙事方式,“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天下》)的叙事风格,浸染喜剧色调的完整自足的叙事情境,构筑文本的童真世界。
(摘编自刘运好《论〈庄子〉文本的“童真”》,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子认为,“以有涯随无涯”,这是危险的事情,是心为俗物所羁绊的表现,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
B. 《庄子》文本注重艺术世界的形象化,也有矛盾对立的逻辑思辨说理,而且这种说理方法对汉晋佛经翻译产生了影响。
C. 庄子认为,圣人没有所谓 是与非的观念,而依顺自然均衡之理,能够用平等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的差别。
D. 《庄子》中的历史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庄子把故事置放在虚构的历史情境之中,使其蕴涵特殊的哲学意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子追求逍遥游的境界,可以给现代社会的人们以人格独立和追求精神自由的启示。
B. 庄子强调“丧我”,启示人们,看待事物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候要忘掉自我。
C. 《逍遥游》中的神人“游乎四海之外”,终于摆脱了“有待”,获得自由逍遥的境界。
D. 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形象脱胎于《庄子》中王骀、申屠嘉、叔山无趾等故事。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第1段先提出“庄子尤为强调精神的自由”观点,接着引用《庄子•逍遥游》和《庄子•养生主》内容进行分析。
B. 材料二第2段以《秋水》中神话人物 叙述为例,证明庄子笔下的现象并非客观世界的描述,而是主观认知的呈现。
C. 材料一第2段先提出“与逍遥的心态相辅相成的是齐物论”观点,接着分别阐释了齐物之论、齐同物论,以及齐物我等概念。
D. 材料二第3段引用了《天下》中的话、郭象的注解和《逍遥游》中的话,阐释了庄子神人世界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 请分别解释材料一中“心斋”和材料二中“无待”的含义。
5. 请简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答案】1. C 2. D
3. C 4. ①“心斋”是去除功利之心,消除由生理而激起的贪欲后,使心境达于空明之境,达到返璞归真的人生修行方式。
②“无待”指人的思想及行为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和束缚,无所依赖、无所凭借,摆脱了客观世界的束缚,是一种精神的绝对自由状态。(或:无所凭借、顺乎自然、超绝现实以游乎无穷的逍遥之境。)
5. ①材料二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庄子》寓哲理于形象描述之中,创造了一个充满童真的文本世界的观点;接着从《庄子》文本创造了“恢诡的现象世界”“缪悠的神人世界”“虚拟的历史世界”等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庄子》构筑文本的童真世界的特点。
②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证方法,大量引用《庄子》原文。
③论证语言严密准确,如“或许”“几乎”等词语的运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圣人没有所谓的是与非的观念”曲解文意,文中说的是“圣人便不执着于是非争论”。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脱胎于《庄子》中王骀、申屠嘉、叔山无趾等故事”曲解文意,文中只是说“雨果《巴黎圣母院》所塑造的卡西莫多就闪烁着王骀之流的身影,或许正是庄学的文学表达”,只是说两者有相似之处。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分别阐释”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第2段原文“齐物论包括齐物之论、齐同物论,以及齐物我等层面,希望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庄子•齐物论》言……因此,庄子强调‘丧我’,即去除成见、打破自我中心”可知,作者并没有分别阐释。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文中概念的意义的能力。
材料一原文中,首先提出世人总有“机心”这一现象“然而,世人总有‘机心’,心为俗物所羁绊,便难以达到真正的逍遥自由”。然后,根据原文“如何能‘不物于物’,达到逍遥的境界?庄子提出了‘心斋’这样一种返璞归真的人生修行方式,即去除求名斗智的心念,消除由生理激起的贪欲,使心境达于空明之境”可知,“心斋”是庄子针对“机心”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因此,结合两者可归纳出:“心斋”是去除功利之心,消除由生理而激起的贪欲后,使心境达于空明之境,达到返璞归真的人生修行方式。


展开余下试题材料二中,根据原文“通过缪悠的神人描述,凸显顺乎自然、超绝现实以游乎无穷的‘无待’逍遥之境”可找到庄子对“无待”的解释。而再结合前文“唯有消解‘有待’,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人生境界,才能真正获得自由逍遥”的消解“有待”实现“无待”的解释,可归纳出:“无待”指人的思想及行为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和束缚,无所依赖、无所凭借,摆脱了客观世界的束缚,是一种精神的绝对自由状态。(或:无所凭借、顺乎自然、超绝现实以游乎无穷的逍遥之境。)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原文“《庄子》文本,虽也运用矛盾对立的逻辑思辨说理……但其基本特点则是寓哲理于形象描述之中,创造了一个充满童真的文本世界”是整则材料的总起段,说明了《庄子》寓哲理于形象描述之中,创造了一个充满童真的文本世界的总体特点。而其后,根据每段段首“《庄子》文本创造了几个世界:一是恢诡的现象世界”“二是缪悠的神人世界”“三是虚拟的历史世界”可知,这几部分呈现并列结构,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庄子》寓哲理于形象描述之中,创造了一个充满童真的文本世界的特色。最后一段,根据原文“《庄子》说理,几乎都是以虚构情节、人物对话为桥接手段,通过想象、象征、夸饰、奇诡的叙事方式……构筑文本的童真世界”可看出,这是全文的总结段落。由此可知,材料二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庄子》寓哲理于形象描述之中,创造了一个充满童真的文本世界的观点;接着从《庄子》文本创造了“恢诡的现象世界”“缪悠的神人世界”“虚拟的历史世界”等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庄子》构筑文本的童真世界的特点。
材料二原文“如《秋水》中,河伯见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认为天下之美尽在于己而洋洋自得……”“特别虚拟了一个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世界……”“《德充符》通过虚构发生于刖足者王骀、申屠嘉、叔山无趾与孔子、子产之间的系列故事……”,都是对《庄子》中典型作品的举例。作者用这三个例子,分别论述了《庄子》文本创造了恢诡的现象世界、缪悠的神人世界、虚拟的历史世界。可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举例手法。而为了使论证更为有力,作者还引用了《庄子》原文中如“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等语句,可见作者用了引用论证。
在论证语言上,作者也力求准确。比如,“雨果《巴黎圣母院》所塑造的卡西莫多就闪烁着王骀之流的身影,或许正是庄学的文学表达”作者特意加上“或许”二字,因为这毕竟只是作者的猜测,当事人真实想法如何已无从知晓。比如“《庄子》说理,几乎都是以虚构情节、人物对话为桥接手段”中,作者特意加上“几乎”,说明这只是占了大部分,而并非全部。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马格比的小堂倌
【英】狄更斯
我是马格比的小堂倌,这就是我的身份。
你不明白我的意思吗?多么可怜!但我想你明白,你应当明白。瞧这儿,我是马格比车站饮食店的伙计,我们最大的骄傲便是从没让一个人吃饱过肚子。
这是个快活的场所!真的,我们是马格比的模范餐室。我本人原来对顾客也客客气气,但我们的老板娘一下子把我改造好了。
这真是个逍遥自在的地方!我认为,我们饮食业在整个铁路线上,是唯一真正享有独立自主地位的。只有在勇敢之岛和自由之土(当然,我这是指我们大不列颠),饮食业才合乎养生之道,对顾客的口腹之欲发挥了如此显著的节制作用。 有一个彬彬有礼的外国人,摘下帽子,要求我们的老板娘和女士们给他“一小杯白兰地”,她们只是透过他望着他背后的铁路,毫无反应,他只得亲自动手,大概这是他本国的习惯,这可不得了,我们的老板娘顿时怒火直冒,来不及搽发蜡,便竖起眼睛,劈手夺下了盛酒器,喊道:“放下! 不准自己动手!”外国人吓得脸色发白,耸起肩膀惊呼道:“我的天!这是怎么回事?”我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些外国佬,我们的老板娘才想上法国实地考察,看看那些吃青蛙的家伙怎么经营饮食业,好做个比较,明确认识到勇敢之岛和自由之土的饮食业如何出类拔萃。我们几个女招待,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一致表示反对,因为正如她们每人说的,尽人皆知,除了英国,没有一个国家精通做生意的门槛。既然如此,何必自找麻烦,要证明业已证明的真理?然而老板娘固执己见,不听劝告,买了一张船票,动身走了。
斯尼夫是嗤夫太太的丈夫,是我们店里一名无足轻重的正式职工。 有时我们忙得不可开交,便让他拿着开塞钻站在柜台后面;但是只要应付得了,从不请他帮忙,因为他对顾客低声下气,实在叫人受不了。几个女招待对他很不客气,看到他低声下气讨好顾客,把食物递给他们,便把东西从他手上拍掉;看到他卑躬屈节打算回答顾客的问题,便把他的话打断,不让他往下说。这样,她们弄得他老是眼泪汪汪的,仿佛他没有把芥末撒进三明治,却撒进了自己的眼睛。
我们的老板娘出国考察期间,店务便由嗤夫太太负责。她常把顾客弄得哭笑不得,真是妙不可言!
老板娘回来了,据说,带回了不少骇人听闻的信息,她宣布,在一星期中生意最清淡的时刻,在梳洗室报告她出国考察的见闻。
梳洗室布置得庄严肃穆。 两个学员用花在墙上布置了三组花纹,一组的文字是:“英国永远不向外国学习!”另一组是:“不让顾客得逞!”还有一组是:“这是我们饮食业的大宪章。”整个设计华丽美观,可以与舒坦的心情互相媲美。
老板娘登上了庄严的讲台,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喷夫小姐和吹夫小姐坐在她的脚边。她们后面,一般人不易看到的地方,是一位小堂倌,那便是在下。
老板娘板着脸,向周围扫视了一眼,问道:“斯尼夫在哪里?”
嗤夫太太当即答道:“我想最好还是别让他参加。他是一头蠢驴。”
老板娘赞同道:“他的确是一头蠢驴。但正因为这样,不是更加应该对他加强教育吗?”嗤夫太太说道:“可惜什么教育对他也不起作用。”
但老板娘自有主张:“以西结,叫他进来。”
我把他叫了进来。这家伙垂头丧气的,一进屋便遭到了众人的呵斥,因为他仍随身带着开塞钻。他辩解说这是“习惯力量”。
“力量!”嗤夫太太道,“我的天,请你别再谈什么力量。听着!站在这儿别动,把背靠在墙上。”老板娘开始道:“我本来不打算讲那些令人作呕的见闻,但我还是决定谈一下,因为我相信,这能使你们更加坚定不移地行使你们在一个宪政国家中的权力,更加忠于我们的格言。”
那些学员,作为格言的制造者,当即响应道:“对,对,说得对!”斯尼夫刚为参加这大合唱表现了一点意向,所有的眉毛已向他皱了起来,吓得他只好半途而废。
老板娘接着道:“法国人的卑贱无耻,从他们饮食业中奉承顾客的风气看来,已相等于拿破仑臭名远扬的任何卑鄙行径了。”
“信不信由你们,但我得告诉你们,当我踏上,”说到这里,她狠狠瞪了斯尼夫一眼,“那个大逆不道的国土后,我立即给领进了一家饮食店,那里——我毫不夸张——出售的食物是真正可以吃的食物!”


展开余下试题大家喊道:“可耻!”只有斯尼夫没有作声,却用安抚的手在揉他的肚子。
老板娘继续补充道:“我要求你们以最大的愤怒注意我的话:他们对顾客服务周到,不,简直可以说彬彬有礼!”
我和女招待们无一例外,一致发出了愤怒的狂叫。
骚动的会场突然安静了。原来,讨好顾客的天性使斯尼夫再也忍耐不住,在头顶上挥舞着开塞钻,奔出了屋子。
你如果到马格比车站附近饮食店来,你假装不认识我,我会把右手的大拇指伸到肩上,向你指出哪位是我们的老板娘,哪位是喷夫小姐,哪位是吹夫小姐,哪位是嗤夫太太。但是你再也见不到斯尼夫了,因为那天夜里他就失踪了。 他是遇难了,还是给撕成碎块抛弃了,这我说不清楚,我只知道他的开塞钻作为他一味奉承顾客的罪证,依然留在店里。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对付这些外国佬”,这是老板娘上法国考察的目的,因为她对外国人一声大喊,且动手夺下盛酒器,吓到了外国人后,事后有了自我反省。
B. 嗤夫太太十分看不起自己的丈夫,称呼他为“一头蠢驴”,不愿意让他参加老板娘组织的报告出国考察的见闻的大会。
C. “我”是马格比的小堂倌,原本有自己的主张,但慑于淫威而屈从于老板娘,代表着英国社会中具有奴性特征、不敢反抗的人。
D. “开塞钻”最后依然留在店里,暗示了英国这种荒诞的观念最终会被历史扫进垃圾堆,而以“开塞钻”为典型的服务意识迟早会到来。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同时“我”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
B. “所有的眉毛已向他皱了起来”,这一细节反映了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完全听从于老板娘,一致反对斯尼夫的不同意见。
C. 小说通过对老板娘的语言、神态和心理的精彩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傲慢、自大的心态,讽刺了当时的英国统治阶层。
D. “我说不清楚”,这是小说结尾对于斯尼夫结局 安排,表明了“我”对斯尼夫不幸命运是存疑的,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8. 你是如何认识小说中斯尼夫这一形象的?
9.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个关键词:讽刺艺术,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答案】6. A 7. C
8. ①斯尼夫是一个能够正确对待顾客却遭到打击排斥的正面人物形象,一直有自己的主见,最终反抗老板娘的“教导”,代表着英国社会中觉醒的具有正义感的人。②与文中自大傲慢、专制蛮横的老板娘,和狐假虎威、阿谀奉承的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形成对比,反衬出她们的顽固与愚昧。
9. ①在情节设置上,采用荒诞的方法。车站饮食店竟然从不让顾客吃饱过,竟然认为法国对顾客服务周到是可耻的,这其实是对现实的放大,是作者对荒诞现实的批判。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采用漫画笔法来讽刺。文中老板娘提到法国的一家饮食店“那里——我毫不夸张——出售的食物是真正可以吃的食物”,语言是夸张的,大家的反应——“可耻!”的喊声和“一致发出了愤怒的狂叫”也是夸张的,用夸张变形的方式,造成漫画式的效果。③在叙述语言上采用反语等方式进行讽刺。如“明确认识到勇敢之岛和自由之土的饮食业如何出类拔萃”,讽刺了自诩为文明人的丑态。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事后有了自我反省”错。原文“我们的老板娘顿时怒火直冒,来不及搽发蜡,便竖起眼睛,劈手夺下了盛酒器,喊道:‘放下! 不准自己动手!’……我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些外国佬,我们的老板娘才想上法国实地考察,看看那些吃青蛙的家伙怎么经营饮食业,好做个比较,明确认识到勇敢之岛和自由之土的饮食业如何出类拔萃……然而老板娘固执己见,不听劝告,买了一张船票,动身走了”,可看出从后来的表现看,并没有自我反省。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通过对老板娘的……心理的精彩描写”错。原文对老板娘的描写如“我们的老板娘顿时怒火直冒,来不及搽发蜡,便竖起眼睛,劈手夺下了盛酒器,喊道:‘放下! 不准自己动手!’”“老板娘登上了庄严的讲台,正襟危坐,目不斜视”“老板娘板着脸,向周围扫视了一眼”,可看出,这些是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文中没有对老板娘的心理描写。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原文“斯尼夫是嗤夫太太的丈夫,是我们店里一名无足轻重的正式职工。 有时我们忙得不可开交,便让他拿着开塞钻站在柜台后面;但是只要应付得了,从不请他帮忙,因为他对顾客低声下气,实在叫人受不了。几个女招待对他很不客气,看到他低声下气讨好顾客,把食物递给他们,便把东西从他手上拍掉;看到他卑躬屈节打算回答顾客的问题,便把他的话打断,不让他往下说”“原来,讨好顾客的天性使斯尼夫再也忍耐不住,在头顶上挥舞着开塞钻,奔出了屋子”,据此分析出,斯尼夫是一个能够正确对待顾客却遭到打击排斥的正面人物形象,一直有自己的主见,最终反抗老板娘的“教导”,代表着英国社会中觉醒的具有正义感的人。
②原文写斯尼夫“因为他对顾客低声下气,实在叫人受不了。几个女招待对他很不客气,看到他低声下气讨好顾客,把食物递给他们,便把东西从他手上拍掉;看到他卑躬屈节打算回答顾客的问题,便把他的话打断,不让他往下说”“斯尼夫刚为参加这大合唱表现了一点意向,所有的眉毛已向他皱了起来,吓得他只好半途而废”“大家喊道:‘可耻!’只有斯尼夫没有作声,却用安抚的手在揉他的肚子”;写老板娘 “我们的老板娘顿时怒火直冒,来不及搽发蜡,便竖起眼睛,劈手夺下了盛酒器”,写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如“那些学员,作为格言的制造者,当即响应道:‘对,对,说得对!’。据此分析出,与文中自大傲慢、专制蛮横的老板娘,和狐假虎威、阿谀奉承的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形成对比,反衬出她们的顽固与愚昧。
【9题详解】
题目要求围绕关键词“讽刺艺术”写出短评思路,可从情节、人物、语言方面进行分析:
①在情节设置上,采用荒诞的方法。
结合“我是马格比车站饮食店的伙计,我们最大的骄傲便是从没让一个人吃饱过肚子”“老板娘接着道:‘法国人的卑贱无耻,从他们饮食业中奉承顾客的风气看来,已相等于拿破仑臭名远扬的任何卑鄙行径了。’”可看出车站饮食店竟然从不让顾客吃饱过,竟然认为法国对顾客服务周到是可耻的,这其实是对现实的放大,是作者对荒诞现实的批判。
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采用漫画笔法来讽刺。
结合“‘信不信由你们,但我得告诉你们,当我踏上,’说到这里,她狠狠瞪了斯尼夫一眼,‘那个大逆不道的国土后,我立即给领进了一家饮食店,那里——我毫不夸张——出售的食物是真正可以吃的食物!’”“大家喊道:‘可耻!’”,“老板娘继续补充道:‘我要求你们以最大的愤怒注意我的话:他们对顾客服务周到,不,简直可以说彬彬有礼!’”“我和女招待们无一例外,一致发出了愤怒的狂叫”,可看出文中老板娘提到法国的一家饮食店“那里——我毫不夸张——出售的食物是真正可以吃的食物”,语言是夸张的,大家的反应——“可耻!”的喊声和“一致发出了愤怒的狂叫”也是夸张的,用夸张变形的方式,造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辽宁省县级”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