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地理环境也深刻影响了文学作品的风格。在中国文学批评中,拥有大量的诸如博大、壮美、雄浑、委婉、灵动、峭拔、平易、秀美一类的术语,人们习惯用它们来描述或形容文学作品的风格,而这些术语最初则是用来描述或形容山、水、草原、气象以及有关动植物的。这就表明,在自然景物和文学作品的风格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联系。 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征。其形成主要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主观方面,即文学家的自身条件,包括世界观、艺术修养、个人经历、禀赋学识等:二是客观方面,包括描写对象(即题材)本身的特点和性质.具体的时代条件.具体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以及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心理素质等;三是形式方面,如体裁、语言、艺术方法、写作技巧等。在影响文学风格形成的上述各个方面中,文学家的气质、具体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以及题材本身的特点和性质,无疑是三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个文学家如冰心先生所言。“生在气候适宜、山川秀美或是雄壮的地方”,他的气质就会受到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以这样的气质来从事文学创作,其作品风格就会打上其所生长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烙印。如果其作品又是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那么其作品风格无论优美还是壮美,无论“温柔敦厚”还是“豪壮悱恻”,其所生长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烙印就会更加明显或深刻。 (选自曾大兴《地理环境影响文学的表现、途径与机制》,有删减)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地理并非新生概念,这从中国最早的文学中出现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可看出。 B. 固定区域和族群会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而空间流动则会使文化呈现出新的形态。 C. 地理环境不仅能影响到人类的精神活动与生命方式,也能为文学创作提供诸多题材。 D. 张伟然认为史家引用小说内容作空间史料,是因为中古小说的空间场景都是真实存在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离骚》用楚国声韵、地名等展开富有神话色彩 想象,体现了楚地的区域文化特点。 B. 空间流动带来的文化融合,不是两个世界的简单相加,而是接纳、选择和批判后的进阶。 C. “大漠孤烟直”壮美雄浑的边塞诗风,与塞外辽阔粗犷的自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D. 影响文学作品风格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地理环境则是其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因素。 3. 下列关于“文学三个空间”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市为杨万里《插秧歌》的创作提供了第一空间,如“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的描写。 B. 桃花源在现实中不存在原型,却成为后世文人的精神追求,这体现了第二空间的魅力。 C. 有评论者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界定为青春王国,这是读者对文学的再认识和再创造。 D. 文学第一空间是客观存在的,第二、三空间属于人的主观创造,三个空间呈并列关系。 4. 两则材料都围绕“文学地理学”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说明。 5. 请结合材料二,以鲁迅小说中的鲁镇、未庄等为例,谈谈地理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答案】1. D 2. D 3. C 4. 材料一围绕“文学地理学”的概念、历史渊源以及研究内容,从宏观上予以论述;材料二则侧重论述地理环境影响文学的具体表现,一是对文学内容(空间)的影响,二是对文学作品风格的影响。 5. 示例:①地理是文学的土壤,为文学家提供了创作题材(文学空间)。鲁迅小说中的鲁镇、未庄取材于作者自小生活的环境,有明显的地理空间印记。鲁迅小说中的环境透露出江浙特色,如未庄孩子们的划船、鲁镇人们的“祝福”礼等。②地理环境影响作家的气质或文学风格。鲁迅小说中的鲁镇和未庄都是受封建思想束缚的地方,受自身世界观、学识等影响,作家冷峻清晰地展现着当地人们的愚昧无知,也揭露出导致他们如此的根源乃是僵化的思想和制度,流露出对这些麻木而不自知的百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D.“中古小说的空间场景都是真实存在的”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中古时期的小说对人物、时代往往虚构,而对空间场景却大多采取真实的态度”,“大多采取真实的态度”,并非全都真实存在。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D.“地理环境则是其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因素”无中生有。材料二只说“在影响文学风格形成的上述各个方面中,文学家的气质、具体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以及题材本身的特点和性质,无疑是三个很重要的因素”,并没有提到地理环境因素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因素。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A.“城市为杨万里《插秧歌》的创作提供了第一空间”错,杨万里《插秧歌》表现的是江南农村插秧的场景。 B.“桃花源在现实中不存在原型”错;根据材料二“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著名的文学地理空间,例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都是以文学家所熟悉的某个客观自然和人文地理空间为依托、为原型,再融合文学家的主观想象、联想与创造,从而形成的既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或地方感,又有某种普遍的人生意义的文学地理空间”可见,现实中有桃花源的客观自然和人文地理空间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