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1  2023-11-20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
辽宁省鞍山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3-2024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25 届高二语文科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在各种各样的比较有名的神话中,月亮总是和美丽的女神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希腊神话中的阿尔忒弥斯,还是由此演变的罗马神话中的狄安娜,或是中国的嫦娥与日本的辉夜姬。
在这些神话故事里,月亮都是以女性的角色出现的。而在原始文化中,女性以月亮为代表,男性则以太阳为代表。在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阴阳的观念,并形成最初的文化体系,用以认识、解释和处理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按照阴阳的文化体系,阴—月亮—女性与阳—太阳—男性是相对应的两方面。直到今日,阴阳文化体系仍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发挥着作用,左右着我们的生活。这些观念如此根深蒂固,自然地,在人类的意识深处就很容易把月亮和女人联系在一起。
尽管月亮神话有着丰富的象征内涵,但它的主导象征却是表现“生命的繁衍与永恒”,由此而与女性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女性的象征。这一点在中西文化中都有明显的表现。月亮,既是自然景观,也参与人的生活,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把它的自然属性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赋予它以性别特征。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艾瑟•哈婷在《月亮神话》中说过:“无论在当代还是古典诗歌中,以及时代不明的神话和传说里,月亮代表的就是女人的神性、女性的原则,就像太阳以其英雄象征着男性原则一样。”阳性的太阳代表着公开的社会化的生活,是权威与力量的代表,而夜晚的月亮属于阴性,代表着隐蔽的私人化的生存形态,是神秘、感伤又富有诗意的。
(摘编自段君、齐昕《浅谈中西月亮神话》)
材料二:
印度到处是毗湿奴的神庙,目前的印度教依然流传一个毗湿奴化身侏儒步天的故事。毗湿奴变成侏儒,三步就跨完天地,多具有想象力啊。那么,现实中有这样的侏儒吗?有的,就是圆圆的太阳。在中国,拟人化的太阳也是这个模样的,《山海经》里有一个太阳神名叫帝江,就是这圆溜溜的可爱模样。现在我们看到的伏羲女娲汉画像,一个拿着规,一个拿着矩。太阳神与月亮神拿着规和矩测量天地,和印度的毗湿奴三步跨完天地,不正好巧合吗?
印度教神庙中月亮神的名字Chandra,汉语译成“旃陀罗”或“钱德拉”,但由于发音习惯的不同,也可以把后面的dra读为jiao,这就和“婵娟”十分接近了。婵娟即蟾蜍,蟾蜍是月亮的象征,所以婵娟也就指月亮了。
中国的月蟾神话是自己形成的,因为它与汉语有关。《天问》里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的句子,其中“顾兔”之“顾”有的解释为回顾,有的解释为“蟾”,其实“顾”就是“蛙”。“蛙”与羲和的“和”同音,羲和分化之后,“和”大多代表月亮,比如嫦娥与女娲。“娲”读音与“蛙”同,正好说明月亮上有蟾蜍(蛙)的起源。既然月蟾神话起源于中国,Chandra一词即使与月蟾有关,也只能是印度受到中国的影响。
印度没有月蟾神话,但有月兔的说法。说月亮上有兔子的,只有中国与印度。在神话研究方面,我们一般只谈印度对中国的影响,特别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影响,很少说中国对印度有什么影响。其实,中国对印度的影响也是有的,并非只输入不输出。
(摘编自吴晓东《印度日月神话的田野考察》)


浏览完整试题材料三:
嫦娥奔月的故事,早在殷商易学《归藏》中就已出现,但也只是先秦诸多神话传说体系中的一个。嫦娥作为月亮人化形象的确立是在汉朝时期,唐代后月亮神话体系中又出现了“吴刚伐桂”的故事体系。中国的月亮神话发展脉络总体是根状的,但关于月亮的几大要素一直保留,如蟾蜍、玉兔、桂树等。古希腊神话从诞生之初就有一套较为系统的神话体系,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融合发展。
两个神话体系中古人都将月光的人形化形象视为女性。在原始宗教时代的泛灵教时期,人们会很自然地将人类本身的特征——对立的性别关系带入有灵性的事物中,使神也有性别之分。月亮本身所具有的柔和的光线、神秘的特质与女性温柔的性格相符,同时女性的生理周期也与月亮运行周期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故不仅仅在中国与古希腊,在全世界的神话中,月亮神多以女性形象出现。
月亮被确定为女性的代表后,就被赋予生殖崇拜。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存条件艰难,“多子”成为原始先民保证种族延续的重要条件,因而无论哪个地区,人类对繁殖后代的渴望都成为一种信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里居住着蟾蜍与玉兔,寓意多子多福,后来它们更是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古希腊神话里,阿尔忒弥斯还是丰产与孕育女神,保佑妇女生产,是古老的女性生殖祭拜的延续与强化。
中国神话中的嫦娥,本是人间英雄后羿的妻子,在服下不死药升到月亮后成为神灵;吴刚也是因为其在修仙过程中触犯禁忌而被罚到月宫砍桂树。中国的神本身多是肉体凡胎,依靠某种超自然力量而成为永生不死的“神”。他们获得永生后就不再干预人间事务,与人类建立起一层隔阂,供人们瞻仰。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则更多体现了“人”的性格,能随意干涉人间事务,本质上是神的人性化。阿尔忒弥斯经常出没于人间狩猎,会参与人间纷争,能随意给予人类恩泽或惩罚。人与神之间共处一个时空,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有力量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古希腊民主平等的思想。
(摘编自胡宇坤《试比较中国与古希腊的月亮神话》)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把月亮的自然属性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赋予它女性特征,代表隐秘的生存形态。
B. 由阴阳观念形成的文化体系,至今仍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发挥作用,让人们自然地把月亮和女人联系在一起。
C. 在原始社会时期,生存条件极为艰难,因而人类赋予了月亮生殖崇拜,从而保证种族更好地繁衍延续下去。
D. 在神话研究中,我们一般只关注印度对中国的影响,月蟾神话起源研究则能看出中国对印度也是有输出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材料一中,作者引用美国文化大类学家艾瑟•哈婷的话,以支撑“月亮成为女性的象征”的观点。
B. 在材料二中,作者从语言发音、语义辨析等角度,推断出中国和印度月亮神话之间存在着关联。
C. 在材料三中,作者以“根”作比,指出了“中国月亮神话发展脉络”的总体特征,语言生动形象。
D. 三则材料均是从中西方神话传说出发,结合各国的文化特征,探究月亮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内涵。
3. 下列故事中的形象最符合材料三中有关中国神话中“神”的特征的一项是( )
A. 老子骑牛出关紫气东来,被奉太上老君。
B. 关羽殁后被尊为武财神,受到后世供奉。
C. 神农氏遍尝百草,帮助老百姓识别草药。
D. 文王拘羑里,观天象卜罾草而推演周易。
4.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认为“月亮是女性的代表”,但论述角度不同,请分别概括。
5. 学校组织“中西方文化交流”游学活动,你计划运用以上材料中的说法向外国友人解读《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的“月”。请结合诗句,从两个角度列出发言要点。
【答案】1. C 2. D 3. A
4. ①材料一:从阴阳文化体系和月亮象征内涵的角度加以论述。
②材料三:从月亮自身特征、运行规律以及生殖崇拜的角度加以论述
5. ①月亮与女性温柔的性格、形象联系紧密,如月下思妇“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与思妇有关的诗句即可)
②月亮象征生命的永恒,如月下哲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哲思有关的诗句即可)
③月亮有神秘、感伤的诗意,如月下景象“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与景象有关的诗句即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因而人类赋予了月亮生殖崇拜,从而保证种族更好地繁衍延续下去”因果关系不当,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三第三段“月亮被确定为女性的代表后,就被赋予生殖崇拜。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存条件艰难,‘多子’成为原始先民保证种族延续的重要条件,因而无论哪个地区,人类对繁殖后代的渴望都成为一种信仰”可知,是因为原始社会人类对繁殖后代的渴望都成为一种信仰,所以才在月亮被确定为女性的代表后,就被赋予了生殖崇拜,但赋予月亮生殖崇拜并不能保证种族更好地繁衍延续下去。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三则材料均是从中西方神话传说出发”理解错误,材料二和材料三是从中西方神话传说出发的,而材料一第一段是概括说明。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特点的能力。
根据材料三第四段“中国的神本身多是肉体凡胎,依靠某种超自然力量而成为永生不死的‘神’。他们获得永生后就不再干预人间事务,与人类建立起一层隔阂,供人们瞻仰”可知中国神话中“神”的特征。
B、C、D不符合“依靠某种超自然力量而永生不死”,他们没有获得永生,也没有与人类建立起一层隔阂。
而A完全符合中国神话中“神”的特征。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则材料的论述角度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在这些神话故事里,月亮都是以女性的角色出现的。而在原始文化中,女性以月亮为代表,男性则以太阳为代表。在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阴阳的观念,并形成最初的文化体系,用以认识、解释和处理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按照阴阳的文化体系,阴—月亮—女性与阳—太阳—男性是相对应的两方面。直到今日,阴阳文化体系仍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发挥着作用,左右着我们的生活”可知,材料一是从阴阳文化体系方面加以论述“月亮是女性的代表”。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尽管月亮神话有着丰富的象征内涵,但它的主导象征却是表现‘生命的繁衍与永恒’,由此而与女性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女性的象征。这一点在中西文化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可知,材料一是从月亮象征内涵的角度加以论述“月亮是女性的代表”。


展开余下试题根据材料三第二段“月亮本身所具有的柔和的光线、神秘的特质与女性温柔的性格相符,同时女性的生理周期也与月亮运行周期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故不仅仅在中国与古希腊,在全世界的神话中,月亮神多以女性形象出现”可知,材料三是从月亮自身特征和月亮运行规律的角度加以论述“月亮是女性的代表”。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首先思考《春江花月夜》一诗内容,然后结合材料分析诗文中的月亮。
根据材料三第二段“月亮本身所具有的柔和的光线、神秘的特质与女性温柔的性格相符”可知,月亮与女性温柔的性格、形象联系紧密,《春江花月夜》一诗中“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意思是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此句是指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了思妇的温柔形象。
根据材料三第三段“月亮被确定为女性的代表后,就被赋予生殖崇拜。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存条件艰难,‘多子’成为原始先民保证种族延续的重要条件,因而无论哪个地区,人类对繁殖后代的渴望都成为一种信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里居住着蟾蜍与玉兔,寓意多子多福,后来它们更是成为月亮的代名词”,第四段“中国神话中的嫦娥,本是人间英雄后羿的妻子,在服下不死药升到月亮后成为神灵;吴刚也是因为其在修仙过程中触犯禁忌而被罚到月宫砍桂树。中国的神本身多是肉体凡胎,依靠某种超自然力量而成为永生不死的‘神’。他们获得永生后就不再干预人间事务,与人类建立起一层隔阂,供人们瞻仰”可知,月亮象征生命的永恒,《春江花月夜》一诗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意思是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这两句体现了月亮象征的生命的永恒。
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阳性的太阳代表着公开的社会化的生活,是权威与力量的代表,而夜晚的月亮属于阴性,代表着隐蔽的私人化的生存形态,是神秘、感伤又富有诗意的”可知,月亮有神秘、感伤的诗意,《春江花月夜》一诗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意思是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这句诗诗人给江、天、月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由江上的月景引发了诗人的感伤。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桥边的老人
[美]海明威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抛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①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抛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②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注】埃布罗河:西班牙境内最长的一条河。②托尔托萨:西班牙塔拉戈纳省城市。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再现了战争中的真切场景,这种逼真而恢宏的战争场景描写与作者曾到欧洲战场采访和参战的经历分不开。
B. “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暗示了我对老人命运的担心:没赶上去巴塞罗拉的卡车就等于要留在战场上了。“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实际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C. 尽管文中的“我”并没有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但是通过与老人的谈话以及“我”催促老人离开等细节可以看出,“我”既同情老人又厌恶战争。
D. 通过老人好似不断在重复着同样内容的质朴语言,表现出一个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战争、一个简简单单的饲养员,一个最普通的人在战争时的心态。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 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品开篇通过“戴钢丝边眼睛”“尘土”“浮桥”、忙着逃命的车辆、人群的各种动作,以白描的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具有写实效果的画面。


展开余下试题B. 小说对话设计很具张力,我的“劝离”和老人的“不动”构成两极,“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内在原因是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C. 本文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主人公——桥边的老人,一个是线索人物——“我”。这种第一人称叙述角度给了读者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D. “我一直在照管那些家畜”。这句话在全文中多次出现,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老人对家园的热爱,直接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使小说充满了力量。
8. 阅读小说的最后一段,试结合原文分析结尾一段的作用。
9. 海明威曾提出“冰山理论”:“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却能为读者感受到。”试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6. A 7. D
8. ①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这位老人始终没有离开。②通过写法西斯正向埃布罗挺近,点明了故事背景。③对当时的自然环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的描写,渲染了浓重、压抑的战争氛围。④暗示中心,点明主题:这天是“复活节”,复活节象征着希望与新生,含蓄地写出对战争的谴责,对和平的期待。
9. ①采用了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丰富小说内容,挖掘小说内涵。②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小说仅仅描绘了一幅画面、一个场景,叙述了一段对话和一个老人的故事,选材微小,却表现了宏大的战争主题,使读者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③独特的语言风格。小说语言简约朴素,不事渲染,但却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包蕴丰富的内容。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A.“逼真而恢宏的战争场景”错,小说选取的是战争打响之前的一个生活场景。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D.“突出了老人对家园的热爱,直接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错,突出了老人无奈(焦虑、痛心、愤懑等)的心情,表达了对战争无声的控诉。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 作用的能力。
本文结尾为“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对他毫无办法”,交代我和他之间故事的结局,可看出这位老人始终没有离开。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礼拜天)和背景(法西斯挺进);
“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渲染了压抑的氛围,烘托了“我”此时内心的沉重;
“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用象征手法,暗示了复活节仅有的幸运,体现出战争的残酷。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赏析作品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的能力。
①采用了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比如,在小说末尾,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却无力起身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切都是客观地呈现出来的,关于老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和老人对现实的情感等,都需要读者借小说的信息推导出来。
②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小说首段进行场面描写,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主体部分由对话构成情节,通过对话,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最后一段交待结局,既是对背景的再次点明,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本文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主人公——桥边的老人,一个是线索人物——“我”,叙述了一段对话和一个老人的故事。小说选材微小,却表现了宏大的战争主题,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③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篇小说的人物几乎原地不动,除了对话没有其他动作;小说的情节也非常简单,它的展开主要借助人物对话。小说里的对话简单高效,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情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心理。如:“你从哪儿来?”我问他。“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这一句接一句,仿佛踏实坚定的脚步,将我们一步步引向老人的身世。老人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这一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他生活的家园;呆在那儿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这个细节,又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深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这种被迫和无奈何其苦涩和悲哀。小说语言简约朴素,不事渲染,但却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包蕴丰富的内容。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五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材料二: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庄子•秋水》)
材料三: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写出相对应的序号。
而A飞B于C北D海E非F梧G桐H不I止G非K练L实M不N食O非P醴Q泉R不S饮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秦汉时以石表示官秩的等级。
B. 材料三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辽宁省鞍山”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