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8  2023-11-20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
上海市回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上海市回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出卷人:高三备课组 审卷人:高三备课组
一、积累(6分)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天下归仁焉。(《颜渊》)
(2)我有嘉宾, ______________。(《短歌行》)
(3)合抱之木,____________。 (《老子四章》)
(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____________。(《六国论》)
(5)____________,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一日克己复礼 ②. 鼓瑟吹笙 ③. 生于毫末 ④. 如弃草芥 ⑤. 江山如画 ⑥. 赤壁怀古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己、瑟、笙、毫、壁。
二、阅读(54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到达温泽里他的住宅后(我发现,这住宅像他一样破破烂烂,但也跟他一样一切都尽可能装出体面的样子),他把我介绍给他的太太。米考伯太太是个面目消瘦、憔悴的女人,一点儿也不年轻了。她正坐在小客厅里(楼上的房间里全都空空的,一件家具也没有,成天拉上窗帘,挡住邻居的耳目),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在喂奶。婴儿是双胞胎里的一个。我可以在这儿提一下,在我跟米考伯家的整个交往中,我从来不曾见到这对双胞胎同时离开过米考伯太太。其中总有一个在吃奶。
②他们家另外还有两个孩子:大约四岁的米考伯少爷和大约三岁的米考伯小姐。在这一家人中,还有一个黑皮肤的年轻女人,这个有哼鼻子习惯的女人是这家的仆人。不到半个小时,她就告诉我说,她是“一个孤儿”,来自附近的圣路加济贫院。我的房间就在屋顶的后部,是个闷气的小阁楼,墙上全用模板刷了一种花形,就我那年轻人的想象力来看。那就像是一个蓝色的松饼,房间里家具很少。
③“我结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带着双胞胎和其他人,领我上楼看房间,坐下来喘口气说,“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来住。不过,既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难,所有个人情感上的好恶,也就只好让步了。”
④我回答说:“你说得对,太太。”
⑤“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几乎要把我们给压垮了,”米考伯太太说,“到底是否能渡过这些难关,我不知道。当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过日子时我真的不懂,我现在用的‘困难’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不过经验能让人懂得一切一一正像爸爸时常说的那样。”
⑥米考伯先生曾当过海军军官,这是米考伯太太告诉我的,还是出于我自己的想象,我已弄不清楚。我只知道,直到现在我依然相信,他确实一度在海军里做过事。只是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相信。现在,他给各行各业的商家跑街招揽生意,不过恐怕赚不到多少钱,也许根本赚不到钱。
⑦“要是米考伯先生的债主们不肯给他宽限时间,”米考伯太太说,“那他们就得自食其果了。这件事越快了结越好。石头是榨不出血来的。眼下米考伯先生根本还不了债,更不要说要他出诉讼费了。”
⑧是因为我过早地自食其力,米考伯太太弄不清我的年龄呢,还是由于她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总得找个人谈谈,要是没有别的人可谈,哪怕跟双胞胎谈谈也好,这一点我一直不太清楚。不过她一开头就对我这么说了,以后在我跟她相处的所有日子里,她一直就是如此。
⑨可怜的米考伯太太!她说她曾尽过最大的努力,我毫不怀疑,她的确如此,想过一切办法。朝街的大门正中,全让一块大铜牌给挡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学舍”的字样,可是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青年女子在这一带上学,没有见到有什么青年女子来过这儿,或者打算来这儿,也没见过米考伯太太为接待什么青年女子作过任何准备。我所看到和听到的上门来的人,只有债主。这班人没日没夜地找上门来,其中有的人凶得不得了。有个满脸污垢的男人,我想他是个鞋匠,经常在早上7点就挤进过道,朝楼上的米考伯先生大喊大叫:“喂,你给我下来!你还没出门,这你知道。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别想躲着,这你知道,那太不要脸了。要是我是你,我绝不会这样不要脸面。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反正得还我们钱,你听到了没有?喂,你给我下来!”他这样骂了一通后,仍旧得不到回答,火气就更大了,于是就骂出“骗子”“强盗”这些字眼来。连这些字眼也不起作用时,有时他就跑到街对面,对着三楼的窗子大声叫骂,他知道米考伯先生住在哪一层。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米考伯太太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钟,她就吃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这是典当掉两把银茶匙后买来的)。有一次,她家刚被法院强制执行,没收了财产,我碰巧提前在6点钟回家,只见她躺在壁炉前(当然还带着一对双胞胎),头发散乱,披在脸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她一面在厨房的炉子旁炸牛排,一面告诉我她爸妈以及经常来往的朋友们的事。我从未见过她的兴致有比那天晚上更好的了。


浏览完整试题⑩我就在这座房子里,跟这家人一起,度过我的空闲时间。每天我一人独享的早餐是一便士面包和一便士牛奶,由我自己购买。另外我还买一个小面包和一小块干酪,放在一个特定食品柜的特定一格上,留作晚上回来时的晚餐。我清楚地知道,这在我那六七个先令工资里,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我整天都在货行里干活儿,而整个一星期,我就得靠这点儿钱过活,从星期一早晨到星期六晚上,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任何劝告、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这一点,就像我渴望上天堂一样,脑子里记得一清二楚。
(11)米考伯先生的困难更增加了我精神上的痛苦。我的处境这样孤苦伶仃,也就对这家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每当我四处溜达时,老是想起米考伯太太那些筹款的方法,心里总压着米考伯先生的债务负担。星期六的晚上是我最高兴的时候——一方面是因为我回家时口袋里有六七个先令,一路上可以进那些店铺看看,琢磨琢磨这笔钱可以买些什么,这是件适意的事;另一方面是那一天回家比平时早一一可米考伯太太却往往对我诉说起最伤心的知心话来。星期天早晨也是如此,当我把头天晚上买来的茶或咖啡,放进刮脸用的小杯子里冲水搅动一番,然后坐下来吃早饭时,米考伯太太又会对我诉说起来。有一次,这种星期六晚上的谈话刚开始,米考伯先生就泣不成声,可是到了快结束时,他竟又唱起“杰克爱的是他可爱的南”来。我曾见过他回家吃晚饭时,泪如泉涌,口口声声说,现在除了进监狱,再也没有别的路了;可是到了上床睡觉时,他又计算起来,有朝一日,时来运转(这是他的一句口头禅),给房子装上凸肚窗得花多少钱。米考伯太太跟她丈夫完全一样。
2. 下列是关于名著《大卫•科波菲尔》人物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卫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B. 大卫的继父谋得斯通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基本能解决温饱的生活。
C. 米考伯先生说,“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前往城市路,似乎还有困难——简而言之” 中的“游历”“迷宫”“现代巴比伦”几个词比较浮夸,可以看得出米考伯先生的拿腔拿调,以及较强的幽默感。
D. 米考伯“把下巴架在了衬衣的硬领上”“腋下夹着手杖,腰杆儿笔挺地走出来”“他又带着先前那种文雅的气派”,这些描写突出了米考伯爱慕虚荣的特点。
3. 下列是对名著《大卫•科波菲尔》作者、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说明,找出错误的一项( )
A. 这部小说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
B. 《大卫•科波菲尔》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讲述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在艰苦环境中通过自身奋斗逐渐成长的故事。
C. 谋得斯通一格林比货行是大卫当童工的地方,文中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写出这个货行的环境,非常破旧,脏乱,环境恶劣。
D. 大卫面对生活的种种苦难,心理有很大的波动。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大卫丰富的内心世界。
4. 请概述节选部分1-11节的主要内容。
5. 狄更斯的作品多呈现出幽默风趣的特色。结合课本全文或以上选文,分析作者“制造”幽默的方式及效果。
6. 小说中米考伯的形象塑造得非常鲜活,请选取一处细节,分析米考伯这一人物形象。
7. 孤儿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塑造得非常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请评析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答案】2. B 3. A
4. 写“我”租下米考伯的房间,入住米考伯先生家,成为他的房客,与米考伯夫妇的交往得知他们的困难,米考伯欠债被债主讨债,“我”逐渐融入他们的生活,并成为他们的朋友。
5. ①肖像描写滑稽可笑,他长得“胖墩墩”的,“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他的穿着滑稽可笑,他衣服破旧,但“衬衣硬领”颇为神气,他还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外套的前襟上挂着一副有柄的单片眼镜。突出了米考伯长相滑稽、穿着考究、爱慕虚荣、爱面子。②语言描写幽默,米考伯先生说“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以便让你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径。”突出了米考伯言谈幽默、说话拿腔拿调的形象特征。③动作描写幽默,做出自杀的举动“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鲜明地展现出米考伯的双重性格,既有羞愧、沮丧的一面,又有油滑、世故、装作高贵的一面。


展开余下试题6. ①细节描写: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②表现了米考伯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的性格特征。
7. ①大卫•科波菲尔这一人物形象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无论是他童年时期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②大卫•科波菲尔依靠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在经历了磨难和辛酸后收获了人间的幸福和温暖。他作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体现了狄更斯仁爱、正直的伦理道德观和刻苦、务实、积极向上的人生观。③狄更斯通过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他对资产阶级的贪欲和冷酷的反抗,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的渴求,同时也表现了他所认为的人类的精神追求和社会生活应当是“乐观向上、欢快、温和”的这一人道主义思想。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B.“让他过着基本能解决温饱的生活”错误,应该是让他过着不能解决温饱的生活。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作者、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的理解的能力。
A.“这部小说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错误,狄更斯是英国作家。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文章第一、二段写“我”到达温泽里米考伯的住宅,见到了米考伯太太和他的孩子,还有一个有哼鼻子习惯的女仆人,主要写“我”租下米考伯的房间,入住米考伯先生家,成为他的房客。
第三段到第九段写米考伯太太与我讲述他们的困难,米考伯欠债无力偿还,为了还债她也尽过最大的努力;债主上门讨债,米考伯想自杀,可过后他又哼着小曲。
第十段到十一段写大卫在这座房子里,跟米考伯这家人一起度过他的空闲时,并为米考伯先生的困难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对这家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逐渐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的朋友。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及效果的能力。
肖像描写滑稽可笑,这是一个“胖墩墩”的中年男子,“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马裤、黑色皮鞋”,“又大又亮”的脑袋,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衣服破旧”,却又装出高贵的样子——有神气的衬衣硬领,有气派的手杖,有一只有柄的单片眼镜,突出了米考伯长相滑稽、穿着考究、爱慕虚荣、爱面子。
他的语言更是滑稽可笑,他处处都试图显得文雅,说话中带着上等人屈尊俯就的口气以及喜欢卖弄学问的迂腐味道。如米考伯先生说“你在这个大都市的游历还不够广,要想穿过这座迷宫似的现代巴比伦……以便让你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径。”小说用了四处“简而言之”来表现米考伯的语言“文雅”,可惜其眼镜是“用作装饰的”,“文雅的气派”也是“装”的。这说明什么?爱慕虚荣,喜欢装作上层社会高贵的样子,突出了米考伯言谈幽默、说话拿腔拿调的形象特征。
动作描写幽默,“你给我下来”“快还我们钱”“你别想躲着”“太不要脸了”等等。这叫骂,是在街道上,何人听不见?何人还有脸面?于是米考伯“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甚至做出自杀的举动——“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但米考伯也会苦里寻乐,痛苦之后也有自寻乐观的一面,如文本曾这样写道:“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这是怎样的心理?我们说,这就是市民世故的心理和无奈之举了。他没法排遣困境,只有在心理上自我排遣,暂时忘却罢了,故追债之后的举动是“哼着一支曲子”,摆出“高贵的架势”。这里用了对比的手法,鲜明地展现出米考伯的双重性格,既有羞愧、沮丧的一面,又有油滑、世故、装作高贵的一面,展示了社会底层市民扭曲的性格。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描写手法的能力。
“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用了细节描写,“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
他收入不多却又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所以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不得不变卖家当或四处举债。当陷入困境、债主们上门逼债时,他会愁眉苦脸,甚至声泪俱下,拿着刮胡刀要往脖子上抹,想一死了之。而债主一走,他顷刻之间又把皮鞋擦得锃亮,手舞足蹈,有说有笑。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社会意义的能力。
大卫•科波菲尔真诚,善良,勤奋,刻苦,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坚定不动摇,任何时候都满怀信心和希望,从这一人物身上也能看出来作者狄更斯所寄托的道德情感。大卫无论是儿时遭受的磨难,亦或是青年时代不屈不挠的痛苦抗争,无时无刻都在向读者诉说着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努力奋斗,与命运抗争的血泪史。最后品尝到幸福与甜蜜的大卫靠的就是自身拥有的纯朴善良的品格,发愤图强的自立精神,以及对他人宽厚,仁爱的温暖之心。无论遇到何种磨难,苦痛,诱惑,大卫仍能保留最至纯至真的高尚品德。无疑作者在塑造大卫•科波菲尔这一形象时倾注了全都的心血。
大卫•科波菲尔就是一个善良宽厚、正直勤奋、积极向上的典型知识分子形象,他的人格也是在历经种种磨练后不断成熟,完善的,最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家庭上获得了幸福。狄更斯正是利用大卫经历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深切同情的同时,批判社会中人性的缺失和道德的沦丧,但也表达了作者对真诚,慈爱,纯良,高尚,正直等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赞扬。
大卫•科波菲尔的悲剧经历只是狄更斯真正想揭露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一个表象,即物质利益导致的婚姻家庭悲剧,它深刻批判了物质利益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人性的缺失和社会道德的偏离。表现了他对资产阶级的贪欲和冷酷的反抗,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的渴求,批判的同时狄更斯还是将重心放在了对美好事物——高尚,真诚,慈爱,宽容,正直,纯良人性的弘扬上,表现了他所认为的人类的精神追求和社会生活应当是“乐观向上、欢快、温和”的这一人道主义思想。
(二)(1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意图及修正
①一个作家之所以写作,乃是因为他有话要说。然而,作家的初始意图与最终形成的文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空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会不断修改其意图——否定、抛弃、订正或重组,甚至可能对原初的意图形成彻底的颠覆。
②有学者指出,在由构思到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作者:“经验的作者”和“模范的作者”。“经验的作者”总留有特定身份的种种烙印,总是受制于一定时代的意识形态、宗教和文化氛围、个体的特色精神气质、认知心理和思维习惯。这些经验内容对于作者而言既是一种资源和动力,同时也意味着偏见和局限。“模范的作者”指的就是文本的叙事策略,是指作家在写作过程中编织或隐藏在文本中,以召唤读者辨识其意义的一系列叙事设计。
③列夫•托尔斯泰作为一个经验作者,由于他的贵族血统的影响,由于他所受到的东正教浓郁氛围的渲染,当他在报纸上读到一个妇女因受到年轻军官的引诱而背叛丈夫的新闻时,他的愤怒是可以想见的。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以这个新闻为题材写一篇小说,来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这就是托尔斯泰写作《安娜•卡列尼娜》的最初动机。当然我们也已知道,在作者最终完成的那个文本中,所有的这些偏见和局限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修正和克服。托尔斯泰这一脱胎换骨的变化,显然是由于模范作者对经验作者的拯救。在经验作者向模范作者转化的过程中,总会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


展开余下试题④可是,所谓的偏见难道在写作中是完全无用,只是等待被克服的东西吗?写作活动本身只是提供了一个生产过程或场域而已,作品总是未完成的或有待完成的。在这个场域中,作者自始至终都在与自己的矛盾、怀疑,乃至偏见作战。列夫•托尔斯泰一方面受到自身经验的局限;另一方面,社会和时代风尚的巨大变革对这种局限所形成的挑战,作家本人也能洞幽烛微。写作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各种歧异、矛盾和价值冲突的场所。在写作过程中,托尔斯泰固然受到了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派思想的影响,认识到将土地归还给农民这一类的时代要求的正当性,但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他不假思索地贬损农民的例子并不少见,他对安娜特别是对众多女性的看法,也不是没有问题的。
⑤退一步说,即使作者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克服了经验作者的种种局限和偏见,从而使作品脱胎换骨,我们是不是可以据此认为, ? ? ?如果我们这样看待文学,我们是不是从一个糟糕的“作者中心”的绝对主义者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变成了更为糟糕的取消作者的相对主义者了呢?
⑥作者意图与文本意图的差异从根本上说是由文学叙事方式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或者说是由语言的性质所决定的。一个作者写作的缘由在于他有话要说。这个简短的陈述中包含着两个人所共知的关键:他要说什么,如何去说。假定文学作者有某个见解需要发表,那他完全可以将它直接陈述出来,或者采用概念和逻辑的方式将这一观点条分缕析地写成一篇学术论文,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他要说的话得到概念、语法和逻辑的限定,而减少被误解的可能性。文学的言说方式就是一个隐喻的方式:诗歌通过意象去指涉隐藏在它背后的存在或意义,而叙事文学则是通过故事去包裹它所要说的话,这不是一种解释或证明,充其量只是一种暗示和象征性的类比。
⑦当然,文学的言说方式之所以是一种隐喻的方式,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那就是文学语言本身实际上也是一个隐喻。作者所描述的世界并不能像电影场景那样让我们直接看到,而必须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作用于读者的想象。作者的意图是一回事,他通过语言文字所呈现的“文本意图”当然是另一回事。一旦正确地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作者将自己的初始观念试图贯彻于整个作品,说到底是一个荒谬的想法。
(选自《文学的邀约》,有删改)
8. 第④段加点词“洞幽烛微”在文中具体是指 。
9. 为第③段划线句找一个作家作品 例证,以下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史记》 B. 杜甫《登高》
C. 铁凝《哦,香雪》 D. 曹雪芹《红楼梦》
10. 将以下三句话依次填入第⑤段空缺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个促使作者拿起笔来写作的意图就可有可无了呢
②原来促使该作者产生写作动机的那个个体经验就不重要了呢
③经验作者 品格、人格、道德激情以及种种修养,也完全可以被忽略呢
A. ①③② B. ③①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11. 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
A. 学术论文的作者意图也可能被误解。
B. 文学创作不需要语法和逻辑的限定。
C. 隐喻的言说方式只用于诗歌和小说。
D. 文学作品不能呈现作者的初始意图。
12. 有学者指出,在由构思到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作者:“经验的作者”和“模范的作者”,以《大卫•科波菲尔》为例,说明狄更斯既是“经验的作者”,又是“模范的作者”。
【答案】8. 答案示例:敏锐地察知社会和时代风尚的巨大变革对作者自身经验的局限所形成的挑战。
9. D 10. C
11. A 12. 答案示例:大卫当童工的经历,与作者本人早年的经历非常相似。米考伯夫妇的身上,也有着狄更斯父母的影子。这是“经验的作者”。狄更斯将自己“少年时代那一点点挨过来的痛苦岁月”编进小说,就像作者在文末所说的那样:“他凭着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创造出了自己的想象世界。”这是“模范的作者”。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洞幽烛微:形容目光锐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细微之处。
根据第④段“列夫•托尔斯泰一方面受到自身经验的局限;另一方面,社会和时代风尚的巨大变革对这种局限所形成的挑战,作家本人也能洞幽烛微”可知,“洞幽烛微”指的是作家敏锐地察知社会和时代风尚的巨大变革对作者自身经验的局限所形成的挑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依据原文“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以这个新闻为题材写一篇小说,来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这就是托尔斯泰写作《安娜•卡列尼娜》的最初动机”可知应该选一篇带有真实故事背景的小说作为例证。
A.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征和三年三千年的历史。不合适。
B.杜甫《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不合适。
C.铁凝《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不合适。
D.曹雪芹《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合适。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本题是三个问句,需要辨析三个句子的逻辑关系。其中“作者产生写作动机的那个个体经验”在创作之始,排第一;
“作者拿起笔来写作的意图”在“动机”之后,排第二;
最后是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品格、人格、道德激情以及种种修养”,排第三。
故为②①③。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根据“作者的意图是一回事,他通过语言文字所呈现的‘文本意图’当然是另一回事”可知,“学术论文的作者意图也可能被误解”。正确。
B.“文学创作不需要语法和逻辑的限定”错误,原文是“假定文学作者有某个见解需要发表,那他完全可以将它直接陈述出来,或者采用概念和逻辑的方式将这一观点条分缕析地写成一篇学术论文,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他要说的话得到概念、语法和逻辑的限定,而减少被误解的可能性”,因此,“文学创作需要语法和逻辑的限定”。
C.“隐喻的言说方式只用于诗歌和小说”错误,原文是“文学的言说方式就是一个隐喻的方式:诗歌通过意象去指涉隐藏在它背后的存在或意义,而叙事文学则是通过故事去包裹它所要说的话”,“叙事文学”并不只包含小说,还包含其它体裁。
D.“文学作品不能呈现作者的初始意图”错误,原文是“作家的初始意图与最终形成的文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空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会不断修改其意图——否定、抛弃、订正或重组,甚至可能对原初的意图形成彻底的颠覆”,可见作者的初始意图只是会不断修改,有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上海市回民”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