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二附中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____________,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3)譬如平地,____________,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4)《论语•泰伯》中曾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号召读书人志向高远、意志坚强,肩负起使命。 【答案】 ①. 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 一日克己复礼 ③. 虽覆一篑 ④. 士不可以不弘毅 ⑤. 任重而道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慎、覆、篑、弘、毅。 2. 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在互联网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商业逻辑作用于社会的花样翻新速度比以往时代更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再次印证了数字记忆之无机性的任意妄为特征。 ①这种发展趋势挣脱了具体化的社区情境和意义 ②它是一种人造社会,是在人的抉择意志推动下的后果 ③碾压、打碎了传统社区情境中的稳固性力量 ④这里所谓商业就是滕尼斯所说 无机社会 A. ②④①③ B. ①③④② C. ④②①③ D. ④②③① (2)《红楼梦》充满诗情文韵,下述作诗相关的情节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棠诗社多次集会,头一回集会在探春的秋爽斋,咏白海棠,宝钗折桂;第二回集会由史湘云主邀,咏菊花,黛玉夺魁。 B. 芦雪庵众人拈阄联诗,至兴起处,黛玉、湘云、宝钗三人对抢,收评时湘云最多,宝玉落第,被罚往栊翠庵折红梅插瓶。 C. 香菱学诗,拜黛玉为师,黛玉让香菱先读王维的诗,次读杜甫的诗,再读李白的诗,并将《王摩诘全集》拿给香菱带回去读。 D. 面对脉脉的秋霖和漫长的秋夜,黛玉心有所感,不禁发于章句,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作《秋窗风雨夕》,抒发满怀愁绪。 【答案】(1)C (2)B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④中的“这里所谓商业”紧承前文中的“商业逻辑”,指出了此文中“商业”的实质,故④在第一的位置上,排除AB; ②中的“它是一种人造社会”中的“它”指代第④句中的“无机社会”,解释了“无机社会”的本质,故先④后②,排除AB; ①中的“这种发展趋势”指“人的抉择意志推动”,故先②后①,排除ABD; ③中的“碾压、打碎”就是后文提到的“任意妄”的具体表现,故③与后文关系紧密,应在最后,排除BD。 ④②①③正确。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B.“黛玉、湘云、宝钗三人对抢”错误,原文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中最后“宝琴又忙联道‘不雨亦潇潇’,众人看他三人对枪”可知,此三人是“黛玉、湘云、宝琴”。这次联句中,最活跃的人物是湘云、黛玉和宝琴,联到后面竟不顾联句的规矩,你一句我一句地抢作起来,显得十分有趣。 故选B。 二、阅读(70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宏观文化背景下的乡土文学史观 丁帆 ①这些年地域文化和文学艺术研究的兴起,已经成为文学艺术界和史学界的一个热点,人们试图重新建构起“新乡土文学”的宏大格局。但是,我们的作家和批评家,以及历史学家,如果失去纵向的历史比照,放弃横向的各个国别乡土社会历史与现状的参照,只是______,我们就会像盲人骑瞎马那样危险。
浏览完整试题②近百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乡村乡镇地域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地域文化中的农耕文明“差序格局”只是极少地保留在偏远的文化隔离地域中。而在文化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却是在短短的四十年间,走过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三叠纪”时代,将西方两百多年的文明和文化进程,浓缩在这样一个大变局的时空之中。毋庸置疑,在中国地域文化的版图上,尚存在着一个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文明与文化的梯度形的“落差格局”与“反差格局”,我们如何面对这样一个表面光鲜、内里矛盾重重的历史现象? ③我们必须从当下的现实状态入手,用客观中性的价值理念,去统摄以往的历史和当下正在发生的历史,尤其是后者,那是最高难度的学术整理与思考工作,它不仅仅是面对一堆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和素材,让我们展示条分缕析的逻辑梳理功夫;更重要的是,它必须靠着史学家的远大历史眼光,预见性判断历史的走向与未来的发展趋向,形成一种大格局的研究局面。同样,在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作家倘若不向历史发出诸多的叩问,他(她)的历史题材故事构架一定是没有深度的叙述模式,他笔下的人物也一样会坠入概念化和雷同化的深渊。 ④我们的学者具备这样似常识又非常识的知识储备了吗?我们的作家准备好了这样的主观意识思考和创作主体意识的植入了吗? ⑤林林总总的历史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发掘和整理,而面临当下无法言说与难以辨析的现实中国乡土社会,要我们做出历史性的预判,我们该如何抉择呢?!如果说这种历史的书写对于一个学者来说,难度很大的话,那么,作家则是可以用曲笔的手法,去形象化地叙写这样的历史题材作品的,因为恩格斯早就赞扬过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对于作家来说,观点越隐蔽对作品越好。 ⑥从这一角度再看这四十多年来中国地域文化历史发展的进程,我们在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我希望作家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深刻地折射出这样复杂的历史场景,就像今年我阅读到的陈彦的《星空与半棵树》那样,具有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情怀,这样的地域文学才具备了既有对历史的批判性反思,又有理想主义人性情怀的精神和素养。 ⑦生长在当下不同历史文明语境中的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各个地域文化不平衡发展格局的差异性,也就让不同的人各自有了不同的价值判断。当然,即使是在同一时空语境中生活的人,因为其知识储备和认识世界的价值理念的差异性,其认知的差异性也是有距离的,如何塑造具有历史共性价值理念,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虽然我们的文学理论提倡多元化的创作局面,但是,顺应主流的创作观念仍然是当下许多作家的不二选择,他们无法将“历史的、人性的和审美的”创作三元素植入自身的创作主体思想中,因此,许多棘手的问题都无从谈起。然而,不解决这些问题,文学的个性特征就无法彰显,是生还是死呢?! ⑧所以,无论是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学的学者,还是研究当代历史和文学的学者,最重要的还不是获得第一手的史料与素材,史料和素材是死的,人的思想是活的,你的价值观就决定了你选择什么样的史料和素材,由此而切入你的研究和创作的焦点;反之,在新发现的史料和素材中,你与史料和素材形成的对话关系,才是活的历史叙述。 ⑨我们无法准确地预见未来,但是,我们可以对未来做出理性的研究判断,我们更可以从幻想的创作中虚构未来的历史进程。 ⑩这既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和文学的期待——透过本质看到虚拟世界历史的奇迹发生。 (刊于《文艺争鸣》2023年第7期,有删改。) 3. 根据文意,在第①段画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 4. 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差序格局”范式已经完全不适用于今日中国的乡土社会。 B. 对于史学家而言,最重要的是对史料条分缕析的逻辑梳理。 C. 作家只有叩问历史,历史题材故事构架才能实现有深度的叙述模式。 D. 文明与文化的阶梯形的“落差格局”严重损害了中国乡土社会发展。 5. 根据行文逻辑,将下面这段话插入原文,位置最适合的一项是( ) “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马克思那样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也无法准确地预见历史的未来。直至今日,资产阶级的“变形记”漫漶渗透在现代城市当中,这些问题似乎是当下最现实的问题。然而,从根本上来说,它仍然是一个宏大的历史问题,是一个所有前辈历史学家都没有也无法预见的历史难题——它面对当下,也面对历史。” A. ③与④之间。 B. ④与⑤之间。 C. ⑤与⑥之间 D. ⑦与⑧之间。 6. 根据文意,《星空与半棵树》一书不可能出现的一项是 ( ) A. 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情怀。 B. 对历史进行批判性反思。 C. 有理想主义的人性情怀。 D. 人物有概念化和雷同化。 7. 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答案】3. 平面地(孤立地、静止地)去看待现实中国的乡土社会 4. C 5. A 6. D 7. 本文首先基于近年乡土文学研究热潮,指出作家和批评家应该比照纵向历史,参照各个国别乡土社会历史与现状。随后指出现代中国乡土社会“落差格局”与“反差格局”已取代“差序格局”,引导读者思考如何面对这样的历史现象?接着指出学者必须从当下的现实状态入手,用客观中性的价值理念去统摄历史,引用恩格斯的观点和陈彦的作品《星空与半棵树》倡导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同时对塑造具有历史共性价值理念的困境提出自己的思考。最后指出价值观的重要性:学者可以对未来做出理性的研究判断,作家可以虚构未来的历史进程。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前文提到如果失去纵向的历史比照,放弃横向的各个国别乡土社会历史与现状的参照,是不可以的,语境强调不可孤立地看待中国的乡土社会,故填写“平面地(孤立地、静止地)去看待现实中国的乡土社会”。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A.“……已经完全不适用于今日中国的乡土社会”错误,由原文“中国地域文化中的农耕文明‘差序格局’只是极少地保留在偏远的文化隔离地域中”可知,今日中国的乡土社会还有保留,此项说法太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