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但汉儒却对“比兴”有了另一种解释,说“比”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而“兴”则是“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周礼•春官•大师》郑注)。当然,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可信,因为从《诗经》的作品分析,用兴的方法写的对象不一定都是美的,用比的方法写的对象也不一定都是恶的,总而言之,在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上,“比兴”就开始有了“言在此意在彼”的意思。这以后,在诗歌创作中说到“比兴”就再难只以单纯的心物交感来衡量了。 张惠言讲温庭筠的小词“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他说这首词有《离骚》“初服”之意。《离骚》中确有“退将复修吾初服”的句子,而张惠言从字面相近而产生了寄托的联想。其实温飞卿(温庭筠字飞卿)这首小词所表示的只是一个女子的爱美好修,要使自己的容貌和衣饰都是最美好的。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说,不是只以字面的相似而加以比兴的解说,他是从感发出发的,并且不拘执地指为作者的用心。即如他在讲了上述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后,就又说“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这是王国维非常开明的地方。 所以若将张惠言和王国维作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出,诗歌的创作者可以有比兴的作法,而读者读词和说词,也可以有读者自己的感发和联想,而且读者的感发和联想,又可以分为比的阐述和兴的阐述两种不同的方式。 (选自《叶嘉莹说诗词之美》)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兴是表达情意的两种基本方式,也是写诗的两种作法。“兴”是由物及心,“比”则是由心及物。 B. 汉儒对“比兴”兴美比恶的解释,叶嘉莹认为并不可信,但其引出了一种“言在此意在彼”的解释。 C. 词作者可有“比兴”的作法,作品常见“比兴”的特质,而读者读词说词,也可以产生“比兴寄托”的联想。 D. “比”是与“兴”反向的思维,相对“兴”而言比较理性,作者心中先有情意,然后寻找物象传达此情意。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兴”感发的范围非常自由,其情况也比较复杂,所以只是纯粹直接的感发,并没有明显的理性的衡量和比较。 B. 文章列举王国维“以三首小词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的例子,证明王国维自己的词里也有比兴寄托。 C. 王国维解读古人词句,从感发出发而不以字面相似来加以比兴的解说,而且他能开明地认为,原作者未必有此寓意。 D. 王国维和张惠言对诗词的不同解读方法,代表了两种读者的感发联想,对应了“比”和“兴”两种不同的阐述方式。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见物起兴”的一项是( ) A.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B.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C.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D.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4. 请简要分析材料的论证思路。 5. 温庭筠《菩萨蛮》中“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本是写一个女子起床梳妆、画眉、簪花、照镜、穿衣,张惠言却说它有“《离骚》初服”之意。请结合叶嘉莹先生“比兴寄托”理论,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1. B 2. D 3. D 4. ①首先提出问题,引出对比兴寄托理解的疑问。 ②然后比较分析,对“兴”和“比”的内涵特点进行阐释。 ③最后解决问题,指出王国维和张惠言两位学者分别代表了“比”和“兴”两种不同的阐述方式。 5. ①诗歌创作中的“比兴”手法,有“言在此意在彼”的意思。《离骚》“初服”之意,是指屈原遭遇忧愁,却整治“初服”,暗指保持美好初心和高洁品质。 ②张惠言认为温庭筠这首词表面是写女子爱美好修,整饬妆容。 ③实质是自比闺妇,表达自己有勤于自修,洁身自好的品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并不可信”错误,文中说的是“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可信”,选项说法太绝对。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因为……所以……”因果关系颠倒。原文“‘兴’的情况比较复杂,因为‘兴’只是纯粹直接的感发,并没有明显的理性的衡量和比较,所以有时是正面的感发,有时是反面的感发,而且同样的物象可以引起不同的感发,所以‘兴’这种感发的范围是非常自由的,不是理性所能够完全掌握的”可知,原因是情况比较复杂,结果是感发的范围非常自由。 B.“证明王国维自己的词里也有比兴寄托”错误,《人间词话》是一部词论,“三境界说”只能说明他作为读者和阐释者运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 C.“从感发出发而不以字面相似来加以比兴的解说”错误,原文认为“不是只以字面的相似而加以比兴的解说,他是从感发出发的”,并没有完全否认“以字面的相似”。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BC都是由物及心,都是看到了某一物象,引起内心的一种感发。 D.借助于“磐石”“蒲苇”等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意,是由心及物。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 由原文“张惠言说温庭筠的词可比美,于屈子《离骚》,欧阳修的词反映了北宋初年政治上的党争,每句词都有深刻的含意”“如果他认为张惠言说温庭筠和欧阳修等人的小词有比兴寄托是‘深文罗织’,而他自己却又把晏殊、柳永、辛弃疾的三首小词说成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对他的这种说法该如何看待呢”可知,通过张惠言和王国维的观点的不同,提出问题,引出对比兴寄托理解的疑问。 由原文“这就需要我们先将什么叫‘比兴寄托’解释清楚”“本来‘比’‘兴’二字是写诗的两种作法,如果换一种较新的说法,我以为比兴就是指心与物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关系”“你看到外界的景物后引起了你内心的感发,是由物及心的物与心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兴’”“‘比’是以此例彼,是说你内心中有一种情意,要借助于外在的物象来传达”“所以一般说来,比兴就是表达情意的两种基本方式,或者是由物及心,或者是由心及物”可知,从比兴各自的内涵出发,通过比较的方式,向读者解释了何为“比”,何为“兴”。
展开余下试题由原文“所以若将张惠言和王国维作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出,诗歌的创作者可以有比兴的作法,而读者读词和说词,也可以有读者自己的感发和联想,而且读者的感发和联想,又可以分为比的阐述和兴的阐述两种不同的方式”可知,指出王国维和张惠言两位学者对“比兴”的阐发是基于不同的方面,各自出发点不同,最后解决问题。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由原文“在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上,‘比兴’就开始有了‘言在此意在彼’的意思”可知,中国美学传统中有比兴的手法,在文学创作上体现就是“言在此意在彼”。《离骚》是寄托诗人理想和表达自我的诗歌,“初服”之意,是指屈原遭遇忧愁。“退将复修吾初服”,暗指保持美好初心和高洁品质。 由原文“张惠言讲温庭筠的小词‘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这首小词所表示的只是一个女子的爱美好修,要使自己的容貌和衣饰都是最美好的”可知,张惠言认为温庭筠这首词中的主人照花,花面姣好表面是女子爱好装扮,整饬妆容,但他认为温词有深意。 由原文“他说这首词有《离骚》‘初服’之意”可知,张惠言认为温词的深意是以女子爱好自己的妆容,修饰自己的容貌和屈原寄予对自我美德的彰显类似,表明温也有勤于自修,洁身自好的品质,词中充满“言在此意在彼”的意思。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捞鱼 金光 黄河大坝每年7月泄一次洪,以排除库区所积聚的泥沙。泄洪的场面十分壮观,闸门一开,库里的水就带着浑浊的泥沙顺着泄流孔喷薄而出,在洞口扬起近百米高的水浪,远远望去像一柱腾起的云烟。 大坝泄洪冲走了泥沙,也冲走了库区里生长了一年的各种鱼类,它们身不由己地被巨大的引力吸进泄流孔,再通过水流冲向空中,继而重新落入河道。大半的鱼不是被冲击力击昏就是被泥沙呛昏,落到河道后就完全失去活动能力,随波逐流一段时间,慢慢地被带到河边浮沉着,多数因经不起折腾而死亡。 于是每当大坝泄洪的时候,人们会形成一支捞鱼大军,拿着自制的鱼捞子,骑着摩托车或电动车到大坝下游捞鱼。他们赤膊上阵,站在河岸上用捞子不住地在滚滚河水中探捞。运气好的话,一天可以捞几百斤大鱼,拿到集市出售。然而,捞鱼是危险的。黄河岸边的石头经过泥沙浸泡,变得又光又滑,捞鱼者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水里,沉没在滔滔黄水之中。每年泄洪期,总会有人葬身黄河。 余振东就住在黄河南岸的东坡村,前两年也曾去捞过鱼,但觉得太危险便不再参与了。他说,就算捞上几百斤鱼卖上千儿八百的,万一把命搭上了,总是不划算。但别人不算这笔账,依然兴致勃勃地扛着捞子去捞鱼,依然有因追鱼而被河水吞没的悲剧发生。去年夏天他在河边锄油葵时,就曾救过一个人,但眼睁睁地看着另一个人被水冲走了。 今年的大坝泄洪还像往常一样,提前一周对外通知,政府再三强调不准人们私自到下游捞鱼,还安排了社区干部到几个主要路口值班,阻挡那些不听话的人。但是,泄洪的第一天似乎就放蜂了,许多人半夜起来打着手电灯往河道跑,与社区人员打起了“游击”。想起去年教人的情景,这天一大早,余振东就站在他家田边不住地劝说,可没人听他的话。他只好摇摇头,无奈地钻进油葵田里除杂草。 这时,他听见有孩子的声音:“爸爸你走慢点儿。”余振东心里一紧,透过面前的葵花,看见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子跟在大人后面,也许是没有走过鹅卵石的河滩,一颠一颠儿地歪着身子。 他赶紧出了地,对大人说:“大哥,捞鱼太危险了,你咋把孩子也带到这儿?” 那人不以为然地看了他一眼:“没事。” “咋会没事呢,你们真不知道害怕。” “我们不下水,就在岸上捞。” “那万一有个闪失呢,你们还是回去吧。” 那人只对他笑了一下,转身拉着孩子继续往河边走去。 余振东也跟了过去,盯着孩子不说话。 一条鲤鱼翻着白色的肚皮向河边漂来,孩子看见了,喊大人快捞,大人把鱼捞子一甩,罩住了。孩子高兴地接了鱼,放进了编织袋里。 余振东望着远处滚滚的河水,又看着全神贯注捞鱼的一对父子,心想:万一他们真滑进水里咋办?于是他飞快往家跑,拆了院边瓜棚上的长竹竿扛到河边。那捞鱼人笑话他:“竹竿不绑网子咋能捞住鱼?”余振东绷着脸不说话,找了个石头平面坐了下来。 河边,有喊声,有笑声,还有浪漫的歌声。有捞满了一袋鱼离开的,也有拿着空袋子刚来的,谁也不在意坐在石头上的余振东。 不知过了多久,有人高声喊道:“快看,一条大的!” 河道里,一条足有五六十斤重的大鲤鱼横着身子从上游漂了过来,岸边的人都举起捞子,等到大鱼漂到跟前狠劲甩去。但大鲤鱼忽然一翻身,又沉到水里,继续往下漂,人们甩下去的捞子都落了空。 那位父亲有点儿不甘心,举着捞子沿河边追去,儿子也跟着往前跑。不料,大人脚下一滑,扑通一声跌进了河里,他虽猛力挣扎,可水里的石头太光滑,不但没有爬到岸上,反而往深水里漂去。 “爸爸,爸爸——”儿子撕心裂肺地叫着,不顾一切地在河边追。 余振东霍地站了起来,提起竹竿追了上去。他先用竹竿把孩子拨到安全的地方,又将竹竿伸到河里,顶住挣扎的落水者。那人摸着竹竿后,拼命地抓着,余振东顺着水劲儿,慢慢地往岸边拖动。几个回过神来的捞鱼人也跑过来帮忙,终于将落水的人捞上了岸。 那人浑身泥巴,先是瘫睡在那儿,不一会儿吐了几口黄水,抬身坐起,抱着大哭的儿子一言不发。良久,他踉跄着站起身,拉着儿子向余振东深深鞠了个躬,离开了河岸。 起初,余振东也瘫坐在那儿,看见那对父子走远了,才提着竹竿又回到那块平面石头上,死死地盯着河边的捞鱼人。 他打算这几天不干农活儿了,就在这儿坐着。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黄河岸边的石头经过泥沙浸泡,变得又光又滑”的描写,为后文写父子捞鱼遇险埋下了伏笔。 B. 小说多次写到“竹竿”,既写了余振东拆竹竿,又写了他用竹竿救人,这一物象推动了情节发展。 C. “他踉跄着站起身,拉着儿子向余振东深深鞠了个躬”一句体现了被救者对余振东的感激之情。 D. “他打算这几天不干农活儿了,就在这儿坐着”,是因其救人时耗费了大量体力,需要休养身体。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泄洪的第一天许多人半夜往河道跑,与社区人员打“游击”,这一场景表现出人们对黄河捞鱼的热情之高。 B. 河边人们的喧闹和余振东独自坐在石头上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凸现了人们的冷漠和余振东的崇高。 C. 小说语言简约洗练,对话用日常口语和地方语言,读来亲切自然,并且更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形象。 D. 小说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展现了余振东内心想法的转变,全方位讲述了他救人的故事。 8. 结合全文,简析文章一、二段对黄河泄洪场面描写的作用。 9.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余振东这一人物形象。 【答案】6. D 7. B 8. ①描写黄河大坝泄洪的场面,渲染了黄河泄洪时壮观、热闹的氛围,暗示捕鱼的危险。 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引出下文。 ③壮观的环境描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 ①理智,懂得取舍。他前两年也曾去捞过鱼,但觉得太危险便不再参与了。他认为为小利而冒险不划算。
展开余下试题②热心肠,助人为乐。他为了救人,抛下自己的农活。 ③执着,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面对执意去捞鱼的父子俩,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依旧采取措施,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 ④沉着镇定。男子落河,情况危急,余振东救人,动作连贯,一气呵成。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是因其救人时耗费了大量体力,需要休养身体”错,从全文可知,余振东乐于助人,他是担心还会有捞鱼的人遇险,需要及时实施救援。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B.“凸现了人们的冷漠”错误,解读过度。河边人们的热闹喧哗是对捞鱼的热情所致,人们一心只想捞取更多的鱼,只是无心关注独自坐在石头上的余振东。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理解的能力。 环境描写可以从自身作用、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作答。 “闸门一开,库里的水就带着浑浊的泥沙顺着泄流孔喷薄而出,在洞口扬起近百米高的水浪,远远望去像一柱腾起的云烟”,通过“喷薄而出”“扬起”“腾起的云烟”等词汇描写黄河大坝泄洪的场面壮观,渲染热闹的氛围,也说明这样的场面不应有人在场,因为十分危险,暗示后文捕鱼的危险。 “黄河大坝每年7月泄一次洪”,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以排除库区所积聚的泥沙”,交代了泄洪的原因,让故事的结构更完整;“冲走了库区里生长了一年的各种鱼类”“随波逐流一段时间,慢慢地被带到河边浮沉着,多数因经不起折腾而死亡”,交代了泄洪时,有大量的鱼可捕捞,引出下文的故事。 第二段写泄洪冲走了各种鱼类,它们继而重新落入河道,最终被带到河边浮沉着,有的因经不起折腾而死亡。这些内容设置悬念,这些被冲到河边的鱼没人捕捞吗?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原文“余振东就住在黄河南岸的东坡村,前两年也曾去捞过鱼,但觉得太危险便不再参与了。他说,就算捞上几百斤鱼卖上千儿八百的,万一把命搭上了,总是不划算”可知,他前两年也曾去捞过鱼,分析了利弊之后,便不再参与了。他认为为小利而冒险不划算,毅然做出不再捕鱼的决定,表现了理智而懂得取舍的智慧。 由原文“他先用竹竿把孩子拨到安全的地方,又将竹竿伸到河里,顶住挣扎的落水者”“看见那对父子走远了,才提着竹竿又回到那块平面石头上,死死地盯着河边的捞鱼人”“他打算这几天不干农活儿了,就在这儿坐着”可知,他先救了父子二人,之后并没有离开,而是放下手里的农活,继续盯着河面,以免再有人落水。表现了他热心肠,助人为乐的性格。 由原文“那人不以为然地看了他一眼:‘没事。’”“那人只对他笑了一下,转身拉着孩子继续往河边走去”“余振东也跟了过去,盯着孩子不说话”“万一他们真滑进水里咋办?于是他飞快往家跑,拆了院边瓜棚上的长竹竿扛到河边。那捞鱼人笑话他:‘竹竿不绑网子咋能捞住鱼?’余振东绷着脸不说话,找了个石头平面坐了下来”可知,他先是劝说,无果后便采取措施,以防万一,捞鱼人笑话他也无法动摇他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故可见他执着,还有远见和救人的善良之心。 由原文“余振东霍地站了起来,提起竹竿追了上去。他先用竹竿把孩子拨到安全的地方,又将竹竿伸到河里,顶住挣扎的落水者。那人摸着竹竿后,拼命地抓着,余振东顺着水劲儿,慢慢地往岸边拖动。几个回过神来的捞鱼人也跑过来帮忙,终于将落水的人捞上了岸”可知,男子落河,情况危急,通过他救人时的连贯的动作“霍地站了起来,提起竹竿追了上去”“拨到、顶住、慢慢地”一气呵成的描写了他遇到危险沉着冷静,敢于救人于危难中的性格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鹤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节选自《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臣敢言之:“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中使韩、魏,地广而兵强,战克攻取,诏令天下。齐之清济、浊河,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克而无齐。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且臣闻之曰:‘削株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荆王君臣亡走,东伏于陈。当此时也,随荆以兵,则荆可举;荆可举,则民足贪也,地足利也,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荆人为和,令荆人得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天下又比周而军华阳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围梁数旬,则梁可拔;拔梁,则魏可举;举魏,则荆、赵之意绝;荆、赵之意绝,则赵危;赵危而荆狐疑;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魏氏为和,令魏氏反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二矣。前者穰侯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三矣。” (节选自《韩非子•初见秦》,有删改)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 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之A欲B王者C犹七年之病D求三年之艾也E苟为不畜F终身G不得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爵,文中同“雀”,指鸟类。该词也是古代区分地位高低和身份贵贱的一种封号。 B. 随,文中是“追逐”的意思,其中的“随”与成语“随遇而安”中的“随”意思相同。 C. 弱,指“使……变弱”,“必先苦其心志”的“苦”表示“使……痛苦”,两者用法相同。 D. 固,指“本来、确实”,与《谏太宗十思疏》“必固其根本”中的“固”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孟子列举水獭驱赶鱼、猛鹰驱赶鸟雀、桀和纣驱赶老百姓的事例,证明仁德的君主即使不想统一天下,也是不可能的。 B. 韩非以齐国为例进言,说明了战争关系到大国的存亡,主张秦军应该向楚发兵,利用楚地的地理优势逐步控制韩、赵、魏国。 C. 韩非通过回顾几次战败经历,说明因为谋臣不为,秦国不能更早兼并各诸侯国,称霸天下,以此证明谋臣做法的错误。 D. 秦国谋臣前两次放任敌国收复失地、聚集逃散百姓、重建社稷宗庙,而第三次兵力不足却发动战争,导致士兵和百姓疲病。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2)削株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14. 《荀子》曰:“王者富民,霸者富士。”请根据材料内容对“王者富民”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