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祥地。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发展中,黄河文化可以说是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主体文化之一。在一些学者眼中,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明起源的问题。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就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中华文明是以黄河中游地区(以陕东、晋南和豫西为中心,涉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四省)为代表形成的文明。史学大家钱穆在其著作《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曾讲到几个文明起源地与文明的关系,认为人类文化的最先开始,他们的居地,均赖有河水灌溉,好使农业易于产生,人类文化始易萌芽。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巴比伦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的印度河流域,莫不如此;在谈到黄河时,他认为黄河本身适于灌溉,两岸流着泾、渭、伊、洛、汾、涑几条支流,每一条支流的两岸都合宜于古代农业之发展。黄河文明是大河文明的典型之一。毫无疑问,有了黄河,才有了中国的大河文明,才有了璀璨久远的中华文明。 (摘编自刘建霞《论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的“很长一段时间”是指古代早期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及受儒家思想影响时期。 B. 黄河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不仅包括黄河干流流经区,也包括其很多支流流经区,形成了由三秦、中州等多文化区构成的庞大文化体系。 C. 黄河文化中的民间文化深厚博大,其中有属于精神层面的内容,也有属于价值层面的内容,生机勃勃,蕴含于黄河民间社会深处 D. 作者认为,先有黄河文明然后才有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孕育、发展无不与黄河有关,要了解中华文化,就不能不了解黄河文化。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称黄河文化是具有认同性和趋同性的文化体系,是因为黄河流域具备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并以相应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 B. 我国古代早期王朝多选择在黄河流域建都,儒家思想也直接影响黄河文化并最终成为其核心内容,这让黄河文化在我国地域文化中具有正统性地位。 C. 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始终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可见继承和创新黄河文化即可实现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D. 中国人称黄河为母亲河,足见黄河在世代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古老民族心中的神圣地位,足见中华民族对黄河的深厚情感。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尔雅•释水》中云:“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据此可以推断,黄河之名乃得自其河水的颜色。 B. 商朝曾多次迁都,这些都邑的地点大多在黄河两岸。而中国的八大古都中有五个处于黄河流域,分别是安阳、西安、洛阳、开封、郑州。 C.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应继续发扬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黄河精神,让古老悠久的黄河文化奏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恢宏乐章。 D. 从盘古开天、燧人取火到伏羲与女娲创世,再到炎帝与黄帝部落结成联盟,这些黄河文化最早的开创者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构成了中华民族主干。 4.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处文化区域的文化为黄河文化的正统性地位提供客观保障。 B. 由于受政治上的强化,③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是占支配地位的正统思想。 C. ③与④关系密切,④是①②流域民众创造出的诸多财富的总和。 D. ④是①②处文化特性的总和或聚集,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 5. 黄河流域某地打算进行当地民间的土琵琶舞的申遗,为保证申遗顺利开展,请结合原文从文化传承发展角度向当地政府提出几条合理建议,以帮助当地制定申遗计划。 【答案】1. A 2. C 3. D 4. B 5. ①要结合土琵琶舞所从属的文化区域,从所属区域特点角度综合开展;②要注意研究土琵琶舞继承、发展、 壮大的过程,挖掘不断增加的新内容和新内涵;③要注意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④土琵琶舞是当地民众创造的精神财富,要注意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民间文化内涵。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很长一段时间’是指……及受儒家思想影响时期”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因为中国古代早期的王朝多选择在黄河流域建都,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知,这里的“很长一段时间”应该只指古代早期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时期。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可见继承和创新黄河文化即可实现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说法错误,原文的表述为“首先应该继承和创新黄河文化”,不能推出“即可实现”的结论。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原文最后一段的观点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祥地”。 A.表述的是黄河名字的由来,没有体现“摇篮”“发祥地”; B.表述的是黄河流域建都情况,支持第二段观点; C.表述的是今天要继承发扬黄河文化,与第四段关系更为密切; D.列举的传说、历史人物都是黄河文化的开创者,也是中华文明的开创者,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最后一段的观点。
展开余下试题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 B.“③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是占支配地位的正统思想”说法错误,原文的表述为“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对其在政治上的不断强化,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占支配地位的正统思想”,是“逐渐”,而非“一直”。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结合“黄河文化是由多文化区所构成的庞大文化体系,涵盖了三秦、中州、燕赵、齐鲁、三晋、河湟等不同文化区域的文化。这些文化区域的文化客观上保证了黄河文化的正统性地位”可知,要结合土琵琶舞所从属的文化区域,从所属区域特点角度综合开展; ②结合“中华民族要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应该继承和创新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先后经历了民主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新的内涵,并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可知,要注意研究土琵琶舞继承、发展、 壮大的过程,挖掘不断增加的新内容和新内涵; ③结合“黄河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的核心”可知,要注意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 ④结合“黄河流域形态多样、类别丰富的民间文化深厚博大,步入乡土深处才能实实在在领悟黄河文化的意义”可知,土琵琶舞是当地民众创造的精神财富,要注意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民间文化内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蒋仕筏 袁良才 ①“新明的茶叶,焦村的伞,乌石的奇人几箩筐。”这是猷州古邑流传甚广的民谣。蒋仕筏,乌石人氏,算是一个奇人。 ②仕筏少小家贫.不知是遗传还是营养不良,读初中时,人瘦得像根葵花秆儿,却顶着个葵花盘似的大脑袋,各门功课一塌糊涂。只有美术老师刘平把蒋仕筏当香饽饽,说这小子有异禀! ③刘平是上海知青,父亲是美术学院教授,幼承家学,画得一手好画。一次,刘老师在课堂上讲达•芬奇画蛋的故事,蒋仕筏在课桌下面搞小动作,刘老师噔噔几步过来揪住了他,练习簿和铅笔头啪啪落地,刘老师捡起一看,傻眼了!纸上画着一个活灵活现的自己!刘老师大喜过望,从此把蒋仕筏当心肝宝贝一样供起来.教他写生,画素描,画石膏像…… ④画画是个烧钱的行当。蒋仕筏上学交几块钱的学杂费都是娘老子省吃俭用抠出来的,哪里供得起他学这个! ⑤蒋仕筏没能考上高中,刘老师早回上海了,谁也帮不上他的忙,只好回家务农。过了些年,出现了打工潮,仕筏也被潮水裹挟着去了南方。他身单力薄,在建筑工地上干粗活吃不消。老板的老娘,几乎天天往工地上跑,一是出来散心,二是帮儿子监工。仕筏的一举一动都被老太太看在眼里,老太太全学给儿子,老板冷笑道,开工资的时候,您再看他的怂样吧!不想还没到开工资的日子,老太太突发脑出血过世了,老板悲痛欲绝,哭号着天天想着挣钱,竟忘了带老娘去一趟照相馆!蒋仕筏闻言,不失时机地把一幅偷着画的老太太的肖像递了上去。老板左看右看,哭了笑,笑了哭,说,像!太像了!你小子在我这里干,是大材小用,明珠暗投啊!慷慨地拿出三千元以表酬谢。 ⑥蒋仕筏带着这笔钱回到了老家,娘老子天天唠叨着要他学手艺。砖匠,木匠,铁匠,都是力气活,仕筏有自知之明.自己吃不了那个苦。就学油漆匠,活计松快些,器具上画些花花草草、飞禽走兽、仕女神仙,主人家喜欢.又可让自己大显身手。哪料到,娘老子搭了一桌拜师酒,仕筏漆匠没学三天,浑身长满了漆疮,奇痒难耐,出门能把鬼吓活! ⑦过了一段时间,不知是突发奇想还是经高人指点,蒋仕筏在镇街上租了个门面,“天真岁月”画店正式开张营业。一连数日,仕筏没揽到一笔生意,倒是隔壁的蒙娜丽莎照相馆门庭若市,笑语声喧。他正疑惑,见一个当年的同学马丽袅娜地走过来,忙上前搭讪道,马丽,要不要画张像,把美永远定格在青春年华?! ⑧马丽撇着嘴答道,你画的有照相机照得漂亮、逼真?价钱还死贵! ⑨如一声炸雷轰顶,蒋仕筏又一脚掉进了冰窟窿里…… ⑩以前,画店倚里歪斜地硬撑着,偶尔有几个路过的城里人会进店找他画像,勉强糊口。不过小镇人发现,蒋仕筏似乎有了某种奇怪的变化,以前他整天缩在屋里不见人影,仿佛羞于见人。现在从早到晚,无论刮风下雨,都坐在店门口,目光如猎犬般追逐着过往的行人,确切地说,是追逐着来来去去的大姑娘。 ⑪有几次,蒋仕筏竞异常兴奋地“呼啦”从小马扎上弹起来,不管不顾地冲进人群,对某个大姑娘连哄带劝、连拉带扯,硬是把人家弄进店里,不一会儿,那女人便满面羞红地跑出来,大喊大叫:臭流氓!不要脸! ⑫消息很快在镇街上不胫而走:蒋仕筏这小子成花痴了!要给漂亮女人画人体画,画一次给一百块!派出所也接到群众举报,传讯了蒋仕筏,蒋仕筏一脸悲壮,大义凛然,怒吼道,都什么年代了!难道还会出现旧社会刘海粟画人体画被通缉的闹剧! ⑬这种闹剧当然不会出现。蒋仕筏终于画成了一幅油画《纳凉的村姑》,画面唯美:夏夜的农家小院,葡萄架下流萤明灭,绿叶微拂,青石板上燃着一截艾蒿,淡蓝色的烟雾如梦似幻,一张暗红色古旧的竹凉床上侧卧着一个似乎刚出浴的年轻女子,瀑布般散开的满头秀发闪耀着水滴的光芒,行云流水般的身体曲线,漫溢着青春的气息。不出意料,这幅画斩获了全国大奖。 ⑭蒋仕筏一举成名。此后登门求他画像的人踏破了门槛。仕筏收费不菲,日进斗金,奇怪的是,不管对方出多高的价,他拒绝再画人体画。 ⑮皆不知其故。 ⑯一次,蒋仕筏在接受省电视台《诗书画》栏目专访时,才道出原委: ⑰我那幅成名作的模特就是我的妻子。在我开始尝试画人体画时,她们不是骂我“臭流氓”,就是狮子大开口!只有我的妻子不要一分钱报酬,答应让我画,她埋着脸羞怯地说,你画了我,就该娶我!我庄重地承诺了她!只有她是最圣洁干净的,除此之外,还有值得我画的人吗?! ⑱蒋仕筏夫妇二十周年结婚纪念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油画展,共展出九十九幅千姿百态的人体油画,画的都是同一个女人。 ⑲蒋仕筏和妻子共同出席了画展开幕式。他和她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她躺在冰冷的楠木骨灰盒里。 ⑳妻子死于白血病。 ㉑画展结束,全部画作拍出了一个天文数字,被蒋仕筏悉数捐给了一个攻关白血病的科研机构,他想借助自己的绵薄之力挽救更多年轻美丽的生命。 ㉒蒋仕筏还是开他的画店。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平老师发现了蒋仕筏的绘画天赋,从此对他倍加关注,悉心培养。这段经历,为蒋仕筏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B. 建筑工地老板辞退了蒋仕筏,觉得在这里会埋没蒋仕筏的能力,蒋仕筏也只好带着老板给的报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C. 老同学马丽的话深深刺激了蒋仕筏,迫使他不得不另寻画店的出路,一改原先整天缩在屋里的习惯,主动走上街头。 D. 蒋仕筏妻子对蒋仕筏事业的支持和付出,成就了蒋仕筏,妻子堪称蒋仕筏的知音,蒋仕筏决定不再为妻子以外的人画人体画。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紧扣一个“奇”字展开,既突出了蒋仕筏的奇,也突出了周围人的奇;既写了他出身之奇,也写了他能力之奇。 B. “学杂费都是娘老子省吃俭用抠出来的”一句形象地写出了蒋仕筏家庭的贫困,既照应了前文,也为后文写他外出打工埋下伏笔。
展开余下试题C. 小说善于蓄势,先写蒋仕筏建筑工地打工、学油漆匠的失败,再写他发挥特长开画店迎来转机,直至他绘画事业取得成功,跌宕起伏。 D. 小说巧妙安排电视台专访这一场景,道出了前文蒋仕筏拒绝再画人体画的原因,从侧面表现了蒋仕筏妻子对他的信任。 8. 小说第⑪~㉒自然段,是怎样体现蒋仕筏从狂热到深沉的心理变化的?请简要说明。 9. 《变形记》叙述了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的“奇事”,本文则塑造了蒋仕筏的“奇人”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其“奇人”形象特点的。 【答案】6. B 7. A 8. ①情节起伏中体现变化:初画人体油画,为寻找模特而狂热,功成名就、妻子病故而变得深沉。②人物语言中体现变化:派出所传唤时直接怒吼,道出原委时满含深情,妻子病故、继续开画店则人物没有语言。③叙述语言节奏中体现变化:前半部分叙述语言节奏紧凑,后半部分则相对平缓。④人物动作中体现变化:初画人体画,为寻找模特而行为狂热,后来则无相关描写,开幕式中“紧紧拥抱”。 9. ①通过简述民谣内容,以其家乡奇人多的特点从侧面烘托他的“奇人”形象;②通过描写他身体瘦、脑袋大的“奇特”长相,刻画他的“奇人”形象;③通过叙述他在校、打工、开店等独特经历,塑造他的“奇人”形象;④通过写他不再为妻子以外的人画人体画的独特选择,突出他的“奇人”形象。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B.“建筑工地老板辞退了蒋仕筏”说法错误,原文只是叙述老板说蒋仕筏在自己那里干是大材小用,并没有明确说主动“辞退了”蒋仕筏。且蒋仕筏“也只好带着……”错误,从文中看不出蒋仕筏是无路可走才回到家乡。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A.“也突出了周围人的奇”说法错误,小说没有突出周围人的奇;“写了他出身之奇”说法错误,小说写“仕筏少小家贫”,也没有写他出身之奇。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 ①情节起伏中体现变化:“蒋仕筏竞异常兴奋地‘呼啦’从小马扎上弹起来,不管不顾地冲进人群,对某个大姑娘连哄带劝、连拉带扯,硬是把人家弄进店里”初画人体油画,为寻找模特而狂热;“蒋仕筏一举成名。此后登门求他画像的人踏破了门槛。仕筏收费不菲,日进斗金,奇怪的是,不管对方出多高的价,他拒绝再画人体画”,后文交代出妻子因白血病去世,功成名就、妻子病故而变得深沉。 ②人物语言中体现变化:“派出所也接到群众举报,传讯了蒋仕筏,蒋仕筏一脸悲壮,大义凛然,怒吼道,都什么年代了!难道还会出现旧社会刘海粟画人体画被通缉的闹剧!”派出所传唤时直接怒吼,“我庄重地承诺了她!只有她是最圣洁干净的,除此之外,还有值得我画的人吗?!”道出原委时满含深情,“蒋仕筏还是开他的画店”妻子病故、继续开画店则人物没有语言。 ③叙述语言节奏中体现变化:前半部分主要叙述主人公成名前,在镇街上开画店的情况,写他初画人体画,为寻找模特而行为狂热,被群众举报,后来一幅油画斩获全国大奖,情节曲折,叙述语言节奏紧凑;后半部分主要是说蒋仕筏绘画事业取得成功后,电视台《诗书画》栏目专访他,道出他妻子支持他绘画以及得白血病病逝的情况,情节节奏相对平缓。 ④人物动作中体现变化:“蒋仕筏竞异常兴奋地‘呼啦’从小马扎上弹起来,不管不顾地冲进人群,对某个大姑娘连哄带劝、连拉带扯,硬是把人家弄进店里”初画人体画,为寻找模特而行为狂热;“蒋仕筏和妻子共同出席了画展开幕式。他和她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她躺在冰冷的楠木骨灰盒里”后来写开幕式中“紧紧拥抱”。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①“‘新明的茶叶,焦村的伞,乌石的奇人几箩筐。’这是猷州古邑流传甚广的民谣。蒋仕筏,乌石人氏,算是一个奇人”通过简述民谣内容,以其家乡奇人多的特点从侧面烘托他的“奇人”形象; ②“人瘦得像根葵花秆儿,却顶着个葵花盘似的大脑袋”通过描写他身体瘦、脑袋大的“奇特”长相,刻画他的“奇人”形象; ③小说写他在学校时各门功课一塌糊涂,只有美术老师刘平把蒋仕筏当香饽饽,说这小子有异禀;去建筑工地打工,因给老板母亲画像而意外得到三千元酬谢;开画店又为寻找模特而行为狂热,被群众举报。小说通过叙述他在校、打工、开店等独特经历,塑造他的“奇人”形象; ④“不管对方出多高的价,他拒绝再画人体画”“我庄重地承诺了她!只有她是最圣洁干净的,除此之外,还有值得我画的人吗?!”通过写他不再为妻子以外的人画人体画的独特选择,突出他的“奇人”形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者何以选贤?夫王者得贤才以自辅,然后治也。虽有尧、舜之明,而股肱不备,则主恩不流,化泽不行。故明君在上,慎于择士,务于求贤,设四佐以自辅,有英俊以治官。尊其爵,重其禄,贤者进以显荣罢者退而劳力是以主无遗忧下无邪慝。百官能治,臣下乐职;恩流群生,润泽草木。昔者虞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堂而天下治,此使能之效也。 武王问太公望曰:“举贤而以危亡者,何也?”太公望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不得真贤之实也。”武王曰:“其失安在?”太公望曰:“其失在君好用小善而已,不得真贤也。”武王曰:“好用小善者何如?”太公望曰:“君好听誉而不恶谗也。以非贤为贤,以非善为善,以非忠为忠,以非信为信。其君以誉为功,以毁为罪;有功者不赏,有罪者不罚;多党者进,少党者退。是以群臣比周而蔽贤,百吏群党而多奸。忠臣以诽死于无罪,邪臣以誉赏于无功:其国见于危亡。”武王曰:“善!吾今日闻诽誉之情矣。” (节选自《说苑•君道》) 材料二: 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太子保傅,古难其选。成王幼小,以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足以长仁,致理太平,称为圣主。及秦之胡亥,始皇所爱,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篡也,诛功臣,杀亲戚,酷烈不已,旋踵亦亡。以此而言,人之善恶,诚由近习。朕弱冠交游,唯柴绍、窦诞等,为人既非三益,及朕居兹宝位,经理天下,虽不及尧、舜之明,庶免乎孙皓、高纬之暴。以此而言,复不由染。何也?”魏征曰:“中人可与为善,可与为恶,然上智之人自无所染。陛下受命自天,平定寇乱,救万民之命,理致升平,岂绍、诞之徒能累圣德?但经云:‘放郑声,远佞人。’近习之间,尤宜深慎。”太宗曰:“善。” (节选自《贞观政要•杜谗邪》)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贤者进A以显荣B罢者C退而劳D力E是以F主无遗G忧H下无邪慝。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效,文中指功效,与《谏太宗十思疏》中“信者效其忠”的“效”意思不同。 B. 少,文中指轻视,与《赤壁赋》中“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少”意思不同。 C. 旋,文中指回转,与蒲松龄《促织》中“旋见鸡伸颈摆扑”的“旋”意思相同。 D. 中人,文中指平常的人,与《过秦论》中“才能不及中人”的“中人”意思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