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梅花 [唐]崔道融 数等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⑤这首诗写的是梅花,但寄托的却是诗人心中对梅花的钟爱。因为写花和写人本身是不需要区分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经浸透到诗人的心灵中,流露在诗人的笔下。咏物即咏人,诗人对梅花的赞叹体现的正是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赞美。诗人没有在诗中出场,而是隐身于梅花后面,但是通过诗歌的内容,我们感受到诗人高洁的品德,产生了对梅花的怜爱之情,以及对高洁品德的珍惜之情。读到最后,我们已然分不清这是写梅花,还是写诗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首诗如果用西方的诗体来写会是这样: 梅花 初放的梅花,含着白雪, 美丽孤傲的梅花啊,我想画, 又怕你的神韵难画, 你的花别有韵致, 清雅脱俗,不知寒冬雪意。 你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容病姿, 北风啊,你果能解得梅花心意, 拜托,不要再摧残她了。 ⑥通过对这首诗的模拟转换,我们能够体会到主体在场表达会产生什么样的诗歌风格。从审美的意义上讲,主体的缺席模糊了人与物之间的界限,使读者自然而然地由物联想到人,再由人联想到物,从而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主体的在场则使物与人分开了。在这首诗中,主体“我”的出场使诗歌中的梅花与叙事人“我”分开了,梅花与“我”的分裂使这二者失去了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这不再是“天人合一”,而是二元分立,这使该诗呈现出类似西方诗歌的形式。当这首中国古诗被改写成主体在场的诗歌时,它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那种浸透在古典诗歌中物我合一的和谐感没有了,诗篇变得破碎,被改动的古诗就不像是一个有机整体了。西方诗歌虽然有主体的在场,但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为诗人已经在二元分立思维模式的基础上由分而合,最后达成统一。而中国诗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存在,是在物我不分的情况下产生的,一旦被分开,便很难再造一个有机整体。如果我们反过来把一首主体在场的英语诗改成汉语古诗,在去主体的过程中,也很难再造一个有机整体。其实,这也是英语诗歌汉译和汉语诗歌英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诗歌是不可以被翻译的,指的主要是诗歌的韵律让人无法操作。不过,不可翻译的岂止诗歌的韵律呢,这种深植于诗歌背后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内涵也同样是不可翻译的。有趣的是,在西方现代派以及后现代派的诗歌中,诗人主张要把这个“我”消融掉。“很多后现代诗人发现,必须把武断的自我溶解掉,才能写出一种以最佳方式获得自我真实的诗歌,太多的文明因素,以及各种复杂的人之角色,已使自我真实变得模糊了。”西方现代派诗人已经认识到西方诗歌中的自我过于强大,已经到了应该消解这个主体的时候了。 (摘编自王伟峰 周桂君《论中西诗歌中的主体化倾向及思辨性的体现》)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人讲究含蓄,运用借景抒情等手法隐藏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只是简单罗列了几个意象。 B. 中国远古时期的经济基础与自然有紧密的联系,这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进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C. 英美诗歌强调表现人们的特殊心理,采用直率的表现手法,虽然回味的空间相对缩小了,但符合西方人的口味。 D. 西方诗歌中的二元分立观念与西方化土壤密切相关,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灵魂与物体是两种相互独立的存在的观点。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结尾描写黄昏的场景,最后一句与前文好像没有直接联系,是为了表达一种捉摸不定的情感。 B. 西方二元分立逻辑观念使得诗歌中的主体与被描述的对象间存在明确界限,这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天人合一”形成对比。 C. 中国古典诗歌中,尽管主体常常缺席或被隐藏,但通过诗歌的内容,读者可以深入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与品质。 D. 无论是从中文翻译成英文,还是从英文翻译成中文,只要诗歌的主体被改动,其有机整体性就容易受到损害。 3. 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中有关诗歌翻译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人”一句翻译成英语时,“夜归人”到底是谁,并不能明确,此句在英文中对“夜归人”的理解不一定就是诗人自己。 B. 李商隐《无题》“东风无力百花残”中的“东风”是催开百花的使者,故有“百花残”而怨东风之感慨,但在翻译成英语时,往往会因文化差异而导致意义上的差别。 C. 遥韵是《诗经》的特色韵律,隔章同一位置押韵。这种韵律在英文翻译时常常被较逼真地复制出来。如《郑风•狡童》二章英译中,每章四句,一、三两句两两互押遥的。 D. 《西风颂》属于十四行诗,是格律最严谨的西方诗体。但这一独特的音乐元素却被译者悉数清除,什么一步一抑扬的节奏,什么三行一转韵的韵式,统统不见了。 4. 材料二第②段和第⑥段都运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请分别分析其论证效果。 5. 材料二通过《梅花》的两个版本,展现了主体在场与缺席情况下的诗歌风格差异。这两种风格导致读者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存在显著的不同。请从两个版本中任选其一,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版本一:主体在场版 本二:主体缺席 【答案】1. B 2. A 3. C 4. 第②段引用文化经典《周易》里面的句子和汉代大儒董仲舒的话,使论证融入了古代经典和大儒的智慧,增加了论证的分量,使读者更易信服。第⑥段引用西方现代派及后现代派诗人的观点,论述这种诗歌理念不仅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特有现象,也是西方诗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这种跨文化的共鸣增强了论点的普适性和说服力。 5. 示例一:主体在场。读者感知:在这个版本中,主体“我”的出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视角,读者不仅仅是在欣赏梅花,更多的是在体验“我”与梅花之间的互动和情感。情感体验:诗歌的情感主线更为明确,读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主体的情感和态度,如对梅花的赞美,对梅花的怜爱和对北风的呼吁等。这种情感的明确性可能会导致读者的体验更加集中,但也可能因主体的介入而失去与自然的直接联系。 示例二:主体缺席。读者感知:由于主体的缺席,读者在诗中直接与梅花和自然建立了联系,而没有被主体的情感或观点干扰。这使诗歌充满了直观的美感。情感体验:没有明确的主体介入,读者的情感体验更为纯粹,直接与梅花及其所代表的美好品质产生共鸣。读者可以自由地进行联想,从梅花上体验到人的高洁品德,进而与作者的情感和意图产生深度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