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  2024-10-28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语文试题(逐
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能源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工业社会对化石能源极度依赖。然而,过度使用化石能源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还带来了大量温室气体。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63亿吨。其中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据了89%的碳排放量。大量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空前严重,开发新能源已势在必行。于是人类的目光转向了我们最为熟悉的太阳,力图模仿太阳上的核聚变反应为人类供能。
众所周知,在第一枚核弹爆炸后数年,可控核裂变反应堆就建起来了。反观氢弹爆炸后,过去了60多年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都没有成功。因为可控核聚变实在是太难了。为什么人类面对如此渺茫的研究,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它呢?这就要从目前的能源结构说起。目前国际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化石燃料。但是化石燃料不仅效率低下、储量有限,而且长久使用污染严重,不适应低碳减排的要求。其他能量来源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例如核能会产生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放射性废料;风能、太阳能时常受到天气因素的制约。而核聚变不仅能释放出难以想象的能量,而且反应的产物对环境毫无污染,其原料在地球上也可谓无穷无尽。所以我们认为,“人造太阳”是人类追求的终极能源。如果“人造太阳”能够成功,那么人类的能源危机一去不复返的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将大幅减少。
可惜的是,热核聚变需要达到108℃以上的高温。由于地球上不存在能承受如此高温的材料,为了承装这样一个“大火球”,就需要形成一个能使带电粒子悬浮的超强磁场。形成超强磁场需要使用通电线圈。为了减少线圈消耗的功率,又需要使金属导体置于-269℃的温度下实现超导。在这些要求下,科学家们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将上亿度的高温与-269℃的环境结合在同一个装置中。
(摘自《让东方超环点亮绿色生活》)
材料二:
说起“人造太阳”,合肥科学岛便是它的所在地——我国热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也即人们常说的“人造太阳”坐落于此。
国家发改委立项的“九五”国家大科学工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下称EAST),是世界上首个非圆截面全超导偏滤器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研制并完全拥有其知识产权。已经开展了18轮物理实验,先后创造多项托卡马克运行的世界纪录。国内外专家高度赞誉EAST的成功建设和运行,认为“是世界聚变工程的非凡业绩,是世界聚变能开发的杰出成就和重要里程碑”。


浏览完整试题在开发核聚变能的路上,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不懈奋斗,我国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追赶者”到九十年代末的“并跑者”,再到如今成长为具备国际技术输出能力的“领跑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实现核聚变能源每一步都充满艰难、挑战和创新。四十余年的日日夜夜,三代聚变科研工作者为之付出汗水、欢笑、激情和青春,才有如今的成绩。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四十年如一日,聚变研究是他的终身事业。“能把人类的梦想、科学家的兴趣和国家的需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自己来说是件极其幸运的事”。“像核聚变这样的大科学工程,需要全世界科学家历经几代的艰辛合作研究才能走向成功”,李建刚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理解核聚变,将聚变研究作为人生事业的选择。“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会一直往下走。”
还有一大批青年科研人员,为了聚变能源梦想,带着自己的青春才华扎根科学岛。“做研究要甘于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中国聚变研究取得的进展,背后是三代科研工作者无怨无悔奉献青春人生的积累。他们从青年到中年到暮年,一直坚守聚变梦想。中国聚变研究科学家的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让世界第一个聚变反应堆率先在中国发电,一盏盏灯泡被核聚变能点亮,而且点亮的第一盏灯泡一定要在中国。
(摘自《东方超环:渴望点亮全球核聚变能的第一盏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方超环作为一种托卡马克装置,是世界各国进行核聚变发电的重要机构。
B. 目前国际主要的能量来源是化石燃料。但是化石燃料存在效率低下、长久使用污染严重等问题,与“双碳”理念相违背。
C. 我国热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合肥科学岛,这也是“人造太阳”东方超环坐落的地方。
D. 东方超环的建成和进行商用发电,离不开一大批青年科研人员孜孜不倦地努力。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氢弹爆炸后,过去了60多年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都没有成功,这与核弹和裂变核电站的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
B. 东方超环主要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研制并拥有知识产权。期间,外国科学家给予了大量的帮助。
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说明了聚变的研究需要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就能获得成功。
D. 东方超环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清洁的电能。它的功能可能是全方位的。有了东方超环,能源危机将一去不复返。
3. 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聚变科研工作者精神的一项是( )
A. 不畏强权、维护主权。 B. 勇于改革、全面开放。
C. 维护边疆、守护祖国。 D. 自立更生、艰苦奋斗。
4. 请简要说明东方超环所解决的核聚变难题。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聚变人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 B 2. A 3. D
4. ①将上亿度的高温环境与极低温环境结合,极大减少了能量损失;②形成一个能使带电粒子悬浮的超强磁场,解决了高温堆芯的存放问题;③提供了热核聚变的反应体系,有望实现未来热核聚变。
5. ①中国聚变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国有需要时能挺身而出助力国家攻坚克难;②中国聚变人自力更生、坚守初心,有利于在现代社会继续“开疆拓土”,推动创新发展,实现科技独立;③中国聚变人敬业守信、精益求精,不断推动我国的高质量发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东方超环作为一种托卡马克装置,是世界各国进行核聚变发电的重要机构”错误。依据“……东方超环(下称EAST),是世界上首个非圆截面全超导偏滤器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研制并完全拥有其知识产权……”,可知“东方超环是我国进行核聚变发电的重要机构”。
C.“这也是‘人造太阳’东方超环坐落 地方”理解有误。依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下称EAST),是世界上首个非圆截面全超导偏滤器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也即人们常说的‘人造太阳’”可知,“‘东方超环’是我国进行核聚变发电的实验装置,而不是‘人造太阳’”。
D.“东方超环的建成和进行商用发电”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中国聚变研究科学家的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让世界第一个聚变反应堆率先在中国发电,一盏盏灯泡被核聚变能点亮,而且点亮的第一盏灯泡一定要在中国”,“商用发电”无中生有。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东方超环主要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研制并拥有知识产权。期间,外国科学家给予了大量的帮助”错误。依据“……东方超环(下称EAST),是世界上首个非圆截面全超导偏滤器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研制并完全拥有其知识产权”,可知“期间,外国科学家给予了大量的帮助”无中生有。
C.“说明了聚变的研究需要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就能获得成功”理解有误。依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实现核聚变能源每一步都充满艰难、挑战和创新”可知,实现核聚变能源不是小事,每一步都充满艰难、挑战和创新,且“慢慢积累就能获得成功”说法绝对。
D.“有了东方超环,能源危机将一去不复返”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如果‘人造太阳’能够成功,那么人类的能源危机一去不复返的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将大幅减少”,可知“‘人造太阳’是人类追求的终极能源,但‘东方超环’仅为‘人类追求的终极能源’的实验装置”。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归纳要点的能力。
D.结合“……东方超环(下称EAST),是世界上首个非圆截面全超导偏滤器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研制并完全拥有其知识产权。已经开展了18轮物理实验,先后创造多项托卡马克运行的世界纪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实现核聚变能源每一步都充满艰难、挑战和创新。四十余年的日日夜夜,三代聚变科研工作者为之付出汗水、欢笑、激情和青春,才有如今的成绩”,可知,“最能体现聚变科研工作者精神的是‘自立更生、艰苦奋斗’”。
故选D。


展开余下试题【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
结合“为了减少线圈消耗的功率,又需要使金属导体置于-269℃的温度下实现超导。在这些要求下,科学家们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将上亿度的高温与-269℃的环境结合在同一个装置中”可知:东方超环可以将上亿度的高温环境与极低温环境结合,能极大减少能量损失。
结合“可惜的是,热核聚变需要达到108℃以上的高温。由于地球上不存在能承受如此高温的材料,为了承装这样一个‘大火球’,就需要形成一个能使带电粒子悬浮的超强磁场”可知:东方超环能形成一个能使带电粒子悬浮的超强磁场,解决了高温堆芯的存放问题。
结合“国内外专家高度赞誉EAST的成功建设和运行,认为‘是世界聚变工程的非凡业绩,是世界聚变能开发的杰出成就和重要里程碑’”可知:东方超环提供了热核聚变的反应体系,有望实现未来热核聚变。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评价文章人物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
结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实现核聚变能源每一步都充满艰难、挑战和创新。四十余年的日日夜夜,三代聚变科研工作者为之付出汗水、欢笑、激情和青春,才有如今的成绩”“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四十年如一日,聚变研究是他的终身事业”“还有一大批青年科研人员,为了聚变能源梦想,带着自己的青春才华扎根科学岛”可知:中国聚变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国有需要时能挺身而出助力国家攻坚克难。
结合“……东方超环(下称EAST),是世界上首个非圆截面全超导偏滤器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由我国科学家自主设计、研制并完全拥有其知识产权。已经开展了18轮物理实验,先后创造多项托卡马克运行的世界纪录”可知:中国聚变人自力更生、坚守初心,有利于在现代社会继续‘开疆拓土’,推动创新发展,实现科技独立。
结合“做研究要甘于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在开发核聚变能的路上,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不懈奋斗,我国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追赶者’到九十年代末的‘并跑者’,再到如今成长为具备国际技术输出能力的‘领跑者’”可知:中国聚变人敬业守信、精益求精,不断推动我国的高质量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是多久
北乔
肚肺汤里还有猪蹄,真的好吃。英子小的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到。长大后,肚肺猪蹄不是稀罕物了,但自己总做不出妈妈的味道。每次回家,妈妈总会端上肚肺汤,看着她狼吞虎咽。
“你慢点,又没人和你抢,多大的人了,还跟个孩子似的。”秋婶语气里带着训斥,可脸上挂着笑。眼前的女儿快四十岁,还是小时候那吃相,腮帮子鼓鼓的,嘴唇上油滋滋 的,筷子上还夹了一大块肉。
“再大,也是你的丫头。”英子猛地咽下一口。
“知道,就好。”秋婶转过身去,眼里一热,①用手抹了抹眼角,又转了过来。
昨天她买了一刀猪肺一刀猪肚一个猪心和两只猪蹄,都是猪蹄前蹄。前蹄肉厚实,筋也多,比后蹄好吃。猪肺只要用水灌出煞白色,然后用刀划开一道道口子,放出淤血,便好了。给猪蹄去毛,有些麻烦。现在人家都用松香用沥青浇蹄子,待固化后,再撕时,就可以连着猪毛一齐撕掉。这样去毛的方法简单多了。但她还是用老法子,用镊子镊毛,麻烦归麻烦,但味正。最花功夫的是收拾猪肚,得把肚子里层的黏膜弄干净,然后再在锅里炒,直到一点异味也没有。
忙了一下午带半个晚上,带猪蹄的肚肺汤炖好了。
秋婶坐在英子的对面,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女儿。碗里的热气让英子的脸有些雾蒙蒙的。她看着看着,眼前的女儿就变了,变成了小时候的模样。
她不会长时间坐着看女儿吃的,一会儿去厨房,一会儿到门外转一下,一会儿在房子里走过来走过去。她和女儿说话并不多,常常是有一句没一句。
英子有一家自己的公司,管人管事,自然需要多说话。在公司,她就是个婆婆嘴。回到家里,对丈夫对女儿,她的话也多。偏偏回到妈妈身边时,她的话出奇的少。她尝试过多和妈妈聊聊家常,可妈妈经常不接话茬,时间久了,她发现母女俩在一起,多说少说,都一样。
英子已经很久没有吃得如此放松畅快。她一脚踏在小板凳上,嘴里时不时就冒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这时,一只燕子飞了进来,上了梁上,那里有它的窝。
什么时候有的燕子?”英子有些惊讶,“以前你可是不喜欢燕子在家做窝的。”
秋婶笑了笑,抬头看看燕子窝,“人家非要来,我也拦不住。”
“门一关,它就进不来了。”英子也抬头往梁上看。窝里的燕子探出小脑袋看着她, 好像在问,这是谁啊?渐渐,燕子身子全出来了,在那儿自顾自地舔羽毛。房顶上的暗色,反而让它那黑色的羽毛变得有些亮,真的是黑里透亮。
“在它面前,你是生人,可别吓着它。”秋婶指了指大门的上方,“我在墙上掏了洞,给它留门了。来都来了,都安上家了,我不能让它进不了家门啊。”秋婶没说的是,当初她是天天把门敞着,盼着燕子来。为了引燕子来,她三天两头在屋顶上放些米、麦子,有几次还捉蚂蚱挂在屋檐下。燕子刚来做窝的那些天,她尽量不在家,在家时,走路慢慢的,大气不敢出。
英子看着秋婶,笑着说:“要我说,这燕子就是你想养的。”
秋婶说:“我想的事多着呢,光我想,也没用啊。”说完,秋婶又出了门。她跨门槛时,②揉了揉眼睛。
英子看着妈妈的背影,一下子觉得妈妈老多了。她稍稍歪了些身体,依然还坐在餐桌边,手指在桌上乱划,其实在悄悄看着妈妈。两年前,父亲去世了,这么大的房子,就妈妈一个人。
英子有半年多没回来了,虽说从南京到东台朱家湾,开车也就四个多小时。昨天上午,秋婶给她打电话,让地回来帮着收玉米。特意叮嘱,就她一个人回来。这些年,她和老公孩子要么一起回来过年,要么在老公家过年后,初五六时回来。平常,空余时间不多,关键是父母也不让回来,说是来回一趟,花不少油钱呢。妈妈从来没这样让她回来干活,而且还只要地一个人回来。
“看什么看,快去睡。”在厨房里的秋婶没有回头就知道英子在做什么,就像背后长了眼睛一样。
确实也有些累了,英子这一睡,就睡了两个多钟头。还是在这个家睡觉好,没老公、孩子打扰,她想睡多久,妈妈都不催。也不对,她小的时候可没这好待遇,那时早上总是被妈妈拎耳朵,把她从睡梦中拎醒。
“醒了,就起来啊。”外屋传来妈妈的声音让英子奇怪,什么动静也没有,妈妈怎么就知道我醒了?
其实秋婶离开英子的房间,没多大会儿。英子睡着后,她就坐在离床不远的地方。她做着针线活,时不时抬头看看熟睡的英子。见英子翻身要醒了,她才走了出去。
一根扁担和两个篮子,母女俩下地收玉米。英子要用扁担挑着两个篮子,秋婶没同意,而是两人用扁担抬着两个篮子。英子在前,秋婶在后。
母女俩走在田埂上,走出了田埂一样的沉默。终于还是英子先开口说话。
英子说:“那你干脆到我们那儿住吧。都和你说过好多回了,你就是不听。”她加重了最后一句的语气。她说完,停下了脚步,完全转过身来面对妈妈。微风吹起了妈妈的头发,花白一片。此前,她还真没注意到妈妈有了这么多的白发。
秋婶说:“那是你们的家,我的家在这儿。我守着这个家,你就有家。”
英子说:“我有家啊,城里的家,就是我的家啊。”
“那是你们的家,不是你的家。”秋婶提高了些嗓门,“都是家,可不一样的。真的不一样。等你的闺女嫁人后,你就知道了。”
英子没有搭话,把扁担从右肩膀换到了左肩膀。这段田埂有些窄,也不平,她走起来别别扭扭的,有几次都差点滑下田埂。


展开余下试题看着英子在前面走得东倒西歪的,秋婶几次都想笑。平常她是这么走的,可今天走在田埂上,特别顺当。英子五六岁时,挎个大篮子走在前面,她挑着担在后面时,总是吆喝英子走快些。英子步子快了些,她眼前就只有一条辫子和一只大篮子在晃荡。今天,她没催英子,反倒希望英子慢些走,这条田埂再长些。
吃过晚饭后,母女俩坐在堂屋里剥花生。两个多小时里,秋婶只说了一句话,英子也只说了一句话。
秋婶问:“这次回来,没听到你手机响啊,以前可是接电话打电话没个停啊。”
英子说:“我把手机关了。”其实,她没有关手机,只是调成了静音。
半夜时分,英子醒了。窗外的月光有些朦胧,屋里的倒是特别清晰。③她侧躺着。手托着腮帮,像是在欣赏月光,其实她眼里什么也没有,头脑里空而净,就像被月光洗过一样。
她下床走到窗前看天空,很远的地方,银河若隐若现。小时候,有天晚上她和妈妈一起从外婆家回来,天上也有银河,很长很宽很亮,她趴在妈妈背上看了很久后,再看路边小河,小河不见了。她问妈妈:“小河去哪儿了?”妈妈说:“天黑了,人们都回家了,地上的小河回天上去了。”后来,有天晚上,她五岁的女儿问她:“妈妈,电视里有银河,我怎么在天空看不到啊。”她说:“到朱家湾,到外婆家,就能看到银河。”女儿问:“为什么呢?”她说:“银河回家了,朱家湾是它的家。”
想到这些,英子的嘴角挂着笑意。她抬头看了看燕子窝的方向,也是什么都看不见,可她心里也有燕子在窝里的样子。
第二天回南京的路上,英子迷糊了。她记不清昨天是妈妈打电话让她回来的,还是她主动给妈妈打电话说要回来的。
(选自《小说选刊》2023年第12期,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部分,详细叙述秋婶制作猪蹄肚肺汤的过程,表现制作此汤的不容易,更表明秋婶对英子回家的重视。
B. 英子可以吃得放松畅快,睡觉睡得香,也能卸下城市的伪装,不仅仅因为母亲在身边,还因为朱家湾这个地方是她心灵的栖息地。
C. 文章剥花生情节中,两个多小时里,秋婶与英子都只说一句话,表明母女俩因生活方式不同而产生了隔阂。
D. 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叙述城里英子回到乡下陪母亲秋婶度过短暂一天的故事,情感真挚,让人在有限的时空里感受到情感的重量。
7. 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画横线的①②句,均属于细节描写,虽然所选用的动词不同,但表达出来的秋婶的内心情感是相同的。
B. 画横线的③句中“像”字表推测,用于不确定描述,表现了英子回乡后极其放松的思绪飘渺的状态。
C. 燕子本是乡村最平凡普通的事物,但在小说中这个意象却有特殊的含义,寄托着母亲的思念与隐痛。
D.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加之以插叙,现实与回忆相互交错,既有流水般的自然,又有结构的严谨,十分耐读。
8. 文章结尾写道:“第二天回南京的路上,英子迷糊了。”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英子为何觉得“迷糊”。
9. 有人评价这篇小说是“平淡生活的诗性叙事,却也导向温暖的忧伤”,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答案】6. C 7. A
8. ①英子记不清昨天是妈妈打电话让她回来的,还是她主动给妈妈打电话说要回来的,说明她对这次回家的原因有些困惑。
②英子在回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妈妈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但也意识到妈妈的孤独和老去,她对如何处理自己与妈妈、城市与家乡的关系感到迷茫。
③英子在城市的生活中忙碌而疲惫,回到家乡后,她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但又不得不回到城市,她对未来的生活方向感到不确定。④英子在回忆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她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让她感到迷糊。
9. ①“平淡生活的诗性叙事”:小说以英子回家帮母亲收玉米为主要事件,叙述了母女相处的平淡日常,如制作肚肺汤、收玉米、剥花生等,情节简单自然,没有波澜起伏。但作者通过细腻 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赋予了这些生活场景以诗意,如对秋婶制作肚肺汤过程的描写,体现了母 亲对女儿的关爱;对英子在月光下回忆的描写,充满了对童年和家乡的美好情感。
②“导向温暖的忧伤”:小说中母女之间的亲情让人感到温暖,秋婶对英子的期盼和关爱,英子对母亲的理解和牵挂,都展现了家庭的温暖。然而,小说也透露出一种忧伤,父亲的去世让家庭变得不完整,母亲的孤独和老去让人感到心酸,英子在城市和家乡之间的纠结。也让人感到无奈。这种忧伤不是强烈的悲痛,而是一种淡淡的、萦绕心头的情感,使小说在温暖中带有一丝惆怅。
【解析】
【导语】这篇小说通过英子回乡探望母亲秋婶 短暂一天,展现了母女之间深厚的情感。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如制作肚肺汤、收玉米、剥花生等,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与温暖。燕子这一意象寄托了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与牵挂。小说在平淡的叙事中蕴含着诗意,细腻而真实地刻画了亲情的温暖与岁月的流逝,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忧伤。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表明母女俩因生活方式不同而产生了隔阂”错。剥花生情节中,母女俩虽然话少,但并不表明她们因生活方式不同而产生了隔阂,而是表现了她们之间的默契和深厚的感情。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A.“表达出来的秋婶的内心情感是相同的”错。①句“用手抹了抹眼角”和②句“揉了揉眼睛”虽然都是细节描写,但前者表达的是秋婶因女儿回家而感动的情感,后者则是因为眼睛不适,所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 丰富含意的能力。
①她对这次回家的原因有些困惑。她记不清是妈妈打电话让她回来的,还是她主动给妈妈打电话说要回来的。这种困惑反映了她内心对母亲的牵挂和对家庭的依恋,同时也表现出她在城市生活中的忙碌和疲惫,使她对一些细节记忆模糊。
②英子在母亲的家中找到了久违的温暖和放松,但同时也意识到母亲的孤独和自己对母亲的亏欠,表达了对母亲的牵挂,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她对如何处理自己与妈妈、城市与家乡的关系感到迷茫。
③英子在城市的生活中打拼的忙碌而疲惫,回到家乡后,她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但又不得不回到城市。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角色转换上,她对未来的生活方向感到不确定,表达了她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情感的反思。
④英子在回家的过程中,对“一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感受到了母亲的老去和自己生活的变化,这让她对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本质产生了思考和困惑。她对“一天”的含义有了新的认识,感到生活的复杂和不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让她感到迷糊。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①“平淡生活的诗性叙事”:这篇小说通过平淡的生活细节,展现了母女之间深厚的感情。虽然没有激烈的冲突和戏剧性的情节,但却充满了诗意和温情。小说以英子回家帮母亲收玉米为主要事件,叙述了母女相处的平淡日常,如制作肚肺汤、收玉米、剥花生等,情节简单自然,没有波澜起伏。这些看似平凡的情节中蕴含着浓浓的亲情。小说的叙事风格朴实无华,却充满了诗意,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如对秋婶制作肚肺汤过程的描写,体现了母亲对女儿的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宿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