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宋代著名文学家、画家黄庭坚诗言:“一丘一壑可曳尾。”“曳尾”指《庄子•秋水》中的那只乌龟在泥沼中自乐。一丘一壑,则是寄情山水。人在山水中自足自乐,表现出传统文人尤其是隐居文人的纯粹与高尚。一丘一壑虽有限,却以某种坚固的深度唤起恒远的积极思想,赋予人以自足自乐的充盈,以及“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无名之志。这直接构成了山水世界的无边容量与意涵。 宋韵的根蒂究竟在哪里?南宋诗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有尽,意无穷,或者说用有限的言抒发无穷之意,就是宋代诗画要达到的境界。这正是宋代文人与评论家所悉心追求的蕴涵。 (摘编自许江《沿着宋画,走入中国山水精神的深处》) 材料二: 山水画的真正独立,似乎应在中唐前后。随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变化和宗教意识的逐渐衰淡,人世景物从神的笼罩下慢慢解放出来,日渐获有了自己的现实性格。正如人物、牛马从宗教艺术中分化出来而有了专门画家一样,山水、树石、花鸟也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被抒写赞颂。 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由具体人事转到自然山水,当然不是一件偶然事情。它是历史行径、社会变异的间接而曲折的反映。与中唐到北宋进入后期封建制度的社会变异相适应,地主士大夫的心理状况和审美趣味也在变异。自然对象特别是山水风景,作为这批人数众多的世俗地主士大夫居住、休息、游玩、观赏的环境,处在与他们现实生活亲切依存的社会关系之中。而他们生活的时代既不再是在门阀士族压迫下要求奋发进取的初盛唐时代,也不同于六朝贵族的掠夺开发时期。他们的现实生活反映了一种满足于既得利益,希望长久保持和固定,从而将整个封建农村理想化、牧歌化的心情、思绪和观念。不同于少数门阀贵族,经由考试出身的大批士大夫常常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地方而京城,由乡村而城市。这样,丘山滨塞、野店村居倒成了他们的荣华富贵的一种心理需要的补充和替换,一种情感上的回忆和追求,这种社会阶层的特征也相当清晰地折射在中国山水画上。人与自然那种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 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哲学思潮,则可说是形成这种审美趣味的主观因素。禅宗从中晚唐到北宋愈益流行,其教义与中国传统的老庄哲学对自然的态度有相近之处,它们都要求自身与自然合为一体,希望从自然中吮吸灵感或了悟,来摆脱人事的羁縻,获取心灵的解放。千秋永在的自然山水高于转瞬即逝的人世奢华,顺应自然胜过人工造作,丘园泉石长久于院落笙歌……它们构成了中国山水画发展成熟的思想条件。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画家往往借助山水的眼光,采用“游目骋怀”的方式,从整体出发,综观天地,将观看化入胸壑。 B. 山水之势在开散与聚合之中,起承转合,因为难以相融,故而能演练与展现出万物的不同情态、不同气韵。 C. 山主生,呈现为升势;水主德,呈现为平势。宋代画家用“戏墨”的方法最自由高效地体现山水的形神。 D. 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由具体人事转到自然山水,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也受到当时哲学思潮的影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一项是( ) A. 我们可以在中国绘画中与天地相往来,自由地遨游在绘画的世界里,而西方绘画与之相比则存在差异。 B. 我们能走进中国绘画构筑的诗意栖居的世界,体察万物,得益于中国画中的“戏墨”笔法。 C. 独立于中唐前后的中国山水画,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娱悦亲切以及牧歌式的宁静,受到多种思想的影响。 D. 苏轼提出“文人画”术语以应对画院的专业画家,“有道而不艺”等句更是表现了他对道艺结合的重视。 3. 根据选项内容,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记录了北宋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 “南宋四大家”之一刘松年绘的《四景山水图》,分春、夏、秋、冬四时景象,全卷书风精巧,彩绘清润。 C. 《枯木怪石图》中枯木怪石无定形,利于放笔造形,以发泄胸中盘郁,以求英风劲气逼人。 D. 北宋范宽创作的《溪山行旅图》前景溪水奔流,山径上一队运载货物的商旅缘溪行进,为幽静的山林增添了生气。 4. 古人提及画卷的时候,通常会说“观”。“观”是一种“谛视”,是指凝视、审视,不是写生意义上的透视,而是包含了内心体悟的凝视和洞察。自古诗画同源,请结合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说说此词的创作是如何体现这种“观”的。 5. 某博物馆拟拍摄一期宋代山水美学科普短片,由你拟写视频文案。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请你列出文案拟写的要点。 【答案】1. B 2. B 3. A 4. ①《沁园春•长沙》中火红的枫林、碧绿的江水、争流的百舸、高飞的雄鹰等景物,具有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特点。 ②这些景物是词人当时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真实写照。抒发了词人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5. ①宋代山水美学是什么:宋代画家用山水眼光观看真山真水,这是他们观察世界、理解自然的感性方式。 ②宋代山水美学意义:山水非一物,山水是万物,心与物游,体现了宋画综合谛视 世界观。宋代山水画的笔墨之美最能体现山水形神,使人们获得体象的诗意、生命的诗意。 ③如何发展宋代山水美学:宋代山水画的神韵在于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解析】 【导语】材料一透过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独特视角表达了山水画艺术的精髓,即整体观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它不仅是视觉上的体验,更是情感与精神境界的升华。材料二着重分析了山水画作为独立审美对象的历史背景及思想影响,强调了社会变化和哲学思潮对其发展的作用。两则材料相辅相成,揭示了山水画不仅是艺术表现,也是文化和精神的载体,使读者理解其中的诗意和哲理之美。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因为难以相融,故而能演练与展现出万物的不同情态、不同气韵”错误,在材料一第三估中明确提到“正是这种山水之势在开散与聚合之中,在提按与起落之中,起承转合,趋背相异,从而演练与展现出万物的不同情态、不同气韵”这里并没有说因为难以相融,而是通过开散与聚合,起承转合来展现万物的不同情态和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