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2 2024-11-29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
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学年第一学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去年六月二十二日,苏联进行那么大的反侵略战争,斯大林在七月三日发表了一篇演说,还只有我们《解放日报》一篇社论那样长。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现在是在战争的时期,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军队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他们辛辛苦苦地写了,送来了,其目的是要我们看的。可是怎么敢看呢?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材料二:“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
浏览完整试题
“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三:作家想在作品里,表现一个思想,创造一个人的形象,他的最基本的工具,便是语言(文字)。有人把文学家的语言和画家的颜色相比,画家把一个颜色盆放在面前,红的、黄的、蓝的,画家又调配着这些颜色,画出五光十色的画。鲜艳夺目的,阴沉浓重的,愉快的人,或是悲愁的景物。但不会画的人,不会调配颜色的人,便连一个常见的萝卜也画不成功。
文学上的语言工作也是这样。生活里有无数的语言,各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有人把这些语言放在自己的心里,把它们巧妙地真实地连结起来,便能表现人性、时代。也有人组织不好,语言贫乏,便连眼前一只猫捕住了老鼠的事,也说不清楚。
(摘编自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用“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来比喻党八股的冗长空洞,鲜明表达了对党八股的憎恶。
B. 材料一“要是我们的老爷写起来,那就不得了,起码得有几万字。”这句话诙谐、幽默,对那些喜欢写长而空的文章的人进行了讽刺。
C. 材料二强调写文章要坚持真实性,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并把它作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这些都和材料一相同。
D. 材料三中写到了画家调配各种颜色的问题,目的在于说明作家只有组织好、运用好语言,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2. 下列对材料有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文章的长短不是一定的,而是服务内容的需要,就如俗语说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 材料一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战争时期需要简短和精粹的文章。
C. 材料二逻辑严密,层次清晰。对“立其诚”的含义深入分析阐述,采取递进式的论证结构。
D. 材料二语言平实,文风质朴。引用大量典籍史料并对其解释说明,让文章没有艰涩之感。
3. 下列语句与三则材料的观点都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袁枚《随园诗话》)
B. 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班固《汉书•儒林传》)
C.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D.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夏元鼎《绝句》)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把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论述类文本评价表)
序号 维度 评价标准
1 审题 切合题意,论点明确
2 论证 逻辑清晰,论证有力
3
4
5
【答案】1. C 2. C
3. D 4. ①首先指出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②接着论述“长而空”的危害;③然后又指出“短而空”也不好;④最后得出结论——文章最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5. 内容 言之有物,实事求是
思想 见解真实,敢于表达
语言 语言丰富,巧妙运用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集中探讨了文章的写作原则,分别从党八股文章的弊病、真实性原则的重要性、语言组织的关键性三个角度进行论述。材料一强烈批评了冗长空洞的文风,强调文章应短小精悍且内容充实。材料二强调写作应真实,强调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作为写作的准则。材料三则从语言运用角度,形象地比喻作家需如画家般巧妙协调语言色彩,以期创作出感人的作品。整体上,文本通过对比和细致分析为写作提供了指导。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这些都和材料一相同”错,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可知,材料二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而材料一只是针对写文章、演说要言之有物论述的,没有从为文的道理引申到做人的道理。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采取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错误,材料二从“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应是“采取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表达对语言的追求;
B.表达对“真”的追求;
C.表达对“真”和“言之有物”的追求;
D.表达要寻找的东西忽然出现或是意外得到。
A、B、C三项中的语句都强调要斟酌语言,与三则材料观点相符,只有D项不是强调语言的斟酌。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①材料一第一句“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指出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②接着写“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造成坏习惯”“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论述“长而空”的危害;
③然后又说“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指出“短而空”也不好;
④最后得出结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即文章最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内容:根据材料一“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尤其需要有内容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概括:就内容维度上,评价标准是言之有物,实事求是;
思想:根据材料二“‘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概括:就思想维度上,评价标准是见解真实,敢于表达;
展开余下试题
语言:根据“生活里有无数的语言,各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有人把这些语言放在自己的心里,把它们巧妙地真实地连结起来,便能表现人性、时代”概括:就语言维度上,评价标准是语言丰富,巧妙运用。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证明这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他正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找到一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
“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踩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这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安然无恙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接着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 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地,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了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
“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了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穗。看来,是一个聋子。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聋子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聋子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作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个聋子,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
“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
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伍原只得利用背上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掀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伍原捉住哑巴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的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船形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哑巴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
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至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哑巴。
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索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哑巴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哑巴挣脱了出来,忙忙地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回身走去。
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闪烁,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
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
1984年10月2日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伍原是个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为了把档案和受伤战友的消息送到部队,始终以坚定的信念乐观无畏的心态前行。
B. “老乡”虽是个哑巴,但内心明亮,在与伍原扭打后摸到他的军帽,知道了伍原的身份,并最终帮助了伍原。
C. 小说以绿豆比喻荒野中的光,这光虽然微弱,但是它具有路标的作用,给了伍原力量、勇气和希望。
D. 出乎伍原的意料,老乡又聋又哑,使本来看到希望的伍原感到绝望。一路上的疲惫、辛苦涌上心头,使他放声痛哭。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叠词的使用,既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又舒缓了紧张的氛围,表明伍原要顽强活下去的决心。
B. 小说笔调简单朴实,没有波澜壮阔的场面,没有精细优美的语言,却刻画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形象。
C. 茹志鹃的小说很有特点,本文与《百合花》一样情节曲折且善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如写老乡“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
D. 小说以《路标》为题,既关联着小说的故事情节,又有象征意味,蕴含了小说的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8. 请分析文本画横线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9. 小说多次写到伍原流泪,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为何要如此安排?请简要分析。
【答案】6. A 7. C
8. 画线句点明伍原寻找部队时灰蒙蒙的环境,既为故事开展提供了背景,又烘托出伍原迷茫无助的心情。
9. 眼泪展现人物心境
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流泪”,牵动着读者的心和伍原一起波澜起伏。开端部分,伍原因为迷路,流下了近乎绝望的泪;等发现了灯火,他流下了激动的泪;但是因为聋哑“老乡”的误解,他又流下了委屈而无奈的泪。好在最后“老乡”认出他是八路军战士,才止住了他的泪。眼泪展现了伍原的心境,也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解析】
【导语】茹志鹃的《路标》是一篇简洁而富有张力的小说,描绘了战时一个充满艰难险阻的夜间行程。作者通过对伍原焦虑、坚韧、绝望至重燃希望的内心变化的刻画,展现了战争环境下人类对信念和目标的执着追求。哑巴老乡作为关键角色,虽无言语沟通,却以其行动彰显出人性中的温暖和希望。小说通过小如豆光的象征意义,赋予作品丰富的内涵与情感张力,读后发人深省。
展开余下试题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A.“始终以坚定的信念乐观无畏的心态前行”理解错误。在行军路上落单的伍原,曾经有过恐惧和绝望,最终他战胜了恐惧。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本文与《百合花》一样情节曲折”错误。本文与《百合花》一样,没有曲折的情节。本文情节很简单:迷路——遇见老乡——与老乡扭打——得到老乡的帮助——找到方向。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作答本题,首选需要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这里的写景在文章开头部分,后文故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的;同时,伍原正在寻找大部队,但“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没有人,没有一个人”,伍原不知道路线对不对,也不知是否到了铁道边,“灰蒙蒙”的环境又烘托出伍原此时迷茫无助的心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作用、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伍原三次流泪,眼泪展现了人物心境。
第一次流泪:“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伍原狠狠地踩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伍原因为迷路,处于绝望无助甚至窒息的状态,他流下了近乎绝望的泪,是人物绝望无助的心境的直接表露。
第二次流泪:等发现了灯火,他流下了激动的泪,“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这次的眼泪是他绝处逢生的激动心情的表露,他发现了灯光,就有了希望和方向。
第三次流泪:是因为聋哑“老乡”的误解,“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哑巴身上,大哭了起来”,写出了人物刚看到希望却遭到误解,因委屈而无奈而着急的心境。
三次流泪场景的描写,使伍原从绝望到希望到委屈的心理非常好地得到了展现,也让伍原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差,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①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节选自柳宗元《答书中立论师道书》)
【注】①挈挈:匆匆忙忙。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数州之犬皆苍黄A吠噬B狂走者C累日D至无雪E乃已F然后始信G前所闻者。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读,俗称“断句”, 文言文语句中,句中停顿处叫“读”,句后停顿处叫“句”。
B. 经传,“经”是指儒家经典,“传”是指解释儒家经典的著作,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等均是解释《春秋》的著作。
C. “被南越中数州”中的“被”是“覆盖”的意思,和“被坚执锐”中的“被”意思不同。
D. “顾吠者犬耳”中的“顾”是“只,只是,只不过”的意思,和“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中的“顾”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世人的指责,韩愈不畏时俗,敢为人师,而柳宗元虽痛恨流俗,却心存顾虑。
B. 李蟠学习很用心,他不受时俗的限制,向韩愈求教,韩愈就教授了他六艺经传。
C. 韩文和柳文都对唐代士大夫之族以相互学习为耻的世风进行了批判。
D. 柳宗元以蜀犬吠日、越犬吠雪为喻,说明自己不敢为师的社会原因,生动形象。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14. 柳宗元用“蜀犬吠日”“越犬吠雪”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案】10. BDF 11. D 12. B
13. (1)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士大夫们不屑提及,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他们),真是令人奇怪啊!
(2)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他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洛阳)奔去。
14. ①当时社会不尊师、从师的社会风气;②人们对于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少数群体会指责非议。
【解析】
【导语】韩愈的《师说》强调了择师的重要性,批判当时士大夫不愿相互学习的风气,提倡“术业有专攻”的学习态度。柳宗元在其文章中,不仅对韩愈的坚持表达了认同,也指出因流俗压力导致的师道难行。他以“蜀犬吠日”“越犬吠雪”讽刺庸众对新事物的排斥,揭示社会对敢为人师者的非议和挑战,反映出革新者所面临的困境和孤独。两篇文章共同呼吁重振师道尊严。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几个州 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
“数州之犬”作主语,“苍黄”是状语,“吠噬”作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所以B处断句;
“累日”补充“狂走者”的时间,而不能与“至无雪”相连,所以“累日”后断句,即D处断句;
“已”作谓语,省略主语“数州之犬”,“至无雪”修饰“已”,中间不能断开,所以F处断句。
故选BDF。
【11题详解】
上一篇: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下一篇: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浙江省温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