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2  2025-04-21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4~2025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
高三语文
2025.04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后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达尔文进化论从本质上改变了我们对地球生命现象的理解,它围绕生物多样性的起源与发展,引导人们探索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或称进化谱系)。然而,学术界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本质的讨论一直争议颇多,持续至今。值得一提的是,有“20世纪达尔文”之誉的恩斯特•迈尔在长达80年的跨世纪研究生涯中,除发表了有关动物进化方面的重要论著外,还特别厘清了达尔文进化论的逻辑架构,将其划分为五个既可分割又有联系的组成部分,即物种可变理论、共同祖先理论、渐变理论、物种增殖理论以及自然选择理论。其中,自然选择理论占据了最为重要的地位,堪称进化论的灵魂。迈尔杰出的生物学哲学思想为我们全面掌握进化论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在达尔文进化论中,具有有益性状的生物存在差异的繁殖优势被称为自然选择,因为是自然来“选择”提高生物生存与繁殖能力的性状。如果生物的突变性状降低其生存与繁殖能力的话,自然选择就会减少这些性状在生物群体中的扩散。事实上,人工选择也是一种类似的过程,但在这种情况下是人而不是自然环境使生物交配以选择理想的性状。最常见的例子莫过于农牧业和园艺栽培,它们都是通过人工选择方式来获得人们所需的家畜品系和园艺植物品种的。
达尔文进化论为进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比较分析途径,它基于以下原理:现存生物在结构复杂性及与之相关的功能完善程度上的差异是进化过程中不同进化单位的不同变异速率和程度所致;倘若各进化分支的进化速率相同(恒定),各类群之间相关性状的差异程度就是该性状分异时间(进化时间)的函数,因而可以作为衡量类群之间亲缘关系的尺度;从连续地层中发现属于同一类群的化石类型在相关器官或性状上若呈渐变序列,则可据此推断这些化石所代表类群的进化历史。
迄今为止,支持进化论的证据层出不穷。从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到酵母实验进化的分析,寻找可填补进化缺失环节的关键证据以及确定不同生物类群进化速率的工作不胜枚举。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例子有加拿大北部“大淡水鱼”化石的发现。科学家们首先根据上述进化比较原理和已有化石分析预测出浅水鱼类向陆地过渡阶段的大致时间,随后将目光投向加拿大北部努维特地区的埃尔斯米尔岛,那里有大约三千七百万年前的沉积岩。通过四年的艰苦努力,科学家们终于从岛上岩层中发掘出命名为“Tiktaalik”(因纽特人的语言中意为“大淡水鱼”)的生物化石,它既具有许多鱼类特征(如鳃、鳞片和鳍等),又具有早期四足动物的典型特征,它有简单的肺,鳍包含骨骼,可形成类似于有肢动物的肢体,用来移动和支撑躯体,适应离水生活。“大淡水鱼”的发现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它证实了科学家们基于进化论的预测。反过来,对于进化论预测的证实也提高了达尔文理论的可信度。这一重大发现再次说明,每一门科学理论本质上都要具备对尚未观察到的自然事件或现象作出预测的能力。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钟扬《达尔文进化论的科学本质与贡献》)
材料二:
从达尔文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生物进化理论经历了从经典达尔文主义到现代达尔文主义的转变,理论逐渐趋于成熟、完善。达尔文所代表的经典达尔文主义存在明显的理论缺陷,所揭示的生物进化规律并不完备。例如,该理论过分强调物种的渐变过程,以至于它无法解释一些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跃变”现象,如寒武纪时期的“生命大爆发”;该理论过于强调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而忽视了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性行为所发挥的作用。现代达尔文主义者在这些方面均做出了改善,他们提出,生物体的适应行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新的自然选择压力,导致生物体表型的逐渐变化,并最终通过基因型的作用形成新的性状。现代综合进化论的集大成者恩斯特•迈尔提出,主体的行为在主体的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劳动在人类进化中所起的作用为生物进化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包括达尔文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指出,自然选择不是导致生物进化的唯一因素,许多其他的进化机制尚未得到探索。达尔文本人就曾经在《物种起源》绪论的结尾处写道:“我深信自然选择是变异的主要途径,虽然并非是唯一途径。”可见,达尔文对生物进化机制持开放态度,他并不认为他所论证的自然选择机制是生物进化的唯一途径。不少现代科学家也持这一观点。迈尔就明确指出经典达尔文主义“有些还不完备,而且过于简单”,他认为传统的由基因型决定表现型的发育程序过于简单,并不是所有的发育程序都由遗传因素决定。生物学家瓦格纳也批评经典达尔文主义“抛弃了生物体本身和表现型,一味执着于对基因型的研究”。虽然主流的生物进化论能对大多数进化现象提供有力的解释,但生物进化的全景图并未被科学家完全探明,以此为依据简单否定劳动在人类起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取的。
(摘编自李珍《“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新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达尔文进化论理论体系非常复杂,恩斯特•迈尔长期研究,厘清了其逻辑架构,才使我们全面掌握了这一体系。
B.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类似,但前者的标准在于生物性状对生存和繁殖的贡献,而后者则侧重于人类的需求。
C. “大淡水鱼”是证明浅水鱼类向陆地过渡这一进化环节的关键证据之一,它的发现提高了达尔文理论的可信度。
D. 达尔文的进化论面世之初理论并不够成熟,存在着明显的理论缺陷,经过很多科学家的研究、补充才日趋完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然选择理论是进化论的灵魂,如果我们忽视自然选择,一味利用人工选择繁殖生物,就会撼动进化论的根基。
B. 在同一区域发掘出很多同一类群的生物化石,就可通过研究其相关器官或性状上的渐变序列推断其进化历史。
C. “大淡水鱼”化石采用了“提出预测—研究理论—发掘证据—验证预测—证明理论”的研究方法,科学合理。
D. 随着科学发展,经典达尔文主义遭到很多现代科学家特别是生物学家的批评,它终将被其他进化理论所替代。
3.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每一门科学理论本质上都要具备对尚未观察到的自然事件或现象作出预测的能力”观点的一项是( )
A. 《天工开物》由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书中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
B.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天球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其主要内容为:地球绕其轴心运转、月亮绕地球运转、地球和其他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转。
C. 袁隆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述了他的“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我和大家一起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D. 居里夫人在实验中发现沥青铀矿中的放射性强度远超所含铀的放射性,从而发现了当时还未知的两种放射性元素,其中镭的发现奠定了现代放射化学的基础。
4. 下图为某自然博物馆2022年悬挂的“鸟类演化史简图”。2025年2月1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自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称,2023年11月在福建省最新发现的“政和六闽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确切的侏罗纪鸟类。请结合文本内容及“鸟类演化史简图”向参观者说明发现“政和六闽鸟”化石的重要意义。

5. 恩格斯曾提出著名论断“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有人认为这一观点违背了达尔文进化论。请根据文本内容对这些人的看法加以驳斥。
【答案】1. A 2. B
3. D 4. ①填补了侏罗纪鸟类化石的空白,作为全球唯一的、确切的侏罗纪鸟类化石,“政和六闽鸟”填补了鸟类演化史中侏罗纪时期的空白,为研究鸟类的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
②验证了鸟类演化理论,通过“政和六闽鸟”化石的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鸟类从恐龙演化而来的理论,支持达尔文进化论中关于物种起源和演化的观点。
③丰富了鸟类演化史的研究,该化石的发现为鸟类演化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材料,有助于科学家更全面地理解鸟类的演化过程。
④提高了进化论的可信度,正如“大淡水鱼”化石的发现提高了达尔文理论的可信度,“政和六闽鸟”的发现也进一步证明了进化论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
5. ①达尔文进化论并非唯一进化机制:材料二中提到,达尔文本人并不认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途径,其他因素如生物体的适应性行为也可能影响进化。
②现代达尔文主义强调行为的作用:现代达尔文主义者如恩斯特•迈尔提出,生物体的行为在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劳动作为人类的一种行为,可能在人类进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③进化论是开放的:达尔文进化论本身是开放的,允许其他进化机制的存在,因此“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并不违背进化论,而是对其的补充和完善。


展开余下试题④科学理论需要不断修正:材料二指出,经典达尔文主义存在缺陷,现代科学家对其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因此“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可以视为对进化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两则材料,深入探讨了达尔文进化论的科学本质及其发展历程。材料一详细介绍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理论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强调了自然选择的重要性,并通过“大淡水鱼”化石的发现,展示了进化论预测能力的科学价值。材料二则从经典达尔文主义到现代达尔文主义的转变,指出了经典理论的局限性,并强调了生物体适应行为在进化中的作用。整体上,文章结构清晰,论据充分,既展示了进化论的科学贡献,也揭示了其理论发展的复杂性和开放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才使我们全面掌握了这一体系”错,根据材料一“迈尔杰出的生物学哲学思想为我们全面掌握进化论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可知,原文说的是“为我们全面掌握进化论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而不是“才使我们全面掌握了这一体系”。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就会撼动进化论的根基”错,由材料二“现代综合进化论的集大成者恩斯特•迈尔提出,主体的行为在主体的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劳动在人类进化中所起的作用为生物进化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知。劳动在人类进化中所起的作用为生物进化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见人工选择繁殖生物不但不会撼动进化论的根基,反而为生物进化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提出预测—研究理论……”错,根据材料一“科学家们首先根据上述进化比较原理和已有化石分析预测出浅水鱼类向陆地过渡阶段的大致时间,随后将目光投向加拿大北部努维特地区的埃尔斯米尔岛,那里有大约三千七百万年前的沉积岩”可知,“大淡水鱼”化石的研究方法应该是“研究理论—提出预测……”。
D.“它终将被其他进化理论所替代”错,根据材料二“从达尔文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生物进化理论经历了从经典达尔文主义到现代达尔文主义的转变,理论逐渐趋于成熟、完善。达尔文所代表的经典达尔文主义存在明显的理论缺陷,所揭示的生物进化规律并不完备……现代达尔文主义者在这些方面均做出了改善”可知,原文只是说经典达尔文主义存在理论缺陷,现代达尔文主义在一些方面做出了改善,但并没有说经典达尔文主义会被其他理论替代,且“它终将被其他进化理论所替代”过于绝对。
故选B。
【3题详解】
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天工开物》主要是对当时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等的记录和总结,没有体现对尚未观察到的自然事件或现象作出预测。
B.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对当时已观察到的天体运行现象的一种理论解释和新的模型构建,并非是对尚未观察到的自然事件或现象作出预测。
C.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理想和期望的愿景,不是基于科学理论对自然事件或现象的预测,它不属于科学理论层面的预测能力范畴。
D.居里夫人根据实验中发现沥青铀矿的放射性强度异常,预测并发现了当时未知的放射性元素镭,这体现了科学理论基于现有观察和研究对尚未观察到的自然事件(新元素的存在)作出预测的能力,与题干观点相符。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①填补了侏罗纪鸟类化石的空白:材料一中提到“寻找可填补进化缺失环节的关键证据以及确定不同生物类群进化速率的工作不胜枚举”,“政和六闽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确切的侏罗纪鸟类化石。从“鸟类演化史简图”来看,侏罗纪时期鸟类化石的缺乏是研究中的空白,“政和六闽鸟”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正如文中所说的各种关键证据对研究的重要性一样,它为研究鸟类的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让我们对鸟类在侏罗纪时期的存在形态等有更直观的认识。
②验证了鸟类演化理论:材料一提到“达尔文进化论从本质上改变了我们对地球生命现象的理解,它围绕生物多样性的起源与发展,引导人们探索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鸟类演化史简图”呈现了鸟类从恐龙演化而来的大致脉络。通过对“政和六闽鸟”化石的研究,其特征能与恐龙和鸟类演化的理论相互印证,进一步验证了鸟类从恐龙演化而来的理论,有力地支持了达尔文进化论中关于物种起源和演化的观点,让我们对生物进化的亲缘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
③丰富了鸟类演化史的研究:材料一指出“达尔文进化论为进化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比较分析途径,它基于以下原理:现存生物在结构复杂性及与之相关的功能完善程度上的差异是进化过程中不同进化单位的不同变异速率和程度所致”,“政和六闽鸟”化石的发现为鸟类演化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材料。在“鸟类演化史简图”基础上,科学家可以依据新化石从结构复杂性和功能完善程度等方面深入分析,更全面地理解鸟类在进化过程中不同变异速率和程度,从而完善对鸟类演化过程的认知。
④提高了进化论的可信度:文中说“‘大淡水鱼’的发现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它证实了科学家们基于进化论的预测。反过来,对于进化论预测的证实也提高了达尔文理论的可信度”,“政和六闽鸟”的发现与之类似,它是基于科学研究和探索发现的。从“鸟类演化史简图”和研究成果来看,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了进化论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如同“大淡水鱼”化石一样,让人们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可靠性有了更多信心,推动着进化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①达尔文进化论并非唯一进化机制:材料二中明确提到“达尔文本人就曾经在《物种起源》绪论的结尾处写道:‘我深信自然选择是变异的主要途径,虽然并非是唯一途径’”,这表明达尔文自己也承认生物进化存在其他机制。所以,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违背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是不准确的,因为进化论并未否定其他因素对进化的影响,劳动有可能是推动人类进化的另一种因素。
②现代达尔文主义强调行为的作用:材料二指出“现代达尔文主义者在这些方面均做出了改善……恩斯特・迈尔提出,主体的行为在主体的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劳动在人类进化中所起的作用为生物进化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说明现代达尔文主义已经认识到生物体行为对进化的重要性,劳动作为人类特有的行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有着关键作用,这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发展方向是相符的,而不是相违背。
③进化论是开放的:从材料二可知“达尔文对生物进化机制持开放态度,他并不认为他所论证的自然选择机制是生物进化的唯一途径”, 这体现了进化论并非是封闭的理论体系,它允许其他进化机制的存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观点可以看作是在进化论的开放框架下,对人类进化机制的一种补充,丰富了我们对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认识,与进化论的本质特征并不冲突。
④科学理论需要不断修正:材料二提到“经典达尔文主义存在明显的理论缺陷……现代达尔文主义者在这些方面均做出了改善”,这表明科学理论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论断可以视为对经典达尔文主义缺陷的一种弥补,是随着科学认识的深入对进化论的进一步发展,它促使我们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理解生物进化,尤其是人类的进化过程,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它违背了达尔文进化论。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展开余下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
汤成难
1977年,春天,官庄小学操场,一个男孩正在进行跳高比赛。男孩站在十米开外的起跑线,注视着横杆。他开始助跑,起跳,弓背,过杆——就在这时——当他的脸朝向天空,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时,他睁开了眼睛。男孩第一次以这样的姿势仰望天空。天空离得那么近,真蓝啊,像一块崭新的的确良布。
男孩就是我的父亲。父亲说那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天空。父亲也常常将我抛掷出去,那时我还很小,离开他的双手,身体在空中作短暂的飞翔。
除此之外,父亲还常常让我倒立,将我举过头顶,两条腿伸向天空。父亲一边旋转一边问,看见了什么了?看见了什么了?
地跑到天上去了。我说。
还有吗?父亲继续问。
所有的房子都倒挂下来——
父亲很满意我的回答。
一周后的图画课上我便自信满满地将它们画下来——天空跑到脚下,地跑到天上,密密麻麻的房子从天上倒挂下来。我们的美术老师说,陈小想,你已经是一年级学生了,不能乱画了,要讲究实际。
我很沮丧。但父亲安慰说也许是没有涂上颜色,所以和我一起用水彩给画涂上颜色。房子涂上红色,紫色,绿色……像气球一样飘浮在空中。
我问父亲,房子能飘在天上吗?
能。他说。
我相信我的父亲,因为他是一名建筑师。
他设计过一幢带森林的住宅楼,每户有一个很大的阳台,阳台像抽屉一样次第打开,整栋房子像一座山。阳台上种满了树,从远处看,仿佛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可惜人们入住后,就把大树砍掉了,因为大树引来很多鸟,他们讨厌鸟屎。
据说当年父亲的毕业设计作品引起过轰动。父亲设计的是会移动的房子,房子的根部有很多轮子,轮子下面是轨道,住在房子里的人可以随意移动房子。父亲的老师W先生十分欣赏这件作品,他说,移动的房子是对现代建筑界缺乏想象力的有力回击。
我家所在的这幢楼是一个魔方。怎么说呢,每层楼,每个单元隔些日子会进行转动,白天没人注意到它的变化,转动只发生在夜里,人们睡在自家床上,并不会感觉什么。
魔方的顶层有一个天台。天台很大,四周没有护栏,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问父亲,这是不是就是世界?
父亲愣了一下,说,是的,不过,还要往更远更远的方向去,世界很大,你只看到了一点点。
我说我想到世界里去。
父亲笑了,把我抱起来,向空中抛掷出去。
事情发生转变是在2001年,父亲突然离开工作十多年的建筑设计院,要回家写小说。对于父亲这一决定,很多人感到不解和惋惜。
父亲并没有一心扑在写作上,很多时间仍然在进行建筑设计。有好几次,我走进去,父亲正伏在一堆图纸上写写画画,见我进来,惊慌地站直身子,褐色的毛衣堆在脖颈,几个线头如小草钻出来。
你在设计房子吗?我问。
父亲说,是是。
它会转动吗?我问。
哦,会啊。
我趴在图纸上一顿瞅,长长短短的线条构成一个我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晚饭后,我和父亲下楼散步。突然,有个女人从拐角窜出来,张开手臂,拦住父亲。
陈工,我知道你就是那个设计师陈工。女人的声音在颤抖,脸色不太好,眼睛里充满仇恨和哀怨。
拦住父亲的人叫杨秀梅,胜利建筑公司临时安装工小李子的老婆。
父亲设计了一座会旋转的大厦,由胜利建筑公司承建,在砌筑到十一层时,北轴线上一根钢结构短梁突然倒塌,当时有两名工人正在梁上,一名就是杨秀梅的丈夫小李子,他正坐在横梁上小憩,将身上安全带的锁扣系在该梁上。那天很热,他将安全帽摘下来扇扇风,当他从高处摔下来时因为头部没有任何保护,当场死亡,另一名建筑工也摔成重伤。经调查,事故原因出在施工安全上,与设计方没有关联。
但也有人议论,说旋转大厦设计得太复杂。不知道父亲的辞职是否与此有关,尽管父亲从没有说过。
杨秀梅愤怒地说,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复杂的房子呢?为什么不设计个老老实实的房子呢?
父亲愣在那儿,像是被什么击中了。
他的舌头变得僵硬,面色晦暗,父亲拉着我的手迅速跑开,试图把杨秀梅甩掉。直到天完全黑透,我和父亲才在一个墙角蹲下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我们都没说话,耳边有父亲的呼吸声,由于太过用力,如同啜泣。
可是,为什么要老老实实呢?为什么不能复杂呢?父亲在黑暗中突然自言自语道。
我和父亲慢慢往回走,老远的,就看见母亲和三轮车大爷站在路灯下,她的脚边码着两捆东西。
这个不能卖。父亲疾步上前,母亲抢先一步抱住它们。
他们在路灯下拉扯了几下,捆扎图纸的尼龙绳就断了,图纸散了,风挑衅地从地上包抄过来,吹得到处都是。母亲号啕大哭,用力地跺脚。捡回来的纸片又前仆后继,父亲弓着腰在纸片和母亲之间来来回回。总之,那个晚上,父亲狼狈极了,他的长腿和长胳膊显得那么多余,甚至尴尬。
母亲和父亲逐渐“关系破裂”,母亲一遍遍地向我述说这几个字,以表示对父亲的不满。父亲偶尔还在做他的研究,准确地说,是研究能够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子。
父亲渐渐老了,他已经谢顶了,当他低着头时,头皮光亮地在一圈稀疏的头发中突显出来。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自己:刚谢顶那会儿,有点裸露的羞涩和不好意思,很难为情。下雪时,寒风裹着雪片吹打在我裸露的额头上,那一刻,仿佛我一个人顶着这个世界所有的寒冷和重力。
而我渐渐长大。
现实中,我工作,结婚,生子,一切在时间的巨轮下前进。我很少回忆过去,时间过滤掉太多往事。
我和妻子在新的城市生活,我每天六点起床,六点半出门,六点四十五挤上地铁,八点前到达公司……下午一点会展,四点接儿子放学……这就是我忙碌又充满秩序和规则的生活,只有在等儿子放学的那几分钟里我可以放松下来,听身边几个少妇或爷爷奶奶们聊聊八卦。有一次,两个女人说起日本设计出一幢会悬浮的房子,房屋在地震发生时会自动悬浮,脱离地面,像气球飘浮起来。后来,他们又谈论会“移动”的房子,因为房屋地基下装有滚轴和轨道,楼房就能迁移到不同位置,这主要用于道路拓宽或房地产开发地老建筑保护等。
人群里有人感慨,这个世界是属于那些敢于大胆想象的人。我侧耳倾听,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因此而感动。
我想起父亲,眼睛有些湿润,那些我被父亲抛掷出去的瞬间,被倒立的瞬间,以及和父亲站在天台上看密密丛丛群楼的夜晚,都在我的眼前出现。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年少跳高时,“崭新的的确良布”般的蓝天,给父亲留下纯净美好的瞬间,也激发了他的想象力。
B. 美术老师批评“我”房屋倒挂的图画不讲究实际,父亲对此不认同,以涂色表示对美术老师强烈不满。
C. 母亲要卖掉父亲的图纸,父亲既“狼狈”又“尴尬”,是因为母亲的做法令他在孩子面前丧失了尊严。
D. 人们谈论会漂浮移动的房子,勾起我对父亲的怀念,因惋惜父亲逝去,我“感动”得“眼睛有些湿润”。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多处场景充满奇幻色彩,如“森林楼”“会移动的房子”“魔方楼”等,给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与《百年孤独》有相似之处。
B. 文本以时间为序,从1977年到2001年,再到“我”长大,通过一系列事件串联成文,展现父亲对理想的追求和妥协的生命历程。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父亲形象,如跳高时的动作、毛衣上的线头、年老时的谢顶等,增强了真实感,体现父亲境况的变化。
D. 文章以会悬浮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25届广东”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