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哲人: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你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青年:干涉和援助有什么不同呢? 哲人:请你想一下关于课题分离的讨论。孩子学习的事情,这是应该由孩子自己解决的课题,父母或老师无法代替。而干涉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预,做出“要好好学习”或者“得上那个大学”之类的指示。另一方面,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他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也就是“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青年:既不表扬也不批评? 哲人:是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青年:人在得到别人表扬的时候就能体会到自己有能力继而找回勇气。 哲人:不对。因为人会因为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你不就一直因为按照父母的期待生活而感到厌烦吗?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应该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 (摘编自《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首次实现了追踪主要神经递质在面对带有情感的词汇时发生的动态变化,这得益于亚秒级电化学成像技术。 B. 研究者们发现两个脑半球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表现不同,这导致了左半球在处理语言时更注重冷静和细节,右半球会增强警觉性和注意力。 C. 丘脑以往被认为与运动有关,在面对情感价值问题时,不会有神经递质的活动。而该项研究得出一个截然不同的结论。 D.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表扬”的背后是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鼓励”的背后是平等关系和横向关系,课题分离就是不表扬他人或者不迎合他人的表扬。 2. 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由大众把太容易被他人言语影响归咎于内心不够强大引出话题,然后阐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层次清晰。 B. 材料一的最后一段引用了作者们的话,说明了人们之所以会被他人言语影响,可能是因为古老的神经系统为保持我们生存而做出的反应。 C. 材料二运用了演绎推理,大前提是阿德勒心理学反对纵向关系的操纵,小前提是赏罚教育是为了操纵孩子,结论是阿德勒心理学反对赏罚教育。 D. 材料二运用了举例、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例如用“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的比喻,来论证课题分离是有前提的。 3.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诗句所体现的人际关系,哪一项不符合阿德勒心理学的理念?( ) A. 君有奇才我不贫。(清•郑板桥) B.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唐•白居易) C.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宋•周行己) D.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 4. 请根据两则材料,分析语言对人类有哪些不同层面的影响。 5. 材料一是科学研究报告,材料二是哲学著作,请比较分析二者语言风格的区别。 【答案】1. C 2. D 3. B 4. ①生理层面:从材料一可知,带有情绪的词语能够触发大脑复杂的神经递质变化,这些神经递质的变化又影响认知、决策等行为。 ②心理和行为层面:材料二表明,语言中的表扬和批评等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表扬可能让人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使人从属于纵向关系,导致人们为获得表扬而迎合他人价值观生活;而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能帮助人找回直面课题的勇气,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5. ①材料一具有较强 专业性。用词准确严谨,体现出严谨的学术语言风格,面向的是对神经科学有一定了解或研究的专业人士或相关爱好者。材料二语言较为通俗,运用日常化的表达,注重实际运用,将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便于普通读者理解和接受。 ②材料一语言客观中立,较少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判断。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介绍科学研究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来阐述观点。材料二语言带有主观性、鼓励性和亲和力,对话形式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哲人的回答温和而坚定,给人以启发和鼓励。 ③材料一语言逻辑严谨,符合科学研究的逻辑结构,让读者能清晰地了解研究的全貌。材料二运用启发式提问,通过哲人与青年的对话互动,来逐步引导读者思考,激发自我反思,增强互动感。 【解析】 【导语】材料一以实验为基础,展示了情感词汇如何通过神经递质影响大脑活动,强调了语言的生理和心理效应。材料二则从阿德勒心理学的视角,批判了表扬背后的纵向关系,提倡平等的横向关系和课题分离。两则材料从科学和哲学两个维度,探讨了语言在情感、认知和人际关系中的复杂作用。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首次实现”错误。由原文“该研究通过电化学技术首次实现了在人类大脑中追踪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三种主要神经递质在面对带有情感的词汇时发生的动态变化”可知,该研究的“首次实现”是在“人脑中”,选项省略了限定词。 B.“这导致了”错误。由原文“左半球的水平则下降,可能是因为左半球在处理语言时更注重冷静和细节”可知,选项因果倒置,正确的因果关系为左半球在处理语言时更注重冷静和细节,右半球会增强警觉性和注意力,导致两个脑半球的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表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