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20  2025-04-21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
山东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4月校际联合检测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山东名校2025届高三4月校际联合检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并在答题卡规定位置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看上我哪一点,我改还不行吗?”
首先声明,今天要讲的不是人类世界“求不得”的爱情故事,而是人类操纵寄生植物和宿主植物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
有些寄生植物因为宿主植物的某些特性而“缠”上对方,如果人类能够改变这些特性,是不是就能收到“你看上我哪一点,我改还不行吗”的效果?
农田里的“吸血鬼”,“看上”的是这一点
寄生植物通过侵入宿主植物体内或附着在寄主植物表面吸取所需营养和水分。这种寄生关系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严重时甚至导致寄主死亡。
让人类头疼的寄生植物有独脚金属、列当属和菟丝子属这样几类。它们都是“看上”了宿主植物一个特性——独脚金内酯(以下简称SL)。
SL是宿主植物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例如调控植物分枝)、共生关系(例如与土壤中的共生真菌建立互利关系)以及环境适应(例如响应低磷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这种化合物也被独脚金等寄生植物利用。如果没有它的存在,独脚金的种子就在土壤中静静地“潜伏”着。当SL通过根系分泌后,土壤中上述三种寄生植物的种子就会感知到这一化学信号,启动萌发过程,同时判断寄主的存在和位置,从而建立寄生关系。
之前的研究发现,在营养缺乏尤其是缺磷条件下,植物会合成更多的SL以吸引共生真菌帮助吸收磷元素。这种反应也使得寄生植物更容易萌发和寄生,缺磷土壤往往是独脚金危害严重的地区。
人类对这些“吸血鬼”就没什么办法吗?
防治寄生植物方法很多,但是能对付独脚金的不多
为了减少寄生植物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人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实行轮作制度,在寄生植物菟丝子、列当生长初期进行人工拔除,使用独脚金内酯类似物刺激独脚金种子“自杀式”萌发……
然而,上述防治方法对独脚金这种寄生植物效果有限且成本高昂。
独脚金,拉丁学名为女巫,因其寄生特性而在部分地区被称为“女巫草”。这个外号形象地描述了它的隐蔽性和破坏力。独脚金一次可产生约10万个种子,这些种子在土壤中可休眠超过20年,一旦感知到宿主植物释放的信号,还是会迅速萌发并侵入寄主根部。而且它的宿主范围广泛,包括了多种粮食作物,增加了防治的复杂性。因此,培育抗独脚金寄生的作物品种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到底怎么让作物能够抵抗独脚金?既然独脚金“喜欢”的是宿主植物自带的SL,那就把这一点改掉吧?
高粱:“关上这两个‘开关’,寄生植物就看不上我了”
本次研究团队也是从根源下手,抑制SL的生物合成,阻止独脚金种子萌发,同时激活补偿性信号通路维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高粱发育异常。看来,SL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的重要地位暂时无法撼动。随后,团队的思路转向了SL合成后的分泌过程,如果能限制SL向根系的分泌,是否也能抑制独脚金的萌发?


浏览完整试题此时他们遇到了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独脚金喜欢寄生的高粱等单子叶植物上,SL合成之后的分泌机制尚不清楚,到底是谁把SL散播出去“引诱”独脚金的呢?为了弄清这个机制,他们设计了颇为精妙的实验。
SL是宿主植物在细胞质中合成的,并通过一类蛋白运输到细胞外,分泌到根系周围。担任这一转运任务的就是ABC转运蛋白家族,它们通过水解三磷酸腺苷提供能量,从而驱动各种物质(如离子、糖、氨基酸、脂质和激素等)的跨膜运输。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建立了一套水培高粱系统,模拟自然环境中各种状态对高粱的影响。高粱在磷缺乏的状态下SL的合成会增多,与此相关的基因表达会产生变化,比如与SL生物合成有关的蛋白和转运蛋白的就会增多。而在额外施加SL的状态下,受SL调控的基因表达也会产生变化。研究人员基于原创的基因挖掘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和相关分子及细胞生物学技术,通过分析几种状态下的高粱根表皮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差异,发现了两个ABC转运蛋白家族成员——SbSLT1和SbSLT2.通过在酵母、爪蟾卵母细胞以及拟南芥和高粱等植物中的功能验证实验,研究人员证实了SbSLT1和SbSLT2两个蛋白能够直接参与SL的转运。敲除编码这两个蛋白的基因后,SL的外排受到抑制,独脚金无法正常萌发和寄生高粱。进一步通过AI模拟预测和突变分析,研究人员发现SbSLT1和SbSLT2蛋白中的特定苯丙氨酸残基对于SL运输功能至关重要,而且该位点在所有重要作物转运通道同源蛋白中都存在。
看来,这两个关键蛋白是抵御寄生的关键,它们就像是控制独脚金寄生的“开关”,把它们“关上”,SL就无法从宿主细胞内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而独脚金的种子也感受不到让它萌发和寻找宿主的信号了。
从实验室走向田间,这个思路可行吗?
通过上述研究,大家很容易得出一个推论:如果没有这两个蛋白向外界分泌SL,独脚金就不能和高粱建立寄生关系。
在实验室中,这个推论得到了证实。
在田间实验中,研究团队在独脚金高发地区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敲除这两个转运蛋白基因的高粱品种对独脚金的抗性显著增强,寄生率降低了67-94%,同时高粱的产量损失减少了49%-52%。
这一成果为培育抗独脚金寄生的高粱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和技术支持,为培育抗独角金寄生的农作物品种提供了全新的策略和靶点。通过精准调控这两个基因的表达,有望在不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前提下,有效增强农作物对独角金的抗性。
未来,研究团队将在更多地区进行试验,以验证这种改造思路对其他独脚金种类的效果,进一步验证相关基因在其他重要作物中的作用并推动抗独脚金寄生作物的产业化。让我们期待一个没有“寄生”的世界吧。
摘编自科学大院张文韬撰稿的《“你看上我哪一点,我改还不行吗?”》
1.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吸血鬼”喻指那些吸取宿主植物营养的寄生植物。
B. “引诱”在文中指的是独脚金诱惑、欺骗宿主植物的行为。
C. “开关”在文中指两个ABC转运蛋白家族成员SbSLT1和SbSLT2。
D. “关上”在文中指敲除编码SbSLT1和SbSLT2两个蛋白 基因。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独脚金危害严重的地区,土壤往往缺营养,这直接导致了寄生植物更容易萌发和寄生。
B. 独脚金“喜欢”宿主植物自带的SL,这一特点为培育抵抗寄生的农作物提供了基因资源。
C. 使用独脚金内酯类似物刺激独脚金种子“自杀式”萌发效果有限且成本高昂。
D. 从实验室走向田间,这个思路可行吗?这个思路指的是我们要把实验室的研究转移到农田里。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改造宿主植物的思路:先否定了抑制SL的生物合成,再转向限制SL向根系分泌并在弄清SL合成之后的分泌机制。
B. 敲除编码两个蛋白的基因,SL就无法释放到周围环境,独脚金也就无法正常和宿主植物建立寄生关系。
C. SL是宿主植物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在其细胞质中合成,分泌到根系周围,有助于寄生植物萌发。
D. 研究人员通过调控SbSLT1和SbSLT2的表达,有效增强农作物对独角金的抗性,创造了一个没有“寄生者”的世界。
4.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趣,请结合文章分析这一特点。
5. 请梳理文章讲述的顺序,并说明作者为何这样安排内容。
【答案】1. B 2. C
3. D 4. ①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寄生植物比作“吸血鬼”,用“引诱”一词把植物的性能写作人的行为。②从故事主角的感受角度叙述,使文章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更添情趣;以寄生植物和宿主植物“相亲相杀”故事开篇。③适当描写,使被说明事物栩栩如生。“‘独角金’拉丁名意为女巫”这一段对独角金的外号进行描写,形象有趣地说明独角金的隐蔽性和破坏力。
5. 文章讲述顺序是:引入主题→寄生植物的危害→SL的作用→防治难题→研究思路→发现关键转运蛋白→实验室验证→田间实验→总结与展望
安排理由:这种顺序从问题引入到解决方案,逐步展开,逻辑清晰,帮助读者理解寄生植物与宿主植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类如何通过科学研究应对这一挑战。
【解析】
【导语】这篇科普文章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巧妙地将寄生植物与宿主的关系比作“爱情故事”,生动形象地解释了复杂的植物学机制。文章结构清晰,从问题提出到解决方案层层递进,既保持了科学严谨性,又通过拟人化手法和通俗比喻降低了理解门槛。结尾展望未来,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是一篇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优秀科普作品。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B.“在文中指的是独脚金诱惑、欺骗宿主植物的行为”错误,根据原文“到底是谁把SL散播出去‘引诱’独脚金的呢”可知,“引诱”的主体应为宿主植物,而非独脚金。文中提到宿主植物分泌独脚金内酯(SL),被寄生植物感知后启动萌发,因此“引诱”指宿主植物的 SL “吸引” 独脚金种子,而非独脚金“诱惑、欺骗” 宿主,此选项理解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
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这直接导致了寄生植物更容易萌发和寄生”错误,原文“之前的研究发现,在营养缺乏尤其是缺磷条件下,植物会合成更多的SL以吸引共生真菌帮助吸收磷元素。这种反应也使得寄生植物更容易萌发和寄生,缺磷土壤往往是独脚金危害严重的地区”明确指出“营养缺乏尤其是缺磷”是间接原因,缺磷导致SL增多,从而引发寄生。


展开余下试题B.“这一特点为培育抵抗寄生的农作物提供了基因资源”错误,根据原文“敲除编码这两个蛋白的基因后,SL的外排受到抑制,独脚金无法正常萌发和寄生高粱”“这一成果为培育抗独脚金寄生的高粱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和技术支持”可知,培育抗病品种的关键基因资源是转运蛋白基因(SbSLT1 和 SbSLT2),而非独脚金“喜欢SL”这一特点本身。
D.“这个思路指的是我们要把实验室的研究转移到农田里”错误,根据原文“通过上述研究,大家很容易得出一个推论:如果没有这两个蛋白向外界分泌 SL,独脚金就不能和高粱建立寄生关系”“在实验室中,这个推论得到了证实”“在田间实验中,研究团队……验证了敲除基因的高粱对独脚金的抗性”可知,“这个思路”指的是通过敲除转运蛋白基因(SbSLT1 和 SbSLT2)抑制SL分泌,从而抵抗寄生,而非简单的“实验室研究转移到农田”。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
D. “有效增强农作物对独角金的抗性,创造了……”错误,原文是“有望在不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前提下,有效增强农作物对独角金的抗性”“让我们期待一个没有‘寄生’的世界吧”,选项变未然为已然。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点的能力。
①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寄生植物(如独脚金、菟丝子等)比作“农田里的吸血鬼”,形象地突出其通过吸取宿主营养存活的特性,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这类植物对农作物的危害,仿佛能看见它们依附在作物上“吸血”的画面,化抽象为具体,便于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植物 “人的行为”开篇以“相爱相杀”描述寄生植物与宿主的关系,用人类情感比喻二者的生存竞争,增添故事性;描述SL 引诱”独脚金时,用“引诱”一词赋予植物激素以主动的“行为”,仿佛SL是故意“勾引” 寄生植物的“诱饵”,使科学现象更具画面感。
②以故事化视角叙述,拉近与读者距离。文章以人类求爱场景中的经典台词“你看上我哪一点,我改还不行吗”开篇,迅速抓住读者注意力,随后巧妙转折到植物研究主题,以寄生植物和宿主植物“相亲相杀”故事开头,用“爱情故事”类比植物间的生存博弈,使抽象的科学研究充满人情味。
③适当描写,使被说明事物栩栩如生。介绍独脚金时,特别说明其拉丁学名为“女巫”,外号“女巫草”,并解释该外号“形象地描述了它的隐蔽性和破坏力”,用拟人化的外号替代枯燥的学术描述,形象有趣地说明独角金的隐蔽性和破坏力让读者更易记住其特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文章讲述顺序是:
文章开篇以人类情感中的“求不得”话语类比,引出寄生植物与宿主植物间的“相爱相杀”关系,提出“改变宿主特性能否抵御寄生”的问题。接着,介绍寄生植物通过吸取宿主营养影响作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的危害。列举独脚金、列当、菟丝子等主要寄生植物种类,点明它们依赖宿主植物的独脚金内酯(SL)。再说明SL的作用,SL是宿主植物产生的激素,参与生长发育、共生关系(如吸引真菌吸收磷)和环境适应(如应对缺磷)。揭示寄生植物利用 SL 信号萌发并建立寄生关系,解释缺磷土壤中寄生危害更严重的原因。再说明防治难题,列举轮作、人工拔除、刺激“自杀式”萌发等传统防治方法,指出其对独脚金效果有限、成本高的缺点。再说明研究思路,先尝试抑制SL合成,但因影响植物发育失败,转而聚焦SL分泌机制。接着说明发现关键转运蛋白介绍ABC转运蛋白家族负责跨膜运输物质,推测其与SL分泌相关。通过基因表达差异分析,锁定 SbSLT1 和 SbSLT2 蛋白;经多物种功能验证,证实其参与 SL 转运;敲除基因后,独脚金无法萌发寄生。指出蛋白中特定氨基酸位点的关键作用及在作物中的普遍性。然后进行实验室验证,在实验室环境中证实“敲除转运蛋白基因可抵御寄生”的推论。再介绍田间实验,在独脚金高发区进行田间试验,数据表明敲除基因的高粱寄生率降低 67-94%,产量损失减少 49-52%。最后结尾部分总结与展望,总结研究为抗独脚金作物培育提供了基因资源和新策略,展望未来在更多地区验证效果、拓展至其他作物并推动产业化。
安排内容的理由:
按照“提出问题(寄生危害)→分析问题(SL 机制与防治难点)→解决问题(科研突破与验证)”的顺序展开,从现象到本质、从困境到方案,层层递进,符合读者从疑惑到理解的认知过程。详细呈现研究思路的调整(如从抑制合成到调控分泌)、实验方法的创新(水培系统、多物种验证),展现科学研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试错中逼近真相,增强内容的真实性与说服力。开篇以情感化语言设悬念,中间穿插“难题→突破→验证”的情节转折,结尾以未来展望留白,使科普文章兼具叙事张力,避免枯燥说教,提升阅读体验。文章通过清晰的结构,让读者不仅了解了“抗寄生作物如何培育”,更理解了寄生植物与宿主植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类如何通过科学研究应对这一挑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将军赞
刘建超
将军脾气倔,做事说一不二。
将军得知学习成绩优秀的孙子晓龙要报考外交学院,他手中的拐杖捣得地面咚咚作响。
将军用拐杖点着晓龙的鼻子,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我家的男儿世代都要当兵,报效国家。
晓龙说,爷爷,国家需要您和父亲这样的卫国将士,同样也需要像您和父亲一样优秀的外交官,我要当外交官。
将军说,别扯淡。你小子只能给我报考军校,军校!我家的后代只能报考军校,否则不要再登我的家门。
将军用拐杖将房门猛地关上,屋外寒风料峭。
晓龙也是个倔脾气,还是报了外交学院。
将军气病了,晓龙几次去探望都被将军用拐杖给轰出来了。
晓龙上大学期间,将军从不接晓龙的电话,都是夫人转告说晓龙问候你个老顽固哪。
晓龙大学毕业派驻到非洲工作,将军都没有理睬。
晓龙打过来的越洋电话,将军也是毫不理会。
夫人告诉晓龙,你爷爷的房间里挂了一幅世界地图,我看到过好几次,他拿着放大镜找你工作的国家。
将军扔下放大镜,就你话多。
将军十四岁当兵,人长得瘦,个头又小,肥大的军装穿在身上,人就像套在麻袋中。
团里派他去卫生队,学护理。他去了,一看都是女兵娃娃救治伤员扭头就走。
他找到团长说,我要跟你打鬼子。
团里又安排他去炊事班,他还是不去,端锅做饭谁都能干,他找到团长说我就是要跟你打鬼子。
任凭你讲道理骂娘关禁闭,他一根筋就是要跟着团长打鬼子。
团长只好把他留在身边当通信员,打鬼子我让你第一个冲锋,到时候你小子可别怂了。
鹿鸣山伏击战,鬼子走进了包围圈,我部另一支包抄的部队还没有就位。将军急了,催促着团长赶快冲锋啊!
团长严厉瞪他一眼,你懂个屁。
再不冲锋鬼子就跑了。他居然忽地站起身高喊着,同志们冲啊!带着头就冲了下去,战士们也不明情况,跟着就发起了冲锋。
团长骂了一声,吹响了冲锋号。
伏击战取得了胜利,将军举着缴获的歪把子机枪又蹦又跳,团长一脚把他从山坡上踹了下去。
团长揪着他耳朵,来到一片草坡前,这里埋着刚刚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
团长一脚把他踹跪在坟前,你好好看看,如果不是你的鲁莽,他们可能还活着。
他哭得稀里哗啦,头磕得砰砰响。我要替你们报仇,我替你们多杀鬼子。


展开余下试题他就是不认错,俺爹俺娘都被小鬼子杀害了,我杀鬼子有啥错?
团长气得掉泪,小鬼子该杀,杀十个鬼子也抵不上我一个战士的生命。他们活着就可以多杀鬼子,多打胜仗。
将军跪在战友的坟前,直至东方发白。
将军带兵打仗了,他更加爱惜自己的将士。每次布置完任务,他都要强调,完成任务是必须的,能活着回来才是真英雄,活着回来才是真胜利,活着回来才是你有真本事。
将军带兵严厉,很少见到他笑,更听不到他的赞扬话。
有一次,将军视察战士训练。
一位神枪手士兵,射击十发十中。
将军拍拍他的肩膀,嗯,合格。
听惯了赞扬的战士对将军只给个合格的评价,显然不满意。他不屑地小声嘟囔,才合格,有本事你来个合格。将军听到了,也不多说话,压上子弹,站立射击,呯呯呯呯,十发十中。
将军说,枪枪命中是一名士兵最起码的要求,否则就有可能被敌人撂倒,我也只是个合格的兵。
将军带过的兵个个都成了神枪手。
将军曾经可以指挥千军万马,如今却连自己的孙子晓龙都管不了,晓龙他远在万里之外,已经是驻T国大使。将军觉得有劲使不上,这让将军十分地气恼。将军常常站在地图前,用拐杖捣着一片疆域,你小子有种,有种就别回来!
晓龙所在的T国发生了骚乱,武装冲突升级。上百家华人华侨的店铺被焚,一伙不明身份的暴徒还绑架了五名中国商人。
晓龙大使出现在镜头前,他介绍了当前的局势,并将前去同绑架商人的暴徒谈判,解救人质。电视里的晓龙从容自信,眼里却掩不住疲惫。
将军家人聚集电视机前,将军站立在地图前塑像般一动不动。
桌子上的饭菜早已放凉,杯中的茶水也没有了温度。
新闻播报说,在我国驻T国大使馆人员的积极斡旋下,遭到不明身份者绑架的我国五名人员已经成功获释。
同时,中国政府派出近百次中国民航包机,军用机,军舰、中远、中海货轮,历时十二天成功撤离中国驻T国人员三万余人。
家人欢呼起来。
将军兴奋地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拐杖捣得地面咚咚响,将军指着地图说,弱国无外交,是国家强大了,军队强大了,在国外的中国人才有底气。
将军对家人说,告诉晓龙,就说他干得好,要他好好干!
将军又用拐杖点着电脑,说,点个赞,给晓龙点个大大的赞。
将军推开了房门,清风扑面而来。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晓龙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这反映了他对国家需要有深刻的理解,并付之于行动中。
B. 从“他拿着放大镜找你工作的国家”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将军内心的挣扎。
C. 将军在鹿鸣山伏击战中的鲁莽行为导致战友的牺牲,团长对他的批评让他认识到爱惜战友生命的重要性。
D. 将军带过的兵个个都成了神枪手,既写出他对士兵的高标准要求,又反映了将军的责任感。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拐杖作为物象,象征了将军的权威,写出了其倔强的性格,展现了将军内心的情感变化。
B. 文章在对现实的叙述中穿插回忆,揭示将军责任意识形成的过程,还为他和孙子的现实冲突提供背景。
C. 文中将军对士兵评价合格与士兵对自己评价“十发十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为了塑造将军从不赞扬士兵的形象。
D. “屋外寒风料峭”渲染了紧张的氛围,“清风扑面而来”则烘托了轻松愉悦的氛围,两处描写前后呼应。
8. 文章题目“将军赞”有什么含义?
9. 请结合小说将军当兵带兵的故事情节,分析将军的心理发展历程。
【答案】6. B 7. C
8. ①将军赞美晓龙。②作者对将军的赞美,③赞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精神。
9. ①执拗与冲动:换很多岗位,唯一要求就是能去前线打鬼子,擅自做主发起冲锋,导致战友牺牲。②反思与成熟:团长批评将军,将军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士兵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内心成熟起来。
【解析】
【导语】这篇小说通过将军与孙子晓龙之间的冲突,展现了代际观念碰撞与家国情怀的交织。作者采用双线叙事结构,现实线中倔强的将军与坚持理想的外交官孙子形成鲜明对比;回忆线则通过将军的军旅生涯,揭示其“军人至上”价值观的形成根源。文中“拐杖”的反复出现成为将军性格的物化象征,而环境描写则巧妙烘托人物心境变化。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将军内心的挣扎”错,“他拿着放大镜找你工作的国家”这句话主要体现的是将军对孙子的关心和牵挂,虽然将军因为孙子没有听从自己的话而生气,但内心还是在意孙子的,这里并不能看出将军内心的挣扎。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是为了塑造将军从不赞扬士兵的形象”错,文中将军对士兵评价合格与士兵对自己评价“十发十中”形成鲜明对比,主要是为了突出将军对士兵要求严格,强调枪枪命中是士兵最起码的要求,而不是为了塑造将军从不赞扬士兵的形象。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①将军赞美晓龙:原文提到“将军对家人说,告诉晓龙,就说他干得好,要他好好干!将军又用拐杖点着电脑,说,点个赞,给晓龙点个大大 赞”,将军在晓龙成功解救人质并协助撤离侨民后,对晓龙的工作表示认可和赞扬,这体现了将军对晓龙的赞美。
②作者对将军的赞美:文章通过叙述将军的经历,如“将军十四岁当兵”,面对工作安排坚持要打鬼子,“任凭你讲道理骂娘关禁闭,他一根筋就是要跟着团长打鬼子”,以及后来带兵打仗时对士兵的爱护、对士兵严格要求等情节,“将军带兵打仗了,他更加爱惜自己的将士。每次布置完任务,他都要强调,完成任务是必须的,能活着回来才是真英雄,活着回来才是真胜利,活着回来才是你有真本事”,展现了将军的家国情怀和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将军的赞美之情。
③赞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精神:将军一心希望孙子当兵报效国家,认为“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我家的男儿世代都要当兵,报效国家”,而晓龙最终成为外交官,在国外为保护同胞利益积极斡旋,将军和晓龙虽然选择不同,但都体现了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精神,这也是文章通过“将军赞”所赞美的核心内容。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心理的能力。
①执拗与冲动:将军十四岁当兵时,“团里派他去卫生队,学护理。他去了,一看都是女兵娃娃救治伤员扭头就走”“团里又安排他去炊事班,他还是不去……他找到团长说我就是要跟你打鬼子”,无论安排什么岗位,他都坚持要去打鬼子,非常执拗。在鹿鸣山伏击战中,“鬼子走进了包围圈,我部另一支包抄的部队还没有就位。将军急了,催促着团长赶快冲锋啊……他居然忽地站起身高喊着,同志们冲啊!带着头就冲了下去”,擅自做主发起冲锋,体现出他的冲动。
②反思与成熟:鹿鸣山伏击战后,团长带着他来到牺牲战士的坟前,“团长一脚把他踹跪在坟前,你好好看看,如果不是你的鲁莽,他们可能还活着”,面对团长的批评,将军“哭得稀里哗啦,头磕得砰砰响。我要替你们报仇,我替你们多杀鬼子”,虽然他一开始还不认为自己杀鬼子有错,但“将军跪在战友的坟前,直至东方发白”,这表明他在反思自己的行为。后来将军带兵时,“每次布置完任务,他都要强调,完成任务是必须的,能
标签:统编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名校”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