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南帆《细节会说话》) 材料二: 情节和细节,原本就像一对难舍难分的双胞胎弟兄。它们本来应该是平等的、相辅相成的。但在创作实践中,却往往出现诸多的不平等。一般而言,情节优先的模式更具古典叙事风格,细节优先的模式更具现代叙事风格。 “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或者说是一个时间长度不够的动作或行为。亚里士多德在讨论悲剧情节对行动的摹仿时指出,情节必须是“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甚至认为它“越长越美”。动作持续时间太短,不符合“情节”必要充分条件,就只能是“细小的情节”了,可以直接称之为“细节”。 叙事文学中的古典风格,无论中国的还是西方的,都注重“情节”完整性和连贯性,尽管它们偶尔也有倒叙或者插叙,但总体的叙事方向是明晰而连贯的。现代主义文学始于一场针对“情节”的“细节暴动”,或者说是一场针对“理性”的“感官革命”。“理性”和“情节”的权威性丧失,也就是人类总体行动的方向感丧失的征兆,它导致叙事总体性的丧失、情节完整性的丧失、支配情节的理性权威丧失。在“理性”高昂着头颅和“情节”沾沾自喜的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用“细节”做武器,在地下室里操练着现代主义小说技巧,引来了一大批学徒,如普鲁斯特、乔伊斯等人。 通俗类型的文学,的确是“情节”遗产的继承者,但类型文学对现代文明的精神遗产反应迟缓。它们对秩序稳定性和情节连续性的兴趣,要远远大于对细节偏移、自由延宕、耽于迷宫的兴趣。左翼文学以更为激进的方式处理时间、历史、实践问题。左翼文学将启蒙文学的“个人”替换成“集体”,社会实践上激进,叙事观念上保守。现代主义文学恰好相反,在社会实践上保守,在叙事观念上激进,也就是将“情节”替换为“细节”,用“细节”杀死“情节”。 细节和情节的关系,还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原子垂直下坠运动所包含的必然性、规定性、秩序性,相当于“情节”。原子偏斜和碰撞运动所包含自由性、对立性、散漫性,相当于“细节”。“情节”就成了叙事的“物质规定性”,“细节”偏斜运动对“情节”秩序的不服从,完成了叙事的“形式规定性”。没有这个偏斜,叙事或者情节就没有完成。 (摘编自张柠《论细节》)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细节的再现并不是堆砌式的描写,而是对事件整体一个切面的捕捉、截取,或者聚焦、扩大、展示某一个点,使之成为特写镜头。 B. 神话或者历史记载的叙事之所以相对粗率,并不是作者的疏忽,是因为作者的特殊意图,作者删削了那些被视为累赘的边角料。 C. 如果说“情节”是必然的,那么“细节”就是自由的。如果说“情节”是有规定性和秩序性的动作,“细节”就是自由自在的动作。 D. 通俗类型的文学情节优先,它们对细节偏移、自由延宕、耽于迷宫的兴趣远远小于对秩序稳定性和情节连续性的兴趣。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现各种精彩 细节往往比构思一个完整的情节还要困难,因此细节刻画比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有更强大的能量。 B. 情节保持始于开端、继而高潮、终于结局的持续演变,相对地说,细节的出现往往带来停顿之感。细节愈是稀少,情节愈是简明,情节的进展速度愈快。 C. 卢卡契基于“真实细节的肥大症”,觉得逼真的表象复制无助于认识表象背后的历史运动机制,南帆认同他关于情节与细节的关系的论述。 D. 现代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恰好相反,在社会实践上保守,在叙事观念上激进,也就 将“情节”替换为“细节”,用“细节”杀死“情节”。 3. 下列选项,更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鲁迅《祝福》) B.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C. “要我套车吗?”马夫问道,四肢着地爬了出来。(卡夫卡《乡村医生》) D.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孙犁《芦花荡》) 4.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细节,不过二者论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5. 依存于情节骨架的合理细节常常成为作家的难题,如果众多细节质量欠佳,情节整体的可信程度会迅速下降。请结合《荷花淀》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成长为勇敢的战士的合理性。 【答案】1. B 2. B 3. C 4. ①材料一侧重论述细节的作用。指出细节对文学审美、人物塑造、观念表达等的作用。 ②材料二侧重论述细节和情节的关系。阐述情节优先模式与细节优先模式有各自的特点及技巧。 5. ①“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吮”这个细节体现水生嫂迅速平复了自己的情绪,表现了她的深明大义,支持战士为她成为战士提供合理性。 ②“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荷花箭高挺的细节暗示着白洋淀妇女的成长前景,昔日粉妆的女性将成为白洋淀的战士。 ③“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噘着嘴说:‘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噘着嘴这个细节体现女人的不服输精神,为女人们成长为战士提供合理性。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分别探讨了文学中的情节与细节的关系及其对作品的影响。材料一强调细节在文学中的重要性,认为它不仅传达艺术魅力,还展现作家的修养和观察力,而细节与情节是辩证统一的。材料二则讨论了情节与细节在叙事中的位置和作用变化,指出现代主义文学倾向细节优先,颠覆传统情节的连续性,反映了思想观念的转变。两者合起来揭示出细节和情节在不同文学风格中的角色与互动,多角度展示了文学创作的复杂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是因为作者的特殊意图”错误,原文“往往是因为作者的特殊意图”,选项扩大了范围。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 A.“因此细节刻画比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有更强大的能量”错,原文“发现各种精彩的细节往往比构思一个完整的情节还要困难。各种起伏跌宕的故事激荡人心,强烈的戏剧性冲突赋予情节转换的强大能量”可知只是说细节很重要,但没有说细节刻画比情节有更强大的能量,之间没有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