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使用AI复盘做技术指导,研究不同的“解题思路”,早已成为职业棋手的必修课。中国围棋队与腾讯智能围棋“绝艺”续约到2022年,通过提供拆棋、胜率、吻合度、局面分析等辅助功能,专用训练AI承担了教练、陪练、棋友等多重角色。大赛前,棋手们也经常借助AI做针对性准备。 在棋手普遍从人工智能获益的趋势下,谁能汲取更多养分,谁更容易脱颖而出。柯洁在乌镇“人机大战”失利后,对围棋有了重新思考,全局观、判断力等核心能力又上了个台阶;申真谞作为韩国接受AI最快的棋手之一,一年与AI切磋上千局,改善布局短板后,战绩有了质的飞跃。 人工智能,被围棋界视为从未有过的大变局。从最初的不服、震惊,到完败后的沮丧、迷茫,再到深入了解后的研究、请教,大多数棋手都经历了复杂的情感变化。柯洁曾感叹:“看AI下棋就像神仙打架,我们只能欣赏、学习。” 日本围棋大师藤泽秀行曾言,棋道一百,我只知七。当人工智能浪潮袭来,大家越发意识到这并非谦辞。以前的招法定式,在AI天马行空的思路下经常被推翻,棋手对围棋的理解不断更新和拓展,在棋盘上发现更多可能。“比如AI的很多招法是按全局来考虑的,在一个局部下没有固定的招,这是一种棋理上的提升。”中国棋手时越说。 从对手到朋友,职业棋手与AI找到更长久的相处模式。柯洁就经常通过AI分析自己的判断和理解,而AI的数据反馈,也帮助他有选择性地吸收、消化。“对AI甚至有点依赖的感觉,这是几年前不敢想的事情。”以往多年,棋手们常常困扰于一盘棋究竟输赢在哪里,AI的精准分析可以帮助接近正确答案,让人少走很多弯路。与此同时,随着AI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下,棋手们也愈加发现,围棋没有绝对的正解,电脑也不可能把所有变化都解析出来,最终比拼的依然是各人对棋的不同理解。 当AI攻向人类“最后一块智慧高地”的硝烟散尽,技术上的变革、理念上的冲击并没有折损围棋项目的魅力,反倒带来推广项目的契机。毕竟,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双方情绪与心理的斗智斗勇,仍是现阶段AI满足不了的。换言之,人工智能不过是让我们用更智慧的方式来对待围棋。 而AI改变的,不只是赛场内的职业高手。以前大赛讲棋,一些普通棋迷并不了解棋盘上的复杂计算,如今有了人工智能讲解和辅助观赛系统,就算“外行”也可以通过AI反馈的数据和判断,对局势和胜负一目了然,观赛变得更为直观。 在“阿尔法围棋”横空出世后很长一段时间,AI围棋软件只是大公司的科研项目。如今,AI已然是普通棋迷也能驾驭的工具。民间研发的各类对弈软件中,既有公开售卖的,也有不少开源软件,谁都能下载使用,甚至还有一部分“技术流”棋迷亲自上手改编软件。 曾困扰围棋培训行业的师资难题,也借助AI作为教学工具而得到一定缓解。这两年出现的“人工智能特色课程体系”,充分激发青少年学棋的兴趣,能在较短期内提升棋力。比赛、学习、培训、训练、研究、讲解……围棋的各个环节都出现了人工智能的影子,成为“激发人类潜能”的工具。 当然,人工智能的渗透也带来一些“副作用”。今年受疫情影响,大量围棋比赛转移到线上。随手可得的对弈软件、无法实时监管的对弈环境、难以清晰界定的AI支招,使得线上作弊的门槛越来越低。业内人士坦言,目前虽有一定的技术防火墙,但仍存在有死角和漏洞,有些“疑似作弊”无法及时抓到“实锤”。中国围棋协会透露,未来将在正式比赛中,通过信息阻断、空间监控、使用留痕、吻合度分析、失信惩戒来完善防AI作弊手段,净化赛场环境。 纵使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但落下的棋子,终究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只要新技术“由人掌控并服务于人”,就没理由不去尝试学习和应用。与人工智能同行,博大精深的围棋世界并没有失色,反而打开了一方新局面,更有机会绽放灿烂光华。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9月07日15版) 1. 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所以其形制好、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B. 围棋活动最早从春秋时期开始,延续到现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东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C. 到魏晋时期,围棋得以与“国艺”一词相配,人们对它有了全新的认识,致使围棋被纳入“艺”的范围,从而突破了儒家传统“六艺”。 D. 人工智能对围棋界的冲击可谓史无前例,棋手们在经历复杂的感情变化后,主动借助人工智能以更智慧的方式对待围棋,从而突破自我。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围棋作为弈棋活动的一种,具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价值,是可以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围棋所能带来的优势对个人修身养性有莫大好处,也会影响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 B. 围棋的地位是人们在反复实践中封赐的,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C. 围棋的各个环节都有了人工智能的参与,“人工智能特色课程体系”能充分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并在较短期内提升棋力,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 D. 人工智能在围棋界的渗透,使得线上作弊的门槛越来越低。为了营造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应全面禁止人工智能的参与,才能杜绝线上作弊。 3. 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 一项是( ) A. “现在每一盘棋都变得不好下,坐在棋盘前,大家掌握的东西都差不多,胜负就看临场发挥和调整了。”中国棋手陈耀烨说。 B. “大家集体研究,有助于更快消化AI的思路,反过来也能帮助更多人接受新变化。”中国围棋队领队华学明说。 C. “没有全胜是好现象,比赛非常激烈,水平也很接近。”“棋圣”聂卫平赛后如此点评。 D. “人生如棋,棋风如人”。 4. 根据材料二概述人工智能AI对围棋的影响。 5. 结合上述两则材料,你认为中国围棋的未来能交给AI吗? 【答案】1. D 2. A 3. D 4. (1)对棋手:人工智能冲击围棋界,让职业棋手深感无力,但同时也使棋手对围棋的理解不断更新和拓展,从而更智慧地对待围棋比赛。 (2)对围棋学习者:激发青少年学棋的兴趣,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