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取元认知能力 要获取元认知的能力有更为系统的方法。 第一,从图2中可以看出,提升元认知能力的工具需要从“ ① ”端获取,包括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身的经历。前人的智慧有很多,大多可以从 ② 中获取,比如当我们读过《刻意练习》后,再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时就不会畏惧和逃避,而会利用“舒适区边缘”理论让自己积极面对挑战;比如当我们读过《超越感觉》后,面对自己讨厌的人时也不会表现出攻击性和不屑,而会尽力从他身上学习真实可用的东西。学习前人的智慧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广的 ③ 、掌握更深的底层规律,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浏览完整试题第二,如果说学习是静态的,那处于当下的、动态的自己又该如何主动运用元认知呢?很简单,启用你的“灵魂伴侣”啊!让他时刻监控你,就像电脑系统里的杀毒软件,监控着你的每一次操作,一旦发现可疑文件就立即发出警报。试着回顾一下这类场景:你需要查找一份资料,打开手机后,发现有人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搞笑视频,忍不住点开看了一下,又发现这个视频的曲子很好听,于是去搜索歌曲……不知不觉,半小时过去了,之前的事早忘得一干二净。我们总是这样,一开始只想找一根绳子,最后却牵出一头大象。这便是元认知能力不足的表现——顺着自己的本性去做喜欢和舒服的事,精力发散,缺乏觉知,任何偶发的干扰都会使注意力分散。如果有个“灵魂伴侣”一直在监控你,你就能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过程中跳出来,告诉自己:“这个事情可做可不做,先忍一下,干点有用的事……”元认知能力总能让你站在高处俯瞰全局,不会让你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迷失其中。如果你足够细心,还会发现未来视角总是当前行动的指南针,它可以在茫茫的生命中为你导航,让你主动选择去做那些更重要而不是更有趣的事情。 第三,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冥想。冥想是指静坐在某处,然后通过放松身体,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呼吸和感受上的活动。冥想带来的极度专注可以帮助大脑做健身操。通过持续锻炼,大脑可以直接从物理层面提升人的元认知能力。冥想与“灵魂伴侣”本质上都在做同一件事:监控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将其集中到自己需要关注的地方。反馈是这个世界的进化机制。有反馈,并形成回路,就可能使任何系统开始自我进化,无论机械设计还是软件系统都是如此。而元认知正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反馈回路,有了它,我们才可能进入快速进化的通道。 (摘编自周岭《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的大脑进化出了新皮层,使人类具备了独有的反思能力,其他动物则无法脱离自我和当前情境,假想出“另一个自己”。 B. 有些人能主动开启第三视角,持续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有了快速成长的可能,从而能够拉开与他人的差距。 C. “元认知一旦开启,变化马上就会发生”指当我们开始反观自己的思考时,就会开始判断并纠正不明智的想法,从而优化选择。 D. 冥想引导人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呼吸和感受上,这种极度专注可以帮助大脑做健身操,使其直接从物理层面提升人的元认知能力。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锤子”“灵魂伴侣”“杀毒软件”“牵出一头大象”等表述不但使说理生动形象,还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B. 文章小标题围绕元认知,从是什么、能力有何差异、有何作用、如何获取角度逐层深入地展开,展示了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C. 文章将人与猩猩对比,将元认知工作机制与电脑杀毒软件类比,并运用两则图示辅助说明文字,突出了科普文章“普”的特点。 D. 文章结尾画线句表意准确严谨,其中的“可能”使表述有保留,而“任何”表述绝对,但前者表示可能性,后者表示范围,并不矛盾。 3. 请根据原文内容和图2,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词语或短语,每处不超过5个字。 4. 文中交替使用“我们”和“你”的人称,二者有怎样不同的表达效果? 5. 在苏轼的《赤壁赋》中,如果把“客”看成受困的自我,那么“苏子”则可以看成自我的“灵魂伴侣”。请结合材料说说“苏子”是怎样促进“客”的成长的。 【答案】1. D 2. B 3. ①过去;②书籍;③全局视角 4. ①“我们”的使用会让读者产生群体归属感,如“这种能力为我们人类所独有”,仿佛作者在与读者共同探讨话题,增强了亲近感。 ②“你”的称呼则直接指向读者个体,如“你不妨想象自己身边有一个‘灵魂伴侣’”,让读者感觉内容与自身密切相关,提升了代入感。 5. ①“客”处于现实困境中,因人生短暂而消沉,而“苏子”时刻监控审视着“客”的思维与行为。 ②当“客”发出悲叹、陷入消极情绪时,“苏子”立刻发挥元认知的作用,运用全面辩证的观点,从“变”和“不变”的角度帮助“客”摆脱当前的困境。 ③“苏子”引导“客”将注意力转移到更有价值的事物上,提出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是无穷无尽的宝藏,可以尽情享受,让“客”主动选择去关注那些更重要的事情。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以“元认知”为核心,开篇释义生动,借“元首”“锤子”等喻体具象化抽象概念。分层解析能力差异、作用及获取途径,逻辑清晰。穿插“我们”“你”的人称,拉近与读者距离。用“灵魂伴侣”“杀毒软件”等类比,结合生活场景,让专业知识通俗易解,兼具科学性与可读性,是篇深入浅出的认知科普文。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 能力。 D.“这种极度专注……提升人的元认知能力”错误。根据原文“冥想带来的极度专注可以帮助大脑做健身操。通过持续锻炼,大脑可以直接从物理层面提升人的元认知能力”可知,原文强调的是“通过持续锻炼”,大脑才可以从物理层面提升元认知能力。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材料中信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有何作用”错误。原文小标题是“元认知如何改变我们的命运”,讲的是元认知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原文“包括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身的经历”,可知二者都属于过去已有的内容,结合图2“过去(认知工具)”可得出①处填“过去”; ②处:由“比如当我们读过《刻意练习》后……”,可知《刻意练习》是书籍,所以②处应填“书籍”; ③处:依据“学习前人的智慧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广的③、掌握更深的底层规律,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以及后文“元认知能力总能让你站在高处俯瞰全局”,再结合图2“高度(全局视角)”可推断出③处填“全局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