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进入20世纪,北京中轴线建筑群经历了一系列公众化与现代化的转变过程。1914年,社稷坛被辟为中央公园,成为北京老城内第一处城市公园。其后,先农坛、天坛、故宫、景山、太庙也对公众开放。②梁思成在《我国伟大的建筑传统与遗产》一文中写道:“这样一个京城是历代劳动人民血汗的创造,从前一切优美的果实都归统治阶级享受,今天却都回到人民手中来了。” (摘编自吕舟《北京中轴线:中华文明的独特见证》) 材料二: 建城2200多年的广州也先后孕育出古代城市传统中轴线、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和城市新中轴线,形成古韵与新貌兼济、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城市风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施瑛表示:“北京中轴线不仅集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所具备的具象价值,而且承载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而广州是中国历史上从未对外封闭的口岸城市,是100多年前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同时,广州古城的中轴线还是不可替代的贸易场所。无论是富丽堂皇的广阳楼,卖花、卖书、卖杂物吆喝声不断的“双门底”(今北京路靠近西湖路口一带),还是沿着护城河散落的各种集市,它们的存在为中轴线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彰显着重商务实的广州精神。” 广州中轴线上,33处不可移动文物、34处历史建筑、3处工业遗产、91条传统街巷……如同一桌纵横交织的棋局,点缀着“千年城脉”的文化瑰宝。如何盘活老城市的这局“好棋”?传统中轴线上的文物保护正在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随着CityWalk的热潮兴起,“千年城脉”迎来越来越多寻根溯源的年轻人。广州传统中轴线一段段尘封的故事,也通过民间文保团体的抽丝剥茧重现于公众视野。例如不少文创团队拿起画笔,用艺术创意添彩传统中轴线。通过墙绘等艺术手段,留下具有辨识度的标识。 博物馆正在“走出围墙”,也推出不少活化城市记忆的新玩法。广州博物馆打造的桌游“穿粤记”,将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坊图和地标性建筑转化为插画,让玩家们在棋盘里“畅游”广州2200多年建城史。2024年,桌游“穿粤记”将推出一款全域游App:玩家不但可以在App参与线上游戏,还可以到线下老字号的实体店打卡,实现CityWalk的“流量变现”。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提出:“我们还要将更多社会资源充分调动起来。”随着研学游的“火爆”,越来越多机构团体加入假期研学、导赏新赛道。资深导赏团队“省城风物”先后推出“光影舞动新中轴”、“古代中轴线上的动与静”等多场活动。 我们期待CityWalk带动更多沿线商户大胆“破圈”,只有人们愿意了解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都来讲好这座城市的故事,千年羊城的文脉才会变得更加可触可感。 (摘编自《南方日报:触摸“千年城脉”,感受现代风貌——广州传统中轴线如何“活起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中轴线历经多个世纪而延续至今,经历了一个由发展到成熟的历史演变过程。 B. 北京中轴线中心点的选择,既是天地对应关系的展现,同时也是天命所授的象征。 C. 北京中轴线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具象价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精髓。 D. 广州中轴线上的布局设置,体现了广州古代、近代和新时代三条中轴线并行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中轴线对北京城市形态具有重要影响,与其建筑群具有整体性特征不无关系。 B. 当代学者通过研究人们建造的聚落、城市形态,可以了解到各种文化类型的秩序观。 C. 通过墙绘等艺术手段标识历史空间意象,有助于吸引年轻人对城市中轴线追根溯源。 D. 假期研学游和导赏活动具有社交属性,因此与博物馆活动相比,更受年轻人的欢迎。 3. 中国传统建筑有“择中”的特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此特点的一项是( ) A. 1949新中国成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最终建在了天安门广场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建在天安门广场的东侧,人民大会堂则建在西侧。 B.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由烟花组成的29个巨型“脚印”,从永定门出发,沿着古老的北京中轴线,一步步走向鸟巢。 C. 夏王朝选择在洛阳盆地建都,是因为其位居天下之中。自此二里头文化以洛阳盆地为中心向外辐射万邦,形成新的地中之国。 D. 故宫的主要建筑“中和殿”,处于故宫外朝中路,南邻太和殿,北邻保和殿,匾额“允执厥中”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 4. 材料一有两处引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请分析其在内容和结构方面的作用。 5.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请以“城市中轴线”为例,谈谈材料对我们“保护传承不可移动的历史文化实物”有什么启示。 【答案】1. D 2. D 3. B 4. ①第一处点明北京中轴线体现了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引出下文论述。 ②第二处表现了北京中轴线建筑群的公众化和现代化,收束全文。 5. ①不可移动的历史文化实物应与时俱进,进行公众化与现代化的转变,逐渐向公众开放,回到人民手中。 ②要意识到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实物价值的区别,充分挖掘不可移动的历史文化实物身上的传统文化价值。 ③要充分调动各类社会资源(或博物馆与民间文保团体资源互补,发挥各自特色),将不可移动的历史文化实物与时代元素结合,吸引人们了解历史文化实物的前世今生。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北京和广州中轴线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两座城市在历史、文化、建筑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的典范,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秩序观和哲学理念;广州中轴线则融合了古代与现代,展现了其作为贸易重镇的历史地位和务实精神。文章通过丰富的史料和专家观点,强调了中轴线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重要性,吸引年轻一代参与其中。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体现了广州古代、近代和新时代三条中轴线并行的特点”错误,材料二提到广州先后孕育出古代城市传统中轴线、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和城市新中轴线,但并不是三条中轴线并行,而是在不同时期发展形成的。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推断和辨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