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使命千钧,砥砺胜战本领 “驻澳门部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牢记使命,聚焦强军目标要求,坚持战斗力标准,锻造过硬精兵,为有效履行澳门防务发挥更大作用。”驻澳门部队领导说,这是领袖的嘱托,也是人民的期待。 前不久,一架无人机闯入营区,执勤哨兵马彪高度警觉,果断击落。驻澳门部队紧贴实战打造应急力量,具备昼间5分钟、夜间8分钟行动能力,有效维护了营区安全。 这是近年来驻澳门部队实战化练兵的铿锵足迹:多次与澳门警方联演联训,连续2年承办中国一东盟中青年军官交流团参访任务,走出国门参加联演联训,部队备战打仗能力更加过硬,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不断提高。 一次次任务,见证着这支部队的成长;一场场演习,见证着这支部队的荣光。 面对“定海神针”的如山使命,驻澳门部队官兵在一次次实战实训中,不断锤炼能打仗、打胜仗的硬核实力,练出一锤定音、动则必成的过硬本领。 鱼水情深,真诚爱澳亲民 12月2日,驻澳门部队氹仔军营礼堂,童声清脆、军歌嘹亮。以“逐梦强军礼赞濠江”为主题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二十五周年文艺晚会举行。 30余名来自澳门大学和澳门菜农子弟学校的师生与驻澳门部队官兵欢聚一堂,会场洋溢着温馨祥和的军民鱼水情。 心手相牵,情意相连。这份与澳门市民的鱼水深情背后,是驻军用真心换真情、以实干换信任的不懈努力。 25年来,驻澳门部队官兵践行人民军队宗旨,把澳门当作“第二故乡”,坚持服务社会、爱澳亲民,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广泛开展军民互动交流活动,充分展示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今年是驻澳门部队某连三级军士长孟维华成为护旗兵的第十四年,每次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他都会感到无比自豪。 2016年,孟维华首次走进澳门当地学校,帮助培训国旗手。8年来,他和战友们已累计为澳门大中小学培训千余名国旗手。“在澳门,爱护国旗、守护国家的意识已经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孟维华说。 深耕厚植,绵绵用力。这些年,驻军爱澳亲民的坚实足迹不断延伸,将暖意注入澳门市民的心里- 参与特区公益活动,力所能及为澳门社会事业贡献力量,组织义务植树20次、无偿献血90万余毫升,血浓于水的同胞情愈发深厚。 展望未来,驻澳门部队将始终做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忠诚卫士,澳门同胞信赖的濠江劲旅,维护澳门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 (摘编自人民日报《初心如磐,“莲花卫士”护濠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999年12月20日零时,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中葡双方重要代表均出席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B.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进驻澳门履行防务职责,是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重要象征,他们进驻后被澳门市民称为“莲花卫士”。 C. 驻澳门部队进驻25年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了官兵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其中微故事、微感言、微论坛等活动是最主要的形式。 D. 驻澳门部队在实战实训中不断成长,多次与澳门警方联演联训等,其备战打仗能力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46秒”同时升到旗杆顶端,这表明了交接过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B. 驻澳门部队某连政治指导员徐可认为,驻澳工作政治要求高,只有做到政治上信得过,行动上才靠得住。 C. 从驻澳门部队三级军士长孟维华培训澳门学校国旗手一事可以看出,驻军在澳门还致力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D. 驻澳门部队官兵把澳门当作故乡,积极参与特区公益活动等,这些举措都表明了他们在澳门的主要任务是服务社会。 3.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驻澳门部队“使命千钧,砥砺胜战本领”的一项是( ) A. 驻澳门部队某连政治指导员徐可强调“驻澳无小事,事事连政治”。 B. 三级军士长张岩历经多次转岗,在不同岗位都干得出色。 C. 驻澳门部队多次与澳门警方联演联训,走出国门参加联演联训。 D. 驻澳门部队官兵把澳门当作“第二故乡”,坚持服务社会。 4. 材料二在报道驻澳门部队相关事迹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5. 从报道形式和侧重点角度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不同之处。 【答案】1. C 2. D 3. C 4. ①场景描写上,烘托渲染,如对氹仔军营周边景象及文艺晚会场景的描写,增强了报道的直观性与感染力; ②人物描写上,点面结合,细节刻画,事例列举等,既有张岩、孟维华等个人事例,又有群像描写,使报道更具说服力,展现驻澳门部队官兵整体形象; ③语言描写上,多引用人物话语,如徐可的话,生动展现部队官兵的政治信念与使命感。 5. (1)报道形式不同:①材料一属于消息体裁,用简洁客观的语言,按照时间顺序,如实记录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降旗、升旗等关键流程,条理清晰,简洁明了。 ②材料二是新闻通讯,围绕驻澳门部队多个方面的事迹展开详细报道,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驻澳门部队进驻澳门25年来在政治、军事、爱澳亲民等方面的作为与贡献,内容更丰富深入。 (2)内容侧重点不同:①材料一侧重于报道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具体流程,聚焦于交接仪式本身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重点记录了中葡双方代表出席仪式,以及国旗和区旗的升降等标志性环节,突出了澳门回归这一事件的庄严性和历史性,着重展现了政权交接的关键环节。 ②材料二侧重于展现驻澳门部队进驻澳门后的职责履行情况和对澳门社会的诸多贡献。从政治信念、军事任务、军民关系等多个维度,体现驻澳门部队在澳门回归后的重要作用,突出了驻澳门部队“定海神针”的形象以及与澳门市民的鱼水深情。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聚焦澳门回归相关主题。材料一以详实时间节点,清晰呈现1999年12月20日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全过程,是澳门回归重大历史时刻的精准记录。材料二则全面展现回归25年来,驻澳部队在维护澳门稳定、加强自身建设、增进军民情谊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凸显其“定海神针”作用。二者从不同侧面见证澳门回归这一历史进程及其深远影响。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是最主要的形式”错误。文中只是提及开展多种形式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了官兵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包括微故事、微感言、微论坛等活动,但未表明这些是最主要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