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3  2025-08-03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期末试卷
重磅:高考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
江苏省盐城市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于高速工业化进程之中,至今已完成向工业经济大国的转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此形势之下,为扭转我国过早去工业化的倾向,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是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不同于低效能传统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是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发展情况与世界整体局势后所提出的概念。新型工业化以高科技含量、优良经济效益、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特点,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我国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主要动力,数字战略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强调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创新工程的重要作用。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数字资产价值将变得可量化、评估、交互,成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技术应用场景的扩展,数字技术创新将继续深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上产生多维度的影响。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重塑甚至推翻原有的工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中高技术产业利润实现超高速增长,并且数字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多个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数字技术概念首次提出时被定义为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来高效处理、传输、储存和管理数据的一种技术。数字技术创新具有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的特点,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创新方式,其表现形式为利用或创造现有产品、服务、流程或企业商业模式,从而获得固有、无线和增值的新型事物,也有学者将其称为制造新产品或形成新服务,将数字化能力嵌入纯物理组件的活动,结合新型工业化的特征,数字技术创新通过三条路径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首先,数字技术创新提升工业生产综合效益,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第一新”。数字技术能够嵌入企业的运营管理、产品创新以及生产制造等过程,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企业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改变传统的运营管理模式,提高组织效率。数字情境下的企业能够更高效地整合内外信息资源,从而更好结合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对产品进行改造升级,同时数字技术的加入使得产品创新对企业成长的正向推动作用更加显著。在生产方面,智能制造生产模式是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有效途径,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数字技术创新使得企业在数字化背景下提高效率,并且更精准地实现产品创新、升级生产模式,从而扩大企业利润空间,扭转过早、过快去工业化趋势,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其次,数字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第二新”。在产业融合方面,数字技术能够从研发设计、智能生产和销售管理角度加快产业融合与结构升级,实现新业态发展。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数字化企业对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起到了重要调节作用,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上下游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向智能化和透明化发展有助于企业精准匹配需求端,合理匹配市场资源的供需关系。在产业升级方面,数字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升级人力资本结构,通过不断吸纳和培养数字化人才促进数字技术和业务有机融合,最终提高中高技术密集产业占比,有效扩大产业增长空间。因此,数字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产业融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浏览完整试题最后,数字技术创新推动绿色生产,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第三新”。在多方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提出环保要求的环境下,数字技术创新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制造提供了新途径。数字技术创新通过工业数字化来控制城市碳排放强度,最终支持构建低碳零碳负碳体系。数字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生产所需要的能源量、污染物排放量,及时预警纠正出现异常的生产环节,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染排放。此外,数字技术帮助企业更好地监控管理供应商的环保工作,更完善地管理运输和物流。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资源与能源利用率均得以提高,新能源使用频率提高,各工业企业生产销售过程趋于清洁化、低碳化和循环化,从而实现绿色低碳生产,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新型工业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先进技术,目前全国各地区数字化发展程度不均衡,存在数字鸿沟和技术差距。我国应加大对科技研发、专利保护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通过建设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促进科技创新、数实融合和产业转型升级,使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得以充分展现。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型工业化,促进数字技术创新不是选做题,而是必答题。
(摘编自师博《数字技术创新赋能新型工业化研究》)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需要扭转过早去工业化的倾向,因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
B. 数字技术重塑了原有工业生产方式,帮助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使中高产业利润实现超高速增长。
C. 数字技术创新提升工业生产综合效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绿色生产,以此来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
D. 实现科技创新、数实融合,就能解决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全国数字化发展程度不均衡的问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字技术创新不仅改进现有产品、服务以及流程,也涉及创造,即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
B. 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最主要区别是其生产方式是智能化、数字化还是依赖传统。
C. 数字技术通过精准匹配需求端,有效配置市场资源来降本增效,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D. 通过实时监测和优化监控管理,数字化技术帮助提升能源利用率,实现绿色低碳生产。
3.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特征的一项是( )
A. 通过开发显示工业大模型,将AI技术深度融入到生产过程中,提升工厂的生产效率,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B. 采用低能耗的生产工艺和回收利用系统,例如使用节能的电机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
C. 产业园区推动数实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D. 采取流水线生产方式,通过将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标准化步骤,使大规模生产更加高效和经济,降低生产成本。
4. 请根据材料第六段,在横线处补写出下面文字的空缺部分。
数字技术创新在各大企业推动绿色生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譬如国能智深通过自主研发的EDPF-NT+分散控制系统,将大数据应用于电厂等能源企业,利用_____来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煤耗;宝武钢铁以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工厂,_____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了绿色生产;京东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绿色供应链平台,_____商品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等环节,确保供应链各环节符合环保标准。可见,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产业的绿色升级,实现_____。
5. 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的当下,企业如何才能实现新型工业化转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 C 2. B
3. D 4. ①. 工业数字化; ②. 实时监测; ③. 监督管理; ④. 绿色低碳生产。
5. ①新型工业化强调高科技含量和优良经济效益 企业要紧跟市场趋势,不断优化升级产品结构。
②新型工业化要求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企业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生产。
③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数字技术创新。企业要注重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新型工业化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性,强调数字技术创新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动力。通过例举数字技术在提升工业综合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展示了科技创新如何赋能经济转型升级。文章逻辑清晰,层层推进,分析全面,有助于理解技术变革对现代工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指出了我国目前数字化发展不均衡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
A.“因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错误,选项因果倒置。原文为“为扭转我国过早去工业化的倾向,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是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可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是因为我国需要扭转过早去工业化的倾向。
B.“重塑了原有工业生产方式”错,根据材料第三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重塑甚至推翻原有的工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可知,选项时态有误,应为“正在重塑”而非已经重塑。
D.“就能解决”错误,原文相关内容有“我国应加大对科技研发、专利保护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通过建设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促进科技创新、数实融合和产业转型升级,使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得以充分展现”,可知是“或可”解决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全国数字化发展程度不均衡的问题。选项表述绝对。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最主要区别是……”错,根据材料第二段“不同于低效能传统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工业化”,可知这是新型工业化的特征,但不能就此说是与传统工业化的“最主要区别”。


展开余下试题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不符合。描述的是传统的流水线生产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它并不具备新型工业化所强调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特征。新型工业化更侧重于利用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来优化生产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依赖传统的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方式。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第一空:材料中提到“数字技术创新通过工业数字化来控制城市碳排放强度,最终支持构建低碳零碳负碳体系”。因此应填“工业数字化”。
第二空:材料中提到“数字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生产所需要的能源量、污染物排放量,及时预警纠正出现异常的生产环节,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染排放”。因此应填“实时监测”。
第三空:材料中提到“数字技术帮助企业更好地监控管理供应商的环保工作,更完善地管理运输和物流”。因此应填“监控管理”。
第四空:材料中提到“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资源与能源利用率均得以提高,新能源使用频率提高,各工业企业生产销售过程趋于清洁化、低碳化和循环化,从而实现绿色低碳生产”。因此应填“绿色低碳生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①文中有“新型工业化以高科技含量、优良经济效益……为特点,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我国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数字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第二新’”,可知,新型工业化强调高科技含量和优良经济效益。企业要紧跟市场趋势,不断优化升级产品结构。
②文中有“新型工业化以……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特点”“数字技术创新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制造提供了新途径”,可知,新型工业化要求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企业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生产。
③文中有“创新是引领发展 主要动力,数字战略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应加大对科技研发、专利保护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通过建设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促进科技创新、数实融合和产业转型升级,使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得以充分展现”,可知,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数字技术创新。企业要注重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蒿儿梁
孙犁
一九四三年,敌人冬季“扫荡”开始了,杨纯医生带着五个伤员,和一个小女看护,名叫刘兰,转移到繁峙五台交界地方,住在北台脚下的成果庵里。五台山有五个台顶,北边的就叫北台。①这是有名的高山,常年积雪不化,六月天走过山顶,遇见风雹,行人也会冻死。
这几天情况紧急,区委书记夜里来通知杨医生,叫他往山上转移,住到蒿儿梁去,去找妇救会的主任。
他们清早出发,顺着盘道往上走,转过三四个山头才看见在前面的山顶上,有一个小村庄。这个不到三十户的小村,就叫蒿儿梁。
女主任去住娘家了,还没有回来,主任的丈夫,一个五十来岁的粗壮汉子,把他们安排到一间泥墙草顶的小小的南屋里,随着粮秣送来了茅柴,就点火烧起炕来。
女主任的丈夫,在院里备好一匹小毛驴,出门去了。第二天,把主任接了回来。
她不过二十五岁,嘻嘻地笑着跑到南屋里来。她的相貌,和这一带那些好看的女人一样,白胖胖的脸,鲜红的嘴唇和白牙齿。她看了刘兰一眼,又看了杨纯一眼,笑着不说话。
杨纯说:“你就是主任呀?我们把你的房子占了。”
“不要紧!”主任说,“老头子说你们来了,我真高兴。”她伸过手去摸了摸炕席说:“好,炕还热。不行哩,我们这个地方冷呀!一会,我给你们搓窝窝吃,别看我们蒿儿梁村小,我搓的窝窝可远近知名哩!”
晌午,主任推门进来。她站立在炕边,卷起袖子。搓的窝窝又薄又小,放得整整齐齐。
“好妹妹!”主任笑着对刘兰说,“我叫你头一回吃这么讲究的饭食,你离开蒿儿梁,你要想蒿儿梁哩!”主任笑着把手掌拍一拍。
“为什么你的胳膊那么胖?”刘兰问,“是吃莜麦吃的?”
②“享福享的吧!”主任说,“这几年我是胖了,那几年.我比你还瘦哩。我的好妹子!有工夫,我要和你说一说我受的苦哩!”
夜间,主任叫刘兰搬到她新拾掇好,烧了炕的小东屋里去睡,打发她的男人,到别人家去睡了。这一夜,主任把头放在刘兰的枕上,叙说她的身世。她说:
“我家在川里,从小给地主家当丫头使唤。十六岁上,娘才把我领回家,嫁给这里,我今年二十五,男人比我大一半。他是个实落人,也知道疼我。这几年,减了租子,我们也能吃饱,又没有孩子累着,我就发胖了。”
“我问问你,”主任从枕上抬起头来,“我们的仗,又打得不好吗,怎么你们又跑到这个野地方来?”
“仗打得好。”刘兰说,“这是伤号,要找个安稳地方。”
“我就怕咱们的仗打败了!”主任长舒一口气。“我们种的是川里地主家的地,咱们胜了,他就不敢山上来,你们一走,他就派人来吓唬我。我就盼咱们打胜仗,要把川里也占了,咱们的日子会更好过哩!那时,这地,就成了咱自己的吧?”
“对了,以后,谁种的地就是谁的。”
“我想,总得是那样。”主任说,“不把敌人打走,我的命还在人家手心里攥着哩!”
“为什么?”
“我娘把我领出来,嫁给了这里。那家地主看见我出息得好了,生了歪心哩!他叫人吓唬我,叫我回去,又吓唬我的男人,说叫三亩地换了我。他想算着吧!他觉着我还是那几年,给他当奴才的时候哩!”
停了一会,她说:“妹子,我就靠着你们,把仗打好了,我们就都熬了出来。”
刘兰每天的工作,是烧开水,煮刀剪铁子消毒,团药棉。这些事情,主任全帮她做,她好问,又心灵手巧,三两天,就学会了。她帮着刘兰给伤号们去换药,和他们说笑,伤员们听刘兰说,主任搓的窝窝好,就争着求她做饭,这样一来,她就整天卷着两只袖子,带着两手面,笑出来,笑进去。
③在这小庄上,也还只有莜麦面和山药蛋吃。不管怎样变,也还是莜面和山药蛋,不久伤员们就吃腻了,想吃点别的。
杨纯给川里负责的同志写了信,主任看着他把图章盖得清清楚楚,才收起来,放在棉袄的底襟里,披上她那件大皮袄,就向杨纯告辞。
主任走后,情况更紧了,主任的丈夫和杨纯商量,在附近山里,找个严实地方,预备着伤员们转移。
到了山顶,主任的丈夫喊:“不好,你来看,敌人到了成果庵吗?”
杨纯看见,在远远山脚下面,成果庵那里点起火,他断定敌人到了那里,天气还早,敌人可能还要往上赶,到蒿儿梁。他隐隐约约听见了山的下面有枪声,那是放哨人的警号!
④杨纯心里阵阵作痛,他离开了受伤的同志,使他们遭受牺牲!
当他们跑进那通到村里去的山沟,他们迎见了主任!她满脸流着汗,手拉着踉跄跑来的刘兰!在她旁边是由蒿儿梁老少妇女组成的担架队,抬来了五个伤员。她们把伤员抬到了杉树林的深处,安置在地窖里。她们还抬来主任从川里弄来的粮食和菜蔬,妇女们也都带了干粮来。
杨纯说:“你们帮助了我们!”
“我们不是自己人?”主任笑着问。
“这就叫鱼帮水,水帮鱼吧!”杨纯也笑着说。
主任问:“谁是水,谁是鱼?”
“老百姓是水,我们是鱼!”杨纯说。
“你这比方打错了!”主任说,“老百姓帮助你们,情愿把心掏给你们,为什么?这为的是你们把我们救了出来!”


展开余下试题(有删改)
材料二:
孙犁在小说中经常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清新优美的意境,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因为他将自己真挚的情感融入对景物的描绘之中,抒情与写景达到完美的结合,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
(摘编自纠福荣《孙犁小说的艺术特色》)
材料三:
孙犁抗战小说的荣辱观具有强烈的惩恶劝善作用。孙犁作品风格的道德力量是自然具体的,是潜移默化的,几乎没有任何装潢和标榜。因此他的作品才在不动声色中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摘编自田阳《孙犁抗战小说的荣辱观》)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开头直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并简要描绘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人物出场的气氛和后文情节的展开显得合情合理。
B. “刘兰”虽然着墨不多,但却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文章通过她与主任的互动,逐步展现出军民间的情谊以及主任的性格特点。
C. 结尾部分,两个人物关于“鱼”和“水”的关系的讨论,既为作品增添了轻松愉悦的格调,也揭示出战争无情人有情的小说主题。
D. 本文语言清新自然、质朴平实,大多运用简洁的对话与工笔手法,毫无雕琢之感,于平淡之中展现出了战争时期乡村的真实风貌。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和赏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从侧面烘托出当时转移环境的恶劣艰难,为后文蒿儿梁的情节做铺垫。
B. 句子②以略带调侃的口吻展现出妇救会主任生活得到改善后的轻松知足状态。
C. 句子③旨在反映物质匮乏的蒿儿梁村民们善于利用有限食材作出可口的食物。
D. 句子④心理描写生动刻画出杨纯的自责愧疚,以及他对伤员安危的深深关切。
8.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且各具特色,“女主任”这一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孙犁小说具有诸多鲜明的艺术特征,请你从“诗情画意”或“荣辱观”两个角度中选择合适角度对下面两则语段分别展开分析。
①《荷花淀》:“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②《蒿儿梁》:以一九四三年日寇冬季扫荡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杨纯医生和护士刘兰带五个伤员转移到蒿儿梁:自从添了这么七个生人,小庄上热闹起来,两盘碾子整天不闲,有时还要点上灯推莜麦,青年人要去放哨、坐探,小孩子要去送信砍柴,妇女们拆洗伤员的药布衣服,分班做饭。
【答案】6. D 7. C
8. ①形象概述:女主任是蒿儿梁的妇救会主任,她精明能干、乐观开朗。
②具体表现:她积极组织村民帮助八路军转移伤员,为伤员弄粮食和蔬菜;她的笑容和乐观精神感染了周围的人,使大家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9. ①《荷花淀》体现了孙犁小说的“诗情画意”。月亮、水淀、荷花,如雪地、云彩般洁白的苇席,月下编着苇席的女人,作者以清新质朴的笔调将人物活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出清新优美的意境,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
②《蒿儿梁》体现了孙犁小说的“荣辱观”。小说刻画了普通百姓对战士的细致关怀,表现了对抗战的无私奉献。为照顾受伤的战士,人们各尽所能,承担自己的责任,他们为此感到光荣,体现了民族大义面前人们的荣辱观念。
【解析】
【导语】文章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团结互助的感人场景。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紧张的战时氛围,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主任的乐观、勤劳和对革命的坚定支持。孙犁的语言清新质朴,通过简洁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风貌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大多运用简洁的对话与工笔手法”错。白描是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工笔则是注重对事物细节进行精雕细琢的描写。本文并没有大量运用“工笔手法”,而是更多地运用简洁对话和白描手法来展现人物和情节。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C.“旨在反映物质匮乏的蒿儿梁村民们善于利用有限食材作出可口的食物”错。③的内容主要表现的是蒿儿梁村由于物资匮乏,伤员们对单一饮食的厌倦,旨在强调物质条件的艰难,不是在反映村民们利用有限食材制作美食的能力。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形象概述:根据材料“区委书记夜里来通知杨医生,叫他往山上转移,住到蒿儿梁去,去找妇救会的主任”可知,女主任是蒿儿梁的妇救会主任;材料中女主任帮助刘兰做烧开水、消毒等工作,很快学会相关技能,情况危急时候她能够机智做好转移工作,可概括出“精明能干”;女主任谈及过往苦难与当下困境,也不见愁容,总是积极面对,可概括出“乐观开朗”。
②具体表现:她精明能干,当得知八路军伤员要转移时,展现出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在面临敌人可能逼近的紧急情况时,她能够在危机时刻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将伤员安全转移,还解决了伤员和村民们的物资供应难题。她乐观开朗,日常与伤员、刘兰相处时,言语间满是乐观,用爽朗笑声感染他人,激励着村民们共同勇敢地面对战争带来的苦难。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①《荷花淀》体现了孙犁小说的“诗情画意”。材料二提到孙犁将真挚情感融入景物描绘,使抒情与写景完美结合。在《荷花淀》这段文字中,作者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乡村月夜图, 对水淀、荷花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也独具匠心。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并非单纯写景,而是蕴含着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女人在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劳作,人物与环境完美融合,体现出劳动之美与生活之美,这正是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生动体现,将平凡的生活场景赋予了浓厚的诗意。
②《蒿儿梁》体现了孙犁小说的“荣辱观”。材料三指出孙犁抗战小说的荣辱观具有惩恶劝善作用。在《蒿儿梁》中,作者通过描绘普通百姓对八路军战士无微不至的关怀,展现了鲜明的荣辱观念。自从八路军伤员来到蒿儿梁,整个村庄热闹起来,各年龄段的村民纷纷行动。这种全民参与、各尽所能帮助八路军的行为,在小说中被高度赞扬,体现出在战争时期,人们将帮助革命队伍视为光荣之事,这正是孙犁通过小说传递的正确价值取向,有力地弘扬了光荣的行为和观念。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之智若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若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中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盐城”的其他试题
重磅: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