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新质生产力是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量的生产力,创新是关键。首先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其次要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功能。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向现代化转型升级,尤其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增强发展新动能。首先,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先进产业集群,是拓展制造业发展新空间,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的重要途径。其中,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是优先事项。其次,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最后,谋划扶持未来产业。前瞻性布局那些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且具有高成长性、先导性、颠覆性的未来产业。 (摘编自张乐《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质生产力是基于数字时代科学技术的质变、创新和进步而产生的,代表了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B. 人类社会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之前,算力是信息技术领域独有的,其他行业基本上不涉及。 C. 新质生产力通过新兴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其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升。 B. 拥有了一流的创新人才,就能够形成新质生产力,掌握科技创新的主导权。 C. 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D. 新质生产力强调绿色发展,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同。 3. 下列关于材料二中新质生产力所需的人才要素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流的创新人才可以从科技创新主力军中发现和锻炼,并有意识地培养。 B. 战略科学家的培养需加强党和国家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领导和指导。 C.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进行。 D. 人才培养引进支持计划要向青年人才倾斜,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人力资源。 4.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有何区别?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5.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应如何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以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请结合材料二进行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指头大的远方 陈仓 这次接我爹进城,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坐飞机,让我爹离地飞行一次。 小时候与我爹一起在地里干活,我发现,如果我爹抬起头对着天空发呆,那肯定是因为有飞机飞过。对一个从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农民来说,这就是“远方”的全部内涵了。 有一年清明前夕,我到西安开会,趁机回了一次塔尔坪。我爹问:“坐汽车回来的吗?”大姐告诉他,我是坐飞机回来的。我爹高兴地说:“难怪了,上午有一架飞机飞过去了。”我说:“天上有很多飞机,能坐飞机的人就更多了,又不止我一个人。”①我爹说:“你是从上海回来的吧?从东边朝西边飞的飞机,我就看到一架,不是你乘坐的那是谁乘坐的?”按照我爹的说法,整个世界只有他儿子乘坐的飞机是从东朝西飞的,只有他儿子才有资格坐飞机,而且坐的是专机。我真想告诉我爹,自己是几天前坐的飞机,即使坐了当天的飞机也不见得会从塔尔坪上空经过。但是为了维护我爹的美好想象,我只是笑了笑,再没有吱声。 我爹又问了一些有关坐飞机的情况,包括坐一次花多少钱,需要多长时间,在飞机上会不会头晕,等等。我告诉我爹,有机会让他也坐一次飞机。我爹说:“②如果能坐一次飞机,就不白来世上一趟了,塔尔坪多少有本事的人,到死也没有坐过一次飞机。” 好几年前,我去西安转车的时候,想顺便带着我爹去咸阳机场远远地看一看飞机。但是我爹晕车,刚刚坐上车还没有走多远呢,就又是恶心又是呕吐的,死活不愿意走了。我爹说:“飞机就那样子,你有心就行了。”我问:“你觉得飞机像什么?”我爹说:“从塔尔坪看,像小小的犁铧。”我说:“实际上差远了。”我爹问:“那是不是像羊?”我说:“颜色和羊的差不多,都是白的。”我爹问:“那是不是像老鹰?”我说:“样子差不多像老鹰,但老鹰是黑的。”在塔尔坪能飞的,有锦鸡、喜鹊、老鸹和老鹰,我爹齐齐地问了一遍。我说:“除了都能飞,其他什么也不像。因为锦鸡与喜鹊是花的,老鸹与老鹰是黑的,塔尔坪并没有一种鸟儿是白的,关键是十万只鸟儿也顶不了一架飞机。”我爹问:“有那么大吗?”我说:“当然了,不然怎么坐人?”我爹问:“我看到的,为什么只有指头那么大?”我说:“那是因为你离它太远了,我们塔尔坪离它太远了。”
展开余下试题对回上海的那趟航班,我与小青提前做了一些选择:根据天气预报,必须选晴天,在阴天坐飞机还不如坐拖拉机;飞行时间不能在晚上,不然只能看到星星而看不见脚下的土地;座位必须靠着窗子,而且外边不能是飞机的大翅膀。老天爷很“帮忙”,③我们出发的那天下午,天气晴朗,不仅没有一片乌云,也没有一丝白云。 我爹登机的手续都是我帮着办理的,中途发生了几段小插曲,不得不说出来,这样你才能真实地理解,什么是小鸟的第一次飞翔。 第一,在办理登机牌的时候,我把购买的红枣、核桃和其他行李都进行了托运。登上飞机时,我爹很着急地问:“你们的箱子哪里去了?”我故作慌张地说:“哎呀,丢掉了,怎么办呀?”我爹说:“那还不赶紧回去找。”小青看着我爹很害怕的样子,就实话实说:“行李已经搬上飞机了,就在大家的屁股底下。” 第二,安检的时候,我突然问我爹:“你身上是不是装着打火机?这是要被没收的。”我爹狡猾地说:“那我藏到鞋子里去吧。”但是他还没来得及脱下鞋子,就被安检员叫住了。我爹通过安检门的时候,报警系统依然响了起来。安检员问:“裤子里是不是装有钥匙?胸前的口袋里是不是装有烟斗?”这一问,我爹一下子慌了。直到现在,我爹还经常问,那些人的眼睛为什么那么毒,竟然一下子就把他看透了。 第三,空姐上前帮忙系安全带,被我爹拒绝了。他说不用系了,系着“拘卡”人。空姐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一时迟疑起来。我只好解围,把我爹老老实实地“捆”在座位上。我爹嘟哝着说,像绑犯人一样。 从咸阳机场起飞后,飞机拍打着翅膀,就冲上了天空。这天,天气绝佳,地面上的景物虽然变小了,但是正如一张地图一样,清晰可见。我爹看到地面上的人流,第一句话是“跟蚂蚁一样”。随着飞机向前,窗外清清楚楚地映现出脚下的群山,群山上覆盖着一层白雪。我爹问我:“这是什么山?”我因为看过层峦叠嶂的秦岭,以及秦岭顶上的山岚与白雪,所以明白,身下的正是秦岭。于是我告诉我爹:“这是秦岭。”我们家就在秦岭,过去的几十年里,我爹就在身下的山中,种庄稼、养牲畜、看飞机、想儿子。等一会儿,我们将从自己家的上空飞过。 我爹本来已经有些晕机,听我这么一说,立马打起精神,直直地朝窗外看去。他说,他想看看自家的房子、自家的几亩地,说不定还能看见邻居家那条可恶的老黄狗。虽然窗外的江河大树,随着飞机的上升,慢慢地因距离而被忽略了,除了山头与白雪,什么也看不清,连蚂蚁也不是了,④但我爹还是一直坚守着,直到整个行程结束。 下飞机的时候,我问我爹看到什么没有。我爹说:“没看到,不过,飞机从头顶飞过的时候,老家的人肯定看到了。” 我明白,老家的人看到的,只是指头大的一个亮点,一个指头大的远方。 在这小小的远方之中,却有父老乡亲。 (选自《月光不是光》,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文开篇即写“我”让爹进城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让他坐飞机,从而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对“我”这一动机的猜测,激发阅读兴趣。 B. 老家人看到的只是一个指头大的亮点,而“我”看到的却是远方的父老乡亲,这种念头直击人的内心世界,径直抵达灵魂深处。 C. 爹并不知道“我”托运行李的事,而他因为初次乘坐飞机当然也不知道行李可以托运,所以才在登上飞机时因“我”的谎话而惊慌。 D. 本文是散文,其中穿插了不少有关父亲坐飞机的跌宕起伏而极富象征意味的故事叙述,从而使行文彰显出“情感力量”。 7.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通过对爹的语言描写,看似在写爹的不通情理的武断,实则是突出他以儿子如今的成就为荣的骄傲心理。 B. 句子②中爹认为在塔尔坪坐过一次飞机是本事非常大的表现,所以他要坐一次飞机,好让乡亲知道他的本事大。 C. 句子③写了爹要坐飞机的那天的天气情况非常好,既照应上文“我”对航班班次的选择,又为下文写爹从飞机上向下看等情节做铺垫。 D. 句子④中“坚守”一词写出了父亲从飞机上向下看的动作的执着与坚定,“一直”更强调了这个动作的持续时间之久。 8. 本文主要是写父亲坐飞机 事,题目却是“指头大的远方”,从全文看,“指头大的远方”有哪些意蕴? 9. 文学评论家王克楠先生说:好散文“能够表达微妙心灵感觉”。请根据这一评判标准,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作为好散文的具体表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如此,则白黑分矣。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尽力于权衡以任事。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余力于心,莫负兼官之责于君。故内无伏怨之乱,外无马服之患。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争讼止,技长立,则强弱不觳力,冰炭不合形,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 (选自《韩非子·用人》,有删改) 材料二: 是岁,北海太守庐江朱邑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勃海太守龚遂入为水衡都尉。先是勃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故昌邑郎中令龚遂,上拜为勃海太守。召见,问:“何以治勃海,息其盗贼?”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勃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持兵者乃为贼。”遂单车独行至府。盗贼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钩、锄,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慰安牧养焉。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各以口率种树畜养。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劳来循行,郡中皆有畜积,狱讼止息。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先是A勃海B左右C郡D岁饥E盗贼F并起G二千石H不能禽制。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处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胜,胜任,与“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中的“胜”意思不同。 B. 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内部,与“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下”用法不同。 C. 焉,代词,指“龚遂”,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焉”意思和用法不同。 D. 民有带持刀剑者,定语后置句,与“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齐桓晋文之事》)的句式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非子认为,圣明的君主会使自己的臣下不争辩、不争功,各展所长,这样矛盾就会消失,天下达到最好的治理状态。 B. 勃海郡盗贼并起,郡守朱邑却不能治理好,在这种情况下,龚遂被举荐,接替政绩不佳的朱邑担任勃海郡太守。 C. 上任前,龚遂向皇帝分析了勃海郡形成当今之状况的原因,并向皇帝提出允许他相机行事等请求。
展开余下试题D. 经过龚遂的辛勤劝勉,往来巡查,勃海郡不仅盗贼止息,而且百姓有了积蓄,刑狱讼案也大为减少。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召见,问:“何以治勃海,息其盗贼?” (2)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毋得问。 14. 治民犹用人也,龚遂治理勃海郡的措施和韩非的用人理论有何相通之处?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 李商隐① 其一 嘉陵江水此东流,望喜楼中忆阆州。 若到阆州还赴海②,阆州应更有高楼。 其二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 今朝相送东流去,犹自驱车更向南。 [注]①诗人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邀被辟为掌书记,前途渺茫。途经望喜驿,有所感触而写下这组诗。诗人曾自注该诗“此情别寄”,即情感另有寄托。②还赴海:《尚书·禹贡》有“江汉朝宗于海”句。古时将百川归海称为“朝宗于海”,用来比喻地方官回到朝廷。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一开篇点题,突出“别”字,写诗人到望喜驿,登楼望嘉陵江向东南流去 B. 其二中“含烟带月”写出嘉陵江的烟波浩渺,“碧于蓝”写出嘉陵江水的清澈。 C. 其一中三个“阆州”连用,曲折有味;其二后两句用对比衬托诗人的心情。 D. 两首绝句都以江水为核心,从不同侧面来描摹景色,前者重实写,后者重虚写。 16. 两首绝句,写作对象都是嘉陵江,但内容上各有分工,情感上融为一体。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来景德镇,除了看 A 的瓷器,瓷器手艺人本身也是一道风景。( ① )他们以制作美丽的瓷器为使命,毕生都走在一条追求美的路上。( ② )他们从事的工作,全都与制瓷有关,同时又分工细致。采土、运送、拉坯、画瓷、烧制……( ③ )即使是一只寻常小瓷杯,也要经过繁复工序,方得成器。( ④ )在这里,最能体会到长辈们那句“人要成大器”的教诲究竟是什么含义。在“成器”的每道工序里,都诞生过或正在诞生追求顶尖工艺的匠人,以及那些传奇的故事。 到景德镇去,似是许许多多人不约而同的心愿。我到景德镇有五六次,我发现景德镇如钻石一样,有多个切面,每个切面都有着不同的美。在景德镇,售卖各种瓷器的店铺,大街小巷 B 。徜徉其中,你可以在无数瓷品中陶醉,赞叹:青花、五彩、斗彩、粉彩、颜色釉、影青……造型上,则有方尊、出戟尊、灯笼尊、僧帽壶、镶器、抱月瓶、胆瓶、天球瓶……每种都生动,巧妙。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景德镇有俗谚云:‘一杯七十二手。’”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作用,与文中画波浪线处“人要成大器”的引号作用一致的一项是( ) A. 老师引用了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 B. 开篇点明地点、时间,并直赋其事,以“痛饮”一词写出诗人借酒来排遣愁绪。 C. 评委专家库不唯出身、不唯“帽子”,只考虑青年科学家 潜力与未来可能的收获。 D.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脑影像学试验发现, ① ,人的大脑内有些和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相关的结构会处于激活状态,这种体验和面对真实危险时的神经反应是一样或相似的。而在噩梦结束后,清醒状态下,如果让受试者看一些恐怖图片,这时他们脑内那些和恐惧、焦虑有关的脑区激活程度反而降低了。也就是说,噩梦似乎让他们不那么容易被现实的恐怖刺激吓到。 研究还发现,受试者在梦里感受恐惧的时间越长,那么现实中看到恐怖图片时越不容易害怕。这个试验提示,噩梦可能是负性情绪的虚拟预演,或是一种对恐怖情境的脱敏方式。通过可怕的噩梦,大脑帮助我们克服、释放了一些不良情绪,以便更好地适应现实中的某些压力。 噩梦就像预防针,虽然让人感觉不好, ② 。当人的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噩梦就是那个排气阀,给焦虑、恐惧一个出口,让人不至于被不良情绪淹没。从这个角度看,噩梦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另外,尽管噩梦的情节紧迫凶险,但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身体 ③ 。但如果你做梦时出现拳打脚踢,此时的噩梦则属于疾病——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就需要看医生了。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 假如以“噩梦与健康”为主题写一篇科普文章,请结合以上文段内容,列出主要提纲,不超过5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Ⅰ提到,“在‘成器’的每道工序里,都诞生过或正在诞生追求顶尖工艺的匠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