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自20世纪70年代青蒿素问世以来,所治愈的疟疾患者不计其数。青蒿素类抗疟药,成为疟疾肆虐地区的救命药。 “这是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说。 在中国乃至全球,屠呦呦和青蒿素的故事家喻户晓。半个世纪以来,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复方蒿甲醚、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在抗疟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并走出国门,最终影响了世界。 而屠呦呦却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青蒿素是举国体制的结果,在全球疟疾防治的战场上,个体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有组织有目标的大团队作战才能逐步战胜疟疾。” 屠呦呦同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廖福龙也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体现的不仅仅是中国医药在国际医疗健康领域中的一项原创,更折射出一代中国科研人员的精神风貌,那就是他们对于国家任务的责任与担当。 “现在这种精神已经被总结成‘青蒿素精神’:胸怀祖国、敢于担当,团结协作、传承创新,情系苍生、淡泊名利,增强自信、勇攀高峰。”廖福龙说。 毋庸讳言,历经半个世纪,青蒿素对全球疟疾防治功不可没,但其治疗疟疾的深层机制仍模糊不清。尤其是青蒿素的抗药性,是屠呦呦一直关心的问题,也是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挑战。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屠呦呦和团队成员一直在努力。“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就是找出青蒿素作用机理,破解其耐药性,以及如何扩大青蒿素类药物的适应症。”廖福龙说。 欣喜的是,2019年6月17日,屠呦呦团队对外公布,其青蒿素抗药性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刚,采用化学生物学方法,研究血红素激活青蒿素的过程,发现激活的青蒿素可与疟原虫的100多种蛋白以共价键结合并使之烷基化,破坏疟原虫的诸多生命过程,从而杀死疟原虫。这个血红素激活的多靶点学说已得到国际抗疟学界的认同,对揭示青蒿素抗疟的深层机理、耐药现象并促进更有效的临床用药等意义重大。 (摘编自付丽丽《消除疟疾,“中国神草”青蒿素功不可没》,《科技日报》2022年4月5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开始为了研究抗疟药物,屠呦呦收集了上千个方药,并从其中上百个方药中提取药物,但是这些提取物的抗疟效果并不明显。 B. 屠呦呦和同事们从青蒿这一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中找到了突破口,并且勇敢地做临床试药志愿者,结果证明青蒿提取物的抗疟效果明显。 C. 当前全球疟疾死亡率已经下降了一半,中国也通过了消除疟疾认证,这些奇迹完全是依靠青蒿素神奇的医疗效果而实现的。 D. 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在抗疟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屠呦呦团队查阅大量的文献,后来从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得到了启发,说明中国传统医药宝库丰富广博。 B. 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抗疟药,直到70年代才有了重大突破,又经过80年代,直至到21世纪,对青蒿素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 C.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举国体制的结果”,这既体现了科学家淡薄名利的精神,也充分肯定了国家制度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D. 青蒿素对全球疟疾防治功不可没,但是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并不清楚其治疗疟疾的深层机制,这说明科学家们过去对青蒿素的研究能力不足。 3. 下列对两则材料的论述和说明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分别用了“我”“我们”两种人称,以此来说明在“青蒿素”的发现研究过程中既有个人的发挥,也离不开团队的合作。 B. “这是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指出了“青蒿素”的成功让中医药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C. 材料二多次引用了同事的话,不仅总结了“青蒿素”研究发现的重大意义,还说明了对“青蒿素”的研究仍在不断地深入。 D. 两则材料都引用了大量的数字,有的记录了青蒿素研究的时间节点,有的统计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数据,体现了说明的准确性。 4. “团结协作、传承创新”是“青蒿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5. 通过阅读有关“青蒿素”研究历程,你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有关科学发现的内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D 3. B 4. ①青蒿素的研究离不开团队协作,从查阅文献、做志愿者、分离提纯都是团队在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其他单位的协作;②青蒿素的研究传承了中国传统医药,每个阶段都有新的研究成果。 5. ①科学发现的背景;②科学发现的重要节点;③科学发现的发展历程;④科学发现的成就意义。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两则材料详细介绍了青蒿素的发现历程及其对全球疟疾防治的重大贡献。材料一以屠呦呦的第一人称视角,生动描述了研究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强调了传统中医药的智慧与现代科学方法的结合。材料二则从宏观角度总结了青蒿素的全球影响,并突出了“青蒿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文章结构清晰,既有具体的研究细节,又有宏观的历史背景,充分展现了科学发现的艰辛与伟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这些奇迹完全是依靠青蒿素神奇的医疗效果而实现的”错误。由原文“自2000年以来,全球疟疾死亡率已经下降了一半。其中,‘中国神草’青蒿素功不可没”可知,这些奇迹青蒿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说完全是依靠青蒿素。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这说明科学家们过去对青蒿素的研究能力不足”错误。“青蒿素对全球疟疾防治功不可没,但是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并不清楚其治疗疟疾的深层机制”只能说明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深层机制较为复杂,难以研究清楚,并不能就此说明科学家们过去对青蒿素的研究能力不足。事实上,科学家们在青蒿素的发现、应用以及进一步研究上都取得了很多成果,为抗击疟疾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