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3  2025-08-07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中试卷
重磅:高考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无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命题:瓯海一高 丁志珍 审题:泰顺中学 吴婷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快速演进,互联网信息及其在社交媒体上的快速传播正引发经济社会的剧烈变化,流量经济的发展成为重要趋势。传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通过流量经济赋能地方发展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流量经济既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带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2023年以来,国内不断涌现流量城市。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旅游、天水麻辣烫、开封王婆说媒相继出圈,成为流量城市发展的典型。就流量与地方的关系来看,无论是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开封王婆说媒的传统相亲文化,还是淄博烧烤与天水麻辣烫的地域美食文化,都根植于当地特色与历史文化脉络之中,其成功的秘诀在于将地方特色、文化底蕴与流量传播深度融合。这些成功案例带给我们新的启发与思考,流量经济赋能地方发展与文旅融合需要聚力各方资源,持续推广地方文旅品牌;加强弹性治理,提升政府服务意识与治理效能;延长文旅产业链条,增强地方的文化特性。
(摘编自叶超《流量驱动地方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思考》)
材料二:在网红城市的网络空间生产层面,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使得平台技术与资本积累得以实现重组,以流量算法为标准的规制嵌入也为平台经济追求生产利润提供了新途径,最终使得异化的网络平台成为平台资本积累下的“流量拜物教”。故而,在网红城市治理过程中,过度推崇“流量至上”逻辑对于城市文化品质的侵蚀会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其一,以流量至上的逻辑替代人民至上的逻辑,导致城市发展的价值理念有所偏离。坚持人本逻辑主导现代化城市建设,应当以人民满意度作为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评判标准,以发挥人民主人翁地位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网红城市对流量的过度追求,导致抢夺受众注意力资源成为城市竞争与财富变现的流量密码,尤其是随着自媒体行业的兴起,“流量”与“资本”之间架起了双向赋能的贯通桥梁。在资本的驱动下,流量至上的逻辑逐步向资本生产逻辑过渡,人们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点赞、转发、评论,促进了网红城市的流量生产,这实质上是一种无偿的义务劳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被异化为“数字劳工”。其二,以流量至上的逻辑推行网红城市的复制性建设,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缺乏自身特色。流量逻辑带给受众群体最直观的体验就是某一事物的流行兴起是时下最前沿、最潮流、最有潜力的发展机遇,受流量背后经济利益的驱使,为了抢占流量高地,一些城市对自身的城市形象定位本就不清,因此会不顾实际地开展网红城市的“翻版”建设,导致同质化的城市竞争,但城市间的历史文化底蕴、 自然人文资源本就不同,由此会产生城市建设主题内容重复、属地特色不突出、流量聚集效应不明显等窘境。其三,由流量至上引起的娱乐主义泛化倾向,缩减了网红城市文化品质的涵养空间。在流量逻辑主导下,尽力博人眼球和谋取关注成为网红城市出圈的秘诀,部分网络博主为竭力吸引粉丝和流量,增加自身人气,提升潜在商业价值,不断上演“蹭流量”“蹭热点”等行为。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曹冬松、方雷《数字时代的“网红城市”:生成形态、流量效应与治理转型》)
材料三:消费者“打卡”网红城市是一种典型的符号消费行为,对于城市来说,以高质量的产业和服务,吸引消费者沉浸式体验,远比拍摄几张美照、几段点赞量高的短视频,更能让人产生长久的城市认同感。也就是说,政府在城市形象建设中需要科学处理“虚实”业态的关系,将虚拟空间造景和实体空间遭境有机结合,合理配比“吃住行游购娱”等文旅产业和商业服务,并将不同业态都纳入城市形象建设的总体框架,始终将城市的文化品格作为价值追寻,这样才能真正让老百姓“近悦远来”,流连忘返。
值得注意的是,在追求热门景点和网红打卡地的热度的同时,不仅需要牢牢把握城市功能品质活力的基础承载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还要把宜居宜业宜游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城市发展的持续追求,这是“网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追求。为此,一方面,推动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持续涌现,以满足市民和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在空间布局上,持续深化文旅多空间功能协同,将文旅融合的理念深度融入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设施配套、产业转型中,保障城市发展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城市规划实施的连续性,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顺畅、便捷、安全、舒适的公共服务和旅居体验。另一方面,“网红城市”拥有的不仅仅是特色符号,还有文化元素与城市底蕴。如果一个城市的灵魂,即城市的文化与精神没有被真正体现出来,“网红城市”热度必将难以维持。以人为本是各项城市建设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只有在城市形象打造中充分考虑民生,才能真正让城市形象的“面子”找到与之相配的“里子”,才能让“流量” 变“留量”。
(摘编自秦国伟《如何让网红城市红得更持久》)
1. 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流量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同时又推动了当下城市的文旅融合发展,这显示出传统经济模式已经被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取代。
B. 流量经济赋能地方发展与文旅融合需要聚合资源推广文旅品牌,提升政府服务意识与治理效能,拉动文旅产业,增强地方的流量特性。
C. 在网红城市的网络空间中,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由于异化的网络平台逐渐成为所谓的“流量拜物教”,平台技术与资本积累得以重组。
D. 为了追求流量, 一些城市对自身的形象定位不清,没有依照城市现况设计,盲目模仿“网红”城市的做法,导致同质化的城市竞争。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化城市建设本应坚持人本逻辑,但是人们在参与网络活动不断促进网红城市流量生产的过程中,被异化为“数字劳工”。
B. 在网红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吸引流量成为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是过度追求流量则会使网红城市陷入发展的窘境。
C. 仅仅依靠流量加持和特色符号,没有文化元素和精神品质作支撑,不把满足人民的需求作为目标,网红城市就绝不可能发展。
D. 三则材料侧重点不同,材料一强调流量驱动措施,材料二批判“流量至上”的负面影响,材料三侧重网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 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启发与思考”内容的一项是( )
A. 江西流量经济产业基地引入“抖音直播生态园”项目,推动本地实业与流量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融合发展,为本地企业开辟新的销售渠道。
B. 温州依托刘基文化和百丈漈山水资源,布置各种体现江湖氛围的实景,推出“百丈漈武侠大会”文旅IP,打造“5A+武侠”文旅品牌。
C. 南昌深挖红色旅游资源,擦亮英雄城品牌,举办每月1日八一广场的升国旗活动和每年八月的“光影八一”灯光秀,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
D.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播出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阿勒泰,当地将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地方美食品鉴、游牧生活体验等开发成特色旅游项目。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面对《黑神话•悟空》带来 旅游热潮,山西政府推出了多条西游古建筑文旅路线,随后又发布了“天命人集结令”,开展线下副本打卡等活动,打造全新的“文旅+游戏”联动体验。山西政府如何抓住这一契机,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实现更持久的发展?请结合材料三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卜儿哭科,云)孩儿放心,这个老身都记得。天那,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监斩官云)你有甚么事?你说。(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
【要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正旦唱)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展开余下试题(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节选自《窦娥冤》)
材料二: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
哈姆莱特:出家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我自己还不算是一个顶坏的人;可是我可以指出我的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的母亲还是不要生下他来的好。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给它们形象,甚至于我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把它们实行出来。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出家去吧。你的父亲呢?
(节选自《哈姆莱特》)
6.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诀别婆婆时,窦娥为保护婆婆,只能屈认罪名,这是她怜爱婆婆的贤良之举,也以此反映封建社会的黑暗。
B.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窦娥受刑前之所以发下三桩誓愿,只是为了向世人昭明自己的冤屈。
C. “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体现了哈姆莱特对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也流露出他的烦恼、苦闷、 彷徨。
D. 哈姆莱特心中的伟大事业是为父复仇,在经过一番关于生死的灵魂拷问后,他退缩了,表现出复仇行动上的延宕。
7. 下列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窦娥冤》属于元杂剧中的“本色派”作品,在创作中大量地运用源自人民现实生活的、鲜活而又富于表现力的口语。
B. 【二煞】使用了反问、比喻、反复、对比等修辞方法,语言形象且符合窦娥的个性,表现出窦娥内心的愤恨和冤屈。
C. 《哈姆莱特》选文运用叙事和议论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将哈姆莱特内心灼热、忧郁的情感宣泄得淋漓酣畅。
D. 戏剧语言能够巧妙表现人物内心波动,选文呈现了哈姆莱特从对现实的控诉,逐渐转向对生死的思考,进而转向对自我与社会的反思。
8. 《窦娥冤》中多次提到了“天”,请结合材料分析“天”的含义及其蕴含的人物情感态度。
9.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请结合选文,分析这两个戏剧的悲剧性所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寐,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选自《庄子•养生主》)
材料二:
魏莹与田侯牟①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犀首②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③,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扶其背,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④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君曰:“然则若何?” 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⑤。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选自《庄子•杂篇•则阳》,有删改)
【注】①莹:魏惠王名。田侯牟:齐威王名。②犀首:武官名。③内热发于背:因恚愤而背生痈疽。④胥靡:服役的人。⑤管:一种乐器。剑首:指剑鼻环的小孔。嗃:洪亮而悠长的声音。吷:细微的声音。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筑十仞之城A城者B既十仞矣C则又D坏之E此F胥靡之所苦也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子,名周,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也叫《南华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其后学所著。
B. “族庖月更刀”中的“月”与《鸿门宴》中“吾得兄事之”的“兄”用法一致。
C. “善刀而藏之”中的“善”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字含义不同。
D.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中 “若”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若”的意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庖丁解牛时,手足并用,肩膝同举,写出了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庖丁解牛动作的节奏感。


展开余下试题B. 文惠君的夸赞,从侧面烘托了庖丁技艺的精湛,同时,从现象描述转入本质追索,起到了巧妙的过渡作用。
C. 因为齐国毁约而要发动战争的主战派,是为泄私愤;而反对战争的反战派,是顾及王家基业。这两者本质上都是主张“有为”的。
D. 华子既反对主战,也反对反战,是最合乎“无为之道”的,但是华子却不愿意讲,只是说:“你还是求助于清虚淡漠、物我兼忘的大道吧!”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2)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14. 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体现了庄子散文最主要的艺术特色,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四时读书乐
翁森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①,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②,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③在,及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注]①羲皇侣:隐士,这里指诗人自己。②林薄:草木生长茂密之处。③短檠:一种油灯的代称。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诗五、六句因果倒置,强调夏日读书让人具有像远古羲皇时代的人一样逍遥自在的感受。
B. 诗人调动不同感官观察时节,通过视觉描绘夏的活泼趣味,从听觉角度渲染秋意冷清。
C. 秋诗中,因为有读书相伴,诗人面对满林 秋意,浑然不觉萧索,反而更觉清虚静谧。
D. 两首诗的构思相同,以描绘季节景物起兴,以直抒“读书之乐”结尾,其间情景交融。
16. 《说“木叶”》中提到意象是有暗示性的,带有某些特定的意蕴。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树”和“叶”物象相同,为什么“昼长吟罢蝉鸣树”句用“树”,“昨夜前庭叶有声”句用“叶”?请结合意象的暗示性简要回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过洞庭》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的心胸像冰雪一样明洁,体现了他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的高洁人格。
(3)《桂枝香•金陵怀古》感叹六朝竞逐奢靡繁华而相继灭亡,此时只剩下凄凉秋色,表达词人吊古伤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每个人都要做好管理自己体重的“第一责任人”。评估体重状况,可以用好BMI(体质指数)和腰围“两把尺子”,定期监测体重;管理体重,更要从“管住嘴”“迈开腿”开始行动起来,把对体重的管理放到对生活质量的管理中,把对数字的关心转化为对生活节奏的把控中。
当然,①体重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单打独斗,②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③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④旨在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⑤普及健康生活方式,⑥逐渐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
18. 下列各句加点处的双引号,和文中“两把尺子”的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而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金。
B. 世界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客观分析了现阶段培育的杂交水稻的缺点。
C. 赤壁是古代战场,当年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引发了无数人的怀古之情。
D. 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
19. 文中①至⑥句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病句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购买潮玩盲盒、好运绿植,给自己带来好心情;挑选心仪的“谷子”和“手办”,让动漫角色陪伴左右;把富有文化特色的新潮文创产品作为送给朋友的礼物……近年来, ① ,情绪价值商品服务应运而生。
情绪消费市场需求增加。面对学业、工作、情感等多重压力时,年轻群体对减压、情感陪伴、自我认同、社交表达、价值认同等情感诉求不断增加,并且愿意为此消费。这是年轻人对情绪服务的态度,也( )出市场对有价值服务的迫切需求。
② 。近年来,情绪消费服务如( )般快速发展,大量从业者涌入,出现了价格低、靠走量、效果不明等难以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服务。事实上,情绪消费服务应有更高更明确的要求,个性化服务不仅要有针对性地提供( )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建议,还应保护消费者隐私。这都迫切需要行业门槛划分清晰,产品价值具备一定的专业性。
情绪价值消费不同于传统物质消费, ③ 。想赢得青年消费群体的市场认可,商家不能只在营销上花心思,更应根据年轻人的精神需求,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换句话说,围绕年轻消费者的心理、审美、性格特点展开的差异化、个性化、高效化的服务,更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20.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折射 星罗棋布 吻合 B. 影射 雨后春笋 契合
C. 折射 雨后春笋 契合 D. 影射 星罗棋布 吻合
21. 文中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3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法国作家纪德说:“关键在于你的目光,而非所见之物。”如今,图文、短视频等多元信息在不断塑造我们的“目光”,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能“看见”更多?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温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