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3  2025-08-07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中试卷
重磅:高考语文最新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重庆市巴蜀中学教育集团
高2027届高一(下)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地球诞生在太空中最合适的位置。要是更靠近太阳,地球上就会因为温度过高而无法维持液态水;要是距离太阳更远,又会因温度太低而没有液态水。在太空中,只有一个刚刚合适的狭窄地带,而地球的首个幸运之处就是出生在这个带状区域的正中间。此外,木星这颗巨行星以其强大的引力场将撞向地球的致命天体拖离地球轨道,使地球安然无恙。
地球因其足够大的体积,能将厚厚的大气吸住,进而在表面形成温室层,把太阳的热量困在里面。大气是水分的源泉。地球是太阳系行星中唯一一颗长期拥有海水的星球。放眼望去,好像自诞生以来地球就几乎没有改变过,这的确让人十分惊叹。正是这种使水持续保持液态形式的能力,才使地球成为生命的方舟。
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恰到好处,但是仅凭这一点还不够,地球还必须有一个气候控制系统。要保证该系统正常运行,须具备另一个独一无二的特征:板块构造。在遥远的过去,与我们毗邻的星球的地壳可能移动过,但在过去大约10亿年内,它们的表面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火山在太阳系中十分普遍,但是,没有任何行星能像地球这样有独特的线性山脉,将移位或破裂的外壳缝合上。在年轻的地球上,海水渗入地壳,使易脆的岩层变弱或变软,直至弯曲和破裂。热量从地球深处涌上来,把脆弱的地壳分裂成许多碎片。这些碎片开始移动,互相碰撞,变得扭曲。移动的板块为地球内部压抑已久的热量提供了一个排放口,于是,地球内部深处的对流就会被加强,因此地核内的热量就会被更多地释放出来。目前,地球的对流引擎正在健康地运转着,实际上,它所具有的强大功能足以使这颗星球形成磁场。这反过来又会给地球罩上一层保护外壳,使地球表面免遭宇宙辐射,并减少大气层中的气体向太空流失。在水和板块漂移的共同作用下,从海洋中突起的大陆形成了,从而使地球的气候调控得以实现。
创造一个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居然需要一系列如此复杂并且不大可能的连环事件,这实在是难以想象的。
(摘编自伊恩·斯图尔特,约翰·林奇《地球:行星的力量》)
材料二:
在刘慈欣的《三体》中,三体世界里居住着一群拥有高度发达文明的三体人。而在真实的三体世界中,是否有可能存在生命呢?
我们知道,恒星是生命的禁区,其表面温度达好几千摄氏度。在这种条件下,不管是什么样的生命都无法生存。因此,三体世界要想拥有生命,关键是要有一颗适宜生命居住的行星。
那三体世界是否拥有这样的行星呢?答案是有。
2016年8月24日,31位欧美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比邻星附近找到了一颗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新行星。
可能有些读者会觉得奇怪了,地球与比邻星之间相距4.25光年,在距离如此之远的情况下,这颗行星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得先给你补充一点基础知识,讲讲什么是多普勒效应。让我们从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说起。常坐地铁出行的人应该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当列车进站的时候,它发出的汽笛声会变得比较尖锐;当列车出站的时候,它发出的汽笛声会变得比较低沉。这个现象就可以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当某个物体靠近我们的时候,它发出的声波波长会变小,频率会变大;而当这个物体远离我们的时候,它发出的声波波长会变大,频率会变小。


浏览完整试题多普勒效应不仅适用于声波,还适用于宇宙中所有的波。如果某颗恒星正在靠近我们,它发出的光的频率就会变大,这称为蓝移;反过来,如果此恒星正在远离我们,它发出的光的频率就会变小,这称为红移。如果比邻星真的拥有一颗行星,此行星就会与比邻星构成一个彼此绕转的两体系统。通过上述探测比邻星行星的方法,被称为径向速度法。

2016年,欧洲南方天文台经过几个月的观测,发现了一颗正绕着比邻星旋转且公转周期是11.2天的新行星。这颗新行星,后来被命名为比邻星b。天文学家们还发现比邻星b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3倍,说明它肯定是一颗表面被岩石覆盖的固态行星。此外,它与比邻星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5%,这让它恰好位于比邻星的宜居带之内。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在比邻星b上,会不会真的有三体人呢?”
很遗憾,这回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从你比较熟悉的太阳讲起。
太阳是整个太阳系能量的源泉。而太阳本身并不是特别稳定,它经常会发出太阳风暴。太阳风暴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其一是太阳耀斑,它是指太阳表面突然急剧变亮的斑点。一旦发生了太阳耀斑,太阳发出的电磁波的能量就会急剧增强。另一个是日冕物质抛射。也就是说,太阳能把它表层的物质抛向太空,从而形成所谓的太阳风(主要成分是一些能量极高的带电粒子,例如剥离了外层电子以后的氢原子核和氦原子核)。
为了便于理解,你不妨把太阳耀斑当成是太阳风暴中的闪电,而把日冕物质抛射当成是太阳风暴中的雨水。
就像太阳能发出太阳风暴一样,比邻星也能发出比邻星风暴。更要命的是,比邻星还是一颗耀星。这意味着,比邻星可以产生特别强的比邻星风暴。如果这种强度的超级耀斑直接作用在地球上,足以把地球的大气层整体剥离。而一旦失去了大气层,其表面的液态水将会全部蒸发成水蒸气,并且逃逸到太空中去。
(摘编自王爽《宇宙奥德赛:穿越银河系》)
1. 下列对材料一画横线语句的图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球的水分能够持续保持液态形式,这主要得益于地球位于太空正中间的有利位置。
B. 木星以其强大的引力场保护地球免受致命天体的撞击,为生命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C. 近十亿年来,与地球相邻的星球地壳陷入了停滞状态,这表明其板块活动较为平静。
D. 虽然比邻星b位于比邻星的宜居带内,但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受到比邻星风暴的制约。
3. 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采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述了地球维持生命存在的自然特征。
B. 材料二通过使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直观展示了用径向速度法探测系外行星的原理。
C. 材料二通过列举日常生活场景和打比方,使抽象专业的概念术语变得更生动形象。
D. 材料在陈说观点时使用“好像”“几乎”“应该”等词,体现科普文用语的严谨性。
4. 材料二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 哪些要素是维持生命存在 必要条件?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答案】1. C 2. A
3. B 4. ①通过设问引入新的论点或证据,并通过回答这些问题逐步展开论证,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论证逻辑。②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好奇心,使行文起伏,具有可读性。
5. ①适宜的恒星和行星距离: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要恰到好处,以保证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②稳定的液态水环境: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一个星球必须有能力维持液态水的长期存在。③保护性的大气层和磁场:一个适宜的大气层可以为行星表面提供必要的保护,阻挡有害的宇宙辐射和太阳风,同时维持适宜的气候条件。
【解析】
【导语】本文以双材料对比结构呈现科普主题:材料一通过地球案例,系统解构生命存在的四大要素(宜居带位置、行星保护机制、板块运动、磁场防护);材料二则以比邻星b为例,反向论证恒星活动对宜居条件的破坏性。论证手法上,材料一采用因果链式说明,材料二善用设问引导与生活化类比,有效降低阅读门槛。两则材料共同凸显宇宙中生命诞生条件的苛刻性与地球的特殊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D项地壳没有分裂成碎片,故排除。
A.对流方向有误,据原文“移动的板块为地球内部压抑已久的热量提供了一个排放口,于是,地球内部深处的对流就会被加强,因此地核内的热量就会被更多地释放出来”可知,箭头应指向地壳外部。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太空正中间”错,据原文“太空中最合适的位置”“带状区域的正中间”可知选项中“太空正中间”表述有误。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使用图表和数据分析”错,材料二在阐释径向速度法探测系外行星的原理时,只用了图表并未使用数据分析,数据是用于分析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发现。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作者通过设问句引入新的论点或证据,然后通过回答问题逐步展开论证,使论证过程清晰有条理,让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关于三体世界是否存在生命这一问题的分析过程。如先提出“那三体世界是否拥有这样的行星呢?”的问题,引发读者对三体世界是否存在适宜生命居住行星的思考,然后给出“答案是有”,并引出比邻星b这一证据,接着又通过“在距离如此之远的情况下,这颗行星是怎么被发现的呢?”的设问,引入多普勒效应和径向速度法等知识,解释行星的发现过程,使读者能顺着问题和回答,逐步了解论证的逻辑脉络。
②设问句的使用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更积极地参与到文本的阅读中。例如“在比邻星b上,会不会真的有三体人呢?”这一设问,会让读者不禁去思考和想象,同时也使行文避免了平铺直叙,产生起伏,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让读者更有阅读的欲望。


展开余下试题【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适宜的恒星和行星距离:根据材料一“要是更靠近太阳,地球上就会因为温度过高而无法维持液态水;要是距离太阳更远,又会因温度太低而没有液态水。在太空中,只有一个刚刚合适的狭窄地带,而地球的首个幸运之处就是出生在这个带状区域的正中间”可知,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必须恰到好处,这样才能保证行星表面温度适宜,进而维持液态水的存在,为生命诞生创造条件。
②稳定的液态水环境:材料一提到“地球是太阳系行星中唯一一颗长期拥有海水的星球…… 正是这种使水持续保持液态形式的能力,才使地球成为生命的方舟”,明确指出了液态水对生命存在的重要性,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只有星球具备维持液态水长期存在的能力,才有可能孕育生命。
③保护性的大气层和磁场:依据材料一“地球因其足够大的体积,能将厚厚的大气吸住,进而在表面形成温室层,把太阳的热量困在里面”以及“地球内部深处的对流就会被加强,因此地核内的热量就会被更多地释放出来。目前,地球的对流引擎正在健康地运转着,实际上,它所具有的强大功能足以使这颗星球形成磁场。这反过来又会给地球罩上一层保护外壳,使地球表面免遭宇宙辐射,并减少大气层中的气体向太空流失”可知,适宜的大气层可以维持适宜的气候条件,而磁场能使星球表面免遭宇宙辐射,减少大气层中的气体向太空流失,它们共同为生命存在提供了保护性环境。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名优之死①(节选)
田汉
第三幕
大京班后台。
[左宝奎对镜做打架的姿势,新闻记者何景明上。]
左宝奎:哦呀,何先生!请坐,请坐。怎么老没有到后台来玩儿。
何景明:这一晌报馆里的事忙,前些日子到广州去了一趟。……刘老板呢……
左宝奎:他刚上,一会儿就下了。
何景明:他得罪了谁?怎么我在火车上见有人在报上骂他呢?
左宝奎:您看见哪一个报骂他?
何景明:这种无聊的小报多得很,我也记不起名字了。
左宝奎:是怎么骂的?
何景明:说刘老板现在的玩意儿②不比从前了,又不肯卖力气。……
左宝奎:你以为他骂的对不对?
何景明:我是知道刘老板的,不用说了。
左宝奎:何先生,咱们都是刘老板的好朋友,不是我说句袒护他的话,骂刘老板脾气不好,可以;骂他运气不好,更可以;可不能说他的玩意儿不好。说他不卖力气吗,那更加冤枉,我挺佩服刘老板的地方就在这一点,挺替他不值得的地方也在这一点。——他对玩意儿太认真了。因为认真所以他无论什么戏不肯不卖力怠慢观众,也不肯太卖力讨好观众。别瞧他外表一点也不火,但是骨子里他使了全身的气力,一下来里面衣裳总是潮的。他近来身体不像从前好了,医生劝他休息几个月,我也劝他带起凤仙儿走动走动,可是因为他欠的债太多,一时走不动,又因为合同的关系,老板一定不放他走,所以他总是带着病上台,一上台他又是一样的卖力,像今天这样他还唱双出哩。我劝他说,“老板你有病,马马虎虎过了场就得了,犯不上这样卖命。”他说,“宝奎,咱们吃的是台上的饭,玩意儿可比生命更要紧啊!”像他这样把玩意儿看得比性命还要紧的人,外边还要骂他不卖力,他要不要气得病上加病呢。
何景明:可是捧凤仙儿的好像很不少哇。
左宝奎:可不是。谁不愿台下人缘好啊,老板也挺希望凤仙儿成名的,可是她一成名就跟臭肉一样给苍蝇钉上了。老板被这事都气病了哩。
何景明:我好久不到后台来,究竟怎么回事?难道报上说凤仙同一个什么姓杨的——
左宝奎:(急止之)嘘。
[刘凤仙同杨大爷上。]
刘凤仙:唷,左老板,辛苦辛苦。
左宝奎:辛苦辛苦,你打哪儿来?
刘凤仙:家里来。
左宝奎:咖啡馆里来吧。
刘凤仙:别瞎说了,先生上了吗?
左宝奎:上了。(见杨大爷,故作惊状)哦,杨大爷,老没见,您好呀?
杨大爷:这坏蛋!前天不是还见过的吗?
左宝奎:对,咱们前天还见过的哩,只有一天没有见,怎么好像长远没有见似的,这真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杨大爷,您昨天怎么不来。您每晚来捧我,昨儿个特为着您演了一出《化子拾金》,您没有来,您猜怎么着我演的简直不得劲儿了。您昨天上哪儿去了?
杨大爷:(得意地)昨天我同她上吴淞去了。
刘凤仙:(扯杨大爷)没有的事。昨天不是待在家里吗?
杨大爷:(含糊)哦,不错,待在家里的。
何景明:(一直望着他们,低声问左宝奎)难道那……是真的吗?
左宝奎:咳,何先生,世界上的事在我们小丑的眼睛里面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真,也没有什么假。
[何景明下。刘振声与刘凤仙对看。]
刘振声:(愤怒的沉默)忘恩负义的东西!出卖自己的东西!
刘凤仙:我怎么出卖了自己了?
刘振声:你自己想一想。
[刘凤仙哭。杨大爷匆匆上场。]
杨大爷:(急到刘凤仙前,见她哭)凤仙,你怎么哭?你为什么哭?(望望刘振声)难道谁还敢欺负你吗!
[刘凤仙愈哭。]
杨大爷:你说什么人敢欺负你?哪一个杂种敢欺负你?
刘凤仙:没有人欺负我,是我自己心里难受。
杨大爷:刚才好好的,谁让你心里难受来着,快说!
刘振声:(击桌)什么东西!
杨大爷:(勃然)哈!你骂谁?
刘振声:我骂你!
杨大爷:你认得我吗?
刘振声:我认得你,你是浑蛋,你是孬种,你是我们梨园行的敌人!
杨大爷:你敢骂我!你……(伸出手杖要打刘振声)
刘振声:我不但是骂你,我,我还要揍你。(气极了,抢过手杖,很熟练地给他一推)
杨大爷:(摔在地下)好。你敢打我……好。……
[左宝奎听得声音匆匆上,后台闻声者同上。拉住两人。]
杨大爷:(再起要打)好,你敢打我。……大不了一个臭唱戏的,好大的狗胆。看你还敢在我们这码头混。
左宝奎:(急劝止)有话好说,怎么动手动脚的,老板快上了,我们台上的人,犯不着和人家争台下的事,还是爱重自己的玩意儿吧,好的玩意儿是压不下的!
刘振声:好。(凝凝神,立归平静,勉强登场)
[刘凤仙拉着杨大爷的袖,杨大爷将刘凤仙一摔,急步下场。]
左宝奎:真是怎么闹的。
[内刘振声唱:“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稼场鸡,惊醒了梦里南柯。”]
左宝奎:(注意听刘振声的唱腔)嗳呀,刘老板的嗓子气坏了。
刘凤仙:(担心)怎么办!
[台底下有人叫,倒采连起。“好呀!”“通!”“滚下去!”之声。]
[内声:“嗳呀,不得了,刘老板倒了。”]
[后台的人都一齐拥到前台。一时大家把面如白纸的刘振声扶到后台他的戏房。]
刘凤仙:先生,先生!
左宝奎:老板,老板!
何景明:刘老板呢?……(见刘振声)刘老板,振声!振声!振声!挣扎呀!挣扎呀!你犯得着这样牺牲吗?
刘凤仙:(哭)先生!先生!只要你转来,我以后随你把我怎么样!先生呀。——
[刘振声略睁眼睛望着大众,及见刘风仙不觉泪下。]
杨大爷:(悄步上见刘振声,得意地)刘老板,你好呀。你可认得我?
刘振声:我认得你,我们唱戏的饶不了你!(挣起举拳头欲击之,但心脏已弱,不能支持,倒下了)
左宝奎:老板,老板呀!难道我们活在台上的也要死在台上么?你瞑目吧,我们跟那些鬼东西没有完!


展开余下试题(选编自田汉戏剧《名优之死》,原载于1929年5、6月《南国》月刊第1、2期)
注:①《名优之死》是田汉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创作的戏剧,讲述了旧社会京剧名角刘振声因为自己倾力培养的徒弟刘凤仙为了名利投入了流氓杨大爷的怀抱,忘却了艺术追求而满含愤恨离世的故事。②“玩意儿”,京剧行话,指戏曲演员的天赋、学养。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何景明与左宝奎的对话,侧面塑造了名角刘振声的人物形象,证明了报社骂他“玩意儿不比从前”“不肯卖力气”是无理的。
B. 从左宝奎看到杨大爷时说到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话,与劝解刘振声打杨大爷时的语言可以看出左宝奎的世故圆滑、精于算计。
C. 刘凤仙对艺术的背叛,表现出她在物质世界里的屈服和堕落,她没能坚守艺术理想,这是社会所致,更是自身人性所致。
D. “我不但骂你,我还要揍你”,这是刘振声作为一个老艺人对文化艺术传承的坚守,更是不屈不挠的气节展现。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剧中中括号可以用于描述场景,小括号可以用于简短动作或情绪的表述,如“[刘凤仙同杨大爷上。]”和“(急止之)”就是这两种用法。
B. “她一成名就跟臭肉一样给苍蝇钉上了”语言生动形象,用比喻的说法讽刺了刘凤仙与杨大爷之间的关系。
C. 杨大爷说的“难道谁还敢欺负你吗!”是典型的戏剧潜台词,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能够领悟出杨大爷语言中指的是刘振声。
D. 本文中刘振声与杨大爷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哈姆莱特》中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冲突类型一致。
8. 选文中刘振声语言不多却精彩,请根据其语言概括分析其人物形象。
9. 陈白尘在《中国现代戏史稿》指出:“《名优之死》的悲剧性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据此,结合文本探究本文的主题。
【答案】6. B 7. D
8. ①关爱弟子,为弟子堕落而怒其不争的师父:“忘恩负义的东西!出卖自己的东西!”一句表现了刘振声对刘凤仙为名利出卖自己,屈服堕落在物质世界里的愤怒。
②正直、高尚、不为恶势力屈服的艺术家形象:“我认得你,你是浑蛋,你是孬种,你是我们梨园行的敌人!”“我不但是骂你,我,我还要揍你”“我认得你,我们唱戏的饶不了你!”可以看出刘振声身上的不屈与抗争。
9. ①同情艺人命运:展现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梨园艺人深陷债务、受合同束缚,抱病登台的辛酸遭遇,寄寓对其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②批判病态社会:借刘振声以死抗争的悲剧结局,抨击那个黑白颠倒、“容不下好东西”的病态社会。
③揭示悲剧根源:通过杨大爷等恶势力欺压、无良小报污蔑、观众盲目倒彩等现象,揭露腐朽旧时代是导致艺人悲剧的根本原因。
④赞美艺人精神:塑造刘振声为艺术献身的形象,歌颂有良知艺人在浊世中坚守初心、捍卫艺术纯粹与神圣的崇高品质。
⑤呼吁艺术传承:以刘振声誓死坚守戏曲表演的执着,倡导对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解析】
【导语】这篇戏剧选段通过刘振声与杨大爷的冲突,展现了旧社会艺人的悲剧命运。刘振声坚守艺术尊严却遭背叛,最终含恨而终,揭示了艺术理想与物质诱惑的尖锐矛盾。左宝奎的圆滑世故与刘凤仙的堕落形成对比,强化了主题的社会批判性。语言生动,冲突激烈,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B.“精于算计”错,劝架时强调“爱重玩意儿”,是维护艺术尊严,体现正直与对同行的保护。他的言行始终围绕调和矛盾、保护同行,无自私谋利或暗中谋划的表现。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D.“矛盾冲突类型一致”错误。不一致,刘振声与杨大爷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外部冲突,《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毁灭”是人物内心冲突。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关爱弟子,为弟子堕落而怒其不争的师父。刘振声的“忘恩负义的东西!出卖自己的东西!”这句话直接表达了刘振声对刘凤仙的失望和愤怒。刘凤仙作为他倾力培养的徒弟,却为了名利背叛艺术理想,屈服于物质诱惑。刘振声的愤怒不仅是对她个人的指责,更是对她背叛艺术、辜负自己期望的痛心。刘振声是一位严师,对弟子有深厚的期望和责任感,当弟子堕落时,他表现出强烈的道德谴责和恨铁不成钢的情感。
②正直、高尚、不为恶势力屈服的艺术家形象。依据戏剧“我认得你,你是浑蛋,你是孬种,你是我们梨园行的敌人!”“我不但是骂你,我,我还要揍你!”“我认得你,我们唱戏的饶不了你!”可知,这些语言展现了刘振声对杨大爷的极度厌恶和反抗。杨大爷代表的是旧社会的恶势力,他利用金钱和权力腐蚀艺人,破坏艺术纯粹性。刘振声不仅用语言直接痛斥他,甚至不惜动手,表现出对恶势力的毫不妥协和坚决斗争的态度。刘振声是一位有骨气、有尊严的艺术家,他将艺术视为生命,绝不容忍任何人玷污艺术或欺压艺人。他的语言和行动都体现了艺术家的气节和反抗精神。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主题的能力。
①同情艺人命运:刘振声之死象征严肃艺术在浮躁社会中的困境,刘振声被小报诽谤、债务所困、恶霸欺压,带病演出仍被倒彩,体现底层艺人的生存困境。“死在台上”的结局强化悲剧意味,暗示艺术在浊世中的艰难存续。作品展现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梨园艺人深陷债务、受合同束缚,抱病登台的辛酸遭遇,寄寓对其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②批判病态社会:文本通过刘振声的悲剧命运,深刻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杨大爷代表的恶势力、无良小报的污蔑、观众的盲目倒彩,共同构成了压迫艺人的社会环境。例如,刘振声因债务和合同被迫带病演出,最终倒在舞台上,反映了艺人在旧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借刘振声以死抗争的悲剧结局,抨击那个黑白颠倒、“容不下好东西”的病态社会。
③揭示悲剧根源:刘振声的死亡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社会悲剧。他的死因不仅是身体上的疾病,更是精神上的打击和社会的不公。左宝奎的台词:“我们跟那些鬼东西没有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反抗。通过杨大爷等恶势力欺压、无良小报污蔑、观众盲目倒彩等现象,揭露腐朽旧时代是导致艺人悲剧的根本原因。
④赞美艺人精神:刘振声对艺术的执着和敬业精神是文本的核心。他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愿降低艺术标准,体现了艺人的职业操守和尊严。左宝奎对刘振声的评价:“他对玩意儿太认真了”,凸显了刘振声的艺术追求。塑造刘振声为艺术献身的形象,歌颂有良知艺人在浊世中坚守初心、捍卫艺术纯粹与神圣的崇高品质。
⑤呼吁艺术传承:文本通过刘振声的坚守,呼吁对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刘振声的死亡象征着艺术在旧社会中的艰难生存,但也暗示了艺术精神的永恒价值。以刘振声誓死坚守戏曲表演的执着,倡导对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下不幸而无明君,使小人执其权,天下之忠臣义士莫不欲奋臂而击之。夫小人者,必先得于其君而自固于天下,是故法不可击。击之而不胜身死,其祸止于一身。击之而胜,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是以《春秋》之法,不待君命而诛其侧之恶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重庆市巴蜀”的其他试题
重磅: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